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教学案 第1章 从实验学化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10225452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教学案 第1章 从实验学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教学案 第1章 从实验学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复习教案备选例题例1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萃取法 B.加热分解法 C.结晶法 D.分液法 E.蒸馏法 F.过滤法(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_。(2)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_。(3)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4)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 )的混合物_。(5)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_。.碘(I2)和溴均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溶液分别呈紫色和橙色,有机溶剂之间大都能互溶,直馏汽油、酒精、苯、四氯化碳都是常见的有机溶剂。在酒精、苯、四氯化碳、硝酸钾溶液、蒸馏水五种试剂中:(1)能把碘单质从碘水中萃取出来的是_,进行分液之后是否能得到纯净的碘单质?_。(2)能把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并在分液时使溴从分液漏斗下端流出的是_;萃取时,液体接近无色的是_层,有色的是_层。解析:.根据各物质的性质不同,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1)苯与四氯化碳均不溶于水,酒精、硝酸钾易溶于水,故苯与四氯化碳均可萃取碘水中的碘,但分液后得到的是碘的有机溶液,而不是纯净物;(2)因苯比水的密度小,四氯化碳比水的密度大,因此能把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并在分液时使溴从分液漏斗下端流出的是四氯化碳,萃取时,上层液体是水,接近无色,下层液体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呈橙色。答案:.(1)F (2)C (3)D (4)E (5)A .(1)苯、四氯化碳 否 (2)四氯化碳 上 下总结:一是要把握好萃取操作的方法;二是要领会理解萃取的原理。萃取时往往只考虑溶质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要相差很大,而对两种溶剂不能互溶较容易忽视,致使溶质溶在溶剂中无法分液。例2 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某学生为了检验其成分,按照如下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解析:本题考查碳酸根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检验碳酸根离子时注意不要引入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选择硝酸;因硫酸根离子的存在会对氯离子的检验产生干扰,所以要先检验硫酸根离子并用过量的硝酸钡除去硫酸根离子。答案:试剂:过量HNO3溶液 过量BaNO32溶液 少量AgNO3溶液 结论:Na2CO3 Na2SO4 NaCl例3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3.5 g A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2.24 L CH4所含电子数为NAC.500 mL 1 molL1的K2SO4溶液中含有K的数目为NAD.0.5 mol O2和0.5 mol O3的混合物所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2.5NA解析:选项分析A()由公式nmM计算得知,13.5 g Al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知,0.5 mol Al完全反应生成0.75 mol H2,即H2的分子数为0.75NAB()由公式nVVm计算得知,标准状况下,2.24 L CH4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个CH4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个,故0.1 mol C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C()由公式ncBV溶液计算得知,n(K2SO4)0.5 L1 molL10.5 mol,则n(K)2n(K2SO4)20.5 mol1 mol,即K的个数为NAD()0.5 mol O2含氧原子为1 mol,0.5 mol O3含氧原子为1.5 mol,所以氧原子总数为2.5 mol,即2.5NA答案:A例4 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5a%的氨水,按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NH3的质量分数为( )A.3a% B.6a% C.3a% D.3a%解析:若两者等质量混合,混合溶液中NH3的质量分数为3a%。等体积混合时,因氨水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因此a%的氨水质量大于5a%的氨水的质量,相当于等质量混合后,又加入了一定量的a %的稀氨水,故混合后NH3的质量分数应小于3a%。答案:D例5 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的Na2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如下:A.在天平上称出14.2 g硫酸钠固体,把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并冷却至室温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转移到容量瓶中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注入容量瓶中,并轻轻振荡E.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请填写下列空白:(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填序号)。(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天平(带砝码、镊子)、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_、_。(3)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填序号)。a.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1-3-1所示b.没进行上述操作步骤D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d.砝码上沾有杂质图1-3-1e.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2)还应有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和量筒。(3)a俯视使V减少,故使c偏高;b未进行洗涤,使n减小,故使c偏低;c项使V增大,故使c偏低;d使m增大,故使c偏高;e无影响。答案:(1)ABDCE(2)量筒 胶头滴管 500 mL容量瓶(3)ad复习学案备选习题1.如图1-3-2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图1-3-2答案:A解析:B项错,试管内的液体太多,没有用酒精灯外焰加热;C项错,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D项错,漏斗下管口没有靠在烧杯内壁上。