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41441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选词填空( )。漫步在镜廊内,碧港的天空、_(安静、幽静、静谧、宁静)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宠的园林中。A . 安静B . 幽静C . 静谧D . 宁静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消防宣传员为“宅”在家里的大爷大妈发放了防灾减灾宣传材料。B . 城市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更是绿色活动空间。C . 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D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孟子鱼我所欲也) (3)_,愁云惨淡万里凝。(琴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人们常用诸葛亮出师表中“_,_”来表现在紧要关头接受重要而艰巨任务。 (5)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_,_。沉舟側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夏天的雨l_临人间,他热烈而又粗gung_,浇gun_大地,消除暑气,向人们展示着自己全部的热chn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学校文学社举办“走进对联文化”主题活动,邀请你来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1)请你为同学们讲解对联的基本要求,至少两点。 (2)古都南京,历史名城。不少地名可以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石头城对燕子矶,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择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五龙潭对_莫愁湖对_总统府对_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乙】九弟前信有意与刘霞仙同伴读书,此意甚佳。霞仙近来读朱子书,大有所见,不知其言话容止、规模气象如何?若果言动有礼,威仪可则,则直以为师可也,岂特友之哉!然与之同居,亦须真能取益乃佳,无徒浮慕虚名。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有于我哉?(选自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与诸弟书)(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有仙则名 名:_无案牍之劳形 劳:_若果言动有礼 若:_斯仁至矣 斯:_(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B .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C .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D .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云:何陋之有?无徒浮慕虚名。(4)【甲】【乙】两文都提到古代圣贤,各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7. (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 , 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 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节选自梁惠王上)【注】梃(tn):棍棒。政:施行恶政。庖(po):厨房。饿莩(pio):饿死的人。率:带领。恶(w):表示反问的语气。(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_臣之妻私臣 私:_孟子对曰 对:_且人恶之 且: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予观夫巴陵胜状B .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所欲有甚于生者C .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兽相食,且人恶之D .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兽相食,且人恶之。(4)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杀人以梃与刃(5)国家要强盛,国君的作用十分重要。【甲】文强调的是国君要广开言路,乐于(善于)纳谏;【乙】文强调的是_。 (6)【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孟子都运用了类比手法奉劝国君,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7)从以上两段文字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工夫常负无心人“工夫不负有心人”,几乎成了公认的真理。不知有多少文人做到“功到垂成”、“攻不十,不易器”。其实,对于古人这句话,只谈“工夫”,不谈“有心”,只谈了真理的一半,人世间,“工夫常负无心人”的事比“工夫不负有心人”的事,甚至还要多。“工夫”重要,“有心”、“无心”更重要。传说车和船都是黄帝发明的。我们的这位老祖宗,看见有一种叫“浮蓬”的草,秋后干枯以后,风一吹,在地上滚来滚去,于是发明了车;看见枯木在水面上漂,于是发明了船,而看到浮蓬滚来滚去,看到枯木漂到水上的,何止黄帝一人?为什么发明车船的“专利”属于黄帝?关键就是黄帝是个“有心”人,有人说,黄帝是人民群众的象征,发明车船的是人民群众,即便如此,人民群众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也是那些有心的人。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牛顿是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奠基人,牛顿小时候躺在苹果树下,看见苹果掉下来,于是提出疑问:“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不向天空飞去呢?”多么简单的问题,看到这种现象,并非牛顿始,为什么别人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看来别人都没有像牛顿那样是个有心人。被人称为药圣的李时珍,怎么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伟大著作?一因为他是个祖传医生,从父亲手里接过药箱,二因为他是有心人。他看到有个同行给一个癫狂病人开了一服药,其中有一味叫“防葵”,病人吃了很快就死了。另一个同行给身体虚弱的病人用了一味补药叫“黄精”,病人也死了,按古书记载,这些药本来都是不错的,李时珍经过研究,发现人们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弄混了,而狼毒和钩吻都是极毒的药,于是决定修订药典。那两位用药致人死命的同行都没有想到这点。看来他俩都不像李时珍那样有心。“工夫常负无心人”,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吧!这样或许可以减少一些劳民伤财的无效劳动,或许可以使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家成倍成倍地增加起来。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是不是有心人?(1)这篇文章列举了三个事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2)本文提倡做“有心”人,请你用概括的语言写出这种人有什么特点?(3)第二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9. (16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小题。橘子芥川龙之介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朝窗外一看,昏暗的站台上,也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这片景色同我当时的心境怪吻合的。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屐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同时,火车使劲颠簸了一下,并缓缓地开动了。我好容易松了口气,点上烟卷,这才无精打采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姑娘的脸。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没有油性的头发挽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皲裂的痕迹。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耷拉到放着一个大包袱的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因此,点上烟卷之后,也是有意要忘掉姑娘这个人,我就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在灯光映照下,我溜了一眼晚报,上面刊登的净是人世间一些平凡的事情,媾和问题啦,新婚夫妇啦,渎职事件啦,讣闻等等,都解不了闷儿索然无味的消息。然而,这期间,我不得不始终意识到那姑娘正端坐在我面前,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这个乡下姑娘,还有这份满是平凡消息的晚报这不是象征又是什么呢?不是这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的象征,又是什么呢?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就将还没读完的晚报撇在一边,又把头靠在窗框上,像死人一般阖上眼睛,打起吨儿来。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打开。她那皲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际。这当然足以引起我几分同情。我不明白这姑娘为什么特地要把关着的车窗打开。不,我只能认为,她这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因此,我依然怀着悻悻的情绪,但愿她永远也打不开,冷眼望着姑娘用那双生着冻疮的手拼命要打开玻璃窗的情景。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窗终于咯噔一声落了下来。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一任划破黑暗刮来的风吹拂她那挽着银杏譬的鬓发。一会儿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那疲敝的镇郊的道岔。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这当儿,我看见了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他们个个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意思。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橘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橘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橘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我昂然仰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地定睛望着那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皲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这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本文有删改)(1)简要分析第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2)“我”对乡下姑娘的情感态度是怎样变化的?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第六节抛橘子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也有人认为是“乡下姑娘”,请结合作品谈一谈你的观点。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 (1分)在语文教材中,我们一次次愉快地走进了“雨、青春、书籍、小说、音乐、孔孟文化、初中生活、风流人物”的世界。沉醉于其间,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千姿百态、兴味盎然的事物曾让我们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如:昆虫、花卉、乒乓球、小提琴、集邮、兵器、民俗风情、科学小发明、户外旅游、亲情友谊请以“沉醉于 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11. (11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1)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1、3-2、3-3、3-4、3-5、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1、5-2、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1、6-2、6-3、6-4、7-1、7-2、7-3、7-4、7-5、7-6、7-7、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1、8-2、8-3、8-4、9-1、9-2、9-3、9-4、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1、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11-1、11-2、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