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教材解析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193586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城-教材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泉城-教材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泉城-教材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泉城教材解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课文,介绍了泉城最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写济南的泉多而且美。第二段(第2-5自然段)是全文重点,其中4个自然段构段方式相同,都是先介绍泉的位置,再描绘泉的特点。珍珠泉的“神奇”;五龙潭的“多”;黑虎泉的“喧腾”;趵突泉的“大”、“清”、“美”。作者的描绘生动而详细,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第三段(第6自然段)写泉城名字的由来。教法建议:一、通过关键的词句,读中了解各泉的特点,体会泉的美。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文章是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的课文。而且各段的布局及写法也很相似。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珍珠泉和趵突泉上,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泉水的特点。五龙潭和黑虎泉这两段比较简单,老师设计一张表格,让学生通过自读填表来体会泉的特点。这种处理文本的方式必须调整文本的顺序,先学珍珠泉和趵突泉,再放手学五龙潭和黑虎泉。例如:在珍珠泉的处理上,让学生去细细地品读文章的语言文字,抓住“涌”、“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等关键词,让学生想象体会珍珠泉的美丽和神奇,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生没有见过珍珠泉,我们就必须借助文本描写引导学生想象,让语文的学习有更广阔的空间。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教学第一段时,在要求学生把握全段内容发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写泉的4个分句。前两个分句: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作者用了“好像银花盛开”与“好像明珠散落” 两个比喻来绘形。后两个分句: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作者又用了“如虎啸狮吼”与“如秋雨潇潇”两个比喻来摹声。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朗读,默读课文,想象泉水喷涌的种种形态和声音,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意思和情味,感受作者描绘的真切细致。在此基础上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教学第二段时,仍可采用第一段的教学思路。通读全段,感知主要内容;品读词句,理解重要内容;诵读课文,表达思想感情。在引导学生品读词句时,要让学生充分读书,想象课文所描绘的图景。品读之后,还应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说说对文章的理解,谈谈自己品读的收获。如通过“清澈见底”、“往上涌”、“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拎到了水面上”等词语体会珍珠泉的神奇;通过“石头雕成”、“喷吐”、“水声喧腾”、“昼夜不息”等词语体会黑虎泉的气势;通过“开阔”、“水很清”、“往上冒”、“三堆白雪”等词语体会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的缘由。重点品悟“涌”和“冒” 、“汇注”和“喷吐”用词妙处。在写泉水的流动时一共有4句,却用了4个不同的词。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和讨论,尊重学生的感受和见解,不强求同意答案。“涌”与“冒”前者说泉水多而快,后者说泉水少而缓。“汇注”与“喷吐”前者说泉水从几个方向流入,后者则强调泉水流量多流势猛。把握勒了这些要点,就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去探讨,品味用词的妙处。三、总结文中四处泉水的写法:先介绍景点的位置,再介绍景点的特点。迁移训练:联系实际写一处校内的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