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80109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D卷一、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2分)1. (11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 , 记录着激动人心的国家大事,也记录着波斓不惊的生活小事。历史记住了诺贝尔奖的首次颁发,记住了中国航母舰载机在浩瀚大海上的首次成功着舰,也记住了那位平凡母亲的劳禄身影。(1)请将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 颁发(_) 浩瀚(_)(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_改为_改为_2. (11分)通过“国学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目前各地都在认真开展国学教育,学校准备开展“走进国学”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荐国学】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 (2)【爱国学】观察如图漫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3)【赞国学】完成下列对联。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下联:_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诗文名句默写。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_。(鱼我所欲也) (2)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3)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_。(张岱湖心亭看雪) (5)英雄儿女多豪情。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两句抒发诗人思家念亲、却要立功边关的豪情;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两句抒发诗人以魏尚自许、想要建功立业的豪情;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两句抒发了诗人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豪情。 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4分)4. (4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两位师傅,一位教他本领,另一位给予他道德上的引领,他们分别是_和_。 (2)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是_,她的形象出现在_和琐记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同一门的邻居,小时候,鲁讯认为她是一个和蔼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虚伪自私。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5. (4分)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题目。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句写迟升的太阳临照壮丽的山河,突出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B . 第二句进一步写和煦的春风,芳香的百花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C . 第三句写冰雪融尽,泥土松软,紫燕衔泥筑巢,轻盈地飞来飞去。D . 最后一句写水暖沙温,鸳鸯恬然入梦,尽享春天的温暖。(2)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的前两句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使读者通过联想,有惠风和畅、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B . 诗的后两句则是工笔描绘的特写画面,飞 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C . 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D . 全诗虽然对仗不够工整,但却自然流畅,平朴如话,毫不 雕琢。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0分)6. (4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选自司马光隆中对(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欲信大义于天下 _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_利尽南海 _(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欲信大义于天下 _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_利尽南海 _(3)下面划线“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 . 挟天子而令诸侯B . 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C . 国险而民附D .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4)翻译下列句子。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5)下面划线“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 . 挟天子而令诸侯B . 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C . 国险而民附D .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曹操:_孙权:_荆州、益州:_戎越:_(7)翻译下列句子。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8)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话后,只说了一个“善”字,联系上下文,用第一人称描写一下此时此刻刘备的心理活动。(不超过40字)(9)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曹操:_孙权:_荆州、益州:_戎越:_(10)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话后,只说了一个“善”字,联系上下文,用第一人称描写一下此时此刻刘备的心理活动。(不超过40字)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7.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这个手机没听筒在两个世纪前,音乐家贝多芬在完全失聪后,用牙咬住指挥棒的一端,将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感知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贝多芬这种听声音的方式就是“骨传导”技术的应用实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还出现了骨传导手机。众所周知,手机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话,但是当你看到这样一部手机的时候,你或许一下子还不清楚该怎么用它来通话,因为这个手机没听筒!但它的确是一部手机,只是运用了最新的“骨传导”技术代替传统的听筒。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骨传导”技术的概念。声音通过我们的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而这种声波必须经过一定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才能传播并被人或动物的听觉器官所感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各有不同,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15空气环境下为340米秒。也就是说,声音通过我们的头骨、颌骨(编者注: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等组织叫做颌)传播的速度是大于340米秒的。当然,声音在固体中的衰减也较其他介质快,因而它传不远。最早在手机中运用这一技术的分别是日本的夏普公司和京瓷公司。既然是一部手机,那么它就一定有“听筒”,从官方的介绍资料上看,这两家公司的手机主要都是将声波以屏幕震动的方式传递到颅骨,再经内耳的内、外淋巴液、螺旋器到达听觉神经。相较空气传导路径,减少了耳廓、耳道、骨膜等多重耳组织的途径,甚至不需要耳膜的振动。这样的特点,成就了“骨传导”技术诸多的优势。其中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在嘈杂的环境中依然能保持清晰的通话质量。加之将整块手机屏幕作为发声区域,面积大,传导效率高,在特殊环境中,比如水下、建筑工地,其优势更加明显。目前在消防、特种作战部队等部门,已经开始尝试使用骨传导的耳机。同时,“骨传导”技术也是听力障碍者(从外耳到中耳的传音系统引起的听力障碍)的福音。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耳膜性能下降时,就会产生听力障碍。“骨传导”技术不需要振动耳膜就可以直达听觉神经,因此老年手机将被重新定义。此外,手机用户们通常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扬声器的位置因为构造的关系,不免会有凹陷和缝隙,这就给污垢、细菌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屏幕替代了听筒之后,这个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当然,任何事物皆有两面性。如今的“骨传导”技术还有一定的缺陷,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人发声的频率范围仅在85-1100赫兹之间,电话通信声音频率范围在300-3400赫兹,而一般的“骨传导”耳机声音频率范围在300-3000赫兹,如此一比较就会发现,“骨传导”技术在高频响应方面,本身不具备优势,要想使“骨传导”技术运用于音乐欣赏,恐怕尚需时日。(本文有删改)(1)文章中第段叙写贝多芬的例子有什么作用?(2)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指代意思。这样的特点,成就了“骨传导”技术诸多的优势。而屏幕替代了听筒之后,这个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3)文章介绍了“骨传导”技术的哪些方面的内容?请概括回答。(4)手机卖场的推销员向王奶奶推销“骨传导”手机时作了以下介绍,请指出其中的错误,并简述理由。奶奶,您用这款手机打电话时,一定要把手机顶部贴在额头或下巴上,才可以接听电话。奶奶,您买菜的时候,不管菜场有多热闹,用这款手机接听电话,您就可以听清对方的声音,对方也可以听清您的声音,保证双方都不受环境干扰。8. (20分)阅读“知入”与“知出”,回答小题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1)本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鲁迅读进化论书籍的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出于书”“用的透脱”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 七、 命题作 (共1题;共5分)9. (5分)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在屋子里玩耍,看到屋子外面的院坝里有许多阳光,姐姐说:“我们去扫点阳光吧。”于是姐妹俩拿着扫帚、撮箕到院坝中去扫阳光,可是他们把撮箕端进屋子时,阳光又不见了。这时妈妈说:“傻孩子,你们为什么不把窗子打开?打开窗子,阳光不就进来了吗?”要求:自拟题目,文体自选;要有自己的体验感悟,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美观。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2分)1-1、1-2、1-3、2-1、2-2、2-3、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1、3-2、3-3、3-4、3-5、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4分)4-1、4-2、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5-1、5-2、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0分)6-1、6-2、6-3、6-4、6-5、6-6、6-7、6-8、6-9、6-10、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7-1、7-2、7-3、7-4、8-1、8-2、8-3、8-4、七、 命题作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