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63307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岳麓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岳麓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的作用是( )A . 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B . 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C . 巩固了统治,使统治长治久安D . 加强了民族融合与交流2. (2分)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成功申遗。这里的“大运河”( )A . 以天津市为最北端B . 与隋朝大运河完全相同C . 在唐朝时开凿贯通D .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3. (2分)“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 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B . 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C . 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D . 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4. (2分)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对外交通发达A . B . C . D . 5. (2分)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 . 加强了边疆管理B . 开凿了丝绸之路C . 传播了中国文化D . 扩大了唐朝疆域6. (2分)“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应该是( ) A . 纺织工具B . 灌溉工具C . 交通工具D . 耕作工具7. (2分)隋唐时期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 A . 辛勤耕作B . 作战立功C . 经商致富D . 参加科举考试8. (2分)唐朝时天竺佛学最高的学府是( )A . 那烂陀寺B . 唐招提寺C . 大昭寺D . 千寻塔9. (2分)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下列唐代帝王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 唐玄宗武则天唐太宗唐高宗A . B . C . D . 10. (2分)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 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B . 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C . 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D . 毕昇编著本草纲目11. (2分)11世纪时,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据史记载,党项族原是( ) A . 匈奴的一支B . 羌族的一支C . 羯族的一支D . 鲜卑的一支12. (2分)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 (2分)“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 A . 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B .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C . 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D . 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14. (2分)王安石曾感叹:“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进入21世纪,哪一座桥梁的修建结束了京口与瓜州的一水相隔。( ) A . 江阴长江大桥B . 苏通长江大桥C . 润扬长江大桥D . 南京长江大桥15. (2分)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最终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这一过程自唐朝中后期开始,完成于( )A . 北宋时期B . 南宋时期C . 唐朝时期D . 隋朝时期16. (2分)如图为某同学整理的中国朝代更替表其中一二两处分别填写( ) A . 唐朝元朝B . 唐朝清朝C . 元朝唐朝D . 清朝唐朝17. (2分)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该表格反映的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A . 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B .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 . 北方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D . 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18. (2分)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A . 成吉思汗B . 元世祖C . 顺治帝D . 渥巴锡19. (2分)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和平交流方式的有( )长城 阿拉伯数字 马可波罗行纪雅典卫城A . B . C . D . 20. (2分)宋朝史学有了新的发展,资治通鉴是一部( )A . 纪传体断代史B . 纪传体通史C . 编年体断代史D . 编年体通史二、 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21. (2分)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907年,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唐朝至此灭亡。 22. (2分)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 )23. (2分)元朝郭守敬编制太阳历与现行公历的一周年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 )24. (2分)宋朝皇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25. (2分)郑和下西洋与岳飞抗金虽都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件,但两者有本质区别:前者属于友好往来,后者则是抵御外来侵略。 26. (2分)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国力不断增强。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9分)27. (5分)根据提示,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对信息的记录、储存和传播,影响最显著、最久远的是_。 (2)大画家张择端描绘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的风俗画是_。 (3)井冈山会师后,形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是_。 (4)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修建于_时期 (5)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把世界分成“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的依据是_。 28. (2分)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_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赵州桥是由隋朝著名工匠_设计的。29. (2分)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了_。 四、 材料解析题 (共3题;共50分)30. (15分)“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乱世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杜甫无家别(1)材料中“天宝”是唐朝哪个皇帝的年号?他在位期间还有一个著名的年号是什么? (2)材料反映了天宝年间的什么景象?“乱世”具体指什么史实? (3)“乱世”给唐朝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31. (15分)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抹亮丽的风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何时何地?纸币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3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材料二:“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材料三: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四: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组成。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1)材料一唐太宗根据这种思想所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材料二中忽必烈统一后在全国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制度?(3)材料三中废除丞相制度的是谁?从材料中找出他废丞相的两点理由。(4)从材料一到材料四中中国行政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21-1、22-1、23-1、24-1、25-1、26-1、三、 填空题 (共3题;共9分)27-1、27-2、27-3、27-4、27-5、28-1、29-1、四、 材料解析题 (共3题;共50分)30-1、30-2、30-3、31-1、31-2、31-3、32-1、32-2、32-3、3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