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新版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416376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过着群居生活B . 距今约3万年C . 会使用天然火D .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2. (2分)世界上出土化石、石器和灰烬等遗存最为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山顶洞人D . 半坡居民遗址3. (2分)在远古的农耕时代,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日常吃的主食最有可能是( )A . 水稻B . 粟C . 小麦D . 玉米4. (2分)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羊后,要把羊肉分割成小块,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 . 打制石器B . 磨制石器C . 青铜剑D . 铁斧5. (2分)下列选项中,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的遗址是( )A . 北京人遗址B . 元谋人遗址C . 河姆渡遗址D . 半坡遗址6. (2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实行的( )A . 禅让制B . 郡县制C . 世袭制D . 分封制7. (2分)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其中的“诸侯”产生于( )A . 奴隶制B . 世袭制C . 禅让制D . 分封制8. (2分)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 . B . C . D . 9. (2分)文字承载着文明的传承。以下关于甲骨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其中以象形为最主要反映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等甲骨文是一种图画文字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A . B . C . D . 10. (2分)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 秦孝公的支持B . 百姓的欢迎C . 个人才能卓越D . 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11. (2分)他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中的他是( ) 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楚庄王D . 秦穆公12. (2分)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下列成语哪些是出自战国时期?( )纸上谈兵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增兵减灶 围魏救赵。A . B . C . D . 13. (2分)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造彩陶B .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C . “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晋、秦D . 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起着拱卫周王室的作用14. (2分)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踢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 . 推行县制B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 . 废井田,开阡陌D .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15. (2分)河北民歌小放牛中唱到:“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扎了一道沟”。其中鲁班应该是( )A . 李冰B . 李春C . 郑板桥D . 鲁班16. (2分)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A . 墨子B . 孟子C . 庄子D . 韩非17. (2分)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 阿尔文在巴黎机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 )A . “兼爱”“非攻”B . “无为而治”C . “仁”和“礼”D . 实行“法治”18. (2分)秦始皇初并天下,开创了许多个首次之举来巩固自身统治。其中最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是( )A . 自称皇帝B . 统一度量衡C . 统一文字D . 确立三公九卿制19. (2分)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 . 国家统一B . 外族骚扰C . 中央集权D . 儒家思想20. (2分)下列人物中谁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 ) A . 孔子B . 董仲舒C . 老子D . 韩非子21. (2分)人们这样赞颂秦始皇的功绩:“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一家天下”的意义不包括( )A . 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局面B .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C . 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D . 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2. (2分)两汉文化看徐州。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A . 公元前2世纪初B . 公元前2世纪末C . 公元前3世纪初D . 公元前3世纪末23. (2分)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广为流传,属于项羽的事迹是( ) A . 建立张楚政权B . 灭掉六国,统一全国C . 巨鹿之战败秦军主力D . 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24. (2分)最终推翻秦朝的是( )A .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 .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 . 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 .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25. (2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 秦始皇焚书坑儒,引起知识分子的不满B . 中央集权已经过时C . 秦灭六国完成统一,违背历史潮流D . 秦的暴政26. (2分)人们用“伐无道、诛暴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下图中反映的革命首创精神。下图中的事件发生在( )A . 西周B . 秦朝C . 西汉D . 东汉27. (2分)下列属于推翻秦王朝残暴统治的是( )A .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B .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 . 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 .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28. (2分)西汉王朝出现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局面,这时的皇帝是( )A . 汉高祖B . 汉文帝C . 汉景帝D . 汉武帝29. (2分)“汉武雄图载史篇”,下列关于汉武帝“大一统”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等方面形成中央集权的高度统一局面B . 仅指国家加强对边疆的统一C . 消除王国的势力,使王国不再与中央作对D . 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30. (2分)西汉建立后,社会十分贫困。汉高祖通过实行下列哪一政策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 )A . 统一度量衡B . 休养生息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 抵御匈奴,巩固边防二、 综合题 (共3题;共60分)31. (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材料三: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1)材料一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哪一项民主制度?请举例说明古代的哪几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2)材料二反映出古代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3)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2. (20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结合下列图文,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材料三: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件值得全体中华儿女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进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1)根据图一,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名称及建立者。 (2)元朝疆域辽阔,结合图二写出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 (3)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香港的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另外一个成功回归的地区是什么? 33. (2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道德经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材料三:及孝文几位,躬(亲自)修玄默(清净无事),劝趣农桑,减省租赋。班固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观点与什么时期的哪一学派有关?据材料,概括该学派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体现哪一学派的观点?战国时期该学派提出哪些政治主张? (3)根据材料三,西汉初年的统治者注重哪一领域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该措施反映了汉初推行的什么政策?推动了哪一统治局面的形成? (4)材料三中的政策与上述哪则材料的观点类似?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思想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60分)31-1、31-2、31-3、32-1、32-2、32-3、32-4、33-1、33-2、33-3、33-4、3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