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58725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曾孙/曾经 晕车/晕头转向 即物起兴/兴高采烈B . 哽咽/梗概 纯粹/鞠躬尽瘁 殚精竭虑/肆无忌惮C . 散步/散落 要紧/要言不烦 宁缺勿滥/宁死不屈D . 逡巡/疏浚 河堤/提纲挈领 谆谆教诲/韬光养晦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 , 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B . 读名著的好处数之不尽,当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会豁然贯通。C . 领导总是告诚他不要自由散漫,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他总不以为然。D . 她对人对事有点吹毛求疵 , 所以常常不被朋友所理解,她也因此常常感到孤独。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组队读书”能改变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现状,让人们学会深度阅读和系统阅读。B . 雾霾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要清除局部雾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比较有效。C .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D . 钦州的坭兴陶远销海外是因为其工艺精湛,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原因。4.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代表作有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B . 法国著名作者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大师米开朗琪罗和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三位名人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苦难造就英才”的道理。C . 一般意义上,唐代以后的诗被称为近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为八句,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D .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文学成就也很高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被称为“三苏”。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5. (6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写围城的钱钟书杨绛要认识作者,还是得认识他本人,最好还是从小时候起。钟书自小在大家庭长大,亲的、堂的兄弟共十人,钟书居长。众兄弟间,他比较稚钝,孜孜读书的时候,对什么都没个计较,放下书本,又全没正经,好像有大量多余的兴致没处寄放,专爱胡说乱道。钱家人爱说他有“痴气”。他确也不像他母亲那样沉默寡言、严肃谨慎,也不像他父亲那样一本正经。他母亲常抱怨他父亲“憨”。也许钟书的“痴气”和他父亲的憨厚正是一脉相承的。钟书四岁由伯父教他识字。伯父是慈母一般,钟书成天跟着他。每天早上,伯父上茶馆喝茶,料理杂务,钟书总跟着去。伯父花一个铜板给他买一个大酥饼吃;又花两个铜板,向小书铺子或书摊租一本小说给他看。钟书吃了酥饼就孜孜看书,直到伯父叫他回家。回家后便手舞足蹈向两个弟弟演说他刚看到的小说:李元霸一锤子把对手的枪打的弯弯曲曲等等。他纳闷儿的是,一条好汉只能在一本书里称雄。关公若进了说唐,他的青龙偃月刀只有八十斤重,怎敌得过李元霸的那一对八百斤重的捶头子;李元霸若进了西游记,怎敌得过孙行者的一万三千斤的金箍棒。妙的是他能把各件兵器的斤两记得烂熟,却连阿拉伯数字1,2,3都不认识。钟书考大学,数学只考得十五分。他有些混沌表现,至今依然如故。例如他总记不得自己的生年月日。小时候他不会分辨左右,好在那时候穿布鞋,不分左右脚。后来他和钟韩同到苏州上美国教会中学的时候,穿了皮鞋,他仍然不分左右乱穿。在美国人办的学校里,上体育课也用英语喊口号。他因为英文好,当上了一名班长。可是嘴里能用英语喊口号,两脚却左右不分;因此当了两个星期班长就给老师罢了官,他却如释重负。他穿内衣或套脖的毛衣,往往前后颠倒。或许这也是钱家人说他“痴”的又一表现之一。那年他父亲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回家。钟书寒假回家没严父管束,更是快活。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恣意阅读。他父亲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命钟书钟韩各做一篇文章;钟韩的一篇颇受夸赞,钟书的一篇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亲气得把他痛打一顿。这顿打虽然没有起“豁然开通”的作用,却也激起发愤读书的志气。钟书从此用功读书,作文大有进步。钟书考入清华之前,已不再挨打而是父亲得意的儿子了。那时商务印书馆出版钱穆的一本书,上有钟书父亲的序文。据钟书告诉我,那是他代写的,一字没有改动。钟书在他父亲的教导下“发愤用功”,其实他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极俗的书他也能看的哈哈大笑。戏曲里的插科打诨,他不仅且看且笑,还一再搬演,笑得打跌。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大部著作,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的书一本本渐次吃完。诗歌更是他喜好的读物。重得拿不动的大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的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他看书常做些笔记。钱家人常说钟书“痴人有痴福”。他作为书痴,倒真是有点痴福。供他阅读的书,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除了下放期间,他只好“反刍”似的读读自己的笔记,和携带的字典。)新书总会从意外的途径到他手里。他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这又是家人所谓“痴气”的另一表现。我认为管锥编、谈艺录的作者是个好学深思的钟书,槐聚诗存的作者是个“忧世伤生”的钟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钟书。