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鲁教版)必修一的使用研讨.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74409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鲁教版)必修一的使用研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鲁教版)必修一的使用研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鲁教版)必修一的使用研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鲁教版)必修的使用研讨临沂四中彭洪兰随着高中新课标的实施,广大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教材作用的认识日益成熟。根据新课标编写的实验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蓝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桥梁。在教学实际中,如何创造性地、高效地使用新教材,已成为教师探讨的新课题。在这里,我仅以一家之言,粗浅地谈一下鲁教版新教材必修的使用,起抛砖引玉之目的。在使用时遵循的原则是: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不是照本宣科地把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设置情境,引发学生探究,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获取知识。利用教材中绪言“学好地理,培养科学发展观”上好高中地理第一堂课刚进入高一的新生,在初中已形成了“地理是副科,不学地理没关系的观念”,为了更好地完成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任务,第一堂课必须给学生“洗脑”,让他们重新认识学好高中地理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备课。一、学好地理对生活有用。这主要是用一些鲜活的例子打动学生。如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海啸时,一位10岁英国女孩用所学地理知识,使100多人幸免于难。二、明确高中地理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三、介绍学习方法,提出学习要求,学好高中地理四、树立学习地理的信心“地理1”的结构分析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课程标准: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标准: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活动建议:选择一种形式,向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对“标准”要求的把握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是指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标准中的重点要求。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分析时要运用太阳系模式图,九大行星比较数据、地球自身条件等资料加以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部分,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关注的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但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第二,“影响”应从对地理环境和对人类活动两方面来谈。第三,要辩证辨证地看待影响,从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两方面举例,如过多的太阳紫外线辐射会有不利影响。教学建议导入新课自古以来,就有“天外来客”的传闻,甚至不断有人称发现“外星人”造访过地球的足迹。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是否存在智慧生命?人类派出了先驱者10号、11号和旅行者1号、2号两对特使到茫茫宇宙去寻觅知音。它们携带了一张通往太空的名片传递人类信息。你见过这张名片吗?你知道这名片上写的是什么吗?一、 宇宙这部分教材内容浅显易懂,可读性强,可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展示自学成果。 1、你可知天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统称是什么?你对它们有哪些了解?它们之间有何关系?2、未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哪一个?总星系是不是整个宇宙?3、什么是光年,它是时间单位还是距离单位?4、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古今中外无数的科学家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的代价。你知道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有哪些呢?5、2005年12月17日,“神六凯旋”。为什么选择在内蒙古大草原着陆?二、太阳导入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你对太阳了解多少呢?太阳对地球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注意挖掘教材中图表信息。 1、太阳系模式图中的隐性知识。可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用图、析图。2、关于太阳结构图与太阳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地图册P14的图文进行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可结合湘教版教材并补充一些事例。(可利用新学 案中“经典考题”补充我国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3、读“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的相关性”图引导学生分析: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各是多少年?不同纬度地带二者各有何相关性?(注意给学生纠正:是正相关或负相关;而不能说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二、 地球(本节的重点)1、通过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2、注意引导学生用关系图示法归纳总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3、“知识窗” 可让学生先汇报观察月相的记录,朗诵搜集的关于月相的古诗词,然后再分析月相变化的原理。可利用三球仪或教材中插图或自制教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把握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理解的关键),最后教师引导归纳,帮助记忆。如上下弦月可归纳为:上上西西,下下东东(注:上弦月在上半夜可见,出现在西方天空,西半个月球发亮;下弦月在下半夜可见,出现在东方天空,东半个月球发亮。)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内容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交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对“标准”要求的把握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地理现象相当一部分是二者共同形成的。本部分内容要重点地分析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教学建议1、要求每位学生都要买一个小地球仪2、找一生到讲台前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及黄赤交角,并分别将北极点和南极点面对学生,让其观察自转和公转的时针方向,还要将观察到的现象画出图示(即侧视图和俯视图)。3、利用教材中设计的“活动”,完成“昼夜交替”部分的学习,让学生明确昼夜的产生和昼夜交替的产生原因有何不同,昼晨线有哪些特点?4、“产生时差”部分内容,可进行专题学习,并做典型题加深理解。今年的文综选择题911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掌握。这里易混淆的概念较多,一定要帮助学生搞清楚。5、“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可通过实验发现偏转规律,并对结论会应用于实践。