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主时空信息服务十三五规划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10404229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自主时空信息服务十三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东自主时空信息服务十三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东自主时空信息服务十三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自主时空信息服务 十三五 规划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战略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以北斗卫星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信息为基础 结合多种卫 星应用 融合多种信息技术 整合多种数据资源 构建天 空地一体化的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体系 对于保障国家信息 安全 推动我省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抢抓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先机 提升我省 信息化发展水平 打造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体系 培育新的 经济增长点 根据 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5 2025 年 一带一路 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工程 一期 实 施方案 2015 2017 年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 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广东省人民政府 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等政策规 划 结合我省实际 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为 2016 2020 年 一 面临形势 近年来 随着我国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组网 北斗全球化进程加快 已面向亚太区域提供运行服务 在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基于时空信息的新技术 新产 品 新服务 新业态大量涌现 时空信息服务产业进入快 速增长的黄金期 一 时空信息服务已成为主要国家争夺信息资源主 导权的重要抓手 时间与空间信息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信息 也是信息资 源的基本要素 随着卫星导航应用覆盖范围和服务领域不 断拓展深化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应 用迅速兴起 对具有时间空间标识的信息需求呈现爆发性 增长态势 重要信息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越来越依赖时空 信息服务 美 俄等国加快面向全球用户开放其卫星导航 系统应用服务 争夺时空信息服务市场 借机掌控全球信 息资源 二 时空信息服务产业加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 发展 卫星导航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将释放信息资源的巨大 潜在价值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 广泛应用的形势下 时空信息服务产业正在从传统的单一 导航应用向以位置服务为代表的融合应用拓展 时空信息 服务与移动互联网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等新技术的 深度融合 将整合多样数据资源 催生一批融合性的时空 信息新技术 新产品 新服务 新业态 三 我国时空信息服务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北斗导航应用已经完成初期市场培育 正在从国防领 域 行业典型应用进军大众应用市场 时空信息服务产业 链成熟度不断提高 基本形成了涵盖芯片 软件 终端 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体系 据测算 2015 年我 国北斗导航产业规模 650 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到 30 以上 到 2020 年将超过 2400 亿元 四 各地正在大力发展时空 信息服务产业 目前 各地借助国家发展战略 发挥各自技术 产业 优势 相继出台了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 推动北斗技术在 交通运输 国土测绘 精密授时 海洋探测 通信 电力 渔业 农业 林业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重点领域的应用 促进区域性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产业的 快速发展 面对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产业加速发展的重大机遇 作 为信息产业大省 我省应发挥技术和产业优势 结合国计 民生重点领域应用需求 超前部署产业链关键环节 率先 建成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体系 带动我省信息服务业创新发 展 二 现状与问题 一 发展基础 1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全国领先优势 我省是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大省 具有发展自主时空信 息服务良好基础 全省拥有多个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 化基地 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 园 