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对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2.3 g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B.18 g水所含的氢原子数目为NAC.常温常压下,11.2 L氢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答案:A解析:B、D项中要求的是原子数目而不是分子数目;C项中的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3.如图1-3-3所示,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所含原子数相等图1-3-3B.气体密度相等C.气体质量相等D.摩尔质量相等答案:A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知,两瓶内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个数相同,又因两瓶内气体均为双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个数相等。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C.1 L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D.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答案:BD解析: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相同时,任何气体的体积相同,但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故A项不正确;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故B项正确;1 L一氧化碳气体和1 L氧气,在未知状态下无法确定其物质的量的大小关系,所以无法确定其质量的大小关系,故C项不正确;因为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的摩尔质量相等,所以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等,其质量也一定相等,故D项正确。5.配制250 mL 0.1 molL1的盐酸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容量瓶内有水,未经过干燥处理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至刻度线答案:C解析:A项,容量瓶内有水,既不影响溶质的质量,也不影响液体的定容;B项,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造成溶液体积超过容量瓶刻度线,使浓度偏低;C项,量筒在量取液体体积时,已把附着在量筒壁上的液体体积考虑在内,所以量完液体后,不能用水洗涤,否则会造成溶质的质量增多,浓度偏高;D项,定容后,摇匀会使一部分液体附着在容量瓶壁上,此时液面虽低于刻度线,但已经配制完成,如果再加水,会使溶液体积增大,浓度偏低。6.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含分子个数最多的是_,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质量最大的是_。A.6 g H2;B.0.5 mol CO2;C.1.201024个HCl分子;D.148 g H2SO4;E.92 g乙醇(C2H5OH);F.4 时10 mL水答案:A A E D解析:先求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再作比较。A项,n(H2)6 g2 gmol13 mol;C项,n(HCl)1.2010246.021023 mol12 mol;D项,n(H2SO4)148 g98 gmol11.51 mol;E项,n(C2H5OH)92 g46 gmol12 mol;F项,4 时水的密度为1 gmL1,10 mL水即为10 g,n(H2O)10 g18 gmol10.56 mol。7.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500 mL,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要叙述该实验的实验步骤:_;_;_;_;_;_;_。(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规格:_)、托盘天平,还需要哪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_。(3)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偏大的有_;偏小的有_;无影响的有_。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D.往容量瓶中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H.定容后盖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答案:(1)计算 称量 溶解 移液 洗涤 定容 摇匀(2)500 mL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3)AC BDEFH G解析: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容量瓶的规格,配制500 mL溶液应选用500 mL容量瓶。误差分析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溶质的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二是溶液的体积如何变化,结合这两点,便可顺利解答。复习练案备选习题1.下列实验目的能够实现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3.23 g NaCl固体B.用50 mL量筒量取30.12 mL水C.向小试管中加入100 mL稀盐酸D.用胶头滴管取约1 mL溶液答案:D解析: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 g,不可能读到0.01 g,因此A项错误。50 mL量筒的最小刻度为0.1 mL,不可能读到0.01 mL,因此B项错误。小试管的容积约为10 mL,根本无法向其中加入100 mL稀盐酸,故C项错误。1 mL溶液约为20滴,完全可以用胶头滴管来取,故正确答案为D。2.以下实验装置一般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图1-3-4A. B. C. D.答案:D解析:是蒸馏装置,用于分离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为蒸发装置,用于从溶液中得到固体;为过滤装置,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铁粉B.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C.用溶解和过滤的方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D.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答案:A解析:B中汽油与煤油互溶,不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C中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可用结晶的方法;D中方法易引起爆炸。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分子B.1 mol氧的质量为16 gC.0.5 mol He约含有6.021023个电子D.2H既可表示2个氢原子又可表示2 mol氢分子答案:C解析: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微粒”,这里的“微粒”并不一定是分子,A选项错误;“1 mol氧”的说法错误,B选项错误;“2H”只能表示2个氢原子,D选项错误。5.