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五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313528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第五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三第五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三第五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第五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一、陈涉世家1文中点示的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2陈胜认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 3、陈胜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4、陈胜对当时的形势作了怎样的分析和估计?5、显示陈胜年轻时远大抱负的一句是: 6、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7、 陈胜吴广为起义制定的策略是 8、 陈胜吴广为起义采取的威众的办法是 9、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前极具鼓舞性的语句是 :10、 表现陈胜具有朴素思想的句子是 11、燕雀”比喻 的人,“鸿鹄”比喻 的人。12、戍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原因是 13、吴广是如何“怒众”的?14、 文中照应“宜多应者”的句子是哪一句?15、起义的导火线是: 16、 是起义的第一步;接着用 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 17、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 18、“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19、陈胜起义经过几个步骤?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20、“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21、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22、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二、桃花源记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文中总写渔人感受的一个成语是: 4、“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 5、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6、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有 :7、“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8、“村人”“不知不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9、文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 :10、文中描写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 :11、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12、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 _ _”。(用原文语句作答) 13、文中与苏轼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14、成语“无人问津”化自文中“ ”一句。15、文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16、桃花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暗示了这一点? 17、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没有“王税”的理想社会,这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概括? 18、语段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桃花源? 19、请你概括第二个语段的主要内容。 20、文中划曲线的句子表现出桃花源人什么样的特点? 21、桃花源中的人们听了武陵渔人的见闻后,为什么“皆叹惋”呢? 22、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23、 第3段文字主要写哪两方面内容?24、“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25、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卟为外人道”?请谈谈你的理解。 26、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该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意见。 27、古往今来,人们对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有不同理解:王维曾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似为无意;而谢得枋却说:“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又觉有心。你认为作者的本意是什么?请说说理由。28、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29、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30、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31、文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句读过后,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2、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为什么?33、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的理想境界?联系作者的生平简要分析。 34、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35、桃花源中人曾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渔人外出后竟“诣太守”,谈谈你对渔人做法的评价。36、陶渊明在此文中不是寄托了社会理想吗?请问我们今天应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37、请写出三句含有“桃花”的古诗词。38、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39、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三、与朱元思书1、描写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 2、用夸张手法写水的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3、用比喻的手法写水的动态美的句子是: 4、含蓄表现作者鄙弃名利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5、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 6、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 7、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_ 8、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 9、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 10、写听觉感受的:_ 11、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12、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本文有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也有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请分别找出两方面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1)视觉上的对偶句 (2)听觉上的对偶句 (3)表达效果 四、捕蛇者说1、请摘录第4段话的中心句。 2、文中是怎样描写悍吏来乡里索租税的?(用原文回答)3、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们村子时怎样情形?_ _ 4、余悲的是: 5、余信的是: 6、余明的是: 7、余期望的是: 8、捕蛇者说中表示对当时苛酷的赋敛不满引用孔子的名句是: 9、捕蛇者说中,卒章显志,点明全篇主旨的一句话是 10、捕蛇者说一文的主旨句是_ _ 11、作者“闻而愈悲”的主要原因是 12、表明作者写本文的目的的一个句子 13、蒋氏的诉说中有三处对比,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三处对比。14、以上三组对比是围绕选文的哪一句话展开的? 15、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 16、与桃花源记相比较,说说这段文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五、岳阳楼记一、 阅读第1段,回答下列问题。1、藤子京在取得怎样的政绩后,才开始重修岳阳楼的?(用原文回答)2、重修岳阳楼后的变化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表达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 二、 阅读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什么? 请联系第段,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2、文中第二段的哪句话能领起下文? 3、文中第二段前从之述备矣一句有什么作用?4、第二段中,予指 (人名),具体描写巴陵胜状的句子是 5、文中与大观相照应的词是 ,前人之述指 。多会于此的此指 。6、作者不详尽描述岳阳楼大观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7、岳阳楼记第二段中引出下文抒情的句子是 三、 阅读第3段,回答下列问题。1、第三段描写什么景色?这时迁客骚人有何感受?四、 阅读第4段,回答下列问题。1、第四段写景,时间上由 到 。依次写了 、 、 、 、 ,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2、第四段写什么景象?这时登楼者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3、写出4段中描写洞庭月夜图的句子 4、写湖水风平浪静的一句是 5、写湖水微波荡漾的一句是: 6、写白天天空广阔的两句是: 7、写夜晚天空广阔的两句是: 8、写无风月景的一个比喻句是 9、写有风月景的个比喻句是: 五、 阅读第5段,回答下列问题。1、“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2、文中“古仁人之心”是指(用原文回答): 3、二者指哪两种心情?(用原句回答)4、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句回答)5、古仁人与一般迁客骚人异在何处? 6、古仁人何时忧,何时乐? 7、第五段十分巧妙地利用方式、逐层推进,最后点出警句 ;作者先用古仁人之心与 相比较而设问,分别从(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阐明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然后得出的论断,突出一个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使文章又推进一层,并自然提出的中心论点。8、以物喜照应;以己悲照应 。9、进照应 ;退照应 。10、二者之为照应。11、斯人照应。12、从第五语段中找出四组反义词: 13、从第五语段中找出同义词:我的同义词有;这的同义词有 14、文中的“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 15、“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从文中找出四个成语。2、文中第三、四两段的气氛分别可用一个字概括,它们是 和 。3、一般迁客骚人,在外界条件好,个人境遇顺利时,便会产生 的思想感情;而在外界条件恶劣,个人境遇不顺利时,便会产生 的思想感情。4、三、四两段借景抒情,突出览物之情的。为下文发表议论申述抱负做。对表达中心起了重要的 作用。