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中考试精编压强精讲精练.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312833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期中考试精编压强精讲精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期中考试精编压强精讲精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期中考试精编压强精讲精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中考试专题一选择考点:密度公式、关于密度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公式可知与m成正比,m越大越大B、由公式可知与m成反比,m越大越小 C、对某种物质而言,当物质的体积一定时,与m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对于公式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是一个定值(即密度不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只有当 一定时, (2)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一定时, (3)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一定时, 2、水的密度是_ _ kg/m3,其物理意义是_。一桶水倒去一半,此时桶中水的质量_,密度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 ( )A、铁的质量比棉花质量大 B、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大C、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D、以上说法都对图14、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和水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 ( )A、ABC,且A水B、ABC,且A水C、ABC,且A水D、ABC,且A水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增大压强,减小压强,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例子,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连通器原理5、下面图2中的做法,目的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拦河坝设计成 日常生活中 铁路的钢轨 汽车的安全带上窄下宽 用刀切东西 铺在枕木上 做的比较宽A、 B、 C、 D、图2A、 B、 C、 D、图35、下列各图中,能够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图是 ( )6、下列应用中,不属于利用连通器的是 ( )A、船闸 B、听诊器 C、锅炉液位计 D、茶壶7、北方冰雪封地后,载运货物常用滑动的爬犁,而不用轮子滚动的车子,如图4所示,这是为了_受力面积,_对地面的压强,斧头要经常磨,这样用来砍木头时可以_压强;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到路基上而铺到枕木上,这样可以_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8、如图5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底面积不同的柱形薄壁容器(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盐水(盐水水)。如水和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F乙和P甲、P乙,那么它们的关系是F甲 F乙,P甲 P乙。如果再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盐水,则水和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那么它们的关系是P甲 P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79、如图7物体的重力为10牛,对斜面的压力为8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斜面受到的压力。10、如图12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质量为0.5千克,底面积为0.01米2,容器高50厘米,分别装有0.2米深的水和0.3米深的酒精(酒精=0.8103千克/米3)。求:(1)A和B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是否有可能存在某一深度h,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少同一深度h后,使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达到p水p酒?若有可能请算出h的范围,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图12惯性,牛顿定律,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杠杆常识性问题必考:1.对下列物体的重力,估计错误的是( )A一本物理书受到的重力大约是30 N B一只鸡的重力大约是15 NC一个苹果的重力大约是1.5 N D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大约是500 N2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2.0106mg的是 ( )A.一头牛 B.一只鸭 C.一粒米 D.一个玻璃杯3球雕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球雕是经过钻磨镂空雕刻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如图所示,球体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班级 姓名_ uuuuuuuuuuuuuuu装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uuuu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重力4一个人的质量约为60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 。(填上合适的单位)5获得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研究方法是 ( )A.只用推理 B.只用实验 C.数学推导 D.实验和推理6、下列事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人走路时,脚与地面的摩擦 B、用筷子夹菜,筷子与菜之间的摩擦C、车轮与路面的摩擦 D、机器转动时,轴受到的摩擦7宇航员从月球上采集一块矿石,带回地球后,这块矿石一定不变的是( )A位置 B重力 C温度 D质量受力分析:1.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足球的受力情况是( )A、 只受踢力 B、只受重力 C、既受踢力,也受重力 D、不受踢力,也不受重力2、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 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3.如图1所示,物体在木板小车上,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对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只受重力 图1243B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C受重力和支持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摩擦力 4.在如图3所示的图2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物重最大的是5.如图2所示,用方向不变的力F,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情况有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无法判定6、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 B C D7、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8、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 。 在图1中,动滑轮和所挂的重物的总重是500N,则所用的拉力F大小是_N。9一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测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示,你认为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是 。10小明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扛着同一物体行走。甲图中肩受到的压力 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1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物体受到的重力是3N,然后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把秤钩固定住,将此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提环上,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 A.仍等于3N B.小于3N C.大于3N D.等于零12天花板上有根电线吊着一盏电灯,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地球对电灯的重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地球对电灯的重力 D.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GOFBA13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竖直向下,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如图所示虚线位置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 ( )A.保持不变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13如图,商业大厦的电梯上,有一顾客乘在上面随电梯匀速往上。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顾客受到斜向上的动力,且等于斜向下的摩擦力B.顾客受到斜向上的动力,且等于重力C.