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6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基础考试试卷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363160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6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基础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省2016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基础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省2016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基础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6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基础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某水利工程位于8度地震区,抗震设计按近震考虑,勘察时地下水位在当时地面以下的深度为2.0 m,标准贯入点在当时地面以下的深度为6 m,实测砂土(黏粒含量c3%)标准贯入锤击数为20击,工程正常运行后,下列四种情况下,_在地震液化复判中应将该砂土判为液化土。()A(A) 场地普遍填方3.0 mB(B) 场地普遍挖方3.0 mC(C) 地下水位普遍上升3.0 mD(D) 地下水位普遍下降3.0 m 2、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花岗石类的强风化岩,不应按下列_方法进行判定。A风化裂隙发育程度B无侧限抗压强度C剪切波速D标准贯入击数3、黄土地基预浸水处理时,下述_正确。A(A) 该法可消除地面下6 m以下土层的全部湿陷性B(B) 该法适用于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不小于500 mm的所有自重湿陷性场地C(C) 浸水坑边缘距既有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50 mD(D) 浸水结束后,应重新评定地基土的湿陷性 4、某建筑场地为第四系新近沉积土层,拟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处理,桩径为0.36m,桩端进入粉土层0.5m,桩长8.25m。根据下表所示场地地质资料,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有关规定,估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最接近()。题17表A320 kNB340 kNC360 kND380 kN5、复合地基加固施工完毕后,可采用载荷试验测得其复合地基承载力;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最大加载压力为_。A设计压力值的2倍B设计压力值的3倍C设计压力值的1/2倍D设计压力值 6、在基坑排水设计时,排水沟和集水井的截面应根据排水量确定,排水量V与基坑总涌水量Q的关系为_。AV1.2QBV1.8QCV1.5QDV2Q 7、计算桩基沉降时,荷载应采用_。A基本组合B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C长期效应组合D标准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8、岩溶地区观测与评价时,下述不正确的是_。A(A) 可选择与铁路工程有关的暗河、天窗、竖井、落水洞进行连通试验B(B) 无水洞穴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可用烟熏、水灌、放烟雾等方法进行连通试验C(C) 进行岩溶水文地质动态观测时,观测时间不应少于3个水文年D(D) 进行岩溶水文地质动态观测时,井孔深度宜每月测量一次 9、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软土地基时,用于灰土桩的石灰不应采用_。A生石灰B消石灰C钙质熟石灰D水化石灰 10、如图所示,某正三角形承台底边长为3.5m,厚度为6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0mm,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桩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1MPa,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该承台底部角桩抗冲切承载力为()kN。A607B587C547D52711、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下列不符合水准观测作业要求的是_。A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B使用数字水准仪,应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并避免视线被遮挡C观测前一小时,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D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 12、在崩塌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下述不正确的是_。A(A) 踏勘阶段崩塌勘察应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大型危岩的类型、规模和成因B(B) 踏勘时宜绘制1:500001:200000的地质图,并应标明崩塌体界线、裂隙位置、地下水露头等C(C) 宜结合工程需要对崩塌进行勘探与测试,必要时进行变形观测D(D) 在定测勘察报告中,应阐明崩塌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处理原则 13、矿渣硅酸盐水泥()。A.早期强度高B.抗冻性好C.抗碳化能力强D.水化热比较小14、根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b(GB 502991999)2003扳,在采用暗挖法施工时,对地下铁道施工断面,下面错误的是()A(A) 可以欠挖B(B) 允许少量超挖C(C) 在硬岩中允许超挖量要小一些D(D) 在土质隧道中比在岩质隧道中允许超挖量要小一些 15、高层建筑筏形基础的结构竖向永久荷载重心宜与基底平面形心重合,当不能重合时,应用_来验算偏心距e。