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监测期末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66655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监测期末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监测期末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监测期末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监测期末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 .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 . 赔偿日本兵费2亿两C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2. (2分)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历史上英国曾以向中国倾销禁品鸦片为直接原因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 )A . 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B . 一批中国人被毁于鸦片C . 开放通商口岸D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 (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华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灾难。之所以说这场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 . 起因和性质相同B . 都是英国发动的C . 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D . 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4. (2分)下列对洋务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 )A . 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B . 目的是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 .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D .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5. (2分)关键词:1940年、华北平原、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相关事件( ) A . 平型关大捷B . 台儿庄战役C . 百团大战D . 挺进大别山6. (2分)下列哪次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A . 鸦片战争B . 甲午中日战争C . 戊戌变法D . 日本明治维新7. (2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 . 新文化运动B . 五四运动C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8. (2分)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这里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 ( )A . 五四运动B . 中共一大C . 遵义会议D . 中共七大9. (2分)“睦邻友好同为天涯沦落人狼子野心发动侵略战争从战败国复活领土争端导致两国关系恶化”,这一过程反映概括的是哪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 )A . 中俄两国B . 中美两国C . 中英两国D . 中日两国10. (2分)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下列哪一场战争中( )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中日甲午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 (2分)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的是( ) A . 南湖游船开天地B . 八一枪声建军队C . 遵义会议扭乾坤D . 井冈会师创新路12. (2分)“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材料描绘的现象存在于( )A . 辛亥革命时期B . 国民大革命时期C . 解放战争时期D . 抗日战争时期13. (2分)1936年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B . 西安事变C . 七七事变D . 华北事变14. (2分)学习历史要注重中外联系,横向比较。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五三”“五四”大轰炸 南京大屠杀 日本偷袭珍珠港 诺曼底登陆A . B . C . D . 15. (2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有关这段历史的整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19世纪四十年代初,在南京,因为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开始接受侵略者提出的领土要求B . 19世纪中后期,由于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圆明园开始成为一处遗址C . 19世纪末,日本人在中国建厂,加大对中国经济掠夺D . 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16. (2分)事件最能体现曰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 ) A . 南京大屠杀B . 七七事变C . 八一三事变D . 九一八事变17. (2分)1924年,孙中山来到一所学校视察,看到校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此门。”孙中山看后非常高兴,称赞说:“好,军人应当如此。”对这段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这所学校是黄埔军校B . 这所学校创建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C . 这所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D . 这所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18. (2分)如图纪念的事件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一事件是指( )A . 九一八事变B . 七七事变C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 . 南京大屠杀19. (2分)下列哪个不属于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 A . 成立兴中会B . 领导广州起义失败C . 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D . 组织建立强学会20. (2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 . 新青年B .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C . 申报D . 北京大学21. (2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并实际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南昌起义B . 秋收起义C . 遵义会议D . 三湾改编22. (2分)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们的感慨源于( )A . 辛丑条约的签订B . 北京条约的签订C . 马关条约的签订D . 南京条约的签订23. (2分)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 . 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权利B . 都有列强割占领土的要求C . 都有巨额赔款D . 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24. (2分)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一事件是(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5. (2分)下面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讽刺慈禧太后的一副对联。上联为:今日到南宛,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下联为: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盖蹙,每逢万寿祝疆无。与对联中“何时再到古长安”和“六十割台湾”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的签订B .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C .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D . 八国联军侵华和马关条约的签订26. (2分)“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你认为这句话是谁说的( )A . 李鸿章B . 康有为C . 孙中山D . 陈独秀27. (2分)1931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华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极大痛苦。回顾这场战争,我们应铭记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日本令人发指的侵略屠杀启迪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国共合作抗战成功证明民族团结是民族独立于振兴的根本保障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提示当今须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美化侵华战争史告诫世人要警惕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对世界和平的威胁A . B . C . D . 28. (2分)周恩来深受中国人民的爱戴,下列图片记录了他的一些重要活动,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参加重庆谈判参与西安事变谈判欢迎尼克松访华参加万隆会议A . B . C . D . 29. (2分)某初级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据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A . 国民革命,洪流奔涌B . 十年内战,烽火绵延C . 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 .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30. (2分)1925年孙中山逝世,在孙中山灵前最引人注目的挽联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挽联中的“革命”是指( ) A . 辛亥革命B . 戊戌变法C . 国民革命D . 北伐战争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65分)31. (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出兵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中,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遭洗劫。但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可谓是一次异国文化探秘。远征军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文化的交流。材料二:一代枭雄拿破仑戎马一生,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下表是小林同学制作的“评价拿破仑战争”。论点论据积极作用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具有革命性抗击反法同盟消极影响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掠夺和奴役欧洲各国人民,具有争霸性和侵略性远征俄国侵略埃及、西班牙等国材料三:材料四: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1944年诺曼底登陆作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失败。日本投降前夕,日军在中国战场兵力为186万人,占其海外总兵力的50%以上;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材料五:二战后,许多国家都为二战历史设立国家纪念日或国家公祭日。201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材料六:1955年周恩来总理参加亚非会议照片纽约联合国总部照片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军舰发射巡航导弹照片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总部照片“三角贸易”示意图(1)依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表,指出小林评价拿破仑战争所采用的方法。 (3)按照历史发展时间顺序,排列材料三述图片。(填写序号即可)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并指出二战胜利的原因。 (5)结合材料五,谈谈中国政府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目的。 (6)面对战争灾难,只希望和平是不够的,还必须为争取和平而努力。请从材料六中选择除示例之外的一则恰当资料,说明该资料与下面表格中主题的关系。主题序号说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示例: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成立的国际贸易组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3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支持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材料二: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材料三: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1)材料一中“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典型代表人物是谁?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他们“在原有体制内进行改革”的国内外因素。 (2)依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况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进程上有何变化? 33. (20分)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历史证明:南京不仅是悲情之城,更是英雄之城。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年8月,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接受英国侵略者的全部要求,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了名字。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由此开始。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材料二:“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复兴之路材料三:201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仪式并讲话。他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为的是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宣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庄严表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人民网材料四:(1)材料一中“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是什么?“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由此开始”说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为什么说“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3)结合所学,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我国同胞的数量达到多少?请根据材料三指出,我们今天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4)材料四图片是解放战争哪次战役取得的成果?这一成果具有怎样的意义?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65分)31-1、31-2、31-3、31-4、31-5、31-6、32-1、32-2、32-3、33-1、33-2、33-3、3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