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179904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课题敬畏自然学科语文课型新授年级八主备人史利涛审核人张留勤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学习重点】 1.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2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学习难点】1.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2.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 )鹏 蓬蒿( ) 咫尺( ) 狼藉( ) 相形见绌( ) 美味佳肴( ) 2依据意思填写词语。 :(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 :(书)比喻距离很近。 :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大声喊叫助威。 :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细巧妙。 :精美的菜肴。 3、本文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合作探究】1. 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什么?文章是怎样推出议论中心的?2、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4、文中多次运用了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5、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请仔细体会:(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6、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什么特点?7、拓展探究:请说说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并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自悟自得】学后反思: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科语文课型新授年级八主备人史利涛审核人张留勤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重、难点】重点: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难点: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学训。 【自主学习】1. 识记、理解生字词萧瑟( ):形容冷清、凄凉。 和煦( ):温暖。 干涸( ):(河道、池塘等)没有水。 吞噬( ):吞食;并吞裸露( ):没有东西遮盖。 浑然一体: 沧海桑田: 2. 本文是一篇 。其特点具备了新闻和文学两种文体的特点:即真实性;形象性和抒情性。3. 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合作探究】(一)整体探讨1. 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过去: 现在: 2.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3. 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与愿望来写这篇文章的?心情: 愿望: (二)赏析语言1.文章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文章运用了那种修辞手法?从文章中找出例句。对比 拟人排比 体会下列句子的思想情感。 3.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作者的呼唤和呐喊” “世界著名的内陆湖水深只剩尺余”来源:Z.。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4.“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段,介绍青海湖、月牙泉的目的是什么?青海湖、月牙泉的近况怎样?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从中可以看出本文什么特点? 5.拓展探究:学习了罗布泊你有什么新的感想,请说出你的心声:罗布泊,我想对你说: 人类,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自己说: 【课后反思】课题旅鼠之谜学科语文课型新授年级八主备人史利涛审核人张留勤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了解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2、运用概括提要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3、理解本文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4、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接受自然无穷的启示。【学习重难点】(1)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2)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自主学习】1、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是 ,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 、 等。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媲美 笃信 啮齿 苔藓 前赴后继 膨胀 挑衅 迷惘 澎湃 滑稽 歧途 啮齿 迁徙 繁衍 吞没 3、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1)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 (2)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3)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4)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5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 (6)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7)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8)忠实的信仰。 ( )【合作交流】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旅鼠的三大奥秘:2、本文的写法很有特点:全文结构采用 的框架, 的形式,通俗亲切的说明了旅鼠的奥秘,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3、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六要素:时间 ;地点 ;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局 。 4、为了说明旅鼠之谜,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5、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启示: 听完发言,提出异议,由其他小组解决,学师适时点拨。【自悟自得】(可以从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方法等方面谈感受)学后反思:课题大雁归来学科语文课型新授年级八主备人史利涛审核人张留勤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 、了解文中描写的大雁的特点,感悟文章主旨。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感情。【知识链接】大雁归来为我们唱响了一曲田园牧歌,引人向往,发人深省。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束的东西为代价?曾几何时,我们远离了自然,躲在了水泥钢筋做成的“阁楼”里,生活简化得只剩下自己,环境浓缩得只剩下公园,一切纯朴的本真的自然的东西,从我们的视野中悄然离去。感谢利奥波德,他让我们明白了:热爱自然,是人类的共同情感;回归自然,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学法指导】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一个“爱”字贯穿全文,抓住这个“爱”字就容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圈出疑难字词,并查字典扫除障碍。你会读下列字词吗?迁徙( ) 雾霭( ) 窥探( )缄默( ) 狩猎( ) 凋零( ) 滑翔( )顾忌(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测试一下你的阅读能力。你一定行!通读课文,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大雁的知识? 【合作探究】1跳读课文,快速圈点批画文章有关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表达了作者大雁怀有怎样的情感?2为什么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 3阅读本文,说说作者对于大雁作了哪些描写,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4、品味下列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班组展示】【质疑探究】 熟读课文,提出预习中存在的疑问,以便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学习。(温馨提示:将你认为好的句子或有疑问的语句作上批注。善于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自悟自得】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与大家分享一下。可以从内容、写法、思想感情等方面来谈。【达标测试】 一大雁北归,宣告着春的来临,它们是春天的使者。请同学们迅速开动脑筋,回想一下有关“雁”的诗文。写出一句就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四月的夜间,当天气暖和得可以呆在屋外时,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在那儿,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静悄悄的,人们听到的只是沙锥鸟扇动翅膀的声音,远处的一只猫头鹰的叫声,或者是某只多情的美洲半蹼鹬从鼻子里发出的咯咯声。然后,突然间,刺耳的雁叫声出现了,并且带着一阵急促的混乱的回声。有翅膀在水上的拍打声,有蹼的划动而发出来的声音,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所发出的呼叫声。