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0217445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一、2011计划出台背景和制定过程(出自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答记者问)1998年5月4日,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985工程”。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刘延东国务委员多次指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抓紧提出落实方案。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经反复研讨,不断梳理思路,多次修改细化方案,并先后听取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第21次咨询会议代表、地方教育部门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基金委、中国科协等11个部委和单位的意见。教育部多次召开部党组会、部长专题办公会审议文稿。2011年12月27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对“2011计划(送审稿)”进行了审议,原则通过,建议尽快按照相关程序报批后启动实施。2012年3月22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5月4日,又联合印发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教技20127号)。5月7日,两部委联合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2011计划”正式进入实施操作阶段。二、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简要地归纳为“1148”,即一个根本出发点、一项核心任务、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和推进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1)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既是“2011计划”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标准和条件,旨在引导高校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聚集一流的创新团队,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创造一流的创新成果,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办学模式,加速建立能够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和新实力。(2)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2011计划”提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任务,目的是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增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导向性,增加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其中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3)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大力推进学校和学校、学校和科研院所、学校和行业企业以及学校和区域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建成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4)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动高校深化机制体制改革,“2011计划”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在总结近年来高校改革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改革设计,建立综合改革实验区,着力推动八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二是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五是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六是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七是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八是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三、实施2011计划的重大意义(摘自袁贵仁部长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实施“2011计划”,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实施“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举措。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讲话通篇都贯穿着提高质量这一主线。创新能力提升,则是提高质量的灵魂。教育部、财政部决定联合实施“2011计划”,就是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次,实施“2011计划”,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更加注重内涵提升新的发展阶段,要求高校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在质量、特色和结构上下功夫。实施“2011计划”,紧紧抓住创新能力这个根本,抓住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这个关键,必将有力推动高校把更多的心思、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源用于提高质量上,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再其次,实施“2011计划”,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增长很快,为提高科技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就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最主要因素。“2011计划”所提出的坚持“三个面向”,打破分散封闭、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用结合等发展理念,必将对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四、稳步推进“2011计划”顺利实施的几点要求(出处同三)(1)加强领导,精心谋划,保证开局良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批计划项目启动的效果如何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到计划的全面实施和今后发展。“2011计划”是一场系统的改革,牵涉到利益结构的调整,考验我们的智慧和能力。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稳步推进改革,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进度和时机,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和合理诉求,保证计划的良好开局,确保高等教育大局的和谐稳定。(2)通盘考虑,远近结合,突出质量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研究制定参与协同创新规划,择优遴选条件较成熟、前期基础较好并具有较强优势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要充分考虑多种参与方式,注重改革创新和能力提升。对于少数有可能进入国家“2011计划”支持的,要给予重点培育;对于目前尚不具备条件的,可通过其他项目支持发展,培育成熟后再考虑申报。千万不要层层发动,不要全面开花,不要一哄而上,不要临时拼凑,坚决避免盲目申报、劳民伤财和不正之风。(3)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努力取得实效。