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287880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州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州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铁丝弯曲B . 西瓜榨汁C . 食品腐烂D . 灯丝熔断2. (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实验操作(或方案)实验目的A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比较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B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的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里探究氮气是否支持燃烧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纯净的气体A . AB . BC . CD . D3. (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铁钉置于稀硫酸中表面产生气泡,溶液变为蓝色B .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C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4. (2分)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把红磷改成木炭实验也可以成功B . 为了节约试剂,红磷的量越少越好C . 此实验还能推知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D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让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5. (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 A . 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B . 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所以化学反应中只有元素不发生变化C . 实验室制取氧气必须使用含氧物质,但含氧物质不一定都能制取氧气D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只有分子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7. (2分)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B . 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C . 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D . 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8. (2分)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 . 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 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9. (2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以下对信息分析正确的是A . 磷原子的中子数是15B . 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gC . 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 . 磷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30.9710. (2分)泉城济南,景色秀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与保护环境的倡导不相符的是( )污水排入大明湖随意丢弃方便袋植树种花搞绿化禁用含磷洗衣粉护城河旁烧垃圾A . 只有B . 只有C . 只有D . 只有11. (2分)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 一定在碳酸钠B . 可能有氢氧化钠C . 一定有碳酸钙D . 可能有氢氧化钙12. (2分)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的是( ) A . 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B . 甘蔗甜,苦瓜苦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 . 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D .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质量变小13. (2分)科学家追捧“超临界水”(H2O),是因为它在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因为有很多优良性能若用“”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可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 A . B . C . D . 14. (2分)决定元素的种类和元素化学性质的分别是( ) A . 核内中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B . 核电荷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 . 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 . 相对原子质量和微粒所带电荷数15. (2分)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下列设计中能达到目的是(已知浓氨水显碱姓,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紅色)( ) A . 实验的设计是为了探究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B . 探究的是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C . 探究的是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D . 探究的是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二、 填空题 (共3题;共20分)16. (10分)空气中含量较高的气体是氮气和氧气,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填化学式)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的实质是_ (4)生成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价 (5)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 (6)画出O2的结构示意图_ 17. (5分)有下列物质: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食盐水;一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氮。请用数字编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 (2)属于有害气体的是_(3)属于混合物的是_; (4)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 18. (5分)结合下列图示的信息,回答:(1)、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填序号)。(2)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3)A,B,C,D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填字母,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是_。(4)对应的碱与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4分)19. (4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氧气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收集两瓶氧气后正放在桌面上,盖好玻璃片后备用。 (1)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其中一个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2)另一瓶氧气用于做如图所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的现象是_,而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_; (3)此实验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会造成的后果是_。 20. (3分)某研究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同时验证某些反应的产物(固体装置略)查阅资料: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钙的分解反应无水CaCl2可作干燥剂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 (2)实验中使用装置G的目的_ (3)图中装置F是安全瓶,能防倒吸,从实验安全考虑,本实验还应在装置_之间添加装置F 21. (7分)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设计图 1 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请推测靠近三通管_(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灭,理由是_。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 2 支燃烧的蜡烛罩住(如图 2),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 蜡烛后熄灭。【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假设 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大导致其先熄灭; 假设 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设计实验】甲同学按图 2 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 的滤纸先褪色,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浓度_(填“高” 或“低”)。(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 1,乙同学收集 1 瓶含 20氧气和 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 1_(填“合理”或“不合理”) (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后的过程中(80s 时蜡烛熄灭), 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3,则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_。 (5)结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有_。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填空题 (共3题;共20分)15-1、15-2、15-3、15-4、15-5、15-6、16-1、16-2、16-3、16-4、16-5、17-1、17-2、17-3、17-4、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4分)18-1、18-2、18-3、19-1、19-2、19-3、20-1、20-2、20-3、20-4、2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