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 信息类国家级 基地数量居全国首位 形成了产业上下游配套紧密 大中 小企业发展协调 产业链整体提升的新格局 2015 年 全 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 3 27 万亿元 同比增长 9 1 连续 25 年居全国第一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 收入 7105 亿元 同比增长 18 1 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2 北斗导航全产业链初步形成 在国内北斗市场激烈竞争中 我省涌现出一批具有核 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形成产业特色突出 具有较强竞争 力导航全产业链 构建了包括芯片 板卡 北斗天线 算 法 处理软件及地图等北斗基础产品 终端产品制造 系 统集成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北斗导航产业链 上游北斗导 航基础产品研发制造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广州润芯信 息技术有限公司 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中海达 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华颖锐兴科技有限公司 等基础产品生产商 已掌握北斗射频芯片 北斗基带芯片 高精度测量型与授时型板卡 芯片 多模多频高精度天线兼 容设计和制造技术 中游终端制造领域的企业主要集中在 广州 深圳 惠州 东莞 中山等市 数量占全国 50 以上 不仅研发生产了包括手持型 车载型 船载型 指挥型 授时型 海上救援型等各类北斗监控终端 而且还设计开 发了北斗智能手机终端等产品 下游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 领域 依托我省超过 30 家企业从事导航平台及导航应用的 研发生产优势 形成了整机系统集成 基于位置的信息系 统应用及运营服务的完整链条 为行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导 航定位 数字短报文通信和基于位置信息的多种服务 3 北斗时空信息应用具有先发优势和市场基础 我省对发展新一代空间信息 高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 新兴产业高度重视 明确提出支持北斗等 新一代空间信 息 产业发展 将其纳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中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扶持申报范围 每年安排一定 专项资金支持北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第二代卫星导航 系统重大专项 珠三角卫星导航应用示范为代表 全省 已在车联网 物联网 物流 水利 环保 林业 体育 医疗 旅游 应急 重大危险源监控 农业 公共交通 电力 移动通信等多个领域开展应用 为全省乃至全国北 斗时空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 存在问题 1 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足 尽管我省初步形成了卫星导航产业链 具备了较好的 产业基础 但在高精度北斗卫星导航与授时芯片 高精度 定位算法技术 高精度测量天线 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实 时化技术 影像 RTK Real Time Kinematic 载波相位差 分 技术 移动测量技术 高分辨率海洋探测技术 室内 外定位 超宽带定位融合定位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严重 不足 2 信息服务生态薄弱 行业解决方案方面 北斗行业和区域应用总体解决方 案提供商较少 尚不能满足重点行业的应用需求 运营服 务方面 北斗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领域的企业仅占 16 形 成了前端元器件和后端系统服务企业少 处于中间环节且 附加值最低的终端设备制造企业占据大多数的 菱形 产 业分布 自主时空信息运营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数据处理 服务方面 针对海量时空信息数据的快速获取 高效存储 海量挖掘 精准定位等北斗导航技术相关的软件产品研发 相对滞后 尚未全面实现与大数据处理技术 云计算技术 等的集成融合 智能位置服务成果价值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3 信息资源开发滞后 当前 地方北斗导航公共运营服务平台 高分数据与 应用中心以及智慧城市相关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大部分由相 关政府部门主导 产生的大量时空信息数据被政府所掌握 鉴于我国信息资源特别是政府掌握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 相应政策法规的缺乏 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相对封闭 导致信息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在卫星导航应用市 场方面 目前我省主要集中在车船导航监控 电力及通信 网络授时等传统应用领域 面向大众消费市场和细分领域 的时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严重缺乏 不能有效满足大众及 行业用户多样化 个性化的时空信息消费需求 三 发展思路 原则和目标 一 发展思路 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 抓住北斗导航系统 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实施 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 全面发挥北斗时空信息在网络强国 制造强国建设中基础 性作用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加快建设完善北斗基 础设施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强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 