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一第二学期新人文读本阅读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273402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一第二学期新人文读本阅读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初一第二学期新人文读本阅读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初一第二学期新人文读本阅读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一第二学期新人文读本阅读班级 姓名 一、 内容概括。1 在第一编:凡人小事,触动我们的心灵中,我们读了一个走运的人、晚报B叠、卖白菜、冬日下的骆驼队等几篇文章,请任选其中的一篇文章概括主要内容,并谈谈阅读感想。2.在第二编:仰望名人,收获感动中,我们读了王安石逸事、思,在百草园我记忆中的老舍丘吉尔的选择等文章,选择其中一位你所景仰的名人,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他们分别带给你的感动。3在第三编:爱国如饥渴,报国本天然中,我们读了悲壮的超越、母语争霸战、爱国如饥渴献给这个十月、如果都德还活着、五月的鲜花等文章,任选其中的一篇概括主人公爱国的具体表现。4在第四编:他们,在挫折中演绎伟大中,我们读了草堂的情思、喜欢苏东坡、贝多芬穷人蒲松龄、倾斜的手掌也能飞翔等文章,请任选其中的一位主人公,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他们各自的形象。5在第六编:温馨家庭,真爱永驻中,我们读了冬天、我的妈妈从来不笑、父亲的秘密、坚持住,朵西、为爱举手等文章,选一篇让你感动的文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令你感动的原因。6.在第七编:危险面前的人生选择中,我们读到了被抛弃的人、八岁的巨人、孩子他爸、抗日狗、100+80=180等文章,举例说说你从中获得的最有益的一点人生启示。7. 第八编:亲近动物,创造和谐中,我们读到了我和旅途中的一条小狗、寻找春天的气息、阿咪、牛的灵性、鸟的建筑等文章,举例说说你将如何善待身边的动物。8.第九编:时代的进步与创痛中,我们读到了面对雪灾,我们该反思什么、冰川会完全消失吗?、现代幽灵“电子雾”、化肥污染知多少、地球正经历“全球变暗”等文章,请结合其中的一篇文章说说你对“科技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这句话的理解。二、语段阅读草堂的情思穿过满是牛粪的陋巷,我来到你的小院。哲人般的窑洞,蹲在笔架山的腹部。“吱呀”一声门响后,是一千二百年的寂静。岁月沉默着与院中的老枣树共守当年的秘密。门后,一只蟋蟀在悄吟。空无一物的窑洞盛满了苍茫如水的时光,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去追寻那凤凰的足迹。辉煌的昨日,幽丽的往事,公孙大娘的舞姿和曹将军霸的丹青,都被装入诗的信封寄回后世。你,独自留在那漫漫孤旅。当李青莲的酒杯里酿造他的狂草的诗与人生时,你正在帝国的阴影里跋涉,所以你永远也不会有谪仙甩一只靴子给高力士的潇洒。你是一棵子贡植于孔子坟前的柏树,一笔一画,都写得那么认真,那么艰难。难民、伤兵、胡马、羌笛,坠在你的每一首诗上,压弯了凝重的枝丫。以至千年后,那些故作深沉的所谓的“诗人”加起来,也扛不起你树上的一枝重柯。村边的道路上有深深的车辙,就是顺着这条自古以来无数读书人走过的路,你踌躇满志走向长安,然而为时晚矣,长安已是一台大戏的尾声。虽然曲江水边丽人如云,五陵酒肆高朋满座,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那匹疲驴驮着你的理想和抱负,在大雁塔下踯躅徘徊,碰到的都是紧闭的门户,无论是寄食门还是卖药市上,都早将一个书生的自尊戳得鲜血淋漓。为何,为何你不像你诗中遨游万里的白鸥,鼓翅离去?长安,它究竟什么系住了你的心,使你魂牵梦绕,永难释怀?在生命的最后回归之时,你无限眷恋地回过头,仍是“愁看直北长安”。多柳的长安啊,宫墙何其高!而我们,中国的文人一代又一代,都将自己的一生,在这墙外打了个死结。“长安”,在他们就是国家社稷,就是山河家园,就是神圣的图腾。这是一个永远的梦!屈大夫做过,诸葛亮做过,你的好友李白做过,虽然只是梦,却火一样映红了你们的人生。夏天的雨,你的诗句乘云而来,骤然间雨点般纷落,淋湿了我无边的思念。“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第一次通读这两句,我的热泪便止不住与“里巷”共流。好迂的诗人啊,你如何这样执迷不悟!一介布衣,衣食无着,你却“穷年忧黎元”;“老妻衣百结”,“幼子饿已卒”,你却“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茅屋为秋风所破,你想的是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自己身陷敌城,悲的却是“四万义军同日死”。一个又一个子夜,你在如豆的青灯下披衣而坐,咀嚼着时代的苦难,任那种叫做“愁”的植物,在心中疯狂生长,瘦削的肩头,便有推不掉的重量。“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三十五岁的你就如此透彻,为什么就是迷途不返呢?笔架山已寂寞千载,你之后,谁又能有如椽大笔搁置其上呢?然而又是什么使你文而不贵,以致连饭都不足呢?既然“文章千古事”,它是你的灵魂、你的生命,是你与缪斯终生契约。从“朱门”到“路边”,这中间千山万水,你跨过了,便从“诗人”走向“诗圣”。然而,我们对于金子的热情和追求总过于“诗”,于是你仍处陋巷。但一切都会死去,只有你的“诗”活着,并将永远活下去。人文思考1.结合全文,理解第三段画线句“以至千年后,那些故作深沉的所谓的诗人加起来,也扛不起你树上的一枝重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2.