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历史中考试试卷B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58358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历史中考试试卷B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历史中考试试卷B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历史中考试试卷B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历史中考试试卷B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7七上乌兰月考) 某班历史学习小组为七年级上册每个单元出了一期板报,其中一期有这样几幅图片,请根据图片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 .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D .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2. (2分) (2017七上耒阳月考) 原始人从住山洞到自己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发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 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B . 人们认识到住房子比住山洞舒适C . 生产力发展了人们学会了农耕,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D . 随着人口的增加,山洞不够住了3. (2分) (2017七上荣成期中) 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类是( ) A . 山顶洞人B . 北京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4. (2分) 假如你是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 (2017七上大丰期中)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大文明古国在当时都是以农业为基础。下列属于中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的出现 聚落 磨制工具的发展A . B . C . D . 6. (2分) 圩墩遗址是常州地区最早的母系氏族公社遗址,生活在约6000年前的圩墩原始居民应该( )A . 开始使用天然火B . 过着定居生活C . 使用铁制工具D . 实行禅让制7. (2分) (2017九下洪泽月考) 下列是反映我国古代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图片,其中,完全反映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生活的一组是( )A . B . C . D . 8. (2分) (2017七上建湖月考) 学习历史可以有多种途径,下列途径不可以用来寻找历史的是( )。 A . 传说与神话B . 化石C . 想象D . 考古9. (2分) (2017七上高邮期中) 孙中山先生写的一首诗:“中华开国五千,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首诗歌颂的是( ) A . 禹B . 炎帝C . 黄帝D . 皇帝10. (2分) (2017七上上杭期中) 下列关于传说和史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传说是没有文字以前,人们口耳相传的历史记录B . 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大,毫无依据C . 史实大多是客观存在的较为真实的历史记载D . 史实和传说不是截然对立的,是有一定联系的11. (2分) (2017七上青岛月考) 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联盟结合在一起,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为( ) A . 满族B . 蒙古族C . 华夏族D . 藏族12. (2分) 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明清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A . B . C . D . 13. (2分) (2018九下梅江月考) 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番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 . 世袭制B . 郡县制C . 分封制D . 宗法制14. (2分) (2015七上海滨月考)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最终成就霸业,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A . 晋文公B . 齐桓公C . 楚庄王D . 宋襄公15. (2分) (2017七上临河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 . 灵梁的开凿B .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C . 曲辕犁的制造D . 筒车的使用16. (2分) (2017七上盐城期中) 对内重用管仲整顿朝政,对外提出“尊王攘夷”,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是( ) 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周武王D . 楚庄王17. (2分) (2017七上深圳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 ) A . 楚B . 晋C . 齐D . 秦18. (2分) (2017七上香洲期中) “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 ) A . 奖励耕战B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D . 建立县制19. (2分) 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 ) A . 黄河流域B . 岷江流域C . 淮河流域D . 辽河流域20. (2分) (2017七上钦州港月考) 史记载:“(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可见“商君”属于( ) A . 儒家B . 道家C . 法家D . 墨家21. (2分) (2014杭州) 某同学在听课笔记中有如图记录,这段文字反映的史实是( )A . 秦孝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号B . 秦孝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C . 商鞅宣布承认土地私有D . 商鞅最早提出使用牛耕22. (2分) (2019七上新兴期中) 秦惠文王下令速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奈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 A . 商鞅变法违背民意B . 商鞅变法深入贯彻C . 商鞅变法遇到阻碍D . 商鞅变法宣告失败23. (2分) (2018七上阳江月考) 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 . 齐B . 楚C . 秦D . 燕24. (2分) 下列有关甲骨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记录商王朝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B . 是中国最早的文字C . 经过发展演变为今天的汉字D .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25. (2分) (2015七上仙游期末) 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 )A . 儒家B . 法家C . 墨家D . 兵家26. (2分) (2017邵阳模拟) 长中九年级(1)班先杰同学因模考失利而烦闷,老师给他打气说:“早发现问题,也是好事!你总结好原因,落实到行动上,下次一定能考好。”老师的教诲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这和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 )A . 封建礼教奠基者孔子B . 法治思想倡导者韩非子C . 尚贤兼爱主张人墨子D . 朴素辩证法提出者老子27. (2分) (2017七上泰州期中)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 A . 为政以德B . 因材施教C . “有教无类”D . 温故知新28. (2分) 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 “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 . 规范社会秩序B . 强化中央集权C . 构建平等社会D . 缓和诸侯纷争29. (2分) (2017七上仁寿期中)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能变好事的。”老师的观点符合以下哪本书的观点?( ) A . B . C . D . 30. (2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下列历史人物的事迹中能体现出创新精神的有( )禹 周幽王 商鞅 李冰A . B . C . D . 二、 材料解析题。 (共3题;共55分)31. (25分)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材料一: 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 武王封诸侯,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材料三: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 :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请回答:(1) 这四则材料都引自我国古代同一部史书,此书作者是谁?(2) 材料一中的轩辕氏是传说中的哪个人物?他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什么?(3) 材料二反映了“武王”实行什么制度来加强统治?请写出该则材料中的两个诸侯国。(4) 材料三说明秦始皇对材料二的制度持什么态度?为此他实行了什么制度取代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5) 材料四中描述的是哪一场著名战役?这次战役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请再写两个。32. (15分) (2016七上湘潭期末)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回答:(1) 战国时期谁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开始了变法活动?你能写出几点他的变法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2) 北魏谁在位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他的改革起到的最大作用是什么?(3)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3. (15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讨论:(1) 如何理解孟子这句话的含义?(2) 举出我国历史上体现这种浩然正气的事例。(3) 当今社会我们应当怎样提倡这种浩然正气?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材料解析题。 (共3题;共55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