合创新 打造自主可控 开放创新的信息服务产业链和生 态链 在全国率先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自主时空信息服务 产业体系 实现北斗在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立足广东 面向全国 辐射东南亚 拉动北斗卫星导航 授时与通信应用服务市场 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规模 化应用 为保障信息安全 拉动信息消费 实现以位置服 务为基础的共享经济做出贡献 二 发展原则 1 政府推动 市场主导 政府加大在北斗基础设施 行业应用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营造宽 松公平的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 市场主体 和产业主体作用 鼓励创新创业 加强技术产品创新与商 业模式创新的互动 拓展时空信息服务的应用市场 2 统筹规划 示范应用 整合我省卫星导航领域的各 类资源 理清产业发展优先次序和关键环节 明确各地产 业发展方向和扶持重点 避免 一哄而上 依托各地产业 园区 加快建设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的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产 业集聚区 在交通 通信 装备制造 海洋 防灾减灾等 重点领域开展时空信息服务应用 促进北斗系统在社会经 济发展各领域的推广应用 3 自主可控 开放兼容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通 过产学研合作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加速提升 时空信息服务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和网络信息安全水平 建 设自主时空信息服务生态体系 结合遥感和通信等卫星应 用 融合大数据 云计算等多种信息技术 整合地理空间 数据库 街景影像和地下管道数据等多种信息资源 发展 北斗兼容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 统简称 等卫星导航系统的多模技术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建立健全地方自主时空信息服务标 准体系 推动国内外卫星导航企业开放合作 三 发展目标 1 产业规模目标 到 2020 年 全省自主时空信息服务 产业规模达到 1200 亿元 重点发展国产高精度北斗卫星芯 片 高精度测量型天线等基础元器件产品 高精度卫星定 位产品和各类空间信息数据采集装备 大力发展自主时空 信息服务相关产业 建设形成 3 5 个特色显著 配套完善 的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2 技术创新目标 支持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 自主时空信息产业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 技术中心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创新成果 到 2020 年 各类北斗芯片专利申请数量 各类模组终端和装 备专利申请数量 软件和数据处理技术专利申请数量 重 点应用技术专利申请数量的总和超过 200 项 建立健全地 方标准体系 35 项 3 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到 2020 年 完成覆盖我省所有 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的改建和组网 建设我省地基增强体系 提供全面的应用服务 完成全省带有时空标识的经济社会 公共信息数据库建设 4 应用推广水平目标 到 2020 年 形成全省北斗车载 智能终端应用占有率 50 以上 基本建成完善自主时空信息 服务生态体系 将北斗时空信息服务的应用范围扩大至全 省重点行业和领域 逐步实现全省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应 用领域的全覆盖 四 重大任务 一 加强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地基和星基增强系统 按照 统一 规划 统一标准 共建共享 的原则 充分利用我省连续 运行卫星定位系统建设成果 加快构建高精度北斗地基增 强系统和北斗星基增强系统 逐步建成框架网和加密网基 准站网络 实现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 构建安全 准确 实时 开放 智能的信息消费基础设施 加强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以卫星导航和地理空间 信息为基础 以具有时空特征标识的各类数据为资源 以 提供智能化服务产品为核心 充分衔接我省地理信息公共 服务平台 数字城市 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 构建包括时空信息数据存储 交互共享和应用服务的时空 信息服务平台 支持北斗智能终端企业 电信和广电营运 企业 互联网企业 软件企业等发挥优势参与平台建设运 营 专栏 1 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依托珠三角卫星导航应用示范系统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和公共运 营服务平台等既有资源 发挥北斗导航重点企业优势资源 建设 基于自主时空信息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主要包括 1 北斗时空信息数据存储平台 整合国家和地方的地理空间数 据库 街景影像和地下管道数据等 基于小型化实用型高精度车载 机载 船载移动测量系统 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三维可视化信息技术 支持构建实用 安全 可靠的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库 推动建立天 空地一体化的实时数据大众采集引导机制 开展智能终端随机实时 数据采集和存储工作 大力推进智能终端随机实时数据库建立 2 数据交互共享平台 推动建设基于云存储和云计算技术的省 市互联互通时空信息交换共享机制 依托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 统广东数据与应用中心 搭建集运行管理 安全管理 目录和产品 元数据交换发布 