我们俩日常相处,他常爱说些痴话,说些傻话,然后加上创造,加上联想,加上夸张,我常能从中体味到围城的笔法。我觉得围城里的人物和情节,都凭他那股子痴气,呵成了真人真事。可是他毕竟不是个不知世事的痴人,也毕竟并不是对社会现象漠不关心,所以小说里各个细节虽然令人捧腹大笑,全书的气氛,正如小说结尾所说:“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令人回肠荡气。(1)结合文本,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在表现人物的特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2)文章标题为写的钱钟书,但却从传主小时候写起,侧重写他的日常生活,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3)钱钟书博学多能,学贯中西,被誉为“文化昆仑”。本文却说他“痴气”旺盛。“痴气”旺盛的钱钟书为什么会成为大学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魔季张晓风我沿着草坡往山上走,春草已经长得很浓了。唉,春天老是这样的,一开头,总惯于把自己藏在峭寒和细雨的后面。等真正一揭了纱,却又谦逊地为我们延来了长夏。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茸茸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有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绿在我里,我在绿里。那边,清澈的山涧流着,许多浅紫、嫩黄的花瓣上下漂浮,像什么呢?我似乎曾经想画过这样一张画只是,我为什么如此想画呢?是不是因为我的心底也正流着这样一带涧水呢?我们已把窗外的世界遗忘得太久了,我们总喜欢过着四面混凝土的生活。我们久已不能想象那些溪畔草地上执竿的牧羊人,以及他们仅避风雨的棚子。我们同样也久已不能想象那些在垄亩间荷锄的庄稼人,以及他们只足容膝的茅屋。我们不知道脚心触到青草时的恬适,我们不晓得鼻腔遇到花香时的兴奋。真的,我们怎么会痴得那么厉害?忽然,走来一个小女孩。如果不是我看过她,在这样薄雾未散尽、阳光诡谲闪烁的时分,我真要把她当作一个小精灵呢!她慢慢地走着,好一个小山居者,连步履也都出奇地舒缓了。她有一种天生的属于山野的纯朴气质,使我不自已地想逗她说几句话。“你怎么不上学呢?凯凯。”“老师说,今天不上学,”她慢条斯理地说,“老师说,今天是春天,不用上学。”啊,春天!噢!我想她说的该是春假,但这又是多么美的语误啊!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去念一册册的山,一行行的水。去速记风的演讲,又数骤云的变化。春天春天,春天来的时候我们真该学一学鸟儿,站在最高的枝柯上,抖开翅膀来,晒晒我们潮湿已久的羽毛。那小小的红衣山居者好奇地望着我,稍微带着一些打趣的神情。我想跟她说些话,却又不知道该讲些什么。终于没有说我想所有我能教她的,大概春天都已经教过她了。慢慢地,她俯下身去,探手入溪。花瓣便从她的指间闲散地流开去,她的颊边忽然漾开一种奇异的微笑,简单的、欢欣的、却又是不可捉摸的笑。我又忍不住叫了她一声我实在仍然怀疑她是笔记小说里的青衣小童。我轻轻地摸着她头上的蝴蝶结。“凯凯。”“嗯?”“你在干什么?”“我,”她踌躇了一下,茫然地说,“我没干什么呀!”多色的花瓣仍然在多声的涧水中淌过,在她肥肥白白的小手旁边乱旋。忽然,她把手一握,小拳头里握着几片花瓣。她高兴地站起身来,将花瓣往小红裙里一兜,便哼着不成腔的调儿走开了。我的心像是被什么击了一下,她是谁呢?是小凯凯吗?还是春花的精灵呢?抑或,是多年前那个我自己的重现呢?在江南的那个环山的小城里,不也住过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吗?在春天的时候她不是也爱坐在矮矮的断墙上,望着远远的蓝天而沉思吗?她不是也爱去采花吗?爬在树上,弄得满头满脸的都是乱扑扑的桃花瓣儿。等回到家,又总被母亲从衣领里抖出一大把柔柔嫩嫩的粉红。啊,那个孩子呢?那个躺在小溪边打滚,直揉得小裙子上全是草汁的孩子呢?她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啊,春天多叫人迷惘啊!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谁负责管理这最初的一季呢?他想来应该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家了,当他的神笔一挥,整个地球便美妙地缩小了,缩成了一束花球,缩成了一方小小的音乐匣子。他把光与色给了世界,把爱与笑给了人类。啊,春天,这样的魔季!(选自张晓风自选集,有删改)(1)阅读全文,概括文中实写的两幅画面。 (2)请为第段中划线词写一段赏析性批注。 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茸茸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3)结合语境,理解第段画线句的深刻含意。 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4)文章标题为“魔季”,为什么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个小女孩? 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拔掉心底的篱笆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不知从哪儿听来的:一个人如果学习成绩优秀,那么他在体育方面多半会很差。另外,我常常感冒,这让我更加确信我是个体质弱的人,不适合竞技类的运动项目。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我很想报名田径比赛,但你知道,我是不会报的。那天体育老师找到我:你怎么没报项目?我把心底的担忧倒了出来。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你错了,人都会感冒,不时地感冒一次,恰恰证明你的免疫系统是敏感且运转正常的,反倒可能说明你体质好;跑步是可以练出来的,也许你在耐劳方面出色,来试试吧!你完全能想象我当时有多高兴,猛然发现自己的先天条件并无缺陷,甚至有优势,那些被我看得比山还重的束缚,仅仅是因为过去的我孤陋寡闻。我最终报名参加了长度最长的长跑比赛,拿了第三名。高二时,学校文理分科。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没有语文成绩好,虽然也不低,师长们多年来在耳边不停提醒我:你数学需要提高啊!你偏科啦!我渐渐也承认了这个现实:我脑子不灵,于是我报了文科班,但依旧对数学这一科怕得要死。分科之后,教我们数学的是当地名声赫赫的泰斗级老师。有一次他问我: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把数学也兼顾一下呢?我说:老师,我从小数学就偏科,我不擅长学数学。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刷新了我读高中时的“常识”:你错了,咱们现在学的内容跟以前的知识并没太大联系,从前学得不好,现在可能学得好;你刚刚的表达不准确,什么叫“我不擅长数学”?