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26590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1416世纪,欧洲社会发生巨大了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条件的是( )文艺复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新航路开辟 法国大革命A . B . C . D . 2. (2分) (2017九下灌云月考)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是英国戏剧艺术的中心。他的经典剧作,现在依然还是剧院的唯一选择。下列哪一部是可以选择在此上演的莎士比亚的戏剧?( )A . 最后的晚餐B . 蒙娜丽莎C . 神曲D . 哈姆雷特3. (2分) “就在1689年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正式结束。”这个国家应是( )A . 希腊B . 英国C . 美国D . 法国4. (2分) (2016九上漳州期末) 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 . 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B . 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C .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 .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5. (2分) (2016九上南宁期中) 小明同学设计了四个历史小论文题目,其中错误的是( ) A .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B . 章西女王与“三角贸易”C . 克伦威尔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 . 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6. (2分) 在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的“三角贸易”成为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持续了300多年,在罪恶的奴隶贸易路程中,很多生病的黑奴被扔进了茫的大洋中,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这个大洋是( )A . 大西洋B . 太平洋C . 印度洋D . 北冰洋7. (2分) 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启发、鼓励和警戒作用。右侧名言的作者是( )A . 莎士比亚B . 贝多芬C . 梵高D . 托尔斯泰8. (2分) 1857年兴起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中,首先举起起义大旗的是( ) A . 封建王公B . 广大农民C . 城市贫民D . 土兵9. (2分) (2017九下江都月考) 共产党宣言中说到“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要同传统的观念进行最彻底的决裂。”下列选项中符合其精神的是( )A . 改善资本主义弊端B . 迫使资本家向工人让步C . 抵制工业革命D .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10. (2分) 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他是美国历史上曾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最大贡献的总统是( )A . 华盛顿B . 林肯C . 杰斐逊D . 布什11. (2分) (2017嘉禾会考) 以下美国总统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林肯 罗斯福 华盛顿杜鲁门 尼克松 奥巴马A . B . C . D . 12. (2分) (2018九上桥东期中) 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下列任务与创新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 . 史蒂芬孙火车B . 爱迪生汽车C . 莱特兄弟电灯D . 富尔顿飞机13. (2分) 26岁听力开始减退,晚年则完全失聪,但却成为世界音乐史上伟大的艺术家,他是 ( )A . 托尔斯泰B . 达尔文C . 贝多芬D . 凡高14. (2分) (2017呼和浩特) 列宁没有参与的革命或探索活动是 ( )A . 俄国二月革命B .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 . 制定新经济政策D . 成立“苏联”15. (2分) 标志苏联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 A . 十月革命B . 1936年颁布新宪法C . 一五计划完成D . 苏联成立16. (2分) (2018九下中山模拟) 近年来美国与中国周边国家日本、菲律宾频繁军演,插手中国东海、南海事务,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上世纪初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 A . 参加巴黎和会B . 签订凡尔赛和约C . 签订九国公约D . 加入国际联盟17. (2分) (2016九上姜堰期末) 罗斯福说:“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以下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 整顿银行B . 复兴工业C . 调整农业D . 兴办公共工程18. (2分) 某班同学举行“图说德国法西斯罪行”图片展,下列入选的图片有( ) A . B . C . D . 19. (2分) (2016九上康巴什月考) 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A . 马歇尔计划B . 杜鲁门主义C . 绥靖政策D . “冷战”政策20. (2分) (2018九上惠安月考) 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一战中为自身利益而望风使舵、背叛“盟友”的国家是( ) A . 英国B . 法国C . 德国D . 意大利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90分)21. (20分) (2018八上苏州期末) 近代以来,民主化、工业化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君主政体)是羼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托马斯潘恩常识材料二: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材料三:在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统治危机。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保守的统治者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改革者实施了更彻底的改革计划。新全球史(1) 潘恩所说的“关门下锁”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实现的?“新的共和政体因素”集中体现在哪一历史文献中?“新的共和政体”指什么? (2) 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影响力的发明有哪些?阐述法国大革命“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是哪一文献?哪一位“资产阶级的皇帝”用刺刀把革命思想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3) 19世纪,中国和日本共同面临的外部挑战是什么?俄、中、日为摆脱危机而启动的改革有哪些? (4) 作者认为日本的改革“更彻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依据。 22. (10分) (2017河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苏联解体二十六年来,中国学者对苏联解体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落后于时代是其垮台的根源。