“2011计划”项目设计,要面向时代要求,多去想如何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实质性贡献。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要找准重点难点,加大力度对开展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具体困难给予政策保障、经费支持。教育行政部门要创新工作机制,统筹考虑、加强指导、精心谋划,公平把关、透明评审、分层分批实施。各高校要大胆推进,不等不靠不要,在人才聘用、资源配置、考核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力争有所突破。(4)加强研究,及时总结,科学合理实施。“2011计划”的实施管理还是新生事物,既要积极改革、大胆推进,也要及时总结、改进完善。要尽快研究制定“2011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协同创新资金管理以及绩效评价管理等办法,完善细化第三方专家评审和评审机制,逐步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5)多方协作,明确责任,形成推进合力。教育部、财政部为实施“2011计划”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地各高校也要落实责任人和职能部门,明确工作责任,在政策研究、统筹规划和资源配置上予以有力保障。“2011计划”的科学实施,也离不开科技、人事等许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行业、企业、地方的密切配合。各地各高校要以高水平的谋划、高标准的设计,争取多方支持,集成有效资源,形成推进合力,努力为计划的安排实施创造良好条件。五、“2011计划”实施中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摘自杜占元副部长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1)以机制创新为特色的基本要求“2011计划”是以机制创新为特色的一个改革性计划。可以说,机制创新改革既是计划的根本特点,也是计划的本质要求和成功关键,同时更是实施操作的难点。做好机制体制改革应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一、要有改革的思路,只有改革才会有创新,只有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沿袭以往老的做法和办法是难以真正突破内部机制障碍和外部体制壁垒的。二、形成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是机制改革的重点。协同创新与传统科研合作相比,在创新要素有机结合、形成有效创新载体、建立长效创新机制、构筑新的发展优势等方面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高要求,是合作的提高与升华。机制创新贯穿于创新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2011计划”重在解决创新链条和创新管理各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适应、不配套、封闭、分散的问题,这是对高校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也体现了教育、科技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三、机制体制创新要紧紧围绕提高创新能力这个核心目标来开展,同时,又要深入探索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统筹推进机制。“三位一体”的目的就是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增强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概括起来就是以人才为根本,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做支撑,形成有效的平台和创新机制,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只有通过“三位一体”的机制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2)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的基本实施方式“2011计划”提出了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体制两项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将二者有机统一在协同创新中心这一载体上,也就是说,“2011计划”实施的直接载体就是重点建设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应坚持“多元、动态、融合、持续”的运行机制,中心研究人员可以采用新的选聘机制,来源可以是多元的,研究方向可以按需进行动态调整,创新资源和要素应实现高度汇聚与深度融合,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作为载体突破了一般科技计划项目、基地建设的设计思路和理念,也不同于普通的专项改革试点项目,在操作上具有相当的挑战性,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中心的组建必须由高校牵头,中心定位为依托高校管理的相对独立实体,依托高校具有管理自主权,但不要求组建法人实体。二是虽然四类协同创新中心的名称一样,但组建形式可根据发展和创新要求探索多种有效形式,既有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之间的不同,也有同一模式中的不同特色。支持和鼓励高校、地方,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不同模式、积累改革经验,不固化形式。三是计划重在鼓励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中心的单位组成既可以是强强联合,也可以是优势互补,参与单位数量不作限制,但要求是实质性参与和发挥作用,绝不搞凑数和拼盘。同时,也应注意参与单位不是越多越好,不是要搞大联盟,不需要大而全。四是从实施和管理角度,原则上要求中心推选出一所牵头高校,牵头高校要积极吸纳相关优势单位,并能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效运行机制和协同创新的新优势,要坚决避免成为一个要钱工程,防止演变成联合申请,分灶吃饭。(3)以开放、择优为原则的基本遴选机制实施方案对计划的评审和评价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全面开放的原则。“2011计划”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不限定身份,不固化单位,不搞论资排辈,只要具备协同创新基础、具有强烈的改革意愿、能够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符合计划申报相关条件的高校均可参加。二、建立专家参与、择优支持的机制。计划的实施将分为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评价三个实施步骤,特别是突出体现了要在前期培育组建的基础上,再进行申报、认定和择优支持的程序,也就是说,要先做后支持。在评审程序上明确了专家评审、专家咨询委员会综合咨询和领导小组审议认定三个评审环节,以教育部科技委、社科委为主,引入了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评审、监督机制,减少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国内外管理、技术和经济方面专家的作用。在实施环节上,除了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的准入条件,还将引入绩效评价和动态调整的机制。三、在计划实施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地方、相关部门的作用。不仅鼓励地方、相关部门在培育组建过程中加大投入和组织力度,在前期初评、推荐和后期运行管理、绩效评价中也将积极发挥地方、相关部门作用。同时,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相关部门和行业以及高校设计建立自己的相应计划,以强化推进协同创新。四、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2011计划”一方面要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统筹推进,另一方面也将对国家支持的数量进行总体把握,采取分级负责、择优推荐方式,分年度组织推荐申报和认定工作,逐年进行落实。在国家支持中,不搞平均主义和照顾,不在同一领域重复立项,鼓励大家在协同的过程中,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实现更大发展。(4)以资金、政策为重点的基本支持方式实施方案突破了单纯经费支持的方式。一是要求学校、地方要加大投入,确定了在充分、有效集成现有资源、积极吸纳多方投入和支持基础上,国家再给予支持的基本原则。