配制250 mL 0.10 mol/L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线答案:C解析:B项,如图1-3-5乙所示,定容后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C项,如图1-3-5甲所示,情况与B项相反;A、D两项易判断出会偏小。图1-3-56.有98 g纯H2SO4和纯H3PO4的混酸,测知其中含氧元素65.3%,则混酸中H2SO4和H3P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31 C.41 D.任意比答案:D解析:H2SO4、H3PO4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都为65.3%,所以与两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比例无关。7.只给出表中甲和乙对应的量,不能用来求物质的量的是( )甲乙A物质的微粒数阿伏加德罗常数B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C固体体积固体密度D非标准状况下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答案:C解析:A项对应公式nN/NA;B项对应公式nV/22.4 Lmol1;C项只能求出固体的质量,无法求其物质的量;D项对应公式nm/M。8.(1)现有34 g某气体,摩尔质量为17 gmol1,则:该气体为_mol。该气体所含分子数为_NA。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2)_g H2O中的氧原子数目与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中的氧原子数目相同。答案:(1)2 2 44.8 (2)36解析:(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4 g/17 gmol12 mol,所含分子数为2N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mol12 mol44.8 L。(2)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为1 mol,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2 mol,故水为2 mol,即36 g。9.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MgSO4,可选用BaOH2、HCl和K2CO3三种试剂,按如下步骤操作:(1)写出三种试剂的化学式:A_,B_,C_。(2)加过量A的原因是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3)加过量B的原因是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答案:1BaOH2 K2CO3 HCl(2)除尽Mg2和SO42-MgCl2BaOH2BaCl2MgOH2MgSO4BaOH2BaSO4MgOH2(3)除尽过量的Ba2BaOH2K2CO3BaCO32KOHBaCl2+K2CO3BaCO3+2KCl解析:除杂时,除杂试剂要过量,但过量试剂在后续操作中必须能除去。所以加入BaOH2溶液必须在加入K2CO3溶液之前,盐酸放在最后加入。加入过量的BaOH2是为了除尽Mg2和SO42-,加入过量的K2CO3是为了除尽过量的Ba2。本章测评案备选题目1.物质的分离方法很多,实验室中常用的下列仪器中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漏斗 量筒 蒸馏烧瓶 天平 分液漏斗 研钵 蒸发皿A. B.C. D.答案:C解析:用于过滤;用于蒸馏;用于分液;用于蒸发结晶。2.同温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最大的是( )A.二氧化碳 B.氯气C.氢气 D.氮气答案:C解析: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气体,n1n2p1p2,nmM,m相同时,M越大,n越小。3.实验室有一试剂瓶盛有50 mL 1 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此溶液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的NaClB.100 mL 0.5 molL1的NH4ClC.150 mL 3 molL1的 KClD.75 mL 2 molL1的 CaCl2答案:A解析: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是N1 molL10.05 L3NA0.15NA。A项中氯离子数目是N1 molL10.15 LNA0.15NA;B项中氯离子数目是N0.5 molL10.1 LNA0.05NA;C项中氯离子数目是N3 molL10.15 LNA0.45NA;D项中氯离子数目是N2 molL10.075 L2NA0.3NA。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ol醋酸的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B.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C.30 g乙烷(C2 H6)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氯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11.2 L答案:C解析:30 g C2H6的物质的量n30 g30 gmol11 mol,其原子数目为8NA。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11 g X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 g/mol)时,压强为1104 Pa。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X气体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到5104 Pa,这时容器内X气体的分子数约为( )A.3.31025 B.3.31024C.7.51023 D.7.51022答案:C解析:11 g X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1 g44 g/mol0.25 mol,等温等容条件下,n1n2p1p2,n2n1p2p10.25 mol5104 Pa1104 Pa1.25 mol,N1.25 mol6.021023 mol17.51023。6.现欲配制1 mol/L的NaOH溶液,实验室中只有300 mL含有60 g溶质的某浓度的NaOH溶液。应取该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14 B.15 C.21 D.23答案:A解析:300 mL溶液中含有n(NaOH)1.5 mol,V(液)1.5 L,V(H2O)1 200 mL。7.关于在4 时向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标准状况下测得)HCl气体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B.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 L答案:B解析:标准状况下22.4 L HCl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质量为36.5 g,溶液的质量则为(36.5 g100 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 g136.5 g100%26.7%,溶液的体积为136.5m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8.营养液中含有丰富的钾、锌等元素,体积相同的某营养液两份,其配方如下:KClK2SO4ZnSO4ZnCl2(1)0.3 mol0.2 mol0.1 mol(2)0.1 mol0.3 mol0.1 mol两份营养液中各离子浓度(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仅c(K)相同 D.仅c(Cl)相同答案:A解析:(1)中:n(K)0.3 mol0.2 mol20.7 mol,n(Cl)0.3 mol,n(SO42-)0.2 mol0.1 mol0.3 mol,n(Zn2+)=0.1 mol。(2)中:n(K)0.1 mol0.3 mol20.7 mol,n(Cl)0.1 mol0.1 mol20.3 mol,n(SO42-)0.3 mol,n(Zn2+)=0.1 mol。