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178742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四季的特点,知道在什么季节有些什么或者我们能做些什么。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感受四季的美,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进行“什么季节有.”的说话训练。【教学重、难点】 1.了解四季的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一年有几个季节?哪四个?对,一年中有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季节(板书: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简称四季,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2、四季。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课文里的生字宝宝,还给他们组了词语,老师来考考你们记住了没有。抽读卡片(说话、荷叶、夏天、秋天、冬天、雪人、肚子、就是) 2.看样子,小朋友上节课学得都不错,下面就让我们打开课本61页,自己读一读课文吧!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语句读通顺,读完后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三、细读课文,了解季节特点(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学习) (一)了解春天的特点 1.还有喜欢春天的小朋友举举手,这么多呀!那我们一起去春天看一看好吗? 2.找到课本上的图画,哪幅图画的是春天的景色?仔细观察这幅图,想一想春天有些什么呀?(板书:小草、小鸟) 3.除了图上画的,你还知道春天有什么? 4.春天时,天气变暖,小草从地里长出来了,笑嘻嘻地和小鸟打招呼,一起读一读第一小节。 5.“草芽”是什么意思啊?草芽就是刚刚从地里长出来的小草,非常地娇嫩,很容易受伤,那我们要怎么读会更好? 6.哪个小朋友愿意试一试? 7.轻轻地、温柔一点,一起来读一读。 8.配上动作咱们边做边背。 (二)了解夏天的特点 1.春天真美呀,有草有花有鸟,但是其他季节姐妹也不差呢!除了春天,你还喜欢什么季节? 2.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很想读一读描写夏天的句子,我能读吗? 3.请你们用小笔尖指到第二小节,认真听老师读一读。 4.仔细观察夏天的图画,说一说夏天有什么?(板书:荷叶、青蛙) 5.一提到夏天,我们就有一个感觉,热死了,那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6.夏天可真好玩,作家爷爷把荷叶和青蛙写进了儿歌里,哪个小朋友来读一读第二小节? 7.荷叶和青蛙是一对好朋友,小青蛙最喜欢蹲在荷叶上唱歌了,让我们做开心地小荷叶,一起读一读。 8.配上动作,咱们再来读一读。 9.不看书本,和老师一起背一背。 (三)了解秋天的特点 1.秋天妹妹等不及了,自己跳了出来,有喜欢秋天的小朋友吗,喜欢它的一起读 一读第三小节。 2.之前我们学过一首儿歌是说秋天的,还记得吗?儿歌的名字叫“秋叶飘飘”,讲的就是秋天到了,许多树就会掉叶子。除了落叶以外,秋天还有些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请你看图,回答老师的问题。(板书:谷穗) 3.秋天,田野里的谷子成熟了,结出了金黄的果实,看,谷子结的多不多?太多了,太重了把谷穗都压弯了,像不像小朋友在鞠躬?怎样叫鞠躬,谁来演一演? 4.秋天除了谷子成熟,果园里的果子也熟了,有. 5.秋天,果园里有红红的苹果,金黄的橘子,香甜的葡萄,闭上眼睛,闻一闻,你闻到了水果的香味吗? 6.吃到好吃的水果,收获金黄的稻谷,你喜欢秋天吗?那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欢再来读一读第三小节。 7.和老师一起给它编上动作,再读一读。 8.谁可以试着背一背吗? 9.大家和他一起背一背。 (四)了解冬天的特点 1.一年四季中,哪个季节最冷了?想一想,在冬天我们能做什么特别的事情?(板书:雪人) 2.冬天,我们可以做好多有趣的事情,堆雪人,打雪仗,作家爷爷特别喜欢冬天,他最喜欢堆雪人了,所以他把雪人写进了课文,我们一起读读第四小节。 3.雪人把大肚子一挺,我们也做一个快乐的小雪人,带着动作来读一读。 4.谁来边做动作边读。 5.雪人可爱吗?课文里说他顽皮,谁能说一说顽皮是什么意思呢? 6.我们也来当一当可爱又顽皮的小雪人,一起读第四小节。 四、课堂小结 1.四季姐妹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可有意思了,春天有草芽和小鸟,夏天有荷叶和青蛙,秋天谷穗会鞠躬,冬天雪人很顽皮。让我们一起和着音乐来读一读课文。 2.大家都读得很棒,有勇敢的小朋友敢来背一背吗? 3.全班配着动作一起背。【板书设计】 四季 春天 草芽 小鸟 夏天 荷叶 青蛙 秋天 谷穗 冬天 雪人【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我在一年级上了一堂校内公开课,这堂课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按照教案的设计思路,这堂课的整个流程进行的比较完整,也比较流畅,但也正因为自己过于注重于整个教学流程的进度,反而忽略了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反应,没有时刻关注学生,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对学生的表现置之不理,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跟着你来进行教学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保持兴趣。今天这堂课,班上有许多小朋友不能保持注意力,思想不在课堂中,老师也没有及时提醒学生认真听讲,只关注少部分学生,一味地往下讲。学生不能够参与到你的教学活动中来,哪怕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唾沫横飞,效果也是可想而知。