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七校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63192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七校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科版七校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科版七校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七校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岳阳市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170万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 B . C . D . 2. (2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 A . 促进井田制瓦解B . 导致地主阶级兴起C . 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 . 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3. (2分)“功盖三分国,名成八卦图”这是杜甫赞扬谁的( )A . 刘备B . 曹操C . 孙权D . 诸葛亮4. (2分)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A . 张骞B . 玄奘C . 马可波罗D . 鉴真5. (2分)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人物是( )A . 张骞B . 鉴真C . 玄奘D . 班禅6. (2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专兵”,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 . 汉朝B . 隋朝C . 唐朝D . 宋朝7. (2分)大败匈奴,使之不能与西汉抗衡的重要将领是( )A . 蒙恬B . 卫青、霍去病C . 窦固D . 窦宪8. (2分)两宋时期,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粮食作物是( )A . 玉米B . 番薯C . 马铃薯D . 占城稻9. (2分)下列加强思想控制的大事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秦始皇“焚书坑儒”明朝八股取士东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文字狱”A . B . C . D . 10. (2分)1973年,在威海市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右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统一),嫌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统一了六国 确立了皇帝称号统一了度量衡 开凿了灵渠A . B . C . D . 11. (2分)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 经济重心南移B . 民族交往频繁C . 商品经济活跃D . 皇权高度集中12. (2分)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 A . 为政以德,有教无类B .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C .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 . 严刑酷法,中央集权13. (2分)1793年清乾隆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不需要外国人的货物,也不需要与国外进行贸易)。”在这种心态下,清朝对外实行的政策是( )A . 禁止贸易政策B . 自由贸易政策C . 对外开放政策D . 闭关锁国政策14. (2分)古巴比伦国王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命人编写了一部内容丰富的法典。它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 ) A . 查士丁尼法典B . 汉谟拉比法典C . 民法典D . 1787年宪法15. (2分)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充满血与火的斗争。布匿战争使罗马共和国( ) A . 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B . 统一了阿拉伯半岛C . 统一了意大利半岛D . 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16. (2分)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比较,相同之处是( ) A . 倡导人文主义B . 发现美洲大陆C . 促进思想解放D . 迎来时代曙光17. (2分)中古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 ) A . 国王B . 教会C . 贵族D . 骑士18. (2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 1640年议会重开B . 1688年光荣革命C . 1794年热月政变D . 1783年巴黎和约的签署19. (2分)下表为19211925年苏俄(1922年改为苏联)农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项目19211923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 . 土地法令开始实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 . 新经济政策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 . 斯大林模式突出了农业发展D . 赫鲁晓夫改革卓有成效20. (2分)下列四幅照片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其中与美国有关的是( )A . B . C . D . 21. (2分)法国国旗从左到右的蓝、白、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 )A . 人权宣言B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 . 权利法案D . 拿破仑法典22. (2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 )英国宪章运动 法国巴黎公社成立俄国十月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A . B . C . D . 23. (2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时期实现了统一局面的有( )秦朝西晋隋朝元朝清朝前期中华民国时期A . B . C . D . 24. (2分)将人们的出行方式由陆地、水中转为空中,让人类如小鸟一样在蓝天翱翔、被称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的人是( )A . 卡尔本茨B . 福特C . 蒙哥特菲兄弟D . 莱特兄弟25. (2分)学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等内容后,王刚同学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其中之一就是( ) A .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B . 民主法治是社会进步的保障C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 .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26. (2分)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受到弹劾的总统是第17届总统安德鲁约翰逊。他遭到弹劾的法律依据是( )A . 五四宪法B . 人民宪章C . 权利法案D . 1787年宪法27. (2分)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为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以期实现各国联动式发展。“一带一路”的建设( )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结盟 体现了当今和平的主题符合沿线各国的经济利益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A . B . C . D . 28. (2分)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定的哪一条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 ) A . 九国公约B . 凡尔赛和约C . 四国公约D . 五国条约29. (2分)他的作品反映了 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象,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是( )A . 列夫.托尔斯泰B . 莎士比亚C . 伏尔泰D . 贝多芬30. (2分)“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祸害。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的是( )A .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了核泄漏B . “斯诺登事件”暴露美国通过网络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C . 北约使用精确制导导弹在阿富汗造成平民伤亡D . 土耳其用战机将进入其领空的俄罗斯战机击落,加剧两国关系紧张二、 综合分析题 (共3题;共55分)31. (20分)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想法设法强化自己的皇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撤销)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管理)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掌握)威柄(权力),学士鲜(少)所参决。引自某史书职官志材料二: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用意)?”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材料三:1729年,因用兵西北,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后)简称“军机处”。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政治现象?试据材料一概括“帝”实现“自操威柄”的措施。(2)材料二中的这种做法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此做法真实意图是什么?(3)材料三中这一机构设置于哪个皇帝时期?该机构的设立说明了什么?(4)请你为以上三则材料拟一个合适的主题。3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世界史近代史稿材料二: “叹交换手段 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业;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1933年罗斯福的总统就职演说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1)材料一所说的社会变革是近代史上的哪一场重大改革?与此同时,中国已向西方学习开展了哪一场探索活动?当时中日两国向西方学习的重点有什么不同之处?(2)材料二中,罗斯福所描述的现象由什么事件引起的?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业”的问题,美国政府在推行“新政”时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3)材料三所说的“社会变革”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主要采取什么形式?(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的认识。33. (15分)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李生起妹,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又潜伏着战争。远离战争,维护和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中飘扬着的一面残破的美四国旗。画面上有点明主题的文字“ REMEMBER DEC.7th!,意思是“记住12月7日!”材料二:(1)材料一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当时的战争有什么影响?(2)运用数据和图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重演?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综合分析题 (共3题;共55分)31-1、31-2、31-3、31-4、32-1、32-2、32-3、32-4、33-1、33-2、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