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328983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蒙古自治区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蒙古自治区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B .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C . 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D . 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2. (2分)如图为某物质甲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中都是氧化物B . 甲的化学式为HOC .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D . 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同,分子构成可能不同3. (2分)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 . 必须使用催化剂B . 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C . 必须用排水法收集D . 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4. (2分)2014年开始政府免费给学生配送牛奶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其中主要的矿物质有钙120毫克,磷93毫克,铁0.2毫克,这里的钙、磷、铁指的是( ) A . 元素B . 分子C . 原子D . 金属离子5. (2分)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 使用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B . 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C . 为了更好地利用物质,可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D . 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利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6. (2分)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 B . 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C . 属于空气污染物是二氧化硫、PM2.5、二氧化碳等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7. (2分)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能量变化B、环境保护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放热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不得随意乱扔塑料垃圾C、数字含义D、资源节约Fe2+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SO3三氧化硫中含有3个原子废旧金属回收利用pH试纸用水润湿后然后进行测定其酸碱度A . AB . BC . CD . D8. (2分)2012年4月15日,中央电视台曝光一些药企用工业明胶制作胶囊,引发了人们对铬元素的关注,在元素周期表中铬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铬元素核内有24个质子B . 铬元素是金属元素C . 铬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rD . 一个铬原子的质量为52.00g9. (2分)(2014宿迁)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单宁酸由碳、氢、氧元素组成B . 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8:13:184C .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D .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10. (2分)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 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 .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D . 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11. (2分)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开幕式都要举行隆重的火炬接力仪式。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即使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 . 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C . 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245D . 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12. (2分)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 A . 空气、氧气B . 水、二氧化硫C . 氧化铁、氢气D . 碳、二氧化碳13. (2分)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1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B .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原子C . 具有稳定结构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 .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15. (2分)1875年,法国化学布瓦博德朗发现了新元素“镓(Ga)”,他以“高卢”(Gallia)为这个元素命名,在拉丁语中这是对法国的称呼。已知镓原子核内有31个质子,39个中子。下列关于镓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1B . 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0gC . 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 . 镓原子呈电中性二、 非选择题 (共8题;共40分)16. (5分)(2016应城市一模)从Na、C、H、O、N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两个钠离子_;3个甲烷分子_;(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由三种元素组成,且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种盐_;一种氮肥_;淀粉在人头消化道内消化后的最终产物_17. (4分) (1)初中化学很多实验中均用到了水,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图五个实验中分别用到了水。A配制氯化钠溶液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探究燃烧条件 E乙醇和水混合请你从实验中水的作用的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将上述实验进行分类:分类标准_,包括实验_(不能只含一种)。(2)La(镧,音ln)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金属,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 , 氯化镧、硝酸镧都溶于水,请你写出氯化镧的化学式_,镧与硝酸锌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8. (9分)进入学习化学,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到了化学的无穷魅力覃浪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方法 实验一、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现象:(I)、(IV)中的小花变红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_(填“A”或“B”或“C”,获得结论A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C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实验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也发生了反应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而变浑浊彩云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十分相似,也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但此反应无明显实验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她为了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确实发生了反应,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将她设计的方案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启示方案1 向一个软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再注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盖,摇动塑料瓶_从反应物二氧化碳的减少(压强减小)来判断反应的发生方案2 _从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官龙同学认为彩云同学设计的方案1中,不能得出CO2与氢氧化钠是否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什么?_19. (4分)现有氧气,自来水,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高锰酸钾,空气其中,(1)属于混合物的是_(填序号,下同);(2)属于纯净物的是_;(3)属于化合物的是_;(4)属于属于氧化物是_ 20. (6分)如表是某品牌饮用矿物质水的部分标签,认真阅读并回答问题 (1)如图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则镁的元素核电荷数是_,镁离子的符号是_ (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长期引用碳酸饮料以补充人体内水分B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 . 自然界中凡澄清透明的水都可以直接饮用(3)氯化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一瓶合格的这种矿泉水中钾离子的质量不少于_ 21. (6分)回答下列问题。(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反应后固体质量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加热时试管口应_倾斜。 (3)葡萄糖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写出方程式:_,此过程_(填“放热”或“吸热”)。 (4)熟石灰和硫酸铵混合加热,写出方程式:_,用_试纸来检验测定反应后生成的气体。 22. (3分)有些食品袋里装有一小袋铁粉作保鲜剂,有人称它为“双吸剂”,这里的“双吸”是吸收空气中的_ 这两种物质。有一袋铁粉使用了一段时间,表面已经生锈,但经过验证它还可以继续使用,其验证方法是加入过量稀盐酸,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则证明还可以继续使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3. (3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序号,下同)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装置D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说明瓶中一充满二氧化碳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非选择题 (共8题;共40分)16-1、16-2、17-1、17-2、18-1、19-1、20-1、20-2、20-3、21-1、21-2、21-3、21-4、22-1、23-1、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