时空信息资料档案管理和窗口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的信息数据交换共享平台 在统筹获取和分发可透视三维地理空间 信息 导航电子地图等多维时空信息 具有时空标识的各类数据信 息资源的基础上 促进海量多源异构的数据信息交换共享和协同应 用 3 应用服务平台 根据市场需求 构建基础应用模块 建设服 务全省乃至全国的多个行业性位置运营平台 为用户提供实时的基 础地理空间数据和具有时空特征标识的各类专题数据资源 以及为 服务运营企业 应用开发者和有关机构用户提供可自由选择 组合 和快捷开发各种应用服务产品的能力 二 推进以高精度为核心的技术攻关 突破一批核心技术 支持我省时空信息服务的骨干企 业 加大研发投入 尽快掌握高精度北斗卫星导航芯片 授时芯片 通信芯片 高效率高线性功率放大器芯片 高 速高精度数模 模数转换技术 高精度定位算法技术 高精 度惯性测量模块 高精度测量天线 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 实时化技术 三维激光移动测量技术 影像 RTK 技术 高 分辨率海洋探测技术 室内外定位 超宽带定位融合定位等 核心技术 专栏 2 时空信息技术创新工程 依托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 充分发挥国家高 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广东数据与应用中心等卫星应用资源 密切与 我省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企业的联系 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 突破 制约自主时空信息服务发展的技术瓶颈 1 突破北斗芯片 应用终端 室内外高精度无缝定位等核心技 术瓶颈 面向未来增长潜力最大的特殊应用和行业应用市场 集中 力量突破高精度 高性能 低功耗芯片 应用终端等核心技术瓶颈 2 面向国内自主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集中力量突破终端射频 芯片的技术瓶颈 推动新一代通信设备及终端产业的发展 3 针对室内外高精度无缝定位技术开展相关射频芯片研究 开 发高集成度 低功耗 小体积多模式集成射频芯片 为室内外定位 设备提供高度集成化的射频解决方案 4 针对北斗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 开展高功率 高效率功率 放大器芯片技术研究 为小型化 低功耗应用终端提供解决方案 推进移动手持北斗应用的发展 5 开展室内外高精度无缝定位技术研究 提前布局高精度综合 位置信息服务 促进北斗应用与移动互联网 电子商务业务融合创 新 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 重点突破惯导组合导航室内定位技术 自组网与精密室内定位一体化技术 室内外无缝高精度定位融合芯 片和终端技术瓶颈 建设一批技术支撑机构 推动建立时空信息服务产业 相关的新型研发机构 重点实验室 工程实验室 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 协同创新中心 推广应用中心 产品检测中 心等支撑机构 加快推进构建持续的技术创新机制 提升 技术研发 产业化 标准化 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能力 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积极推动建 立联合开发 优势互补 成果共享 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 合作模式 支持企业联合建立北斗技术专利池 加强知识 产权保护与应用 共同防御知识产权风险 专栏 3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 鼓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等相关院所及北斗骨 干企业开展卫星导航应用产品综合性能测试评估研究 鼓励惠州市 组建国家北斗导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形成规范化的测试认证 方法 为卫星导航应用产品的入网提供测试 认证和保障环境并达 到国内领先水平 建立卫星导航接收机测试认证体系标准 发展完 善国内领先水平的检测认证体系 2 依托已建成的技术支撑机构和科技企业孵化器 充分整合和 优化创业 创新资源 促进资源高效配置 打造科技创新服务 专 利与标准服务 政策法规服务 产学研合作 科技成果转化 产品 配套信息服务等 一站式 平台 孵化一批有特色 专业化 高附 加值的小微企业 鼓励挖掘时空信息服务应用需求 并带动全省在 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中核心芯片 应用服务以及元器件 终 端 基础软件 导航地图 运营平台等各环节的发展 进而整体推 进广东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 3 加快建设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广东数据与应用中心 依托广东省信息中心 建立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广东数据与 应用中心 落实国家高分专项政策 推动高分数据的获取 管理和 分发 加强广东省高分数据应用规划 开展技术培训 宣传普及 技术研发和应用服务 延伸空间信息应用产业链 着力发展高分数 据区域应用 融合共享高分遥感数据 促进高分遥感数据自主安全 使用 促进技术创新 培育专业人才队伍 加快应用产业化 三 完善信息服务生态链 以我省卫星导航芯片开发能力为基础 发挥终端制造 的优势 加快提升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能力 推动北斗时 空信息服务与移动互联网 物联网 云计算的深度融合发 展 深化北斗时空信息在各行业 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鼓 励探索创新 合作 共赢的新型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 提 升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创新能力建设 形成产学研用联动 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产业生态 环境 专栏 4 自主时空信息服务生态链提升工程 1 大力开发基于北斗卫星导航提供位置服务的各类应用软件 强 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支持科研院所和北斗导航企业建立产学 研合作方式 鼓励大型企业在产业化项目发展过程中创新引导模式 