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176430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岳麓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岳麓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摆脱了哪国的民族压迫和控制,土尔扈特重新回归祖国( ) A . 英国B . 沙俄C . 阿富汗D . 印度2. (2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 . 禅让制B . 郡县制C . 分封制D . 科举制3. (2分)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A . 农政全书B . 千金方C . 天工开物D . 本草纲目4. (2分)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编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 周髀算经B . 农政全书C . 天工开物D . 本草纲目5. (2分)某班同学举行以“新中国的土地制度”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土地改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已基本完成B . 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 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干部敲敲钟,社员磨洋工”现象的出现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6. (2分)近代中国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撤,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 .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B .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C .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 .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7. (2分)下列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 . 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规模B . 办学条件明显提高C . 已经建成了许多世界一流大学D . 成为我国的科技重要方面军8. (2分)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 . 台儿庄战役B . 百团大战C . 平型关战役D . 辽沈战役9. (2分)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 . 台儿庄战役B . 辽沈战役C . 北伐战争D . 渡江战役10. (2分)埃及人发明的文字是( )A . 楔形文字B . 表意文字C . 象形文字D . 甲骨文11. (2分)如图文化成就的发明创造者是古代( )A . 中国人B . 印度人C . 波斯人D . 阿拉伯人12. (2分)同学们在学习文艺复兴运动时,认定其实质体现在“兴”上,你认为“兴”的涵义是( )A .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复兴B . 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兴起C . 封建专制文化重新兴盛D . 中世纪神学文化的复兴13. (2分)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该文献作者是( )马克思 斯大林 恩格斯 列宁A . B . C . D . 14. (2分)二战中,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腹背受敌的两栖作战行动是( ) A . 莫斯科保卫战B . 斯大林格勒战役C . 诺曼底登陆D . 柏林战役15. (2分)如表反映出( )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科学成果项目基础研究年份(A)应用研究年份(B)生产推广年份(C)BA年差CB年差CA年差蒸汽机168717111785247498发电机18311888188957158计算机19361946194610010激光195819601961213A . 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B . 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C .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D . 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二、 判断题 (共1题;共20分)16. (20分)九年级同学开展“第一次世纪大战”研究型学习,阅读材料参与下列活动。【历史根源】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英国法国俄国德国1820年5015201870年32103.7231876年1908年2074.1171913年1464.716【图说历史】(1)1820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哪国企业在18701913年发展趋势逐步加快?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一战爆发根源。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有关“一战”的史实,你能得到“一战”影响的结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参战国家卷入人口死伤人数军队阵亡军队受伤双方战费30个15亿人4000多万人840万人2100万人2084亿美元(4)【历史启迪】 你从上面三幅图片中得到的主要启迪是什么?三、 填图题 (共2题;共10分)17. (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材料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思此三,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怎样?(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夙夜孜孜”、 “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三,这段话是谁说的? 为什么他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18. (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走进新时代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1)材料一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分别指哪三位领导人?(2)材料二中的老人指谁?(3)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又指什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哪一座城市?(4)“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它有何重要意义?四、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50分)19.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材料二: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材料三: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发现它的主要优点就在宋代”。(1)如何理解材料一的内容?(2)材料二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3)材料三中李约瑟的观点说明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0.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这表明了我们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求真精神;它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它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各党派、社会团体主动或者被动地进行了抵御日本侵略的斗争,尤其对于东北民众,他们的沦陷与抗争都在1931年发生,十四年抗战有真实的历史事实支撑。摘编自教育部下发的文件材料二:(1)“十四年抗战”开始于哪一年?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历史依据是什么?(3)材料二中共产党的通电和蒋介石的讲话出现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从这些话语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21. (5分)举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2. (15分)人物传记具有真实性的借鉴性等特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传记的真实性依赖于史料。下列史料再现了邓小平革命生涯的片段,甲描述了哪一事件?此前的1939年,欧洲爆发了什么战事?此后的1941年,日本又挑起了什么战争?乙中的“胜利”主要指哪一战事?此后,邓小平又参与指挥了哪一战略决战?(2)传记的描述需有广阔的视野。下列史料中,“轰然坍塌”指什么历史事件?为挽救“国民经济”,邓小平在农业和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领域各提议了什么重大举措?受“四小龙”兴起的启示,他在20世纪80年代采取了哪些开放措施?(3)传记的价值在于借鉴。下列史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往香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判断题 (共1题;共20分)16-1、16-2、16-3、16-4、三、 填图题 (共2题;共10分)17-1、18-1、四、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50分)19-1、19-2、19-3、20-1、20-2、20-3、21-1、22-1、22-2、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