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历史中考试试卷(II )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77226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历史中考试试卷(II )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辽宁省历史中考试试卷(II )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辽宁省历史中考试试卷(II )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历史中考试试卷(II )卷新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 A . 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的完成B .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 . 开国大典和土地改革的完成D . “一五”计划开始实行和改革开放的实践2. (2分)标志我国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B . 五四运动C . 新中国成立D . 三大改造完成3. (2分)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1948年83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0407A . 共同纲领的颁布B . 新中国的成立C . 土地改革的完成D . 抗美援朝的胜利4. (2分)我国政府编制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 A .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B .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C .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D . 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5. (2分)如下图所示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A . “一五计划”的实施B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D . 改革开放的实行6. (2分)宣传画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我国( )A . 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B . 工业化的发展过程C . 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D . 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7. (2分)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 .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 .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C . 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D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8. (2分)“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 .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B .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C . 教育科学文化遭到严重摧残D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9. (2分)下图的人物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他是( ) A . 黄继光B . 邱少云C . 佟麟阁D . 张自忠10.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并通过的时间是( ) A . 1949年B . 1952年C . 1954年D . 1957年11. (2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 . 开国大典B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 . 一五计划完成D . 大庆油田建成12. (2分)下图所示。19571962年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B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 .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3. (2分)美国西点军校的校园内矗立着一尊中国军人的半身塑像,学校提倡学员要发扬他的“钉子精神”。这位中国军人是( ) A . 董存瑞B . 黄继光C . 雷锋D . 邱少云14. (2分)1956年某日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 . 土地改革B . “一五”计划C . “大跃进”D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15. (2分)我过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是在( ) A . 1999年B . 1998年C . 1978年D . 2000年16. (2分)“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包产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 .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 .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 .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 (2分)被称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的是( )A . 深圳B . 重庆C . 上海浦东D . 武汉18. (2分)“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A . 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B . “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C .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D . 港澳回归,实践“一国两制”构想19. (2分)在我国民主法制建没中产生了“海选”这个新名词,这是中国农民在村民自治中创造的一种直接选举方式,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村官直选”。这种现象出现在( ) A . 新中国成立时B .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时C .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D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0. (2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 B . C . D . 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60分)21. (20分)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历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图1:1949年开国大典图2:1956年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图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图4: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1)阅读图1,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 (3)图3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各做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 (4)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22.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并首先取得突破的。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推广开来。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材料二: 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开放的动力;开放越是扩大,越需要改革的支撑。改革开放相互联运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摘编自葛努力善于改革与开放关系的深层探析材料三: 改革与开放,无论从哪个维度比较,2013年都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1979年,我国决定成立深圳特区,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区挂牌启动,被赋予深圳特区同等的历史地位。张小平开放与改革再出发(2013年12月26日中国经济导报)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率先进行“包干到户”、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典型的地方是哪里?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材料二认为,我国改革与开放的相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3)根据材料三回答,2013年“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的含义是什么?(4)综上,谈谈你的认识。23. (20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40年来取得了题天覆地的变化。八年级(2)班准备以“改革开放足迹”为主题举办知识克赛,请你来回答。【农村改革篇】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如下图)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经济特区篇】材料二: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深圳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解放思想篇】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展望未来篇】材料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共十九大报告(1)根据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什么趋势?其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是什么?举出一例与深圳同年建设的经济特区。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识,邓小平发表这段讲话有什么重要意义?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4)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60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3-1、23-2、23-3、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