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在五月来到之时,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那些红翅黑鹂和黑脸田鸡更给它增添生气。1.第一段文字的写作顺序是什么?2试浅析拟人手法在表现大雁鸣叫时的表达效果。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学后反思:课题喂出来学科语文课型新授年级八主备人史利涛审核人张留勤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弄懂标题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3、探索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4、学习科幻小说的写法。5、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学学重点、难点】1、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2、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知识链接】作者名片:星新一(19261977),1926年9月生于日本东京,日本现代科幻小说家。作品博采众长,在微型方面建树颇多,他的小说往往选取一个巧妙的角度,别开生面,以小见大,宛如一面面精巧玲珑的小镜子,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各个片断,被称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写作背景:20世纪中后期,由于前一个多世纪大工业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发展,人类向大自然无休无止地索取、肆无忌惮地开采,给自然、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领域的巨大变革,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转变。对此,作者创作此篇科幻小说,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对人类的做法、思想、道德的探究和思索。【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牟取( ) 众目睽睽( ) 哂笑( ) 铆钉( )贪 婪( ) 履行( ) 棘手( )2、根据意思填写词语:(1)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2)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 )(3)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 )(4)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 )(5)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 )(6)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 )(7)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 )(8)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 )(9)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 )(10)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 )3、说起哈里-波特,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这是一部深受人们欢迎的科幻小说。你能说说什么是科幻小说吗? 【合作交流】1、按照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故事情节,并给每部分拟小标题。2、 文章中写的几种人各有什么表现? 这些人有何共同点?你觉得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3、在小说的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小石头掉下来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4.小说中的洞真的存在吗?作者为何幻想出一个深不可测的洞? 5、这个虚构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6、拓展延伸: (1)、.以前你对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学了这篇小说后,你又有哪些新的想法、新的做法? (2)、 除了垃圾以外,还有什么会污染我们的环境?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班级展示】各小组在班级展示其合作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也可直接做出评价。开动脑筋,想一想,有个问题我还没明白呢。本节课我有一点收获:(从知识获得,学习写作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都可以来谈。)【课后反思】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课题云南的歌会学科语文课型新授年级八主备人史利涛审核人张留勤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2、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学习方法】:自主思考 圈点批注; 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一)、积累文中的词语并解释: (二)、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描写了在云南的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及其特点:形 式特 点二、课堂合作研讨:(一)、品读课文,合作研讨:1、由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丛林里,所以对歌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这就是“山野对歌”。我们先来听听“对调子”都唱些什么?2、“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3、既然“对调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4、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调子”都是什么大比拼?5、这里作者着重写了“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内容,看看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刻画这个年轻妇女?6、其中第三段作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了人物的外貌,分别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描写?7、你觉得这个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8、在这个对歌场面中,作者侧重写了唱歌人,有什么作用呢? (二)、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结果)三、检测延伸:听民歌(1)听过民歌。(2)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3)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托音很长的山歌。(4)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的对唱,还真唱得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 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5)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的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6)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扎上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1、文中写了作者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什么?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作者听民歌的经历的?文章的结构有何特点?3、第3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为什么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老人唱山歌的情景?第4段中所描绘的唱山歌的情景与课文中的哪一个场面相似?四、课后反思: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课题端午的鸭蛋学科语文课型新授年级八主备人史利涛审核人张留勤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门楣、苋菜、籍贯、肃然起敬、囊萤映雪”等词的读音、字形。2、了解各地端午习俗,了解作者家乡独特的端午习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朗读课文,感受本文的情趣,真正实现美读课文。4、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5、培养自己关注日常生活的习惯,引导自己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学习重难点】1、朗读课文,感受本文的情趣,真正实现美读课文。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激励自己用心体验生活,品味生活。3、培养自己关注日常生活的习惯,引导自己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学习方法】:自主思考 圈点批注; 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熟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腌蛋( ) 粽子( ) 朱砂( ) 硝药( ) 元稹( ) 络子( ) 车胤( )浙江( ) 门楣( ) 苋菜( ) 籍贯( )肃然起敬( ) 大襟(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莫名其妙:(2)、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与有荣焉:(3)、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曾经沧海难为水:(4)、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囊萤映雪: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1)、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 )(2)、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 ( )(3)、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 )4、文学常识填空。