重点打造 体系 平台 企业 的发展模式 将创新驱动发展纳入自 主时空产业发展的框架内 实现对具有时空标识的各类数据获取实 时化 处理自动化 服务网络化 应用可视化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开发基于北斗卫星时空基准的各类智能化服务产品 对不同应用领 域采取灵活的商业模式 丰富信息消费内容 有效拉动智能化服务 需求 2 针对重点行业的智能终端 智能语音 信息安全等应用需求 支持软件企业和北斗导航系统终端制造商之间的跨界融合和协同创 新 推动北斗卫星应用技术与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 术的融合发展 实现自主时空信息服务的网络化 平台化 智能化 发展 加强包括地理空间数据 时空标识的经济社会数据获取 处 理 应用的平台软件开发应用 加快建设安全可控信息系统 全面 提高信息安全保障综合能力 四 着力培育软硬结合的龙头企业 营造政策环境 鼓励企业采取资源整合 资本运作 商业模式等手段 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内和国际竞争 力的时空信息服务大型或龙头企业 全面带动我省时空信 息服务产业规模化发展 加强企业品牌宣传力度 提高企 业专利技术和产品服务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引导 企业通过品牌经营 虚拟经营等方式 发展自主品牌 力 争打造一批著名的时空信息服务商及知名品牌 专栏 5 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1 着力培育一批知名时空信息服务商 加快构建自主时空信息 服务产业 充分发骨干企业的优势 支持金融 电力 物流 信息 服务 电子商务 科技服务等企业发展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产业 支 持北斗终端制造企业 积极向下游拓展北斗导航应用产业链条 加 快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时空信息服务大型或龙头企业 推动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促进北斗产业与 我省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使之成为我省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产业快速 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 加快推进北斗核心企业上市 重点扶持具有持续盈利能力 主营业务突出 规范运作 技术含量高 成长性好的北斗企业上市 优化企业现有资金来源渠道 提升新产品 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开发 应用能力 构筑企业的核心优势 鼓励骨干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积 极拓展自主时空信息服务的应用领域 完善产业布局 五 开展基于时空信息的各类应用服务 面向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产业的大众应用市场 加大贯 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商业应用模式 开展智能 终端移动应用工程 支持构建基于北斗导航的自主时空服 务体系 加速推广基于自主时空信息的各类应用服务工程 专栏 6 北斗智能移动终端应用工程 1 大力支持国产手机配置北斗定位装置 密切北斗骨干企业与 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 手机芯片商等的合作 围绕制约北斗智能移 动终端应用的芯片设计 基带处理算法 抗干扰能力及低功耗技术 等瓶颈开展协同创新 联合研发与第四代移动通信相结合 基于国 内自主北斗移动通信一体化芯片的北斗智能手机 推广应用基于北 斗定位系统 具有卫星导航 室内外协同定位 移动互联 位置服 务等功能的商用北斗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产品 逐步改变以 GPS 为 主导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单一模式 2 鼓励发展基于北斗智能手机的个人位置服务体系 不断强化 北斗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导航 精密授时 定位功能方面的服务 应用 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鼓励企业探索开展个人位置服 务模式创新 提供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 推动形成成熟的商业及服 务模式 促进基于北斗的智能移动终端在社会服务 旅游出行 弱 势群体关爱 智慧城市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提高大众应 用的规模效益 围绕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重点开 展智能车载终端 汽车信息服务产业和智能无人机等领域 开展时空信息服务工程 依托 一带一路 国家发展战略 珠三角区域发展战略 加快形成示范效应 专栏 7 智能汽车和无人机应用工程 1 车载智能终端 以我省汽车行业为重点 推动北斗卫星导航 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制造业信息化 服务化 实现安全 应用 鼓励相关企业加强汽车控制信息系统和应用的关键技术研发 融合 ACC 自适应巡航 自动刹车 道路监测 车载北斗高精度导航 及其他多项技术 鼓励相关企业开发建立覆盖全省的汽车自动驾驶 平台 2 汽车信息服务产业 发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广东省汽车信 息化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 推进汽车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促进汽 车电子 互联网 物联网 物流 通信等产业相结合的自主时空汽 车信息服务产业发展 建设包括平台 应用 服务 制造 配套等 在内的新型汽车产业生态 推动北斗相关制造企业由生产型向服务 型转型升级 3 高精度智能无人机 以民用无人机行业为重点 大力推动无 人机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 提升无人机自主飞行 主动避障 精准作业能力 实现电子地图上标注无人机实时位置 机动方向 行进速度和时间等信息的功能 鼓励企业研发无人机北斗高动态天 线和板卡 无人机高精度惯导系统等智能无人机关键技术 