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浅说.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207192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浅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浅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浅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浅说一、高考命题走势 纵观19992009近10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92003话题作文“一统天下”,2004命题作文“石破天惊”“一石激起千层浪”,20052007话题、命题、材料作文“三足鼎立”,20082009基本上是命题、材料型“一分为二”。为明确题型,特将2004年分省命题以来全国高考题型列表如次:年 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话题型 14 10 7 4 0 2命题型 1 4 6 9 10 8材料型 0 2 4 5 8 8小 计 15 16 17 18 18 18 全国高考卷近4年,年年为材料作文。2006年,乌鸦仿鹰抓羊俯冲,牧羊人抓住,小孩说可爱;2007年,漫画摔了一跤,家庭,学校,社会都说“出事了吧”;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种种爱心之举;2009年,对小兔等动物在游泳训练班仍然不会水的三种议论。由此可见,全国语文高考大有回归10年以前材料作文之趋势。二、材料作文类型 高考材料作文,一般而言,从材料表达形式特点看,可分为文字、图表、漫画三类,而以文字材料为主。漫画作文,如1983年这下面没水,1996年截错肢了二幅,2007年全国卷摔了一跤,2008年江西卷助鼠为患等,大多是讽刺夸张,针砭时弊。漫画作文,偏题率高。 从材料含意明暗显隐看,大致可分为直白型、寓意型两类,而以寓意型(隐晦或半明半暗)为主。直白型,如2008年全国卷,“512”汶川大地震种种爱心之举;2009年全国卷,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填补医学色盲理论,日本商人藤百福发明方便面,法国乔利研制出干洗剂等,题意明白,容易切题。寓意型居多,2009年8套试题占了7套,约占88%,如江西、浙江、安徽、辽宁、海南、上海、全国卷均是此类。 从材料观点难易多少看,可以分为单一型、双向型、多义型,而以多义型为主。双向型,又可分为同向型、反向型、两难型;多义型,亦可分为并立型、交叉型、是非交错型等。其中,考生尤其怕的是两难、交叉、是非交错题型。如2009年全国卷,动物游泳班对兔子不会水,野鸭、青蛙、仙鹤各执一端,各有是非。考生作文偏离题意诸多,不胜枚举。三、作文审题示例 高考作文如何备考?依笔者30余年的备考体验当做到 “日知周练” 四个字日知时新题材,周练审题立意,长流水,一线串。而审题训练的重点是上文提到的寓意型,多义型。要注重评讲指导,且精心设计。本届高三本次月考,笔者写了作文评讲教案约4800字,分为“命题依据”“审题立意”“拟题得失”“精彩点评”“习作诊改”“经典题材”六大部分。限于篇幅,仅择其三,简略述之。 一作文命题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讲了许多空洞的理论后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须从底层做起。”一只青蛙不耐烦:“所有建筑都从底层做起吗?”教授瞄了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难道打井也要从底层做起?”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井底之蛙也有独特见解!”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二)审题立意 研读材料,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 (三)拟题得失作文是否“符合题意”,从考生拟题便可得知。本次作文“偏离题意”者,如“生存”“捷径”“事,成于严谨”“万事开头难”“珍惜生命”“何苦抬杠”“青蛙王子的梦想”“生如夏花之绚烂”等等。(“符合题意”者,略)四、审题是第一关 为什么要回归至“六王毕,四海一”的材料作文题型?或许是因为命题作文形式单一且易宿构而有失公平,话题作文“三自”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过于自由放任而易出现“四不像”。唯有材料作文形式活泼,异彩纷呈,融“读”与“写”于一体,“限制性”与“开放性”相结合,既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又提高了高考作文的信度、区分度。 然而材料作文对考生而言,第一关就是审题障碍,即动笔之前首先要过“审题关”。审题,首先必须全面理解材料的含义,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 高考作文阅卷实行分项分等评分。一类作文必须“切合题意”,二类作文必须“符合题意”,三类“基本符合题意”,而“偏离题意”则只能打入第四类。若“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则是严重的背离题意。倘若如此,则会记06分。以是观之,审题立意之重要性。 何谓“题意”?简言之,即材料的含义与命题的意图。 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由三项四等,又有“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之分,细则共计有六七十条之多,可谓“等级森严”。 英国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而笔者经研究归纳简化,可以六字概括之,即“写什么”和“怎么写”。 “写什么”即是否“符合文且意”,好比是否“走错路”“入错门”;而“怎么写”,则好比走的快与慢,美与不美。