如果说高年级的课堂是重引导,低年级的课堂就是重组织,组织教学是低年级课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低段的孩子注意力比较难保持长久,也较易分散,当遇到学生开小差时,应该及时地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时,老师的语言、表情与肢体动作应该充分利用起来,他们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的有利法宝。低年级的课堂首先老师要富有儿童化的语言,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语言要富有亲和力,除此之外,声音一定要有起伏,抑扬顿挫,充分施展语言的魅力。我的语气虽然有亲和力,但过于平淡,缺少起伏,所以这堂课尽管我非常卖力地企图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是不管我怎么努力,仍旧徒劳无功,学生们兴致缺缺。赏识与鼓励是调动孩子们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不光要用,而且一定得用在恰当的时候,让受表扬的孩子获得成就感与荣誉感,给其他的孩子树立榜样的作用,为了得到表扬更加认真地参与教学。今天虽然有运用赏识性评价,但是评价的时机、评价的次数、评价时的表现力都没有凸显出来,没达到赏识性评价应该达到的效果。老师的语气在表扬时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我语气平淡,表扬时也淡而无味,吸引不了孩子,如果我的语气夸张一点,表情丰富一点,或许课堂气氛会大变样。语文课堂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等等。低段的孩子形象思维占了主体,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我采用的是根据插图让学生练习说话,结合课文插图学习课文内容。这节课上说话的训练比较多,学生也能够根据图画说出完整的话来,这一点比较到位,但是每观察完一段图画时,没能够组织学生把图画内容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老师也没有总结图画内容。要在课堂中就不断锻炼学生的能力,让他们从句子到一段话慢慢地说完整,甚至可以加上形容词把它丰富起来,这样子潜移默化下,对学生将来写话、作文等方面都能有所帮助。评课老师也指出,观察图画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学生观察的时候天马行空,导致观察就有点分散,很多想要从图片中挖掘起来的信息,收集起来时有点乱。在语文课堂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朗读,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我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表演读、个人读、范读、齐读,在朗读的时候,他们的兴趣并不能够一直保持,没能让他们产生越来越想读的兴趣。原因在于许多学生没有集中注意力,课堂氛围不够高;教师的引导或者说范读没有吸引他们,学生对朗读没有引起兴趣;学生朗读时,师没有恰当地运用赏识性评价,刺激他们朗读的积极性;学生本身读书时存在着拖音、唱读等现象。现在是他们刚刚开始学习课文的时候,学生朗读的水平有限,所以在指导朗读时,老师要多用范读、带读、引导读,提高学生的朗读力,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问题,一定要在字音准确、语句通顺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当然,现在他们还不能够做得那么好,但是老师要引起重视,注重平时的培养,为他们以后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新课程指出,要创建有活力的课堂,低年级因为本身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课堂当中,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生动形象贴合课文内容的活动,常常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模仿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们也喜欢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自己,所以在我的教学设计当中,我采用了带动作朗读的方式。学生对这个方面积极性还是有,但老师本身的动作表情不够夸张,富有表现力,所以孩子们的兴趣没有一下子吸引过来。语文课老师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应该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像这篇课文,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四季学生都经历过,每个季节有些什么,学生也都能够说出来,应该多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说一说四季有些什么,不光能够加深他们对四季的印象,而且来自于生活的东西往往更加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新的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虽然现在他们的能力还达不到,但老师在平日里应该多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敢于放手。可以在老师带领学习了一两个小节之后,归纳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学,老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有趣。这一次课下来,让自己需要思考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有一些方面的东西,自己虽然知道,可是平日里总会忽视,细节上的问题,往往会成为影响一堂课的重要原因。经过这次,自己更要敲响警钟,加强对自己的要求,在平时就要注意细节问题,多锻炼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