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49803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市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昌市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南昌市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市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C卷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5分)1. (10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 (3)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5)江南逢李龟年中抒发诗人重逢故人而感时伤世的句子是:_,_。 (6)回乐烽前沙似雪,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树木丛生,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 (5分)作文:(1)初三,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命运攸关的时期。在这关键的一年中,我们除了超越自己别无选择。怅惘也好,伤感也罢,或许快乐,或许辛苦都将无法复制。请以“走进初三”为题写一篇作文。(2)请以“在身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如:“爱在身边”、“幸福在身边”等)要求:若选(1),请以“走进初三”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若选(2)请先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完成题目后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要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二、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31分)3.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人恒过_衡于虑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论证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 . 文章在阐述思路上,先说国家再说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C . 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D . 文章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4. (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苏世长讽谏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 , 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选自唐语林)【注】畋:打猎。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呢?(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高祖责其后服 (降服)B . 万夫敛手 (收)C . 陛下废万机 (废除)D . 诚非所宜 (应当)(2)(多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 遂笑而释之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B . 今因隋之侈 无案牍之劳形C . 实谓惩其奢淫 既克,公问其故D . 今于隋宫之内 骈死于槽枥之间(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译文:_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译文:_(4)从第二段苏世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答:_5. (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注释】姓:指子孙。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牝(pn):母马。牡:公马。骊(l):纯黑色马。(1)与“臣之子皆下才也”句中“之”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至之市B . 齐之习辞者也C . 皋之所观D . 婴闻之(2)下列对文段内容有错误的一项( ) A . 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B . 文段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C . 伯乐认为自己的子孙都是才能很平庸的人,不可能找到天下最好的马。D . 由文段可以看出,伯乐非但善于相马,还善于发现人才,他对人才的理解有独到之处。(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三月而反_ 使人往取之_穆公不说_ 果天下之马也_(4)翻译下面句子。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三、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6.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郁孤台笑了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竟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二为一了。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无历史的霉点 , 然而,民族之魂犹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的连绵情思,剪之难断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 , 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注释】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1)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并加以概括。(每空限5字) 仰望郁孤台_(2)说说第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3)结合语境,解释第段中划线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 (4)阅读第段和第11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郁孤台为什么“笑了”?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5分)1-1、1-2、1-3、1-4、1-5、1-6、1-7、2-1、二、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31分)3-1、3-2、3-3、4-1、4-2、4-3、4-4、5-1、5-2、5-3、5-4、三、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6-1、6-2、6-3、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