实验:在地球仪上沿着一条经线滴一滴红墨水。地球仪静止不动时,会看到红墨水沿着经线流动;当转动地球仪时,发现红墨水流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规律是“南左北右”。6、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的演示一生扮演太阳,手拿一支激光教鞭代表太阳光线,另一生拿一个较大的地球仪扮演地球。首先让“地球”直着身子绕“太阳”公转,观察发现:太阳总是直射在赤道上。接着让“地球”斜着身子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则发现: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演示完成后,接着让学生完成P16的活动内容。完成后,让学生辩论:“立竿是否见影?”7、对教材中“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要进行变通,并教学生判断二分二至的方法,记忆二分二至时间的方法:“二至”都是22,从春分夏至秋分,分别是21、22和23。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可通过画板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规律: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南北回归线上只有一次直射的机会,而南北回归线至两极点地区无太阳直射现象。直射哪条纬线,则这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数值为90,此纬线向两侧递减。利用新学 案中“相关连接”补充正午太阳高度H90(所求地点到直射点的纬度差)9、昼夜长短的变化(先让学生联系实际加强记忆,如“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天。)通过“三球仪”或自制教具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当然用投影胶片或多媒体演示更好。最简单的演示方法:在黑板上画出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地轴的地球侧视图,然后用教本盖住一半,教杆代表光线,与晨昏线始终保持垂直关系,教杆和书本的移动代表直射点和晨昏线的移动,可直观地得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本节内容,在课标中没有明确具体地提出来,但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确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因此,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具、实践材料、时间、空间和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亲手实践,学会生存的技能。教学建议:1、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必要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到野外实践,真正掌握技能。2、可用“老马识途”的故事导入:齐桓公带兵打仗,凯旋时,大军在一个山谷里迷了路。相国官仲想出一个好主意,利用老马识途的本领带引大家走出山谷。时到今日,你若在野外迷了路,有哪些方法辨别方向呢?让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内容标准:1、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3、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活动建议: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观察。对本模块“标准”要求的把握标准1: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为“说出”要求较低,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标准2: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岩石。要求的重点落在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上。首先,了解岩石的分类,其次是岩石的成因,第三,理解三大类岩石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这是本节重点。第四,从“过程”来看,需要把握转化的起点、终点,以及先后顺序,并由此过程形成“循环”的认识。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要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简单的示意图。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因此,可根据条件适当介绍矿物、矿产等概念。标准3: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通过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的分布和变化。第二,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形高低不同。第三,主要通过外力作用说明地形形态的再变化。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教学时通过举例使学生认识并学会分析常见地形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内力或外力。教学建议:一、岩石圈的结构利用教材P26图,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将地图册P12和新学案 “活动案例” 中的图表结合起来学习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地球内部三大圈层构造特点可形象比作“鸡蛋”的三个圈层结构,以帮助学生理解。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岩石标本或做成动画课件演示,学习效果会更好。一定要让学生亲手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给学生一些形象的解释,如玄武岩类似烧过烟煤的煤渣,有许多气孔,且密度小,扔进水中不沉底。(可让学生探究存在气孔的原因)把沉积岩比作生日蛋糕,一层层的,且老的在下,新的在上。把变质岩的形成可用砖的烧制原理来类比。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1、内、外力表现及板块构造学说等内容,在初中时学生已接触过,可将本部分内容问题化,让学生读教材图文,达到温故知新。对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可用地图册P13“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或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2、内力作用的“足迹”可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探究,也可以用书本代表岩层让学生亲自动手演示褶皱、断层的形成、形态,并分析其对地貌的影响。可补充在野外用岩层新老关系法如何判断背斜或向斜。可补充地垒、地堑(地图册中有图示)。列举实例让学生探究其形成的内、外力因素,如断块山:庐山、泰山、华山等。对于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意义,一定要让学生探究其原理(如:石油天然气为什么多储存于背斜构造?)。 3、外力作用的表现可通过模拟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野外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再分析原因。对不同地貌形态,要多举实例。4、课程标准中还要求“举例说明地形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鲁教版必修教材中没有具体明确涉及,建议将本教材“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移到本节课后学习,这样内容上更连贯。对应本标准的教材内容在其它三个版本中都有涉及。教学时可补充。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课程标准: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2、绘制全球气态带、风带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活动建议: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用计算机设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动画。对本模块“标准”要求的把握本模块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大气。