同时对于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要求在教育部和财政部支持的同时,各个方面,包括地方、行业和学校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二是构建了资金和政策的组合支持方式,除资金稳定支持外,强调政策在机制创新中的支持作用。三是明确了国家支持的主体是支持高校开展协同创新,支持高校的改革发展。在资金支持方面,首先要赋予高校在合理范围内经费使用的主动权,给改革创新留出空间。其次是资金支持将重点用于推动改革的成本上,主要包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人才选聘以及协同创新与运作管理等方面。三是强调在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必须加强地方、行业、企业投入,也包括高校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政策支持方面,首先是优先支持高校在人才聘用、考核评价、人才培养、交流共享等改革方面进行先行先试,计划的实施为改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只要是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积极举措和合理要求都有可能作为支持的范围予以统筹考虑。其次是对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将重点研究在人才选聘、研究生招生、留学生交流资源开放、共享等相关资源配置和组织推荐国家相关任务方面予以重点倾斜支持和先行先试。六、2011计划关于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出处同五)(1)启动首批中心认定工作。今年是“2011计划”启动实施之年,首批中心的认定工作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务必充分认识到计划启动实施的重要性和挑战性。首批中心的质量,对下一步计划实施具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今年工作的时间进度初步考虑如下:本次会议后,教育部、财政部将于近期联合下发2012年度评审认定的通知。各地、相关部门和高校,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加大投入、加强资源汇聚,推动开展实质性的工作。9月份前,根据计划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和申报条件、评审标准,对已开展的工作进行评估并提出审核意见。符合条件的协同创新中心,按照推荐名额要求,由牵头高校通过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推荐。其中,所有面向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均须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和推荐,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的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可直报。10月至11月,在专家评审和咨询基础上,经领导小组审议确定认定名单并完成财务审核和批复工作。首批中心认定,将按照“数量从严、质量从优”的基本原则,并采取总量控制方式。具体推荐名额初步考虑为:每个省推荐地方高校牵头申报的四类协同创新中心,推荐总数控制在2项以内;中央部门直属高校牵头申报的四类协同创新中心,推荐总数控制在平均每个高校约为1项。其中,中央部门直属高校牵头申报的面向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不占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名额,高校作为主要参加单位不受推荐名额的限制。具有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改革和支持力度大、前期培育组建成效明显的协同创新中心将作为今年认定支持的重点。今年认定数量初步考虑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总量在20个左右,面向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总量不超过15个。各地、相关部门和高校要在前期培育组建的基础上择优进行推荐,实事求是,示范推进,宁缺毋滥,避免盲目性。(2)推动地方和高校共同推进。“2011计划”强调和突出了改革,计划提出的机制创新、改革措施许多都是新的,做法也同以往不同。教育部、财政部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解读和座谈交流,指导高校、地方准确理解和把握。高校和地方要按照计划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统筹部署本校、本地区的协同创新工作。据了解,目前已有少数省市和高校,已经或正在制订本省市或学校的“协同创新计划”,今年启动实施。在今年的工作中,地方和高校要注重总结前期改革探索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学习,根据“2011计划”的要求加以巩固和提升,更好地体现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在凝练协同创新方向时要充分了解区域、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分析科学前沿的发展趋势和国家需要,体现出战略性和前瞻性,根据需求、目标等确定适合的协同创新类型;在组建协同创新体时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充分体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和分工协同,要根据方向和任务需求汇聚资源;在构建创新环境氛围时要紧密结合目标和任务要求,紧密结合高校发展,整体考虑各项改革之间的有效衔接;在整体方案设计中要突破单纯按学科发展或科研课题进行设计的思路,更要避免为申报而设计,要把实际培养作为工作重点,而不是把编制报告当作工作重点。(3)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在“2011计划”和实施方案基础上,教育部、财政部还将充分吸收大家的工作经验,进一步研究制定“2011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加强内部机构的协同,也将尽快完成评审专家体系的建设工作,完善细化第三方评审和监督机制。(4)为今后工作做好准备。“2011计划”是一项长期工作和逐年实施的计划,明年和今后的工作将会正常化、规范化,要结合本校、本地区发展安排部署好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明年和今后计划认定的中心数量将较今年有较大增加,在机制创新上有进一步的深化。大家要正确处理好前期培育和国家认定的关系、今年申报与今后申报的关系,切实做好前期培育,把握好申报的节点,提早做好明年申报的准备。七、“2011计划”与“211工程”和“985工程”之间的关系(出处同一)“2011计划”是“211工程”、“985工程”的发展和延续,三者依据我国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各有侧重,相互依托。“211工程”、“985工程”重在学科、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的发展,重在高校内部的建设。“2011计划”重在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重在推动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创新力量之间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建立协同创新模式,从而能带动与推进“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八、“2011计划”:高校在行动(1)据中国教育报5月29日讯(记者张宝敏)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的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今天在天津大学举行揭牌仪式。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并讲话。杜占元指出,要准确把握“2011计划”的核心内涵,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国家将推动和引导相结合,支持地方和高校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不同模式、积累改革经验,实现更大发展。杜占元要求,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作为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后,由高校自己联合建立的首批实质性运行的协同创新中心,在建设过程中要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汇聚资源,建立协同创新体,进一步创新机制,形成创新要素聚集的战略高地,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将前期培育工作做实做好。