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试卷(一)(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24567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试卷(一)(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试卷(一)(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试卷(一)(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试卷(一)(I)卷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唐李白。此诗称颂的是( ) A . 秦始皇B . 齐桓公C . 周武王D . 汉武帝2. (2分)借助年代尺我们可以清晰梳理历史发展脉络,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仔细阅读年代尺,下列对时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统一国家的建立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繁荣、开放与革新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危机A . B . C . D . 3. (2分)中国有许多成语、典故、习俗源自于古代历史的人物或事件。下列组合符合史实的是( ) A . 四面楚歌楚汉之争B . 三顾茅庐刘邦C . 破釜沉舟诸葛亮D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4. (2分)一统江山,却国运短促,但又在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地位的王朝是( )秦朝 西晋 隋朝 唐朝A . B . C . D . 5. (2分)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下列属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有( )秦王嬴政自称“皇帝” 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颁布“推恩令”A . B . C . D . 6. (2分)统一是秦朝建立之后最流行的词语,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这一时期的“统一”之列( ) A . 车辆形制B . 度量衡C . 文字D . 服饰7. (2分)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以外,还用做( ) A . 装饰品B . 乐器C . 盛水器具D . 食器8. (2分)儒家思想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沉浮。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焚书坑儒 批判儒学,打倒孔家店百家争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 B . C . D . 9. (2分)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刺史 太尉A . B . C . D . 10. (2分)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是( ) A . 道家B . 儒家C . 墨家D . 法家11. (2分)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A . 采纳晁错“削藩”建议B . 颁布“推恩令”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 推行郡县制度12. (2分)汉武帝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的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A . 统一文字B . 统一铸造五铢钱C . 开通灵渠D .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13. (2分)我国历代王朝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设宣政院设西域都护设驻藏大臣设台湾府A . B . C . D . 14. (2分)张骞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下列历史名词与他无关的是( )A . 西域B . 匈奴C . 汉武帝D . 海上丝绸之路15. (2分)实验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热点问题“一带一路”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更贴切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 .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 .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D . 中华文明的吸引力16. (2分)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A . 张骞B . 玄奘C . 马可波罗D . 郑和17. (2分)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时,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搬运,很不方便。后来促使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A . 造纸术B . 火药C . 印刷术D . 指南针18. (2分)三国演义中有个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华佗的行为( ) A . 用“四诊法”为其把脉B . 使用了外科手术C . 运用了“五禽戏”帮助其康复D . 参考了本草纲目19. (2分)道教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是( )A . 西汉B . 战国C . 东汉D . 唐朝20. (2分)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于我国( )A . 西汉以前B . 西汉早期C . 西汉末期D . 东汉早期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92分)21. (2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指西汉和东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著名学者周有光材料三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新皇帝”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2)材料二中,“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 .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 .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 .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D . 刘邦领导的农民军(3)汉高祖之后,西汉王朝出现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鼎盛局面。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4)材料二中,“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含义是什么?(5)材料三是唐太宗主要吸取了哪个朝代灭亡的教训提出来的?唐太宗非常重视纳谏,受到唐太宗器重的最著名谏臣是谁?22.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材料二: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年一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误,却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才告终。全球通史材料四:公元前127年时,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五:军机处,地近宫廷,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请回答:(1)问题一: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什么制度?(2)问题二: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其中对废除旧制度有决定意义的措施是什么?利于加强中央集集权的是哪一条?(3)问题三:材料三中所说的“帝国的结构”是指什么?该模式有何特点?(4)问题四:材料四中的皇帝是谁?下了一道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5)问题五:材料五中的军机处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开始设立的?军机处的设立反映出“帝国的结构”出现了什么特点?给我们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以什么启示?23. (20分)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历史核心素养是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史料实证】材料一:见下图【梳理归纳】材料二:某同学为复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制作了如下思维导图:【识图明史】材料三:见下图【关注热点】材料四: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摘编自新华网(1)材料一中的纸币上印有“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印”的字样,你认为该纸币是在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年发行的吗?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请你再判断该纸币上的人物是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善图中A,B,C中的内容。 (3)通过观察分析材料三图片中的信息,指出当今世界呈现了怎样的政治格局?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4)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4. (25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1)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2)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人?(3)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著作是什么体裁?为什么叫这个体裁?(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92分)21-1、21-2、21-3、21-4、21-5、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3-4、24-1、24-2、24-3、24-4、2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