(1)、本文作者 ,江苏 家。(2)、“曾经沧海难为水”选自 代诗人 离思中的诗句,下句是 。5、课文中作者写了哪些风俗?6、选词填空。 (1)、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 (A、轻轻 B、淡淡 C、少少)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2)、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A、大概 B、也许 C、肯定)是不行的。 (3)、不过高邮的咸鸭蛋, (A、也许 B、大概 C、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7、文中引用了袁枚的一段文章,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袁枚的文章,仅说明作者知识丰富,底蕴很深。B、引用袁枚的文章,只是为了说明“腌蛋”这个菜怎么做,让大家可以照学。C、无作用,纯属多余。D、引用袁枚的文章,是为了说明高邮咸鸭蛋的质量好。8、本文是按照怎样的框架进行构思的? 二、课堂合作研讨:1、抽查预习情况。2、文章主题写家乡端午节的鸭蛋,为什么开篇要用如此篇幅写家乡的端午节? 3、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情有独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高邮咸鸭蛋的特点有哪些?吃法上有何讲究?5、文章写的是高邮咸鸭蛋,最后却说到了苏北名菜及北京的咸鸭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三、课堂检测:阅读“我的家乡是水乡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文段,完成15题。1、选文第段的主要内容是 。第段的主要内容是 。2、第一段介绍咸鸭蛋,为什么从“鸭”写起?3、汪曾祺不喜欢袁枚,为什么却对他的腌蛋一文感觉很亲切且要直接录用原文?4、画线句中“吱”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你的家乡也有一些特产,请你介绍其中的一种,可以介绍其制作方法,也可以介绍风味、吃法等。300字左右。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课题吆喝学科语文课型新授年级八主备人史利涛审核人张留勤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了解旧北京有关吆喝的民俗知识,学习民俗类散文的语言和写法。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揣摩语言,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3、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学习方法】:自主思考 圈点批注; 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积累文中的词语并解释: 2、自读课文思考:A、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B、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二、课堂合作研讨:(一)、品读课文,合作研讨:1、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作者介绍这些吆喝时遵循了什么样的顺序(或思路)呢? 2、在清早、白天、夜晚三者中,重点写的是什么?3、在清早、白天、夜晚三者中,重点写的是什么?4、写的最具体生动的是哪一种吆喝? 怎样吆喝?5、“四季”这一段,写了哪几种吆喝?其中哪一种写的最具体生动?(二)、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结果)三、检测延伸:阅读第10段,回答问题。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2这一段一共写了几种叫卖的货色?3为什么我对卖蛤蟆骨朵儿的最有好感?4四季的叫卖中,哪一季写得最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本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四、课后反思: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课题春酒学科语文课型新授年级八主备人史利涛审核人张留勤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很有情趣,品味精彩语言 。2、感受作者家乡春节的喜庆氛围。3体味作者怀念故乡、追思亲人的情感。【学习方法】:自主思考 圈点批注; 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积累文中的词语并解释: 2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大声读课文,力求读得顺畅,读出文中的情感,体会文中深情。3、思考: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儿时在故乡的哪几件事?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三件事来写?二、课堂合作研讨:(一)、品读课文,合作研讨:1 春节好吃的东西很多,我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2、“吃春酒”体现了邻里间怎样的关系?3、什么情况下“喝会酒”?你了解故乡人那些品质?4、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5、文中的人物描写很生动,找出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各有什么特点?6、谁的描写最出色?这样美好的快乐之乡,令人向往,你能说出你喜欢的情节吗?(二)、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结果。三、检测延伸:1、古往今来,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写过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你能否举几个思乡的诗句?2、文中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媒介传播的?你能否举几个与酒有关的诗句?3、请同学们以春酒为题,写一首小诗,或在下句的横线上填上 你认为合适的词句,来抒发你读完此文的感受。春酒是 ,它 。4、细节描写是让文章生动的一把“钥匙”,先体会文章中的细节,然后试着在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1)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此处巧妙运用_的修辞手法,本体是_,喻体是_。比喻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这里写“我”贪喝春酒,喝完后的样子。写出了“我”_的神情。 (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这里的“偷偷”写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_。“舔”写出了作者对酒的_。 (3)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此处细节描写,把阿标叔_。四、学后反思: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课题俗世奇人学科语文课型新授年级八主备人史利涛审核人张留勤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内涵,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2、品味重点句段,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3、品味课文语言特点:方言的运用和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学习方法】:自主思考 圈点批注; 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积累文中的词语并解释: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泥人张”、“杨七”、“杨八”各自“奇”在哪里?B、他们各自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试着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二、课堂合作研讨:(一)、品读课文,合作研讨:1、动手找自己欣赏的语句与大家共同赏析。2、品味下面的语句,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手艺人的能耐全在手上”揣摩这些话,看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围绕这一话题,小组内展开讨论或辩论。 (二)、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结果。三、课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起哄 哄动 B.屏障 屏气 C.行当 行头 D.阔绰 绰号2. 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露陷 能耐 发怔 喝采 享有盛誉 褒砭不一结帐 惊怵 营造 裤裆 横冲直撞 眼刁耳尖_ _ _ _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_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曹小山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_刷子李的全身。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_起这团泥巴来。A.擅长 搜索 摆弄 B.善于 搜查 摆弄C.擅长 搜索 玩弄 D.善于 搜查 玩弄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谁也想不到当年那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企业家。B.高占敏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C.这部小说描写特别生动,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D.美国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是二十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教学设计师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什么观点?)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粗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它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四、拓展延伸:为你周围有绝活的人写一篇人物速写。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写出他们的奇处、绝处。(100字左右)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