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光梅)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251840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光梅)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光梅)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光梅)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池小学 陈光梅教学目标:1、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2.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品析,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诵。3.认识文章“对偶”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偶的特点。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教学难点:抓住盘古是怎样用神力开天辟地,又是怎样用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的两部分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用具:开天辟地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板书:开天辟地。生齐读课题。(生如果读不到位教师范读。要求读出力量感。)开和辟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开天辟地又可以说成开辟天地。2.出示词语:混沌 巍峨 雷霆 合拢 神力 身躯 冉冉上升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混沌一团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生万物(生单读,师正音,齐读。)3.用上词语(混沌一团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生万物),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要求:简洁,明了。课文中,还有一句话能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你们还记得是哪一句吗?(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过渡:盘古用自己的身躯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的。二、精读感悟,用心体会。(一)第一幕:天地混沌一团1.默读课文第1、2段,在盘古开辟天地之前,天和地是怎样的?在哪里找到,把它读一读。“天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一个大鸡蛋。”师:混沌是什么意思?生:黑乎乎的;天地搅在一起,分不清楚2.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天地间的第一个人大神盘古。(师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时候,天地尚未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这里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没有鸟叫,没有虫鸣,没有山川,没有河流,甚至,也没有时间。四周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师:睁开眼睛,此时的盘古,你有什么感受?生:什么都看不见;黑漆漆的;很害怕过渡:是啊,盘古也这么想。于是就发生了接下来的这一幕:开天辟地(板书)(二)第二幕:开天辟地1.这个叫盘古的大神,在混沌不分的大鸡蛋里里昏睡了一万八千年。引读:“一天变成了地。”读了这一段文字,我们的老祖宗盘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请把相应的字词或句子勾画出来。预设:(1).力大无穷。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他左手持凿,右手握斧,一阵猛劈猛凿,巨石崩裂。(板书:力大无穷)(2).他渴望光明、追求光明。这一部分学生可能比较难体会出来,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以“一丝微光”为切入点,展开想象,对光明的迫切和无限向往,给予了他无穷的动力。(板书:追求光明)过渡:是啊,盘古凭着一股冲破枷锁,奔向光明的意念,用他的神力开辟了天地,他是如何开辟天地的?2.请同学们读读第2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盘古开天辟地的词语或句子。出示句子: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1)这是真的大鸡蛋吗?(不是)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号,这是一个比喻。)其实指的是什么?(天地未分时的宇宙)(2)全班齐读这一句。思考:句子中哪些词语仿佛让你亲临开天辟地的现场?(猛劈猛凿 巨石崩裂)(3)你找到了盘古开辟天地的哪些动作?(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怎样的凿和劈啊?知道朗读中感受:谁来读。能读的更猛一些吗?加上动作再读,主要感受“猛劈猛凿”。师:你们读的真好!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一个“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的盘古正在“ 猛劈猛凿 ”。请你把词语放在句子里朗读,把他威武神勇的样子读出来。过渡:盘古就靠这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引读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出示句子: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1)谁愿意再读读这句?听了他朗读,你有什么感受?(2)轻而清,飘飘渺渺,干净透彻,这是天的感觉;重而浊,雄浑厚重,这是地的感觉。女生读天的部分,男生读地的部分。(3)你们瞧这样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呢?引导生观察句子,点拨:像这样前半句和后半句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思相对应的写法称为对偶。在课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句子, 在文章中运用对偶能增强文章的节奏感,能高度概括文章,还易于记忆,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过渡:天地分开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出现,那盘古是不是就可以休息了呢?(不是)为什么?我们接着往下寻找答案。(三)第三幕:顶天立地出示: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天和地的变化而变化。1. “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可以用个成语来形容。板书:顶天立地(看图)2.全体起立,举起双手,伸直双腿,做出“顶天立地”的动作,师情境朗读,引导相机增加动作力度:(1)天和地分开时,盘古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2)几百年过去了,盘古依然头顶天,脚踏地,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柱子似的,撑在天地之间(坚持着)(3)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几千年过去了,这个巍峨的巨人(努力的向上伸展手臂,用力的踏着大地)(4)几千年过去了,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长了。这个巍峨的巨人(再尽力往上伸展)(5)一万八千年过去了,这个巍峨的巨人(坚持一分钟、两分钟)师生对话:盘古盘古,你撑在天地之间这么长时间,你不累吗?(累。)你休息一会儿行吗?(不行啊,我一休息,天地就会重新合拢。)你都撑了一万八千年了,休息一会都不行么?(不行啊,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光明,才能把天地分开,万一休息,天地再合拢怎么办,我怎么都要坚持下去。)虽然您是个巍峨的巨人,可毕竟还是血肉之躯,不是一根柱子呀,这都已经过去了一万八千年了,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你不如就放弃吧。(不行,开天辟地是多么艰难呀,我是神,我一定要坚持到底。)3.请生放下手臂,谈谈感受.(累、手臂太酸了、好想赶快坐下、我都累得快趴下了、我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师:可盘古坚持了几千万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英勇无比 意志坚定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永不放弃)相机板书:意志坚定 坚持不懈4.让我们一起再来用心朗读第5段,把这个巍峨的巨人记在心中。过渡:刚才有同学说: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用文中一个词来说就是:精疲力竭。是啊,此时的盘古,经过漫长岁月的苦苦支撑,精神已经极度疲乏,力气也用尽了,他心力交瘁地倒下了。可是此刻的盘古,没有感到痛苦,反而(含着微笑倒下了。)5.他为什么含笑倒下,这微笑中包含着什么?这是怎样的微笑呀?预设:1、因为他开辟了天地,创造了光明。这是幸福的微笑。 2、他不怕死,他很坚强。 3、因为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他死而无憾,这是坦然无畏的笑,是英勇乐观的笑。(板书:坦然乐观)过渡:盘古虽然倒下了,可他想要这个自己创造的世界变得更美,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四)第四幕:化生万物1.师出示相应的图片,生边看边回答: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左眼变成了2.多形式朗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一起读3.看大屏幕,自己再好好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他的身躯与所化成的事物有什么关系?(相似)。所以说想象不是瞎想,所想象的事物与原来的事物之间必有其相似之处,这样的想象才是合理的。4.再读一读,感受这神奇的变化。(齐读)5这段文字不光内容感人,而且文字也十分优美,数一数,文中用上了几个“变成了”?这9个变成了,句式多么的整齐,想象多么的丰富,所有这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盘古用自己的身躯换来的。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用“盘古的 变成了 的_。”这个句式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出示句式练习)三、情感升华:1.盘古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世间,自己什么也没有留下,看!这就是盘古为我们开创的美丽的世界(看图,出示一些美丽的山河图片)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所以,当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时,不要忘了我们的大神盘古。此时让你再来形容这个大神,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板书:无私奉献)2让我们再一次深深的记住:盘古是一位无私奉献的大神。四拓展延伸:1、再找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对仗的句子。2、读读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神话,并将自己搜集到的神话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一听。 板书设计: 13.开天辟地 开辟天地 力大无穷 追求光明盘古 顶天立地 意志坚定 坚持不懈 化生万物 坦然乐观 无私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