斯大林当政的最后几年,理论上的教条化、内外政策的僵化,即社会主义体制的僵化,实际上成为苏联杜会主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斯大林之后的30年间,经济上,苏联早期的高速工业化,被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并最后停滞的衰落景象所取代;政治上,曾经被看作是解放者和人类希望的苏联社会主义,开始到处推行扩张、干涉他国他党内政的霸权主义;理论上,苏联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生气勃勃的局面,已经被远离实际、僵硬的死气沉沉的教条主义所取代。这为苏联最终走向解体准备了条件。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解体是由其计划经济制度导致的。计划经济制度有着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在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的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但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还有的观点认为,作为执政党的苏共及其领导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苏共正是由于长期脱离群众才最终为群众所抛弃。这首先表现为苏共失去了思想的先进性,脱离现实,人们对苏共的宣传失去了信任,从而对苏共也失去了信任。其次在苏共执政的70多年里,苏联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实际上是处于贫困状态,开放使人们看到了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反差,从而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对苏共来说是毁灭性的加上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加速了苏联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危机,造成了全面的混乱和动荡。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维埃俄国的创始人是谁。(2) 从材料表述的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23. (15分) (2017九上裕安月考) 今年是公元2017年回望百年前(1917年)的世界各国,有战火硝烟,有社会动荡,也有机遇出现。走近1917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917年的欧洲】材料一:到这时欧洲各民族进入了历史上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战争的第四个年头,人们尽管做出了种种牺牲、遭受了种种灾难,但还是看不到战争的尽头,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不仅在战壕中出现,而且也在两大阵营的平民百姓当中出现,其中个最惊人的表现是:1917年7月19日,德国国会以212票对126票通过了和平决议在英国,前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写了一封公开信,预言若不采取某种方法结束冲突,西方文明将崩溃。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17年的俄国】材料二:1917年出现于全欧洲的厌战主义情结在俄国表现得最为强烈、最为普遍;在俄国,3月和11月运发了两次大革命,它们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战后数年世界历史的模式。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17年的中国】材料三:1917年俄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 材料中的“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简要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 材料二中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哪次革命?取得了什么成果?指出俄国的“两次大革命与材料一中的战争之间有何联系。 (3) 1917年中国正在经历的哪场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闸门?依据材料三指出1917年后这场运动所宣传的思想出现的新变化?并举出在这一新变化影响下发生的改变20世纪中国命运的伟大的开端事件? 24. (20分) (2018滨州) 历史因创新而生动,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欧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英国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说明在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障下,经济会飞速发展,崛起后的英国在与大清王朝的较量中,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同时也促成了中国人在民族认识上的亟变和探索。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三:人类科技发展经历了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三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是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四: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1) 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哪一事件?请概括该“运动”的历史作用。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中国人“亟变和探索”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请说出近代中国开启政治领域“亟变和探索”的历史事件。 (3) 第二次“革命”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每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4) 材料反映了列宁在政策上作出了怎样的调整?材料中“新的政策”有什么特点?(不得摘抄材料中的原句) 25. (25分) 阅读材料材料一:华盛顿会议之后,日本出版了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一书,指出:“日本帝国也只有当它的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它离开了大陆就必然会死亡。可是美国却残忍的企图砍掉这些根,并企图取代日本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材料二:由于战后初期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立,没、苏之间的“冷战”气氛骤然加剧。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想国会宣读一篇咨文,提出这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既是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材料三:根据所学请回答:(1) 材料一表明: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华盛顿会议中,与会国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什么条约,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 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是什么?(3) 材料三表明的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什么局面? 这一局面初步形成于什么时候?(4) 在当今世界格局下,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5) 你认为,中国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如何占据优势?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90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