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27137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十一长假,小聪实现了到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去参观的愿望。他参观的是( ) A . 云南省的元谋人遗址B . 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C . 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遗址D . 陕西省西安的半坡2. (2分) (2016七上长春期中) 假如你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不会遇到的是( )A . 住干栏式房子B . 骨耜耕地C . 种植粟黍等旱地作物D . 饲养猪狗等家畜3. (2分) (2016七上张掖期中) 下列关于大汶口原始居民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出现了私有财产B . 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C . 阶级已经萌芽D . 建立了自己的国家4. (2分) (2017七上合肥期中) 记听课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小张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教民开垦耕种,发明纺织,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由此判断,他学习的历史人物是( ) A . 炎帝B . 黄帝C . 仓颉D . 伶伦5. (2分) 把握阶段历史特征是对历史的一种理性认识,下列能够准确反映某一历史阶段发展特征的是( )夏商周是奴隶国家的产生、发展时期 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国家的大一统时期,文化昌盛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文化承上启下A . B . C . D . 6. (2分) 按照在位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商汤 盘庚 商纣A . B . C . D . 7. (2分) 一位同学在一本古书里看到这样的故事: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接替自己做部落联盟首领这个故事描述了当时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那就是( )A . 世袭制B . 分封制C . 禅让制D . 科举制8. (2分) “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A . 推行县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行省制9. (2分) 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成功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山东近几年来东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观察下面年代尺,判断“东周”应在的位置是( )A . B . C . D . 10. (2分)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 . 春秋B . 战国C . 西周D . 商朝11. (2分) 下列成语不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A . 秦晋之好B . 完璧归赵C . 助纣为虐D . 退避三舍12. (2分) (2016七上东台期中)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 . 国家统一B . 外族骚扰C . 儒家思想D . 中央集权13. (2分) (2016七上高台期中)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A . 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B . 奖励耕织C . 奖励军功D . 推行县制14. (2分) (2016七上晋江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青铜工具的发明和应用牛耕技术的普及 铁制农具的出现和推广A . B . C . D . 15. (2分) (2016七上裕安期末) 夏桀和商纣亡国的主要原因是( )A . 周边国家的进攻B . 缺乏贤臣的辅佐C . 修筑豪华的宫殿D . 实施暴政大失民心16. (2分) (2016七上长泰期中)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小篆D . 隶书17. (2分) (2016七上临沂期中) 如图所示文字,再现了我国古代哪个工程的修建场景( )A . 都江堰B . 灵渠C . 大运河D . 赵州桥18. (2分) 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下列对孔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主张“无为而治”B . 提出“春秋无义战”C . 主张“兼爱” “非攻”D . 要求“为政以德”19. (2分) (2016七上光泽期末) 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做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 . 金文B . 甲骨文C . 小篆D . 楷书20. (2分) 我国“皇帝”的称号开始于( )A . 秦国B . 秦朝C . 西汉D . 三国二、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21.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请回答:(1) 材料中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2)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针对这种情况,孔子采取什么措施突破了这种限制?(3) 结合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请对孔子作一简要评价。三、 材料分析题 (共1题;共25分)22. (25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一天,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向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奴隶从事农业生产,多交租锐,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材料三:行三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以公战,怯于私斗,乡邑(邑:城市)大治。请回答:(1) 材料一中“卫鞅”指谁?他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2) 若你是材料二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会对法令中的哪项措施表示欢迎?而若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贵族,会对法令中的哪条措施最为不满?(3) 你认为材料二的法令中哪项对后世影响最大(4)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有何历史意义?(5) 谈谈商鞅变法对你有何启发?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21、答案:略三、 材料分析题 (共1题;共25分)22、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