纵观全文,作者是如何评价诗人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御花园中的花石子路御花园位于紫禁城北端,它深藏在宫墙中,掩映在丛绿间,是明清两代帝王后妃的游玩之地。走进御花园,展现在眼前的是叠翠的假山,参天的古木,玲珑的亭阁,然而游人往往会忽略脚下的花石子路。这些绵亘不断的石子画路面遍及全园,与周围华美的亭阁、葱茏的古木融为一体。这些石子画在全园既是一个整体,每幅图案又有独立的内容。从形式上分,有边框为方形、菱形、圆形的“七巧图”;有似苹果、石榴的外形为边框的“什样锦”;有陈设古玩、盆景、字画的“博古图”;还有几幅画面构成连续性故事的“带形图”。要是从内容上分,就更多了。有花鸟虫鱼、如“五毒图”、“十二生肖”;有民间传说,如“五子登科”、“龙凤呈祥”;还有取材于聊斋、三国演义等著名古典小说的画面。画面上各种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看后赞不绝口。长达四米的一幅“十八学士登瀛洲”,不仅展示了唐代开科取士的盛况,而且唐代儒生的风采也可窥见一斑。十八学士或骑马,或步行,更有别具一格者在驴背上悠闲自得地欣赏“瀛洲”美景;十八学士神态各异,或拈须微颔,或仰面而笑,或低头沉思,或神采飞扬。用石子铺成的画面能达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可见我国古代工匠技艺的高超。即使是九重之内的皇家花园,民情民俗也占有一席之地,几幅画面构成一个故事的带形画“悍妇图”,虽经百年风吹雨打,脚踏车辗,画面不甚清晰,但仔细一看,人物、什物也还能辨认清楚:第一幅,悍妇手持木棒责打丈夫;第二幅,丈夫被迫下跪求饶;第三幅,悍妇依旧不饶,丈夫作反抗态;第四幅,丈夫招架不住,抱头逃出门外。看后真让人忍俊不禁,“气管炎”(妻管严)也登上了大雅之堂,可见石子画取材之广泛。石子画的制作,既要具备艺术创作的才能,又要具备高超的技艺。古代的工匠有着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才创作出内容如此丰富的艺术珍品。他们对石头的精选细雕,更使画面逼真生动。古代工匠把精选的瓦条细细打磨,雕镂成各种形状以应不同画面之需,又捡来河边各色卵石,打磨成圆形或椭圆,或刻人脸,或刻花草,或刻什物,最后将打磨雕刻好的瓦条和颗粒大小不一,红、绿、黄、褐各色深浅不同的河卵石精心嵌砌起来。这一幅幅画面,简直可以和画家们的手笔媲美。御花园中精美的石子路画面,几乎与御花园同时诞生,历代皇帝都对其进行修整和补充,才达到今天所见的模样。就是在国力衰竭的晚清,依然不忘补充修缮。在御花园千秋亭东侧有一组“小火车和火车站”的石子画,明显为晚清作品。画面开头步行的,骑自行车的、拉洋车的人行色匆匆,一座岗亭样的建筑之后,一段铁轨延伸而去,沿着铁轨向后看去,一列火车正缓缓驶入车站。看着带有西洋建筑风格的站台,滚动着的圆形车轮,站台下的铁轨、路基,仿佛可以听见火车正拉响汽笛,呼啸着进入站台,真是妙不可言!欣赏着这些艺术珍品,也让人感叹不已,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劳民伤财,只顾享乐,哪管人民疾苦、国家兴衰!腐朽的封建王朝已随历史而烟消云散,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珍品却保存了下来。御花园中这些精湛的图画将与故宫内无数珍宝一起放射出璀璨的光芒!人文思考1.文章第二段画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2.文章第二段对“悍妇图”的详细介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御花园中的花石子路?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100+80=180一场台风,把这座美丽的小城变成了汪洋大海。忽然,楼群中间晃晃悠悠摇出一条小船,上面挤满了人。浪高水急,船小人多,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有人提议,得下去两个人,不然的话大家都得被淹死。提议是正确的,得到全船人的拥护,可是让谁下去呢?谁下去谁就会立即被洪水吞没。船上的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开口说话。洪水越来越急,小船已经进水了,顷刻之间就要沉没。这时,一位白了头发的老人说:“我下去吧。我已经70多岁了,是船上岁数最大的人。你们年轻人活着比我用处大。”说着就要往水里跳。他的话音刚落,又有一位瘦得皮包骨头的小伙子说:“我也下去。我得了绝症,医生说没有多长时间了。迟早也是死,倒不如就死在今天,也好留下一个健康人的性命。”说着也要往水里跳。正在这时,一个胖胖的中年人伸手把他们两人拉住了。他问老人:“你的体重是多少?”老人一怔,说:“100斤左右。”中年人又问小伙子体重是多少,小伙子说:“只有80斤。”中年人说:“那你们两个都别下去,我一个人下去就行了。”老人说:“别别,你年轻力壮,正是干工作的好时候,要珍惜生命啊!”小伙子也紧扯着汉子的衣襟。中年人着急地说:“我180斤,正好是你们两人的体重之和。一样的重量,我下去只死一个人,你俩下去两个性命就完了,这么简单的算式你们难道不会算吗?”说着用力挣脱小伙子的手,纵身跳进了汹涌的洪水中。一个巨浪打来,中年人再也没有露出头来。全船的人都像回到了小学时代,望着中年人跳水的地方就像盯着黑板上老师出的数学题,嘴里喃喃地“计算”着:180=100+80100+80=180人们打开中年人留下的黑皮包,得知他叫张茂德,正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台风过去,洪水退尽,小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在小城中心广场建起一尊张茂德塑像。铭文是这样写的你用宝贵的生命证明了一道数学“难题”:100+80=180人文思考1. 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2. 如果把文章的题目改为“洪水之中”,你认为好吗?为什么?3. 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难题”一词该如何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