同时要在建设过程中坚持校地、校院共同推进,不断延展协同创新的理念环境,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这一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加大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统筹考虑学校和区域的协同创新工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等参加揭牌仪式。(2)据中国教育网讯 2012年4月13日,合肥工业大学分别召开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研讨会和工作部署会,启动合肥工业大学协同创新工程。工大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光复教授和校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了研讨会,校领导李廉、徐枞巍、陈朝阳、洪天求、周军、赵韩、王德泽和部分学院、科研机构负责人参加了工作部署会。会议由校长徐枞巍主持。会上,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崔鹏作了“2011计划”情况报告,依据教育部科技司对2011计划的解读,详细介绍了2011计划的形成过程与背景、计划的总体设计、计划的实施方案等内容。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148”,即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创新模式,重点推进“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与会人员就合肥工业大学校“2011计划”的项目建议、优势与特色分析、协同创新内容理解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对“2011计划”的实施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徐枞巍进一步分析阐述了“2011计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对学校“2011计划”实施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不断深化与产业界的融合发展,培育产学研用发展潜力,围绕行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不断助推企业技术创新,已与一批行业内领先、影响力强的骨干企业建立了高水平协同创新体,在很多领域成为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并在部分关键领域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为学校“2011计划”的申报与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2011计划”的申报与实施工作中,学校要紧紧围绕行业产业的重大需求和重点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和项目的遴选、培育工作,进一步强化与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深化理解协同创新的理念,加快机制体制改革,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3)据中国教育网讯 2011年9月30日上午,中南大学在科教大楼会议室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研讨会,启动中南大学协同创新工程。实施“2011计划”,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动。实施“2011计划”遵循“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其重点任务就是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中南大学校领导黄伯云、黄健柏、徐建军、郭乃正、田勇泉、徐慧、胡岳华、周科朝、陶立坚、朱学红出席会议。研究生院、科研部、人事处、财务处、本科生院、规划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二级学院院长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刘少军副院长主持。周科朝副校长介绍了“2011计划”的实施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管理实施、政策保障七方面的内容,对其要点进行了重点解读,并在深入分析我校基础与现状的前提下对学校协同创新工程的开展作出部署。他建议,在即将召开的学校人事工作会议和教学工作会议中,将“2011计划”中重点强调的机制、体制改革内容列入会议重要议程,为抢抓“2011计划”战略机遇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他还从“强化协同管理,做好顶层设计”、“凝练优势项目,谋求先发优势”两方面作出了相关安排。黄伯云校长作重要讲话。他说,“2011计划”旨在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对于我校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作为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即将实施的另一个重点工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学校各部门、单位和二级学院一方面要深谋远虑,认真思考,积极应对国家需求,继续埋头苦干,争取成果,同时也要抓住机会,相互协调与合作,站在更高的着眼点上,打破学科、部门壁垒,实现学科建设的优化和科研项目的升华,不失去这一机遇。他说,“2011计划”与以往的教育工程的不同点是它实行以项目为单位的形式,按项目申报和审批,因此要求所有院系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协同创新,理顺各方关系,拓展内外渠道,需要大家抓紧做好接下来的准备工作,按照要求、转换思路、迎接挑战。能不能在“2011计划”中抢占先机,回答的是“各学科带头人把学科带到哪里去”的问题,希望与会人员认识到身上肩负的责任,为了学科的未来、学校的发展、为了国家高等教育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我校很多例子都证明了一个原本较为薄弱的学科经过大家的刻苦努力也是可以找到突破口的,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亦将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就各自的疑问及相关想法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校领导一一给予了回答。学校将在10月1530日还将组织战略研讨与调研,并在随后形成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全面启动我校协同创新工程,进一步发挥中南大学“产学研用”的特色。(4)中国教育网讯 2012年3月28日,大连交通大学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专题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大连交通大学副校长任瑞铭教授、科技处副处长崔云先教授、各学院主管科研工作副院长以及科技处全体成员,会议由任瑞铭副校长主持。会上,崔云先副处长首先介绍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背景和意义。结合相关文件资料,对“2011计划”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我校“2011计划”工作进展作了介绍。会议听取了各二级科研单位对大连交通大学开展“2011计划”工作的建议和本单位实施“2011计划”的设想。最后,任瑞铭副校长强调了“2011计划”对大连交通大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大连交通大学各单位如何进行“2011计划”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他指出,各单位要认真学习“2011计划”文件,结合我校实际和行业、区域发展需求设计计划方案,要注意整合校内外的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2011计划”是国家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机结合,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协同创新项目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行业产业、面向区域发展和面向文化传承创新四类。