可见,“写什么”在某种意义上往往比“怎么写”更重要。因此,高考作文审题是第一关。作文审题,大可研究;谨书一得,权为浅说。【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於陵子人间中有一个故事说:中州有一只蜗牛想振奋起来干一番事业,却又时时责备自己软弱无能。想向东攀登泰山,计算一下要走三千多年;又想向南去跋涉长江、汉水,计算一下也要走三千多年。再想想自己的寿命,不过朝暮之间就要死去。于是不胜悲愤,枯死在蓬蒿杆上,而被蚂蚁嘲笑。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原文展示】 精神可以到达 张杰 雨果曾经说过:“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读完於陵子人间中关于蜗牛的那则寓言故事后,我们会对这句话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们在嘲笑那只蜗牛的同时,也会被它的悲剧所深深触动。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呢?事实上,根本原因就是它缺乏了冲破困难束缚去取得成功的精神信念。虽然那只蜗牛曾有登泰山、涉汉江的雄伟目标,但最终却被路途的遥远所吓倒而放弃。它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理想,可它却没有取得成功的精神信念为它提供前进的动力,没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为它扫除前进路途的障碍,最终难免要在众人的嘲笑下枯死于蓬蒿杆上。也许有人会反驳说,难道有了精神信念,蜗牛就可以用三千年时间走到汉水,登上泰山?其实不然,虽然目标难以实现,但只要拥有这种精神信念,它就会朝着目标一直努力,即使达不到预期效果,它也会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会在短暂的生命中拥有挑战的乐趣,会在希望中终结此生。难道这对于一只蜗牛来说还不算成功吗? 故事中的蜗牛是这样,现实中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时,我们也像那只蜗牛一样拥有远大的理想,却也畏惧困难,最后平庸地生活在世界上,碌碌无为。这也是由于缺乏精神信念所导致的。实际上,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了精神信念,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精神信念,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有了精神信念,我们才会有一个不平凡的、成功的人生。 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掀起了一股淘金热,人们都想到西部去挖掘自己的财富。可是,一条几百米宽的大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人们绞尽脑汁都无法过河。见此情景,有的人打道回府,有的人则绕道几百里过河,唯有他仍然在等待。在精神信念的支撑下,他坚持在河边寻找自己的未来。最后,他发现摆渡既可以让人们过河,自己也可以谋生,于是他用自己所有的钱建造了一艘大船,在河边摆渡。果然不出所料,他赚了一大笔钱。这个小伙子就是牛仔裤的发明者、人称“牛仔大王”的李维斯。 从“牛仔大王”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手中握着失败的种子,也握着通向成功的钥匙,成功或失败,就看我们如何选择了。人生离不开精神信念,没有它的生活是苍白的,没有它的理想是虚幻的,没有它的灵魂是软弱的,没有它的奋斗只能是徒劳无功的! 【分析诊断】 文章开局两段写得很好,先是用雨果的话引出论点,然后第二段再对寓言的寓意进行阐释,最值得称道的是这几句话,“即使达不到预期效果,它也会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会在短暂的生命中拥有挑战的乐趣,会在希望中终结此生。”特别是当中的“挑战”一词,可谓切中了寓言和雨果之言的脉搏。遗憾的是第三段所说的现实生活只是笼统地泛说,没有出现具体的“事”,意思没有向前推进,给人原地打转的感觉。第四段所举的例子也显得很牵强。虽然结尾没有忘记照应开头,但是文章主体部分还是显得比较虚弱、空乏。 如果第三段能够顺着第二段的立论,以现实生活中诸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具体而鲜活的实例来印证,比如那些探险者之所以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探索,其意义就在于对大自然以及人类自然极限的一种挑战。人类如果没有了这种敢于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勇气和精神,人类文明就极有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实际上正是人类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求,才使得人类文明的薪火代代相传。某种程度上,人类一切科学探索乃至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带有或多或少的挑战意味,因为在充满玄秘的自然面前,人类并不能时时做到未卜先知。就个人来说,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也并不是都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顺着这样的思路延展下去,不仅能够克服原文论证“虚弱”的不足,还能够使文章的内容变得饱满起来。【升格示例】 精神可以到达张杰 雨果曾经说过:“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有时显得非常渺小。然而人之所以能够征服自然,是因为人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由于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人类才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不可战胜的顽强意志力。 