9.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Cl、CaCO3、CuSO4、KCl、Na2SO4、MgCl2、KNO3中的某几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化学方法现进行如下实验: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向另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1)原混合物中肯定没有_。(2)原混合物中肯定有_。(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答案:1CuSO4、CaCO3、Na2CO3 2Na2SO4、MgCl2 3KNO3、NaCl、KCl解析:根据实验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CuSO4和CaCO3(因为CuSO4溶液显蓝色,CaCO3难溶于水)。根据实验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a2SO4,肯定没有Na2CO3(因为BaSO4和BaCO3都是白色沉淀,但BaCO3溶于稀硝酸)。根据实验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含有MgCl2因为MgOH2是白色沉淀。对于KNO3、NaCl、KCl,题目中没有进一步用实验检验,因此不能确定是否含有。10.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2)第步中,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4)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150 mL 0.2 mol/L NaCl(精盐)溶液,图1-3-6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图1-3-6 答案:(1)取第步后的上层清液12滴于点滴板上,再滴入12滴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2Ca2+CO32-CaCO3,Ba2+CO32-BaCO3(3)在此酸性条件下,会有部分沉淀溶解,从而影响制得的精盐的纯度(4)未用玻璃棒引流;未使用与150 mL容积相接近的容量瓶解析:(1)鉴别SO42-的特征试剂为含Ba2的溶液,可取第步后的上层清液再加BaCl2溶液,看是否还产生沉淀来判断,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BaCl2已过量。(2)第步的目的是除去Ca2和过量的Ba2,因此离子方程式应有Ca2CO32-CaCO3,Ba2CO32-BaCO3。(3)如果先加盐酸调pH再过滤,可能使部分沉淀溶解,导致所得食盐不纯。(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要求所选容量瓶的容积应与待配制溶液的体积相等,如果不等应选略大于此体积的容量瓶,即250 mL容量瓶;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而图中所示没有按要求做。一、化学实验方法易错面面观(学案版全解)1.忽视其他离子的干扰而导致出错例1 有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得出相应结论,你认为合理且正确的是( )错因分析:错选A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排除Ag+的干扰;错选C、D的原因是没有排除HCO3-的干扰。若干扰离子存在,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从而导致实验结论错误。正确解法:A项先加BaCl2溶液,再加足量稀盐酸,得到的白色沉淀除BaSO4外,还可能是AgCl,而B项先加足量稀盐酸,无气体,无沉淀,排除了SO32-、CO32-、Ag+等的干扰,再加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只能是BaSO4,所以B项合理;C项,试液中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试液中可能有CO32-,也可能有HCO3-;D项试液中加BaOH2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硝酸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沉淀为BaCO3,若溶液中有HCO3-时,也会产生BaCO3沉淀,故C、D项不合理。答案:B2.忽视实验基础导致错误例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B.用10 mL的量筒量取8.58 mL蒸馏水C.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法收集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错因分析:本题多数同学易错选B项,原因是对量筒的精确度把握不够。也有同学会误选A项,主要是没有考虑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潮解且具有腐蚀性。正确解法:选项A,NaOH易潮解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放在滤纸上称量。选项B,10 mL量筒达不到0.01 mL 的精确度。选项C,Cl2的制取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并且Cl2能与H2O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D,盐酸的存在能防止Fe3+水解。答案:D纠错必备:解答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目要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几个“先后”,如加热操作、制取气体操作、收集气体、中和滴定、焰色反应等。几个“零”,如滴定管的零刻度、量筒及容量瓶没有零刻度、托盘天平的零刻度、温度计的零刻度等。几个“数据”,几种仪器的精确度,如托盘天平、滴定管、量筒等。3.忽视实验目的导致仪器连接错误例3 如图1-3-7所示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夹持装置均已略去)。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图1-3-7(1)若锥形瓶中盛装锌片,分液漏斗中盛装稀硫酸,则:当仪器连接顺序为ADBBC时,两次使用B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依次是CuO、无水CuSO4粉末。此实验的目的是_。为了使B中的CuO反应充分,在不改变现有药品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有_(写一种)。加热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2)若锥形瓶中盛装Na2SO3固体,分液漏斗中盛装H2SO4溶液,B中盛装过氧化钠固体,验证SO2与过氧化钠反应是否有O2生成。SO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O2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根据气流方向,从图中选择适当的仪器进行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 )( )( )( )( )(可以不填满,也可以补充)。装置B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验证有O2产生的方法是_。错因分析:题目给出了几个盛有不同药品的装置,一些同学不能根据所制得的气体与其可能含有杂质的性质差异及其装置来综合分析,导致连接错误,如(2)中的连接,忽视SO2的污染、不清楚C、E装置的差异而错选连接装置。正确解法:(1)装置A中产生的H2被浓硫酸干燥后通过灼热的CuO,由于H2具有还原性,能将CuO还原为Cu,通过无水CuSO4来验证H2O的生成,最后连接C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盛有无水CuSO4的B中,可见此实验的目的是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要使CuO与H2充分反应,关键是控制好生成H2的速率。