5、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或悲或喜?6、岳阳楼记文中体现作者政治见解的名句是 7、岳阳楼记中体现作者崇高精神境界的名句: 8、岳阳楼记一文中,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警句是 9、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这篇文章,不着重在描写景物,而在表述他的 的见解。10、文中具体写出了岳阳楼的雄伟气象的句子是 11、岳阳楼记里有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句子中的“斯人”指的是(用课文原句) 的人。 12、岳阳楼记中,作者用“ ”和“ ”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13、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蓬勃发展,真是 。(用岳阳楼记中的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来回答。)14、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亦忧”指的是 ;“退亦忧”指的是 。 15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答) 16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 17、范仲淹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他、的旷达胸襟和、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六、醉翁亭记(一) 阅读第1段,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 2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 3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 4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5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6“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7太守在文中的自号是 8概括本段的大意。9写出在第一段中出现的成语。 10、醉翁亭的建造者是 ,命名者是 。11、第1段文字的写景部分有一定的顺序。作者首先写 ,其次写 ,最后写 。(二) 阅读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文中是这样描写春季的景色的: 3文中是这样描写秋季的景色的; 4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再说说它现在的意思。5“乐亦无穷”的原因是 (三) 阅读第3段,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2文中能表明本段文字内容核心的句子是 3从文中找出描写“众宾欢” 的语句。4“宴酣之乐”体现在哪里?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6、第三段中的太守醉也的醉有哪两层意思?7、各用原句中一个短语,分别概括四句话的意思。 8、文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滁人游山的盛况,这句话是 9、太守与宾客的宴游是俭朴的,你能从中看出太守是一个怎样的人?10、游山的滁人有: 、 、 ;写出游人踊跃而热闹场面的词语是 。11、太守宴上吃的有 、 、 ,饮的有 。(四) 阅读第4段,回答下列问题。1“醉能同其乐”句中的“其”指的是谁? 2“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的是什么? 3文中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是哪句话? 4文中哪句话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文章的主旨? 5这段话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6“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7、段文字描写了暮归之时山间夕照全景,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景色描述出来。 8、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写,用 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 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清。9、文中描写傍晚时山林景色的句子是 10、文中写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这句话有何用意?11、文章用两个句子反衬太守之乐,这两句是 。12、“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意思是 。13、作者含蓄地答出“太守之乐”的句子是:“ , 。”曲折地表现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五)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醉翁亭记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 2、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一组骈句是 3、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季景色的句子是: 4根据醉翁亭记演化而出的成语是 5与醉翁亭记一样,桃花源记也是一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以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和美好情感的文章,请写出桃花源记中反映桃源人生活环境或社会风尚的语句。 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2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是指 3文中的君子指 (人),委而去之的又是 人。4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 和 两个方面逐层论证(用原文回答)5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 其中起决定的因素是 ,从中可以反映出孟子 的政治思想。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作者写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7战必胜的根本原因是: 8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9、本文阐述的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与孟子的什么主张相符?10、首段中文中起什么作用? 11、第二段论证 是从进攻方面的失利来说,第三段论证是从防御方面的失利来说。12、第四段着重谈的实质即施行 ,取得 的支持。13、第四段排比句强调了。14、为什么得天时者而不胜?(用原文回答)15、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先用不以三句,摒除了人和以外的因素,得出 这一结论,继而又进一步从正面和反面 推论下去,对比十分鲜明,向人们揭示了争取人和的实质。16、故曰归纳观点,是根据上文两方面的情况得出的,这两方面的情况是 17、文中君子指的是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 19、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参考答案一、陈涉世家1、天下苦秦久矣2、秦二世杀公子扶苏、引起人民不满;楚人怀念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3、“会天大雨”,“失期”,“法皆斩”。4、“天下苦秦久矣”是起义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假借扶苏、项燕的名义,“为天下唱”,以顺应民心,义旗一举,“宜多应者”。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7、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8、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强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9、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0、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1、见识短浅;远大抱负。12、吴广素爱人。13、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14、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15、戍卒在开赴渔阳的途中遇雨失期。16、并杀二尉 ;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 。17、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吴广在驻地旁的丛祠中,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18、“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守、令闻起义军将至,皆弃城逃跑。由此可以想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声势。19、首先用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办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然后陈胜、吴广抓住时机,采用激将法来激发群众的反抗情绪, “并杀两尉”,扫除了起义的障碍;接着陈、吴二人召令徒属,进行宣传动员,指出大家的处境,分析了利害关系,又指明了斗争的方向;紧接着明确了起义军的名义、标志、称号及组织领导,使起义工作从思想到组织上落实;最后起义军在陈胜、吴广领导下胜利进军,并迅速壮大,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20、“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守、令闻起义军将至,皆弃城逃跑。由此可以想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声势。“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照应上文,“天下苦秦久矣”和“宜多应者”说明陈胜的分析完全正确,局势的发展恰如他起义前所料。21、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22、舆论准备包括:(1)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所罾鱼腹中;(2)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篝火装做“鬼火”,学狐狸的叫声大叫“大楚兴,陈胜王”。这实际是假借鬼神的名义号召众戍卒准备跟陈胜一同起事。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首先是要既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陈胜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并杀两尉”。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指出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惟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二、桃花源记1、甚异之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豁然开朗4、不想被外面的战乱破坏了他们的和平宁静的生活 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6、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7、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与外人间隔 9、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0、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1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后遂无问津者 15、豁然开朗16、(1)与外人间隔(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7、世外桃源18、从自然环境、人物活动这两个角度来描写桃花源的景象。