充分发挥我省在自主时空信息服务的优势 支持开展 南海领域应用 构建基于自主时空信息的南海信息服务平 台 打造智慧海洋渔业服务体系 在海洋领域促进以北斗 卫星导航为基础的自主时空信息服务应用 推动融合北斗 通信 地理信息 互联网技术于一体的终端产品规模化发 展 保障经济社会安全 专栏 8 南海领域应用服务工程 1 南海时空信息服务平台 依托卫星导航 卫星遥感 卫星通 信系统 支持建设南海时空信息服务平台 实现鱼汛预测 海洋资 源利用辅助规划 海洋现象及灾害过程模拟及预测 民用动员模拟 及仿真等高级功能 提供全天候 陆海空天一体化的时空信息综合 服务 2 智慧海洋渔业 以南海时空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 融合卫星 导航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网络 数 据库等技术 推动建立南海位置信息服务系统 应对突发事件 保 障国家主航道安全 维护南海渔业 能源 矿产资源利益 为近海 渔业 远洋捕捞等提供监管信息服务 提升海洋渔业的信息化管理 水平 按照我省防汛 防风 防旱 简称 三防 规范化 系统化 科学化发展需求 构建基于自主时空信息的 三 防 信息服务平台 从整体上有效提升相关部门的信息采 集 收集数字化水平 以提高 三防 信息的采集 传输 存储 处理水平 以及防灾减灾决策支持和调度指挥能力 通过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相关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和无缝连接 有效消除信息孤岛 深度开发信息资源 提高信息获取的 时效性 准确性和指挥调度决策的科学性 合理性 以减 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专栏 9 基于北斗的数字 三防 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工程 依托我省 三防 指挥系统 整合计算机网络 三防 数据库 卫星云图等资源 融合卫星导航 卫星遥感 卫星通信系统 采用 数据时空化处理 虚拟仿真 物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移动互联 网等技术手段 支持构建 三防 数据资源综合管理和 三防 业 务一体化应用的时空信息服务平台 采集卫星云图图像数据 水位 数据 气象台观测雨情 城市水利站点雨量等实时数据 整合语音 通信 视频监控 水利监控等系统 打造现有 三防 信息资源基 础上的自动汇集 整理 存储的操作平台 实现监测监控 预测预 警 应急通讯 辅助决策 指挥调度等功能 打破信息孤岛 实现 数据统一共享 满足业务协同需求 提供天空地一体化的自主时空 信息综合服务 六 统筹产业合理布局发展 遵循 自主培育 集聚发展 超前布局 示范应用 的原则 立足广东省北斗产业基础 定位和资源情况 按 照我省产业发展布局 发挥珠三角综合核心区的辐射带动 作用 鼓励和支持粤东空间信息服务区 粤北空间信息产 业发展区 粤西空间信息产业应用区创新发展 形成各具 特色 功能互补 竞争合作 资源共享 协同发展的产业 发展新格局 发挥珠三角在区位 资金 人才 自主时空信息服务 技术集成及运维等方面优势 依托北斗卫星导航产业 广 州 基地 中山北斗物联网产业基地 深圳北斗卫星产业 基地 广东省 惠州 北斗装备制造应用产业基地在研发 制造 系统集成运营 应用服务优势资源 强化珠三角在 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产业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打造自主时空 信息服务产业的核心推动力 通过建立市场运作与政府引 导相结合的统筹协调机制 构建创新协调 发展有序的创 新体系 加快形成集芯片 终端 关键元器件等先进制造 业和运营服务业为一体的产业集聚 努力形成一体化创新 发展格局 建设粤东空间信息服务区 超前部署自主时空信息服 务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交通运输 防灾减灾 应急救援 等重要领域应用 通过规划设计和要素配置 依托汕头卫 星应用产业示范基地 打造产业配套齐全的产业基地 融 合自主时空信息与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开展外向型 数据业务服务尝试 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 引入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产业及其关联产业的优势企业 加 快产业链各环节集聚发展 推动粤东区域优势产业向特色 产业发展和高端化发展 利用我省在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产业优势以及良好创业 环境 带动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特色服务的中小企业 打 造粤北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区 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支持 及服务 促进北斗应用产品本地化孵化发展 大力发展以 融合北斗导航和车联网为代表的运营服务 通过物联网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车辆的行踪定位 防盗反劫 部分功 能远程操控等以及智能家居 居家养老等方面的北斗应用 产品制造 建设粤西空间信息产业应用区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一 批具有创新能力和特色服务的中小企业 支持以企业为主 体建设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专业产业园区 逐步形成粤西自 主时空信息产业应用区 以北斗技术为核心 以政府服务 需求 大众需求与安全需求为导向 推动北斗导航与地理 信息 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等领域深度融合 采用引进和培 育并举方式 鼓励和扶持一批空间信息产业应用骨干企业 促进产业发展要素集聚 逐步形成行业应用和信息服务为 核心 产品技术研发和终端制造为重点的完整产业体系 五 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推动将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产业纳入电子信息产业 军民融 合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 业的发展规划 实现统一规划 科学布局 避免重复建设 推动有关部门建立协调推进工作机制 加强政企之间 部 