H2不纯净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需要对气体进行验纯。(2)根据CO2与Na2O2反应即可推出SO2与Na2O2反应生成O2的化学方程式。装置A产生SO2,经浓硫酸干燥后通入盛有Na2O2的装置B中,最后连接盛有碱石灰的装置C,防止剩余的SO2逸出,同时也防止空气中的CO2、H2O与Na2O2反应产生干扰。可利用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性质来检验是否有O2生成。答案:(1)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 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H2SO4溶液缓慢滴入 检验装置中空气是否排尽或检验氢气是否纯净(2)2SO2+2Na2O22Na2SO3+O2 A D B C 淡黄色固体粉末逐渐变为白色 将一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装置末端出气口处,看木条是否复燃纠错必备:一个完整的气体实验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置、主体实验装置、尾气处理装置”五部分,其一般连接顺序为:气体发生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二、常用计量易错指津(学案版全解)1.忽视物质的状态而导致出错例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O2和1 mol N2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B.H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C.在标准状况下,1 mol H2和1 mol H2O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D.在标准状况下,22.4 L 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错因分析:忽略“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态。正确解法: A项没有指明条件,无法判断;B项,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应是Lmol-1,且没有指明条件;C项,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态,它的体积远小于22.4 L;D项,标准状况下,22.4 L 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又因为每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氮原子,因此所含有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D纠错必备: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的常见物质有SO3、苯、CCl4、水等。2.片面理解“22.4 Lmol-1”的条件导致出错例5 经测定,C2D4(D即氘)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又知CH3OH(甲醇)在常压下的沸点为6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测定C2D4气体摩尔体积的温度、压强一定是标准状况B.1 mol CH3OH与1 mol C2D4的体积可能相等C.1 mol CH3OH与1 mol C2D4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D.C2D4与O2发生化学反应有可能制得CH3OH错因分析:“C2D4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是本题设下的陷阱之一。请注意:C2D4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C2D4气体摩尔体积的一个个例。本题还以“CH3OH(甲醇)在常压下的沸点为65 ”来干扰学生对“1 mol CH3OH与1 mol C2D4的体积可能相等”对与错的判断。请注意:这里并没有规定物质的温度和压强,若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强下,1 mol CH3OH与1 mol C2D4都是气体时,体积是可能相等的。正确解法:A.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不一定只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该项不正确。B.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CH3OH和C2D4都为气体且n和p相同时,T1T2=V1V2,V1可能等于V2,该项正确。C.1个CH3OH、C2D4分子内都含6个原子,故该项正确。D.化学反应不能实现同位素H与D(氘)之间的转化,故该项错误。答案:AD指点迷津: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但1 mol气体的体积刚好是22.4 L,并不一定处在标准状况下,调节温度和压强在非标准状况下也可能是22.4 L。3.错误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涉及两个物理量,即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一般来说,在运用概念时,溶质的物质的量比较清晰,而溶液体积易混淆。主要混淆点有两处:一是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等同,如1 L H2O中溶解了溶质,在计算时易错用1 L H2O作为溶液体积;二是将溶液体积进行简单的相加,如1 L H2O和1 L 浓硫酸混合后易错用2 L作为溶液体积。例6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A将40 g NaOH溶解于1 L水中B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C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D将10 g NaOH溶于水中配成250 mL溶液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点有很多,1 L水被误认为是1 L溶液,22.4 L气体被误认为是1 mol,1 L和9 L溶液混合被误认为是10 L。正确解法: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而不是单位体积溶剂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故A项错误;22.4 L氯化氢气体没指明是在标准状况下,不一定是1 mol,故B项错误;浓盐酸与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总体积不是二者体积的加和,C项错误;10 g NaOH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配成25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D项正确。答案:D4.忽视物质的组成导致出错例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常温、常压下,11.2 L氯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C.32 g氧气所含氧原子数目为2NAD.46 g钠所含钠原子数目为2NA错因分析:忽视氦为单原子分子,导致错选B。正确解法:由于不是标准状况,因此不能使用22.4 Lmol-1进行有关计算,故A项错误;而通过计算可知32 g O2与46 g Na所含的原子数均为2NA,故C、D项正确;氦气为单原子分子,故1 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B项是正确的。答案:A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