19、通过渔人所见,着力表现桃花源中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和平安乐的景象。20、表现出桃花源中人们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21、桃花源中的人们本是“避秦时乱”而来,为外界动乱黑暗的世界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22、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 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宁静 百姓能安居乐业 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23、写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社会风尚(或写桃花源中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写村人自叙秦时避难来此经过(或写桃花源中对战乱的厌恶和对没有压迫剥削的社会理想的追求)。24、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追求自由生活25、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中安宁和平幸福的生活。26、桃花源中的社会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27、既表现了作者的美好理想,又透露出他对这种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28、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29、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30、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31、人的一生都可能经历坎坷与不顺,都可能经历苦难与艰辛,而只有经历这些之后,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32、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33、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他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因此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以此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34、暗示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 产物35、为人不讲信用36、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的愿望37、如(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分;(4)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38、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39、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社会: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极强的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三、与朱元思书参考答案 1、奇山异,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6、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7、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8、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9、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10、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1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2、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13、(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四、捕蛇者说参考答案 1、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4、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5、苛政猛于虎也。 6、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7、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8、苛政猛于虎也。 9、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0、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11、蒋氏恢复赋税带来的灾难比捕蛇的危险更可怕1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3、乡邻的“非死则徙”与吾的“以捕蛇独存”对比;乡邻的“旦旦有是”与吾的“其余,则熙熙而乐”对比;乡邻的“先死”与吾的“后死”对比。14、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15、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6、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横征暴敛,敲骨吸髓,使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五、岳阳楼记参考答案:一、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属予作文以记之。二、1、前人之述备矣。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说明作者不具体写岳阳楼及其景色的原因。4、范仲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5、胜状、岳阳楼之大观、岳阳楼。6、前人之述备矣。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三、1、阴雨天;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四、1、春、秋、湖光、沙鸥、锦鳞、花草、皓月2、晴朗;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4、波澜不惊。5、浮光跃金。6、上下天光,一碧万顷。7、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9、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五、1、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2、不以物喜则忧其君3、喜洋洋、感极而悲者矣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对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般迁客骚人;不以己悲;不以物喜;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其喜洋洋者矣;感极而悲者矣。9、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10、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1、古仁人。12、悲、喜;高、远;进、退;忧、乐。13、予、己、吾;是、斯。14、其喜洋洋者、感极而悲者。15、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六、1、百废具兴 、 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悲、喜。3、喜洋洋、感极而悲者矣。4、异、铺垫、对比。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0、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1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六、醉翁亭记参考答案(一) 阅读第1段,回答下列问题。1环滁皆山也。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醉翁之意不在酒6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向7醉翁8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缘由。9、醉翁之意不在酒10、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11、远、近、醉翁亭。(二) 阅读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1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2野芳发而幽香3风霜高洁4水落石出。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就彻底暴露,真相大白5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不同。(三) 阅读第3段,回答下列问题。1(1)滁州人、宾客、太守(2)乐2众宾欢也3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4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5写滁州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6、“醉”的含义就是“乐”,因为太守施政有方,滁州人安居乐业,实现太守与民同乐的理想,所以“醉”也就是非常“乐”。7、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8、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9、与民同乐。10、负者,行人,伛偻提携,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11、山肴野蔌,肥鱼,泉香酒洌(四) 阅读第4段,回答下列问题。1滁州人、宾客2醉翁亭记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4醉能同其乐5衬托太守之乐6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7、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纵横散乱,这是宾客跟着太守回了。(这时)树林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8禽鸟 太守9、树林阴翳,鸣声上下。10、衬托人的乐。11、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2、太守之乐与众不同,不是众人所能理解的。1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五)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4、醉翁之意不在酒。5土地平旷,屋舍严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恰然自乐。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参考答案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施行仁政 3、施行仁政的人(得道者),失道者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天时、地利、人和,人和,仁政6、地利不如人和7、施行仁政(得道)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天下顺之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仁政10、提出中心论点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2、得道,仁政,人民1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1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7、施行仁政的人(得道者)18、施行仁政19、得道 天下顺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