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75727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 (1分)“他”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生活的年代距今(2019年)( ) A . 170万年B . 200万年C . 7020万年D . 3万年2. (1分)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 . 黄河B . 长江C . 淮河D . 珠江3. (1分)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一般认为孔子及儒家所称颂的这种理想社会终结于(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4. (1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黄帝B . 夏朝C . 商朝D . 西周5. (1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下列与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有关的一项是( ) A . 耧车B . 曲辕犁C . 水排D . 翻车6. (1分)春秋战国时期,湖南隶属于哪一诸侯国管辖( ) A . 楚B . 晋C . 燕D . 齐7. (1分)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 A . 早5000年B . 晚5000年C . 早500年D . 晚500年8. (1分)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该卫星以战国时期的墨子命名,是因为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墨子的这项成就,表明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 ) A . 科学家B . 政治家C . 军事家D . 教育家9. (1分)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 ) A . 和同开宝B . 五铢钱C . 开元通宝D . 半两钱10. (1分)能够通过史记查到的史实有( ) 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文景之治蔡伦改进造纸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 B . C . D . 11. (1分)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表述正确的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 统一国家的建立12. (1分)西汉初年,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历史上称这一统治时期为( ) A . 汉武帝的大一统B . 光武中兴C . 文景之治D . 贞观之治13. (1分)2016年上半年,我国考古人员通过木椟、金器及一枚印章等随葬品,最终确认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主人的身份,就是此前一直在猜测却缺乏充足证据的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这表 明( ) 考古实物的发掘,是对史实的重要补充对于史实的研究,考古发掘是唯一手段历史研究过程中,考古手段最具有权威性对于民间的传说,也需要借助考古证实A . B . C . D . 14. (1分)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错误的是( ) A . 铁器、牛耕的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B . 汉朝设西域都护成为今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C .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民族交融的步伐D . 毕具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5. (1分)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描写了西汉开国皇帝的豪情壮志。这个风云一时的王朝最后被谁夺取了政权?( ) A . 项羽B . 陈胜C . 王莽D . 刘秀16. (1分)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五铢钱、提花机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早可能生活在( )A . 春秋战国B . 西汉C . 西周D . 秦朝17. (1分)对如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 .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 . 社会局面比较安定C . 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8. (1分)曹操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一生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 . 官渡之战B . 迁都到许C . 统一北方D . 建立魏国19. (1分)下面是司马迁的作品。( ) A . 尚书B . 春秋C . 史记D . 道德经20. (1分)少数民族的胡床、椅子、方凳传到了中原地区,成为汉族人民所喜欢的家具;部分游牧民族吸收中原先进农耕文明,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仿效汉族的文字。上述现象体现了( ) A . 文化昌盛B . 中外交往C . 国家统一D . 民族交融21. (1分)下列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是( ) A . 西晋建立B . 魏灭蜀C . 西晋灭吴D . 曹操病故22. (1分)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材料或史实结论A官渡之战,袁绍兵十馀万,曹操兵仅十分之一,击破之。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B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北和湖南。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C曹操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战乱频繁D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破坏南方稳定,阻碍经济开发A . AB . BC . CD . D23. (1分)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 . 诸葛亮B . 刘备C . 班超D . 孙权24. (1分)以下两幅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 . 民族交融B . 中外交往C . 国家统一D . 经济发展25. (1分)佛教和道教之所以能在我国广为传播是因为( ) A . 都宣扬来世可以得到幸福B . 都主张修身养性C . 都得到统治者的利用D . 都宣扬长生不老二、 综合题 (共4题;共16分)26. (5分)“大一统”并不是以单纯地域统一作为衡量标准,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和思想文化上的共通共识。 材料一: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剑桥中国秦汉史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孝文帝通过祭孔的仪式性表演确立其所代表的北魏政权以及君权的合法性基础,实现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整合,有效控制士人阶层和底层民众,最终促成北魏政权由军事政权向封建国家政权的成功转型。北魏祭孔制度研究(1)材料一中“这套制度”指什么?它如何从中央到地方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2)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孝文帝接受了中原文明的哪些政治和文化传统,其目的是什么? 27. (4分)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也深刻影响王朝的兴衰,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则民不移(迁移)无夺民时(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则百姓富。”国语齐语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1)概括材料一中体现的改革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改革?改革中的哪项经济措施实现了“家给人足”?改革中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这次改革对该国历史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诏令规定了他的哪项改革措施?诏令中提出进行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4)请结合以上改革,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8. (3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吴通福国学导论材料二:秦始皇的统一恩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式帝的统一恩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材料三:214年9月4日,纪念孔子诞辰2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員大会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讲话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材料一中的孔子是春秋时期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请举出战国时期该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 (2)材料二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做简要评价。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29. (4分)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民族振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汉朝的繁盛给我们实现民族振兴带来许多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谨(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一样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材料二:“上(汉文帝)常衣绨(d)衣(粗糙的衣服)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史记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汉书食货志材料三:陛下命令诸侯王推广恩德,把土地分给儿子们,陛下再封他们的儿子为侯。这些人得到土地,会对陛下感恩戴德。陛下用这种办法,分割诸侯王的封地,削弱他们的势力。白话史记材料四: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境况?为改变这境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 (2)概括材料二中记载的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治国措施。 (3)材料三的“陛下”用的“这种办法”是什么?此“办法”有何妙处? (4)材料四中的古丝绸之路是从哪里出发的?西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请写出西汉政府设置的总管西域事务的官职名称。该官职的设置说明了什么?试围绕材料中丝路精神的核心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现实意义的认识。 (5)综上所述,汉朝的繁盛给我们实现民族振兴带来了什么启示?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16分)26-1、26-2、26-3、27-1、27-2、27-3、27-4、28-1、28-2、28-3、28-4、29-1、29-2、29-3、29-4、2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