顾客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且等于重力D.顾客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且等于摩擦力14、有一根2m长的杠杆,左、右两端所挂物体的物重之比为3:2,则它们的力臂分别是_m和_m。惯性和运动状态问题;有关有害、有利问题;增大减小问题;1一气球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气球上脱落一物体,该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A. 继续上升一段时间,然后下落 B. 立即下落 ( )C. 仍以原来的速度匀速上升 D. 不再受力,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M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的砝码时,物体M恰好以速度v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右盘中的砝码不变,物体M在水平桌面上以速度2v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左盘中砝码的重应为(吊盘重不计,绳子与滑轮摩擦不计) ( )A.G B.2G C.3G D.4G3.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图1A鞋底和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车圈上C皮带传动中,在皮带上涂“皮带蜡” D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并加润滑油4、下列事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人走路时,脚与地面的摩擦 B、用筷子夹菜,筷子与菜之间的摩擦C、车轮与路面的摩擦 D、机器转动时,轴受到的摩擦5、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 100克和2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克,则物体的质量为 A124克 B122克 C118克 D116克6、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块砖,切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 A质量减少一半,密度减少一半 B质量减少一半,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少一半,密度减少一半 D以上的说法均不正确7、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分别测量某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的结果分别是18.11cm、18.10cm、18.22cm、18.10cm,其中错误的结果和最接近于课本的真实值分别是 ( ) A、18.22cm 18.1cm B、18.22cm 18.103cm C、18.22cm 18.10cm D、18.11cm 18.13cm8、下列各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 ( )A如果汽车开得太快,遇到紧急情况不容易刹住B射击比赛时,离开弦的箭仍可以继续向前飞行C、投掷出去的铅球仍要落回地面D、在草地上滚动的皮球,越滚越慢,最后会停下来实验题1小明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6分)(1)第一次的方法和步骤是: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V;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 。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 。(2)经改进后,小明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明把下表填写完整。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g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m1/g量筒中煤油的质量m2/g量筒中煤油的体积V/ cm3煤油的密度/g. cm-311252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3分)(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的实验原理是: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时,小明先后用大、小木块按照图甲所示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小明做法的错误之处是: 。(3)在研究此问题时,小红设计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勾住长方形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块,实验时拉动长木板,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小明看了小红的实验后,认为小红设计的实验优于自己设计的实验。对此,请你分析小红做法的优点是: 。3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6分)(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应将横梁上的螺母向 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2)实验时,在A处挂3个重为0.5N的钩码,若在B处用一弹簧测力计竖直往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的大小为 N。若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拉变为斜拉,则弹簧测力计读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3)实验中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4)若实验时共有9个钩码,杠杆左边情况不变,怎样在杠杆右端挂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你所用的方案是: 。4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同学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将其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增加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6(a)、(b)和(c)所示。他继续实验,在玻璃管中分别注入酒精、盐水,使之与烧杯中水面相平,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6(d)、(e)所示。(已知盐水水酒精)(1)观察比较图6(a)、(b)与(c)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_。(2)观察比较图6(d)与(e)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_。图6(a) (b) (c) (d) (e)h1h2水水h2酒精h3水水水盐水水h25 (2006年常州市中考题)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cm2。(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Pa。(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_ _。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参阅九上P3)示例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1)小强进行步骤A的调节的目的是_;(2)在步骤C中,当小强改变动力的大小后,为使杠杆重新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多选) ( )A改变动力臂大小 B改变阻力大小C改变阻力臂大小 D调节平衡螺母(3)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N动力臂cm阻力N阻力臂cm14521021.5103532153104l20120分析上表,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_。(4)当小强进一步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发现不再满足(3)中得到的规律,请你对此作出评析:_。7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来推测,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为此,设计实验如下:在水平的桌面上架设一个斜面,在斜面的某一合适高度作记号A;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中的其余步骤;最后去掉毛巾,再重复中的其余步骤;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18302683(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2)本实验设计是通过观察小车_来推断小车的运动趋势的;让小车每次都从A点下滑,目的是_。(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结论)(4)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的原因。(推论)作图题1、如图7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试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图7图82、画出图8中各力的力臂班级 姓名_ uuuuuuuuuuuuuuu装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uuuu3要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而使拉力为物体重的1/3。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正确绕法。(1分)三、作图与实验34略 35略 36略 37.(m总-m0)/V 偏小 64.5 48 60 0.8 38.(1)二力平衡 (2)大小木块对地面压力不相等 (3)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无关,不管木板抽出速度如何变化,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不变,弹簧测力计指针不会发生抖动,便于正确读出摩擦力 39.(1)左,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3N ,变大 (3)便于读出力臂的大小 (4)略(合理就给分)40、0.2 0.4g/c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