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检测D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281534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检测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检测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检测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检测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8八下崇仁月考)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 . 实行赎买政策B . 成立生产合作社C . 公私合营D . 强制收归政府2. (2分) 20世纪50年代,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 .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C . 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D .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 (2分) (2017八下新县期中) 当前,全国各地“精准扶贫”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民生,关注“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A . 抗美援朝B . 西藏和平解放C . 实行土地改革D . 开展三大改造运动4. (2分) (2017八下延安期中) 2013年1月22日,宝成铁路绵阳站新站全面投入运营。宝成铁路建成于( )A . “一五计划”时期B . 新中国初期C . “文革”时期D . 洋务运动时期5. (2分) (2017八下惠民期末)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客观上符合上述思想的有( )“一五计划”经济建设 “三大改造”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A . B . C . D . 6. (2分) 1953-1956年我国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 土地改革运动B . 人民公社化运动C . “大跃进”运动D . 农业合作化运动7. (2分) (2016八下盐城期末)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地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材料中“和平方法”指什么?( )A . 人民公社B . 合作社C . 土地改革D . 赎买政策8. (2分) (2016八下衡阳期中)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主要的特点( )A . 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B . 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 . 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D . 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9. (2分) (2016八下都匀期中)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应是(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民公社A . B . C . D . 10. (2分) (2017八下徐州月考)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D .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11. (2分) (2017单县模拟) 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 中华民国约法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 (2分) 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上数据表明我国( )A . 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 . 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 . 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D .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3. (2分) (2017八下天津期中)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 一五计划任务完成B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 . “大跃进”运动开始D .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14. (2分) (2017八下兴化月考)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 中共七大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5. (2分) (2018八下滨州月考) 1956年初,毛泽东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这是因为,1956年( ) A . 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B .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 . 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D . 大庆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16. (2分) (2018八下高邮期中) 如果为下面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A . 走向社会主义B . 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C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7. (2分) (2017八下盐都月考)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列对联能够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 .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 .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C . 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D .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18. (2分) (2017八下凤凰期中) 1954年9月的一天,人民大会堂里气氛热烈,人民代表正在就即将颁布的宪法草案进行修改和讨论,你认为这应该是哪次会议中的一幕(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 . 中共八大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 十一届三中全会19. (2分) 下面是分别来自不同地区的四个人的对话,他们的对话中唯一正确的是( ) A . 西藏人说,一直到60年代,我们那里才有了通向外地的公路B . 武汉人说,我第一次走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是在1951年C . 长春人说,我爸爸亲眼目睹了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过程D . 鞍山人说,我为我的家乡是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地而骄傲20. (2分) 2014年 11月 1 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 将每年的 12 月 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 中共八大D . 中共十二大二、 综合题 (共10题;共175分)21. (15分) (2018八下仪征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 图一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 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引导农民走什么样的路?开展此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 以上图片中,党和人民政府对土地政策的调整说明了什么? 22. (20分) (2017八下靖江期中) 历史是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和截面折射出时代的印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 【图片中的历史印记】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哪两件重大事件?(2) 【文献中的历史印记】我国宪法的公布,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共同奋斗获得伟大胜利的一个成果。但是这并不是说,宪法公布以后,宪法的规定的任何条文就都会自然而然地实现起来。不是的。它在我的国家生活的最重要的问题上,规定了什么样的事是合法的,或者是法定必须执行的。又规定了什么样的事是非法的,必须禁止的。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部宪法何时颁布?它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它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 【票证中的历史印记】从票证A到票证B的出现,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除上述角度外,你还能从哪些角度寻找历史印记?(列出一点即可)23. (5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材料二: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2)材料一、二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3)从材料二中,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24. (10分) (2017赤壁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9年3月开始民主改革。民主改革彻底摧毁了官僚、贵族、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的反动政权,废除了三大领主对百万农奴的人身奴役,广大翻身农奴成为西藏的主人。国务院新闻办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材料二: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经历了千百年之久的西藏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西藏的发展,给西藏各族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的土地所有权从这一天开始,西藏的社会制度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西藏各族人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全国人民一道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进。(1)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当时参加谈判的西藏首席代表是谁?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什么?(2) “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的哪项成就推动了内地同边疆的联系?20世纪60年代,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的意义是什么?25. (25分) (2017八下惠民期中)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摘自1953年人民日报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开 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1979年人民日报社论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传奇的一页。”复兴之路解说词(1) 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和“第二步”各自胜利的标志。(2) 材料二中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3) 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个“伟大的战略转变”是从哪一事件开始的?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 依据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举措主要有哪些?(5) 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26. (20分) (2016八下南宁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材料二:(1) 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话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为改变这一现状,“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 材料二中图一显示了“一五”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请举出两项成就。(3) “一五”期间我国除了发展经济之外,也加强了民主政治建设,材料二中的图二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4)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历史作用?27. (15分) (2017八下枣阳期中) 【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够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毛泽东材料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如粮、棉、钢、煤都比1952年有较大增长,其中棉花产量增长26%,钢产量增长296%,煤增长100%材料三: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1) 材料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2)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有较大增长的原因有哪些?(3) 联系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交通运输领域和工业领域的建设成就各一个。28. (20分) (2016八下顺德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至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了77.5%,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8.5%,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均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材料二:“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材料三: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在过渡时期中使社会主义成分一天一天增加。1953年周恩来在政协会议报告记录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 材料二中“大规模经济建设”指的是什么?这一历史时期“经济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什么?(3)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和平转变”的内容与方法分别是什么?并谈谈对这一时期“和平转变”的认识。(4) 结合材料,谈谈20世纪50年代建设给我们的启示。29. (25分)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一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工商业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材料四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1) 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2) 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3) 根据所学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4分)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4) “事实胜于雄辩”。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5) 纵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30. (20分) (2017八下东台月考) 历史照片见证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从1949年到l956年,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社会主义的大厦就矗立起来了。阅读照片,回答问题。请回答:m(1) 读图1,毛泽东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你对此如何理解?(2) 图2中,克拉克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这是因为中朝人民取得了哪一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是什么?(3) 图3表现了农民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是因为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措施? (4) 图4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10题;共175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