A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B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C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D荷载效应的永久组合 16、对坝体与岩石坝基及岸坡的连接进行处理时,下列基础处理原则不正确的是_。A岩石坝基与坝坡应清除表面松动石块、凹处积土及突出的岩体B土质防渗体及反滤层应与较软岩、可冲蚀及不可灌浆的岩体连接C对失水很快风化的软岩(如页岩、泥岩),开挖时应预留保护层,待开挖回填时随挖除随回填或喷混凝土及水泥砂浆保护D土质防渗体与岩体接触处,在临近接触面0.51.0m范围内,防渗体应用黏土,黏土应控制在略大于最优含水量情况下填筑,在填筑前应用黏土浆抹面 17、下列对崩塌地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正确的是_。A类崩塌区可作为建筑场地B类崩塌区线路均可以通过C线路工程通过类崩塌区应采取保护措施D类崩塌区不可作为建筑场地 18、下列关于地震灾害和抗震设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A地震是一个概率事件B抗震设防与一定的风险水准相适应C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使建筑物在地震时不致损坏D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 19、在膨胀岩土地区进行铁路选线时,以下_不符合选线原则。A(A) 线路宜在地面平整,植被良好的地段采用浅挖低填方式通过B(B) 线路宜沿山前斜坡及不同地貌单元的结合带通过C(C) 线路宜避开地层呈多元结构或有软弱夹层的地段D(D) 线路宜绕避地下水发育的膨胀岩土地段 20、根据地基土的冻胀性分类,碎石土属于_。A冻胀B不冻胀C弱冻胀D与冻结期间的地下水位有关 21、下列()措施对治理泥石流形成区较为有效。A修建排导停淤工程B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植树种草)C采取坡面防护措施(如砌筑护坡)D修建支挡工程 22、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按照围护结构物的允许渗透水量划分为四级,其中,二级要求_。A不允许漏水,围护结构无湿渍B允许少量漏水,围护结构有少量偶见湿渍C不允许漏水,围护结构有少量偶见湿渍D允许少量漏水,每昼夜漏水量小于0.5L/m223、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采用圆弧滑动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边坡稳定性系数可按下述()公式计算。A.AB.BC.CD.D 24、下列选项中_不属于盐渍土中常见的易溶岩。A硝酸盐B硫酸盐C碳酸盐D氯化物25、换填法不适用于_。A淤泥B湿陷性黄土C碎石土D杂填土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拔桩时可不具备的资料是()。A沉桩平面布置图B沉桩记录C地下管线恢复竣工图及桩位附近原有管线分布图D桩静载荷试验成果 2、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在计算地基变形时,下列规定正确的是_。A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地基变形应由沉降量控制B对于框架结构,地基变形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C对于高耸结构,地基变形应由倾斜值控制D对于多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一般认为砂土已完成90%以上3、某水工建筑场地位于8度地震烈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受近震影响,场地为砂土场地,砂土黏粒含量为3%,地下水埋深为1.0 m,正常工作时场地将做2.0 m厚的黏土防渗铺盖,地表位于水位以下,勘察工作中标准贯入试验记录如下表所示:A标准贯入测试点埋深B3C6D9E实测标准贯入击数N63.5F15G15H18 4、浇灌混凝土前,应检查孔底500 mm以内泥浆的_。A比重B黏度C胶体率D含砂率5、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的根本原因是_。A土颗粒间的有效应力增大B土层中孔隙水压力增大C总应力增大D土颗粒间有效应力增大的幅度大于土层中孔隙水压力增大的幅度 6、下列关于膨胀土地基变形量取值的阐述,不正确的是_。A膨胀变形量应取基础某点的最大膨胀上升量B收缩变形量应取基础某点的最大收缩下沉量C胀缩变形量应取基础某点的最大膨胀上升量与最大收缩下沉量之差D变形差应取相邻两基础的变形量之差 7、下面不属于还本利息的资金的是()。A.成本中列支的利息费用B.折旧和摊销C.利润D.利润、折旧和摊销 8、某风化破碎严重的岩质边坡高H12m,采用土钉加固,水平与竖直方向均每间隔1m打一排土钉,共12排,如图所示。按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1)提出的潜在破裂面估算方法,下列对土钉非锚固段长度L计算错误的是()。A第2排L2=1.4mB第4排L43.5mC第6排L64.2mD第8排L84.2m 9、根据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计算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的地基中建筑物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分布有以下规律:_。A由建筑物荷载引起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分布不只发生在荷载面以下,在荷载面以外相当范围内也存在B在荷载面下的某一深度处的水平面上,在荷载的中心轴线处的应力值最大C在荷载分布范围内,随深度愈向下愈小D均匀分布的条形荷载在荷载面以下某一深度的水平面上引起的应力分布也是均匀的 10、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有()。A.弹性B.表观密度C.密度D.塑性E.徐变11、下述对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要求中()不正确。A对建筑物较多且分散的大测区,宜将控制点连同观测点按单一层次布设B控制网应布设为闭合环、结点网或符合高程路线C每一侧区水准基点不应少于3个D作为工作基点的水准点位置与临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建筑物基础深度的1倍 12、在饱和软黏土地基中的工程,下列关于抗剪强度选取的说法,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快速填筑路基的地基稳定分析使用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B快速开挖的基坑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计算可使用地基土的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C快速修建的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采用不排水抗剪强度D大面积预压渗流固结处理以后的地基土的快速填筑填方路基稳定分析可用固结排水抗剪强度 13、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的规定,在发震断层及其临近地段进行布设路线和选择桥位、隧址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A路线应尽量与发震断层平行布设B路线宜布设在断层的上盘上C当桥位无法避开断层时,宜将全部墩台布置在断层的同一盘上D线路设计宜采用低填浅挖方案14、关于桩基抗震设计,下列陈述中_是正确的。