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大连交通大学“2011计划”工作全面启动。(5)据中国教育网讯近日,山东大学高等学校, 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工作部署会在中心校区知新楼召开。会议传达了“2011计划”文件精神,就山东大学“2011计划”项目筹划和培育工作进行了部署。副校长樊丽明、娄红祥、张运,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克明出席会议。樊丽明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强调。第一,“2011计划”的三个关键词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实质性贡献,要抓住“1148”深刻理解“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它是支持性和引导性计划,是引导改革的计划,通过改革,促进协同创新。第二,“2011计划”对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回应需求、凝练问题、争取资源、促进改革、聚集优质创新要素、服务文化繁荣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机遇。第三,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要选准协同创新方向,设计好协同创新模式,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服从总体部署,尽快推动协同创新项目进入谋划、论证和培育阶段。同时,樊丽明从文化传承创新、区域发展、行业产业、科学前沿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的角度强调了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2011计划”中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娄红祥主持会议,并从“2011计划”产生的背景、针对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山东大学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重点强调。第一,实施“2011计划”,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有利于高校争取资源,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提高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责;是高校在科研条件极大改善的情况下,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创新质量的重要举措;是高校积极参与提高国家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机遇。第二,山东大学通过“985”、“211”建设,科研实力和科研条件有了极大提升,国家、省部级平台数量大幅度增长,要充分把握住“2011计划”提供的机遇,促进学校学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协同创新是有形的科研创新体,平台设计要面向需求导向,领军人物世界一流,产出一流的成果,机制体制改革要大胆设想;协同创新中心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前期培育;系统分析现有优势学科、平台和优秀科学家需要的支持方式,合理编制预算经费,重点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经费。学术研究部部长赵显从“2011计划”主要内容、计划特点及组织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情况介绍。“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1148”,即一个根本出发点: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一项核心任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能力提升;四类协同创新模式: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2011计划”体现高校创新方式的转变;强调整体协同、多层次协同;按照协同创新模式以项目方式开展分类建设,在高校前期充分培育的基础上,择优支持;充分汇聚现有资源,积极吸纳社会支持和投入,形成针对性、多样化的支持措施。各学部就“2011计划”筹划和培育工作进行了分组研讨。各学院(中心、所)院长、分管科研或学科建设的副院长;各基层单位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研究中心,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以及学术研究部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6)据山西教育网讯 5月26日,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一行莅临山西考察和调研“2011计划”推进情况。雷司长一行先后出席了全省高校学习贯彻“2011计划”专题报告会、专题座谈会和专题研讨会,王李金副厅长主持了上述活动。 在专题报告会上,雷朝滋副司长做了关于学习贯彻“2011计划”的专题报告,就“2011计划”的形成背景、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案等做了详细的解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强调了要进一步增强推进协同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雷司长指出,“2011计划”就是要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学校和学校、学校和科研院所、学校和行业企业及学校和区域发展与国际合作深入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动高校深化机制体制的八个方面的改革。雷朝滋副司长强调,要确保“2011计划”的顺利实施,就必须提高认识,转变理念,准确把握“2011计划”的要求与定位,要加强统筹,做好顶层规划,先行先试。全省19所本科高校的校长、分管校长和科技处长、省级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负责同志共计300余人参加了专题报告会。 专题报告会结束后,雷朝滋副司长一行还与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部分高校的校长、分管校长和科技处长进行了专题座谈。在听取了大家关于对“2011计划”的理解、认识以及贯彻落实“2011计划”的思路和想法后,雷朝滋副司长、明炬处长和邰忠智处长先后发言,对山西高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行动予以充分肯定,并就如何更有效地贯彻落实“2011计划”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政策建议。 在当日下午召开的专题研讨会上,王李金副厅长就山西省贯彻落实“2011计划”情况进行了简要汇报,太原理工大学张文栋校长作了题为山西煤炭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情况的专题汇报,介绍了我省煤炭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前期准备及具体筹建情况。合作高校和协同单位负责人先后发言,对煤炭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筹建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表示愿与太原理工大学加强合作,推动山西煤炭产业科学发展。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汇报和发言后,雷朝滋副司长一行对煤炭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予以了充分的肯定,特别强调指出,高校科学研究要从重视基础研究向重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变,要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创新转变,要从“能做什么”向“需要做什么”转变。同时,雷司长一行还就煤炭产业协同创新的筹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并要求太原理工大学和协同单位要按照“需求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开放流动、服务社会”的原则开展合作,推动煤炭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