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58774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沪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沪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闻名世界的水利防洪灌溉工程是( )A . 郑国渠B . 都江堰C . 京杭大运河D . 浙江海塘2. (2分)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社会变革”。支持商鞅变法的君主是( ) A . 齐桓公B . 楚庄王C . 秦孝公D . 秦穆公3. (2分)历史上有一个“徙木为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A . 伊尹B . 姜尚C . 管仲D . 商鞅4. (2分)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剧。下面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 . 小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 . 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 . 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 . 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5. (2分)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 . 管仲B . 齐桓公C . 孙膑D . 商鞅6. (2分)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封建国家,主要是因为( ) A . 商鞅变法B . 牛耕的推广C . 铁制农具的运用D . 都江堰的修建7. (2分)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于(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战国8. (2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中秦国的变法成效最大,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在秦国实行变法的是( ) A . 商鞅B . 李冰C . 秦穆公D . 晋文公9. (2分)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 . 禹B . 李冰C . 商鞅D . 李春10. (2分)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推行新法”的代表人物是 ( ) A . 管仲B . 商鞅C . 秦始皇D . 北魏孝文帝11. (2分)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商鞅变法( )A . 承认土地私有B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 . 按军功授田赐爵D . 统一货币、度量衡12. (2分)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促进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大转型的措施是( )A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 . 重农抑商C . 建立县制D . 根据军功授爵13. (2分)战国时期各国新兴地主阶级实行变法是为了( ) A . 做诸侯中的“霸主”B . 富国强兵,维护统治C . 防御外来侵略D . 维护周天子的权威14. (2分)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 .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 . 奖励耕战富国强兵D . 推行县制治理地方15. (2分)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图1)。这些信息反应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 . 统一国家的建立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 民族关系的发展16. (2分)战国策秦策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这段史料能直接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 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为田开阡陌封疆”、奖励耕战等措施商鞅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富国是商鞅变法的根本目标A . B . C . D . 17. (2分)2018年1月,中央电视台国家宝栏目展示并演绎了一件与计量有关的藏品“商鞅方升”(见下图)的前世今生。这一文物可以佐证商鞅变法实施的哪一举措?( ) A . 奖励军功B . 奖励农耕C . 推行县制D . 统一度量衡18. (2分)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 ) A . 实行变法B . 更多使用铁制家具C . 牛耕得到推广D .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19. (2分)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踢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 推行县制B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 . 废井田,开阡陌D .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20. (2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下列历史人物的事迹中能体现出创新精神的有( )禹 周幽王 商鞅 李冰A . B . C . D . 21. (2分)“有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可见“商君”属于( ) A . 儒家B . 道家C . 法家D . 墨家22. (2分)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朋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 A . 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B . 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 . 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D . 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23. (2分)春秋战国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一些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 . 诸子百家:中华文化的源泉C . 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D . 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24. (2分)从如图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5. (2分)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任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 . 加强刑罚B . 奖励生产C . 推行县制D . 奖励军功26. (2分)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和赋税,最好的办法是( ) A . 多生产粮食布帛B . 经商发财获得奖赏C . 当兵打仗建立军功D . 开垦荒地获得奖赏27. (2分)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 ) A . 废井田,开阡陌B . 奖励军功C . 建立县制D . 禁止弃农经商28. (2分)下列有关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旧的制度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动各国都想通过变法,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各国都想在争霸战争中获得优势地位都为了“尊王攘夷”A . B . C . D . 29. (2分)农业稳,天下安,下列选项中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的有( )商鞅变法,奖励农耕 建国初进行土地改革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 B . C . D . 30. (2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表现之一是各国变法。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是( ) A . 吴起变法B . 李悝变法C . 商鞅变法D . 王安石变法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110分)31. (25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改革影响着世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兴利除弊的改革)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以退为进的改革)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应对危机的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 (4)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32. (20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种。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材料二: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兰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狐陆尉迟尉(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指谁? (2)材料一反映了商君的哪些改革措施?(说出三项即可) (3)材料二中的表格与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4)通过上述改革,谈谈你从改革中得到什么启示。 33.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1)文中的“卫鞅”指谁? (2)文中的“孝公”指哪位国君?他在哪一年任用卫鞅变法? (3)简要说明卫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它的历史作用。 34.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变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探究中外政治、经济、思想、科技发展的进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材料一: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指出这是我国在哪一时期创立的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一中图二说说该国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3)根据材料二,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4)根据材料三美国失业率急剧攀升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一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两次改革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5)材料四中图四人物与哪次历史事件有关?他代表的学说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6)材料四中图五人物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7)材料五中图六所示发明在什么时候开始用于我国航海事业?对图七中机器的改良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谁? 35. (15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历史的灿烂星河中不断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之光和创新之星。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引自资治通鉴材料三: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富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材料四:1978年1992年2002年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242037010239842136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343.41826707328762材料五:“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材料六: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1)材料一是出自哪一历史事件所颁布的文件内容?材料中的法令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北语”、“正音”分别指什么?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 (4)材料四中,19782012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速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的哪二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5)材料五体现的是苏俄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6)材料六所说的“立法”指什么?材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7)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什么?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110分)31-1、31-2、31-3、31-4、32-1、32-2、32-3、32-4、33-1、33-2、33-3、34-1、34-2、34-3、34-4、34-5、34-6、34-7、35-1、35-2、35-3、35-4、35-5、35-6、3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