数学领域分为代数、几何,等好多部分,涉及的能力有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我看你的逻辑能力就很强,可能擅长数学中的一部分。我听到这话别提多高兴,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那学期的考试,数学满分值150,我拿了142分。参加工作后,一位读者朋友过了不惑之年,想学外语,但恐于年龄大学不成,问我怎么办。说实话,我没法盲目地激励他。众所周知,人岁数一大,大脑会退化。后来,我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人计算速度及注意力方面确实下降了,但脑细胞丝毫没减少,在模式识别、逻辑推理方面不降反增,年纪大了也不存在“舌头变硬学发音会吃力”这一说。我赶紧把这喜讯告诉他,他像我小时候一样欢喜,如今已经学有小成了。人的很多恐惧和心理障碍,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抑或是早年间被别人在脑海里围起来的篱笆。你经历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很多自己以前觉得是问题的地方其实都不是问题。另一个方面,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摘自青年文摘有删改)(1)请梳理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心底的篱笆拔掉篱笆后小时候以为学习好则体育差_高二相信语则数学弱_参加工作后_外语有成(2)文中画线句“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中,“有戏”的意思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3)“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一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4)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心底的篱笆,说说留在你心底的篱笆是什么?结合本文给你的启示,说说该如何拔掉它们?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 (16分)文言文阅读,回答问题 (1)请用“/”画出下列句子中明显的两处停顿。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2)解释下列划线字。相委而去_ 俄而雪骤_学而时习之_ 三军可夺帅也_(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白雪纷纷何所似?(4)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个人?他们各自有什么性格特点?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阅读画线句,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借助月亮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与下列哪两个选项的诗句相通?(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C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D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3)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月”的诗句,请你再写出一句带有“月”字的古诗词。(诗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0. (5分)古诗文默写。 (1)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相顾无相识, _ 。(王绩野望) (3)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4)月下飞天镜,_ 。(李白渡荆门送别) (5)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思乡的诗句是 _?_。 (6)王维的使至塞上“_,_ ”这一名句,描写出塞外雄奇壮丽的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 (7)与朱元思书中,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视名利思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 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11. (11分)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他常用“太阳”的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江姐(红岩)、贝多芬(名人传)都能体现这种追求。请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分析。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写作: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总有过一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心底里曾盛开出绚丽的花朵,是朋友间纯真的友情?是亲人彼此的呵护和关爱?还是人生路上一次次的面对与超越?花开的瞬间,是我们人生收获的时刻。请以“幸福花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得抄袭。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5-1、5-2、5-3、6-1、6-2、6-3、6-4、7-1、7-2、7-3、7-4、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1、8-2、8-3、8-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9-3、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0-1、10-2、10-3、10-4、10-5、10-6、10-7、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11-1、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