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中考数学试卷I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232527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中考数学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科版中考数学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科版中考数学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中考数学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正负术”的注文中指出,可将算筹(小棍形状的记数工具)正放表示正数,斜放表示负数根据刘徽的这种表示法,观察图1,可推算图2中所得的数值为( )A . 7B . -1C . 1D . 2. (2分)一种细胞的直径为0.00000156,将0.000001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 1.56106B . 1.5610-6C . 1.5610-5D . 15.610-43. (2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 (2分)下列语句中,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将多项式a(xy)2b(yx)因式分解,则原式(xy)(axay+b);将多项式x2+4y24xy因式分解,则原式(x2y)2;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A . 1B . 2C . 3D . 45. (2分)如图,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 ) A . B . C . D . 6. (2分)下列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 )A .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B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D .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7. (2分)如图所示,将ABC的三边分别扩大一倍得到A1B1C1 , (顶点均在格点上),它们是以P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则P点的坐标是( ) A . (4,3)B . (3,3)C . (4,4)D . (3,4)8. (2分)从1、2、3、4四个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分别记为a、c , 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4xc0有实数解的概率为( ) A . B . C . D . 9. (2分)设 是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则 的值为( ) A . 5B . 5C . 1D . 110. (2分)如图,在ABC中,以边BC为直径做半圆,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DE,若 2 2 ,则下外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 AEB . AB2AEC . 3A2CD . 5A3C11. (2分)正六边形内切圆面积与外接圆面积之比为( ) A . B . C . D . 12. (2分)如图是九年级某考生做的水滴入一个玻璃容器的示意图(滴水速度保持不变),能符合题意反映容器中水的高度( )与时间( )之间对应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8分)13. (1分)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acdb=_14. (1分)P(2m-4,1-2m)在y轴上,则m=_ 15. (3分)某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是 ,则它的样本容量是_,样本的平均数是_,样本的平方和是176时,标准差是_. 16. (1分)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矩形 按箭头方向变形成平行四边形 ,当变形后图形面积是原图形面积的一半时,则 _. 17. (1分)如图,已知以直角梯形ABCD的腰CD为直径的半圆O与梯形上底AD、下底BC以及腰AB均相切,切点分别是D,C,E若半圆O的半径为2,梯形的腰AB为5,则该梯形的周长是_18. (1分)已知点A、B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 (x0),y= (x0)的图象上,且OAOB,则tanB为_三、 解答题 (共8题;共77分)19. (5分)计算: . 20. (5分)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21. (10分)甲、乙、丙三个盒子中分别装有除颜色外都相同的小球,甲盒中装有两个球,分别为一个红球和一个绿球;乙盒中装有三个球,分别为两个绿球和一个红球;丙盒中装有两个球,分别为一个红球和一个绿球,从三个盒子中各随机取出一个小球 (1)请画树状图,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2)请直接写出事件“取出至少一个红球”的概率 22. (15分)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 (1)作出APC的PC边上的高; (2)若251,求3; (3)若直尺上点P处刻度为2,点C处为8,点M处为3,点N处为7,求SBMN:SBPC的值. 23. (10分)对于任意实数a,b,定义关于“”的一种运算如下:ab=2a-b,例如:53=10-3=7,(-3)5=-6-5=-11 (1)若x35,求x的取值范围 (2)已知关于x的方程2(2x-1)=x+1的解满足xa5,求a的取值范围。 24. (15分)如图,AB是O的弦,OPOA交AB于点P,过点B的直线交OP的延长线于点C,且CPCB.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若OA5,OP3,求CB的长; (3)设AOP的面积是S1 , BCP的面积是S2 , 且 .若O的半径为4,BP ,求tanCBP. 25. (1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1),直线l:y=1动点P满足条件:P在这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到A的距离和P到l的距离相等;(1)求点P所经过的轨迹方程,并在网格中绘制这个图象(提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来求得)(2)已知直线y=kx+1,小明同学说,这条直线与(1)中所绘的图象有两个交点?你能说明小明为什么这么说吗?(3)经过了上述的计算、绘图,小明发现,如果第(2)问的两个交点分别为B、C,那么,过BC的中点M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H,连接BH、CH,所得到的三角形BCH是个特殊的三角形,你能说明它是什么三角形吗?为什么?26. (2分)如图,已知:BC与CD重合,ABC=CDE=90,ABCCDE,并且CDE可由ABC逆时针旋转而得到请你利用尺规作出旋转中心O_(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注意最后用墨水笔加黑),并直接写出旋转角度是_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8分)13-1、14-1、15-1、16-1、17-1、18-1、三、 解答题 (共8题;共77分)19-1、20-1、21-1、21-2、22-1、22-2、22-3、23-1、23-2、24-1、24-2、24-3、25-1、25-2、25-3、2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