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导学案(学生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318511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选修·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选修·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二语文组导学案 主备人:席云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单元学习导学案(教师版)单元导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2、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3、让学生发挥想象,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诗歌的意境。4、让学生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单元教学重点:1、捕捉意象,感受意境。2、学习作者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预习案一、整体感知1、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 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 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人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意象 景 (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物) 物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2、什么是诗歌的意境?“意境”也叫境界,所谓“意”,是指诗人的思想情感,是诗人在理解和认识生活的基础上的主观感受;所谓“境”,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事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征的艺术形象。两者相互渗透,形成和谐的统一体。因此,所谓“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人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例】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意象:小楼深巷: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春雨杏花: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 鉴赏诗歌只有从“意象”入手,领悟到诗的“意境”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好作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3、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1)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2)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包括赋、比、兴;渲染,衬托,对比,用典,象征,虚实、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3)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4、要品味、感受意境,需要注意几点:(1) 要“沉浸其中”,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对外界的各种因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像的世界中。(2)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在想像中让自己进入到诗人用文字勾勒的场景中,去感受、体会,从而与诗人取得共鸣。有些诗歌写的是一些神奇的传说和光怪陆离的景象,或者本就是存在于诗人想像中的物象和景象,这种境界是读者从未体验过的。我们仍然需要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力求与诗人取得共鸣。只有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尽量构想诗人描绘的奇幻世界,从而获得对人生、自然的新认识。这就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就是根据我们在想像中勾勒出来的诗人描绘的意境,触景生情,去感受、体会处于这样的意境中自己萌发的情感,从而推想诗人的情感。具体阅读一篇作品时,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欣赏方法。(1)有些作品篇幅短小,出现的都是一些常见的意象,只需将诗中的意象连缀起来,就可以在简约、明净的画面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思。【例题】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2009年福建卷) 江行严 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叫棹歌声。【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明确:运用了融情于景手法,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寄寓了诗人因羁旅漂泊而产生的思乡之情。(2)有些作品意象之间跳跃大,情绪起伏,诗思奇妙,就需要我们抓住其中比较典型的意象,根据它们提供的信息加以想像来补充,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从而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例: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两句所描绘情景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对比,从而更加凸现了思念之情。(3)有些作品的精妙之处不在于整个诗篇的优美浑成,而是以一联、一句,甚至一字见奇,我们就要对这些出色之处多加赏析,品味出其中的精妙来。例: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赏析: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4)还有些作品的意境和韵味全靠结尾处以景言情的点睛之笔,我们切不可只见其景,不见其情。横 塘(宋 范成大)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问:请简要赏析末句的表达效果。 明确: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或: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依依惜别之情,与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以抒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当然,我们在学习“置身诗境”和“缘景明情”这两种鉴赏方法的时候,也会综合运用前面学过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两种方法,帮助我们更准确、迅速地把握诗歌意境。探究案一、鉴赏诗歌的形象1、登岳阳楼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2、夜归鹿门歌中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二、鉴赏诗歌语言1、菩萨蛮中,按常情,做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还故乡而愁绪满怀,但这首诗却偏偏反过来说“还乡须断肠”,这是为什么?这和诗人所要表达的主旨有什么关系?2、夜归鹿门歌“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情?3、梦游天姥吟留别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是人什么性格?历来诗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天姥山的雄奇与高大的?第二段结尾处又说“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这反映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四、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1、登岳阳楼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析作者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检测案阅读诗歌,回答问题:1、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2、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2) 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背景(4分) 3、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2)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4、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这首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 (2)这首诗一共写了哪几方面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满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1)这首绝句通篇写景,景中有情运用了什么手法写景? (2)透过诗中情景我们看到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境? 6、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成了送别歌的代称西楼:指榭亭 第二句和第四句运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景物怎样的特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7、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三、四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第四句中“落”也有写作“在”的,你认为用哪一个词更好?请说明理由 8、 江亭月夜送别(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江亭月夜送别(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王勃的这两首同题送别诗,在表情达意的写法上有何主要区别?请作简要分析 (2)有人评点江亭月夜送别(其二)这首诗时,称赞“寒”字之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或另有见解?请简要阐释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