人们在嘲笑“蚍蜉撼大树”的不自量力的同时,却忘了蚍蜉所具有的强大的精神信念。也许人们会同情那只蜗牛枯死在蓬蒿杆上的不幸命运,可是我们要知道,我们之所以为蜗牛的悲剧所深深触动,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看到蜗牛面对强大的困境而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事实上,蜗牛缺乏的恰恰就是冲破困难束缚去取得成功的精神信念。尽管登泰山、涉汉江的宏伟目标对一只蜗牛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但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的目标,有着自己的理想,它就拥有了强大的取得成功的精神信念。遗憾的是,那只蜗牛最终失去了克服困难的决心,落得在众人的嘲笑下枯死于蓬蒿杆上的悲剧结局。也许有人会反驳说,难道有了精神信念,蜗牛就可以用三千年时间走到汉水、登上泰山?其实不然,虽然目标难以实现,但只要拥有这种精神信念,它就会朝着目标一直努力,即使达不到预期效果,它也会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会在短暂的生命中拥有挑战的乐趣。这也是值得人们推崇的一种精神力量。 实际上,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遭逢主观愿望与客观事实之间的一定程度的反差。比如我们这些身在高三的学生,谁能保证自己就能考上自己所期望的大学?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学校里苦苦求学呢?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不轻易在冥冥不可知的命运面前服输的心理。换句话说,即便我们认同只要勤奋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但是谁又能承认勤奋与成功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联呢?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的真理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规避理想与现实之间发生冲突的必然宿命。但是我们又有谁因为看破了这一点就轻易放弃了呢?这样看来,不断地追求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命题。尽管追求必然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结局,但是造化的必然是,你不可能只为着结果去追求。因为追求只是人们向自身命运叫板的一种必然结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逃脱向自身命运挑战的宿命。对那只蜗牛来说,它的宿命就是,不论攀登泰山、跋涉汉水需要多少年,哪怕是刚刚爬了几步就倒毙在地,它也只能认这个“死理”。因为它别无选择。向命运挑战是造化的永恒法则,谁也别想逃离它的约束。 因此,支撑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更多的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明知道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却偏偏要去“为之”,这正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人类正是在“愚公移山”这种看似糊涂、实则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洞见的精神感召下,才会一代又一代与大自然抗争着,才创造了今天辉煌的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蜗牛东攀泰山与南涉汉水的宏伟抱负,其意义不在于它能不能到达,而在于它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不外乎是在实现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精神与价值。屈原自沉汨罗江,不外乎是向世人昭示他的信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不外乎是要实现他所崇尚的节操。正是这些信仰与节操等虚无缥缈的东西,才使得后人获得精神的启迪与感染,那就是只有不向命运低头,才能使人们摆脱一切懦弱与卑怯的枷锁,从而获得超越自我、超越自然的伟大力量。 【升格点评】 在维持原文基本立意的前提下,升格文重点做了两件事。一是强化了思辨的深度,将原文止步于“精神可以到达”而裹足不前的现象进一步地向纵深拓展。在开头两段摆出“精神的力量”这个命题之后,第三段巧妙过渡,指出这种精神力量值得推崇的一个客观原因,即人类无法规避主观愿望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正是这个巨大落差的客观存在,才推导出人类在这种巨大的落差面前所必须做出的选择,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命题。这样不仅克服了原文只在陈述“精神的力量”上兜圈子的贫弱现象,而且使文章的视野变得广阔起来,更重要的是,因为不断深入的剖析,使得论证的路程变得广远起来,从而有效地揭示了“精神的力量”背后所蕴蓄的本质性内涵,文章的论证一下子变得深邃起来。二是努力将“理”和“事”对接起来。尽管原文第四段所说的淘金热相关“人事”,但是这个“事”不能有效地阐释文章的“理”。升格文先是用高三学生的现实处境来做引子,然后顺势对“愚公移山”所包含的精神洞见进行思辨,使得文章步步为营,论证过程显得缜密而精准,从而很好地将文章的立论推导到一个本质的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