A7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B8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C8度时,高度不超过25m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D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单桩的竖向和水平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平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了25%E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不应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 15、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矮墙路基适用于以下_情况。A土质比较松散,容易产生碎落或小型塌方的挖方坡脚B软土地基C冰冻严重的地区D膨胀土地基 16、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的规定,地基土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K与下列()因素有关。A场地类别B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C土的动力、静力极限承载力的比值D土的静力容许承载力和抗震容许承载力两者安全系数之间的比值E地震基本烈度 17、岩溶发育必须具备_条件。A(A) 具有可溶性岩石B(B) 具有有溶蚀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C(C) 地表水有下渗,地下水有流动途径D(D) 有较破碎的断层、褶皱等构造 18、高等级公路路堤需填土4m左右,地基中淤泥质土层厚20m左右,下述地基处理方案中较为合理的是_。A设置砂井,边筑堤、边预压B采用厚度较大的碎石垫层置换C采用低强度桩复合地基D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垫层 19、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_是勘察、设计单位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A(A) 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B(B) 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测量等成果必须真实准确C(C) 设计单位在没计文件中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物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规格、型号、性能、生产厂商以及供应商等,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D(D) 设计单位应当参与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并有责任对因施工造成的质量事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20、关于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_。A基本烈度、第二水准烈度及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峰值加速度所对应的烈度三者相同B第一水准烈度是指50年内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C一般情况下,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低1.5度,而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高1度D第三水准烈度为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即罕遇地震烈度 2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哪些选项是可能导致软土深基坑坑底隆起失稳的原因 ()A支护桩竖向承载力不足B支护桩抗弯刚度不够C坑底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D坡顶超载过大 22、计算建筑基坑水平荷载标准时,下述正确的是_。A对于碎石土及砂土,当计算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水下部分土体应取浮重度B对于黏性土或粉土,当计算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水下部分土体应取天然重度C地表荷载引起的附加竖向应力一般按在某个范围内均匀分布考虑D基坑底面以下部分土体的水平荷载标准值均按矩形分布考虑,其数值与基坑底面处的水平荷载值相等23、永久性锚杆的锚固段不应设置在如下_地层中。A有机质土、淤泥质土B液限L50%的土层C相对密实度Drr0.3的土层 24、在地震区,桩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应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为_。A荷载效应基本组合B地震作用与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C长期效应组合且计入地震作用D短期效应组合且计入地震作用25、膨胀土地区的场址选择,以下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A避开地裂、冲沟发育和可能发生浅层滑坡的地段B宜选择地形条件比较复杂、土质比较均匀、胀缩性较弱的地段C尽量避开地下溶沟、溶槽发育,地下水变化剧烈的地段D尽量选择坡度较小并且有可能采用分级低挡土墙治理的地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