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26798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中秦国的变法成效最大,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在秦国实行变法的是( ) A . 商鞅B . 李冰C . 秦穆公D . 晋文公2. (2分)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并为其统一中国而奠定坚实基础的主要是( ) A . 实行商鞅变法B . 实行分封制C . 推广牛耕D . 推广铁农具3. (2分)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于(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战国4. (2分)历史上有一个“徙木为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A . 伊尹B . 姜尚C . 管仲D . 商鞅5. (2分)商鞅变法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是( ) A . 统一度量衡B . 地方建县制C . 废贵族特权D . 改革户籍制6. (2分)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社会变革”。支持商鞅变法的君主是( ) A . 齐桓公B . 楚庄王C . 秦孝公D . 秦穆公7. (2分)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闻名世界的水利防洪灌溉工程是( )A . 郑国渠B . 都江堰C . 京杭大运河D . 浙江海塘8. (2分)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 . 管仲B . 齐桓公C . 孙膑D . 商鞅9. (2分)变法是战国时期的主旋律,其中发生在楚国变法是( )A . 管仲改革B . 李悝变法C . 商鞅变法D . 吴起变法10. (2分)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推行新法”的代表人物是 ( ) A . 管仲B . 商鞅C . 秦始皇D . 北魏孝文帝11. (2分)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 .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B . 加强刑罚C . 奖励军耕,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D . 推行县制12. (2分)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 . 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B . 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 . 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D . 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13. (2分)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体现是封建性质改革的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B . 建立县制C . 奖励军功D . 奖励耕织14. (2分)战国时期各国新兴地主阶级实行变法是为了( ) A . 做诸侯中的“霸主”B . 富国强兵,维护统治C . 防御外来侵略D . 维护周天子的权威15. (2分)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 . 统一国家的建立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 民族关系的发展16. (2分)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对封建制度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 .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C . 奖励军功D . 确立县制17. (2分)秦国在战国后期最为富强的原因是( ) A . 重视兴修水利B . 实行商鞅变法C . 牛耕得到推广D . 使用铁制农具18. (2分)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 A . 秦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 . 秦国很快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C . 军队战斗力显著提高D . 使秦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9. (2分)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大,赏不私亲近”这段材料说明( ) A . 商鞅公平无私,严格执法B . 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 . 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D . 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20. (2分)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变革的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 .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 . 实现富国强兵C . 缓和社会矛盾D . 增强东周王室实力21. (2分)2018年1月,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展示了文物“商鞅方升”并介绍了它的前世今生这一文物是商鞅变法中哪一项举措的佐证( ) A . 加重刑罚B . 奖励农耕C . 推行县制D . 统一度量衡22. (2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 ) A . AB . BC . CD . D23. (2分)从如图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4. (2分)毛泽东曾写道:“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宄(奸宄,指犯法作乱的人)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这段话中体现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包括( ) A . 鼓励耕织B . 建立县制C . 奖励军功D . 严明法度25. (2分)商鞅变法中“确立县制,由围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的直接作用是( ) A .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 .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 . 加强了中央集权D . 促进了经济的交流26. (2分)下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A . 奖励军功B . 统一度量衡C . 奖励生产D . 推行县制27. (2分)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末期,变法图强是时代的潮流,此时西部边陲的秦国正经历着一场浴火重生的“黑色裂变”,开始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之列。文中的“黑色裂变”是指( ) A . 百家争鸣B . 北魏孝文帝改革C . 商鞅变法D . 实行分封制28. (2分)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 ) A . 废井田,开阡陌B . 奖励军功C . 建立县制D . 禁止弃农经商29. (2分)1912年,毛泽东同志在商鞅徙木立信论中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而求其利国富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商鞅之法”不包括( ) A . 颁布分封制B . 奖励耕织C . 承认土地私有D . 推行县制30. (2分)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可以通过( )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A . B . C . D . 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110分)31. (25分)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商鞅,他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 (20分)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也深刻影响王朝的兴衰,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则民不移(迁移)无夺民时(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则百姓富。”国语齐语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1)概括材料一中体现的改革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改革?改革中的哪项经济措施实现了“家给人足”?改革中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这次改革对该国历史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诏令规定了他的哪项改革措施?诏令中提出进行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4)请结合以上改革,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33. (20分)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 材料: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1)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3)上述材料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直接作用是什么? (5)针对上面两人的分歧,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 34. (30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材料三: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材料四: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一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以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请回答:(1)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又是什么? (2)改革需要大无畏的勇气。谭嗣同因为哪次变法而从容就义?揭开这次变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3)材料三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该“处方”有什么特点? (4)材料四中“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美国为医治“感冒”开出的药方是什么? (5)从上述改革的成败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35. (15分)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材料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1)材料三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材料一的这句话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 (2)材料二体现了商君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请你写出商君变法的其他措施。 (3)结合材料三以及所学内容,说一说这次变法的作用。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110分)31-1、31-2、31-3、32-1、32-2、32-3、32-4、33-1、33-2、33-3、33-4、33-5、34-1、34-2、34-3、34-4、34-5、35-1、35-2、3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