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协调组织各地各部门落实相关产业发 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确定产业发展重大任务和重点领域 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和示范项目实施 简化相关项目审 批流程 推行联合审批 限时办结 一站式服务 发挥军 地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和智库作用 邀请有关专家 学者 企业家组成专家委员会 大力开展自主时空信息服务宣传 活动 为我省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产业重大事项提供决策建 议 鼓励骨干企业成立产业联盟 充分发挥联盟的行业引 导 协调 服务作用 建立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与省内重点 项目 重大工程的衔接机制 推动全省北斗导航全产业链 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 完善政策法规 落实国家促进信息消费 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等方面的 重要政策 健全我省促进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发展的政策法 规 建立各类卫星数据运用和处理的交换共享 应用服务 机制 推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信息安全等措施 加大 北斗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完善地理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依托我省骨干企事业单位 拓展原有宣传手段 借助新媒 体平台优势 打造多渠道 多层次 多角度 全方位宣传 平台 营造北斗系统应用的良好舆论氛围 加强招投标 咨询服务 工程监理 监督检验等服务保障 在同等条件 下 鼓励省内政府机构优先采购使用北斗时空信息数据 产品和服务 鼓励我省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地方自主时空 信息服务产业基础标准和通用标准 推动我省北斗导航与 其他相关领域关键技术和重要基础标准研发 积极参与制 定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产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建设国家级自 主时空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加大在土地规划 环境保护 配套服务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北斗软硬件产品以及技术服务进入国际市场 三 加大财税支持 落实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先进制造业 现代信 息服务业 高新技术服务业 软件产业 中小企业等相关 政策 引导相关专项资金向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产业倾斜 支持北斗芯片研发制造及产业链延伸 落实企业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财税 政策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加大政府采购扶持力度 对涉及国家安全及国民经济命脉的应用领域和政府投资项 目 优先使用或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数据 产品和系统 鼓励各地加大对公益性北斗时空信息产品和 服务的投入力度 支持我省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和企业参 与全球及区域性北斗卫星导航建设 运营等方面的合作 四 创新金融扶持 引导龙头企业与金融机构组建广东省北斗时空信息服 务产业投资基金 加大对自主时空信息服务企业提供信贷 支持和金融服务力度 进一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顺应产 业发展特点 探索采用风险投资等模式 加大对具有发展 潜力的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培育 推动有条件的北 斗时空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上市融资 为骨干企业的并购重 组提供金融支持 探索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简称 PPP 等项目融资模式 整合政府社会和企业资金 鼓励具 有投资 运营管理能力的私营企业 民营资本与政府公共 部门进行合作 共同推进北斗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金融机 构对相关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积极探索采用发行股票 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鼓励和引 导金融担保机构 民营资本和各类风险投资 产业资金积 极提供融资增信服务 五 培养领军人才 充分利用国家和广东省的人才引进政策 大力引进高 素质 创新型北斗卫星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团队 完善技术 或知识产权参股 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 鼓励北斗时空信 息的创业企业通过股权 期权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 充 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育科技资源优势 建立多 层次 多渠道 全方位培养人才的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 面向重大行业应用需求培养时空信息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鼓励省内高校调整专业学科设置 满足北斗时空信息服务 产业发展人才需求 建立政府奖励 社会奖励和用人单位 奖励等多渠道激励机制 鼓励海外优秀人才在粤申请和承 担政府科技计划 基金项目和产业化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