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检测卷A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42131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检测卷A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检测卷A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检测卷A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检测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6娄底)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 . 李鸿章B . 孙中山C . 康有为D . 毛泽东2. (2分) (2018常德) “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的“公”指的是( )A . 宋教仁B . 谭嗣同C . 蔡锷D . 梁启超3. (2分) (2017七上大庆期中)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A . 实行三民主义B . 实行君主立宪C . 推动民主进程D . 建立共和政体4. (2分) (2017简阳模拟) 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对近代化的推进主要是( )A . 器物技术B . 政治制度C . 思想文化D . 生活习俗5. (2分) (2017八上钦州月考) 下列哪个不属于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 A . 成立兴中会B . 领导广州起义失败C . 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D . 组织建立强学会6. (2分) 2007 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A . 左宗棠B . 孙中山C . 周恩来D . 李大钊7. (2分) 孙中山先生在探索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领导了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是历史性巨变。主要原因是( )A . 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 . 革命过到了使中国自强的目的C . 革命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序幕D . 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8. (2分) 导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护国运动的开展和胜利B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坚决斗争C . 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D . 袁世凯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9. (2分) (2017七上大庆期中) 1912年是民国元年,即民国一年。1945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45年应该是民国( ) A . 32年B . 33年C . 34年D . 35年10. (2分) (2014济宁) 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于( )A . 维新思想戊戌变法B . “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C . 三民主义-北伐战争D .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11. (2分) (2016潮阳模拟) 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 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缺漏的两处和动摇“树墩”的史实分别是( )A .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共的成立C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D .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12. (2分) (2018九上龙岗月考)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B . 提倡实业救国C . 物况天择,适者生存D . 提倡民主、科学13. (2分) 1919年6月25日下午,在长沙一个靠摆摊维持生计的家庭的9岁孩子放学回家,忽将摊上所摆仁丹、洋火及其父母所用的洋磁盆、牙膏等,凡属日货,一律掀掷于地,用脚踢毁。父母责骂,孩童则对骂父母是“冷血动物卖国贼”。影响孩子的事件可能是( )A . 辛亥革命B . 新文化运动C . 五四运动D . 首次国共合作14. (2分) 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他倡导了 ( )A . 洋务运动B . 公车上书C . 百日维新D . 新文化运动15. (2分) 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从漫画可见,这场运动是( ) A . 资产阶级革命B . 农民革命运动C . 思想解放运动D . 无产阶级革命16. (2分) (2017九上永嘉月考)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道,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发展态势的是( )A .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B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C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D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7. (2分) (2017河南模拟) 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有一项的叙述有当时的史实不符合,它是( )A . 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B . 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C . 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D . 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18. (2分) (2017徐州) “在南京各省代表会上,孙中山提议废除跪拜礼,提倡普通见面时为一鞠躬,最尊敬之礼为三鞠躬。他身体力行,弯腰鞠躬。众人皆感新鲜,纷纷跟着仿效。鞠躯之礼逐渐风行开来。”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 辛亥革命推动礼节的变化B . 鞠躯礼体现等级观念C . 礼节变化未受到西方影响D . 传统礼节被彻底废除19. (2分) (2018八上佳木斯期中)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 A . 张义B . 李辛C . 王平D . 赵洋20. (2分) (2019八上右玉期中) 下列作品不是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是( ) A . 猛回头B . 变法通议C . 警世钟D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二、 判断题 (共10题;共62分)21. (2分) (2018八上全南期中) 孙中山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据材料可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劳动人民掌权的国家。 22. (2分)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奋斗目标。23. (2分) (2016八上城中期中)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 )24. (2分) (2017八上崇仁月考)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决定采用中华民国纪年,以1911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25. (12分) (2017徐州)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1) 史实: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胡豆(蚕豆)、大蒜、苜蓿等陆续传到中国。白寿彝中国通史推论: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2) 史实: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新唐书选举志推论:进士科是唐代读书人人士做官的重要途径。(3) 史实:新纪元以来,中华民国之名,既为世界各国所承认,主权属国民全体,载在临时约法,然而十年之间,有二次之革命,有八十日之帝制,有八日之复辟沈恩孚五十年来中国政体改革之经过推论: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稳定了政局。(4) 史实:中央给予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包括:允许经济特区大量吸收利用外资,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经济成分可以让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更大些赋予经济特区政府有较大的经济活动自主权。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推论:经济特区的创办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经验。(5) 史实:1921年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换原业主经营,实际上是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推论:1921年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6) 史实:从1948年到1952年,美国共拨款131.5亿美元到1950年,欧洲的国民总产值达到1250亿美元,在马歇尔计划不到4年的援助时间内增加了25%,比他的战前水平增加了15%。金海从马歇尔计划看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政策的演变推论: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经济,使西欧摆脱冷战的阴影。26. (10分) (2018九下长春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在1840年之后,中国人虽然一再被西方列强敲打,但仍在半梦半醒时分。真正把中国人从落后中彻底“闹醒”的应该是19世纪末的日本:怎么一个东方小国,就把中国给打败了?摘编自日本,雄狮身边的闹钟(1) 材料中“中国一再被西方列强敲打”始于鸦片战争。 (2) 材料中日本“把中国给打败了”的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 (3) 材料中的“184019世纪末”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 (4) 材料中日本能够“打败中国”是因为它在19世纪上半期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5) “醒”过来的中国在19世纪末试图通过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27. (2分) 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28. (12分) (2015苏州) 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1) 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到天竺求取佛法,后来,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2)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了猛烈进攻。(3)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4) 下面的示意图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的战况。(5)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两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以便捞取战利品,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29. (16分) (2017八上六盘水月考)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1)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决定对华发动战争,因而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 1856年,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这场战争完全是为了使鸦片贸易合法化,故称“第二鸦片战争”。 (3) 1856年,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讧,使太平天国迅速走向衰落。 (4) 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 (5) 马关条约签订后,为维护中国权益,俄国与德、法一起强力干涉,日本被迫同意把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 (6) 义和团运动在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 (7) 辛丑条约使国家和民族蒙受了巨大的灾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教育,维护清朝统治。 30. (2分) 判断:中国古代王朝主要采用科举制选拔人才,该制度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正式废除。 三、 综合题 (共4题;共61分)31. (6分) (2019八上嘉陵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创办报刊,开放言论;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训练新式军队材料三:材料四:请回答:(1)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分别出现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哪个时期?请将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材料一_;材料二_;材料三_;材料四_。(2) 简要写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32. (15分) (2017邗江模拟) 近代化常被用来描述近代以来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它包括: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自由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科学化。通过学习,小刚发现东西方近代化的道路是不同的,请你跟他一块探究。材料一:北师大版九上教材目录 材料二:北师大版八上教材目录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的近代化是从什么领域开始的?经济领域的近代化离不开哪两大历史事件?概述西方近代化的历程(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中国政治领域的近代化率先尝试学习西方的哪种政治体制?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高举的旗帜是什么?(3) 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分析中国近代化“艰难”的原因。33. (20分) (2016八上苏州期中) 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材料一: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众人的策论己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无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一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变,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识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界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留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 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3) 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时是指这场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它们分别指什么?(4) 以上材料都反映近代中国的里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34. (20分) (2016淮安)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进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材料二:辛亥革命大事记时间事件1911年10月10日A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材料三: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请回答:(1) 写出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2) 材料二表格中的A处应为哪一事件?根据材料二,写出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3) 根据材料三,四,写出辛亥革命的影响。(4) 举一例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判断题 (共10题;共62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三、 综合题 (共4题;共61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