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70412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 (2分)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 . B . C . D . 2. (2分)在如图所示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猪纹陶钵 鱼纹彩陶盆 干栏式房屋 半地穴式房子 A . B . C . D . 3. (2分)决定原始农耕时代形成农作物种植。南稻北粟”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 自然环境B . 生产工具C . 劳动技术D . 生活习惯4. (2分)“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这段材料中的“神农”是( ) A . 舜B . 黄帝C . 尧D . 炎帝5. (2分)与“禅让”的传说无关的是( ) A . 尧B . 舜C . 炎帝D . 禹6. (2分)后人根据神话传说绘制了大禹治水像(下图),此图能得到印证的历史信息是( ) A . 大禹治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B . 大禹用疏导法将洪水引入大海C . 大禹建立夏朝,早期国家产生D . 耒耜是当时重要的生产工具7. (2分)归类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我校小铁同学在学习夏商西周的历史时,把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你认为他这样归类的标准是( ) A .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 . 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 . 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 . 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8. (2分)在我国古代传统家族观念中,有“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 A . 家族社会和睦B . 贵族王位世袭C . 宗法观念浓厚D . 分封等级森然9. (2分)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是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第一个发现“龙骨”上刻有明显的“符号”,并断定为商代,使蒙尘三千多年的“符号”免于湮没。由此判断,这种“符号”应该是( )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铭文D . 拉丁文10. (2分)关于甲骨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19世纪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B . 是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C .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D . 它记载了周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11. (2分)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 .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 . 中原市场的繁荣C . 肥料的使用和适时的耕种D . 大兴水利工程12. (2分)鼎,作为礼器,是传国重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是统治权力的象征,不可僭越。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但春秋晚期寿县蔡侯墓使用了九个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分封制有所动摇B . 青铜器铸造水平提高C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 . 鼎不再是礼器的象征13. (2分)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交战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城濮之战 桂陵之战 长平之战 牧野之战A . B . C . D . 14. (2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是由春秋时期的哪一国分裂成的?( ) A . 楚国B . 齐国C . 越国D . 晋国15. (2分)商鞅后来在秦国惨遭车裂而死,主要是因为( ) A . 地主怕连坐处罚不支持他B . 人民反对他的变法C . 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D . 商鞅想谋反16. (2分)毛泽东曾写道:“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宄(奸宄,指犯法作乱的人)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这段话中体现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包括( ) A . 鼓励耕织B . 建立县制C . 奖励军功D . 严明法度17. (2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说出某一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对建成这项水利工程突出贡献的是( ) A . 大禹B . 皇帝C . 商鞅D . 李冰18. (2分)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 A . 孟子B . 庄子C . 孔子D . 老子19. (2分)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有( )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编订论语一书A . B . C . D . 20. (2分)下列三位同学对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 张三:发生在战国这一社会大变革时期,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李四:战国时期100位思想家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王五:发生在秦汉时期,其主要思想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 李四B . 张三、王五C . 王五D . 张三21. (2分)图是一位同学复习中国古代史时绘制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 ) A . 秦朝B . 汉朝C . 唐朝D . 清朝22. (2分)有学者认为“始皇”这个称号对于嬴政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 A .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B . 国家统一,中央集权C . 文化繁荣,经济昌盛D . 施行暴政,民不聊生23. (2分)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 ) A . 三公制B . 王位世袭制C . 分封制D . 郡县制24. (2分)公元前207年,项羽救援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起义军。秦军有30万人,项羽的楚军只有数万人。楚军过了漳河,背河扎营。项羽令将士带三天干粮,然后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楚军将士抱着必死的决心,最终打败秦军。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 A . 破釜沉舟B . 四面楚歌C . 揭竿而起D . 打草惊蛇25. (2分)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则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秦朝( ) A . 赋税沉重B . 徭投繁重C . 兵役严苛D . 刑罚残酷二、 综合题(共4个小题,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3分、第2 (共4题;共50分)26.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的青铜器物名称是什么?有何地位?采用什么技术铸造?举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三种功能。 (2)图2中的文字被称为什么?首次发现这种文字的是谁?这种文字有何地位? (3)文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图3反映了哪一朝代的何种文化措施?这一措施有何作用? 27. (13.0分)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变革之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尤其是春秋后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这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标志。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泰、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材料三: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强烈要求打破有旧贵族时代控制军政大权的传统旧制,各诸侯国纷纷掀起了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风潮,这些改革进一步推动了东周社会向建立在个体农耕基础上的地主经济转型。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分别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周室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怎样的社会局面? (3)根据材料三,推动战国时期改革风潮的是哪一社会阶层?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典型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8.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帛书道德经“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无不为”材料二:论语书影“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材料三:“战国时期,各家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历史中也属罕见。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代表了当时人智慧的结晶,总结了上古以来文化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请依据材料判断这是哪个思想家的主张?请用自己的话写出他的主要主张 (2)请依据材料二判断这与哪位思想家有关?请用自己的话写出他的主要主张 (3)依据材料简要分析这一现象的影响,并解释为何汉武帝以后儒家“居于主导、历代推崇”? 29. (1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_”。材料二: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国王。从此,_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_”。材料三:周初将亲属、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1)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将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横线补充完整。 _(2)材料二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周初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此项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共4个小题,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3分、第2 (共4题;共50分)26-1、26-2、26-3、27-1、27-2、27-3、27-4、28-1、28-2、28-3、29-1、29-2、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