“标准1”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境、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本条标准:第一标准中的大气指对流层大气。第二,需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直接热源是地面。第三,大气的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其中,大气的温室效应是重点原理。第四,大气热力环流是一个基本原理,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的理论基础。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第五,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助一些原理示意图。“标准2”:本条标准关注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要求学生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通过三圈环流理解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理解三圈环流的基础是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在三圈环流基础上,还应了解海平面气压和风的实际情况,以使理论联系实际。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前面知识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这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认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影响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而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标准3”:本条标准旨在使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天气图指的就是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简易天气图。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冷锋、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而且是关注海平面天气图,高空的不作要求。各天气系统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几个方面分析。进一步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需要引入气团的概念。还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应从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切忌增加知识难度。第二,应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实例作适当拓展分析。第三,不同地区应重视对影响本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的了解,如云贵高原地区的昆明准静止锋。教学建议: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补充水汽和固体杂质的作用,逆温现象、概念、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影响。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利用地图册P15图补充完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补充大气逆辐射与云量的关系3、教材插图“大气的保温作用”,图中太阳辐射直接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没显示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4、提出探究问题:青藏高原地区为什么太阳辐射强而气温却不高?三、大气运动1、通过做实验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热力环流可视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探究其中的原理。最简易可行的实验:在室外安全的地方点燃一小堆纸,用杆子挑动燃烧的纸片,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随气流的运动线路。(或者让学生想一想水沸腾对看见热水汽上升还是下沉,让学生明白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的现象)。2、通过画图让学生弄明白有关气压的知识。如随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我们常说的气压的高低指的是同一海平面相比较而言的。3、总结“高高低低规律”:即等压面向高空凸出的地点气压较高,等压面向低空弯曲的地点气压较低。四、大气水平运动风1、教材中所示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和“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图是立体的平面。由于高一学生还没有学习平面,所以图示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学生是看不出来的。要适当给学生讲解补充。2、补充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特点。3、师生总结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的一般方法。五、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分解,先个人探讨,再小组交换意见。可分解成以下逐步递进的问题进行探究。1、先假设地球表面均匀且地球不动,根据前面所学热力环流知识,让学生画出赤道与两极间的单圈环流。2、地表均匀,地球自转而不公转:结合前面所学的大气水平运动的知识,很自然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3、地表均匀,地球自转且公转: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全球气压带、风带随之移动。4、地表海陆分布不均,则实际气压带、风带往往不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可画出世界海陆分布图,先让学生思考冬、夏季节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哪里形成高压,哪里形成低 压,并在图上表示出高、低气压中心。 5、季风环流:当四个问题解决后,对于季风环流的形成也就迎刃而解了。对于热带季风的分布,教材文字中没有说出“中南半岛”,应补充。六、常见的天气系统关于气团的知识教材中以“小注”的形式出现,实际上要理解锋面的天气特点,必须先理解气团对天气的影响,建议拓展补充。本部分知识做成动画演示更形象,也可在教师的启发下师生一起画图理解。对典型天气实例进行分析。例如,北方的冬春季节,天气为何多大风而往往无降水呢?(或对、以下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沙尘暴、夏季北方的暴雨天气、一场秋雨一场寒、梅雨天气贵阳冬半年的阴雨天气、台风天气、伏旱、北方广大地区的“秋高气爽”天气。)“知识窗”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的梅雨、伏旱部分内容结合地图册P17图学习。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内容标准:标准: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或洋流运动的动画,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有条件的学校,可对水井进行定点、定时观测,记录水位、水色等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主要原因。对模块“标准”要求的把握本模块关注的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标准1”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要求以海陆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学生应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重点。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联系了四大圈层,水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关注。“标准2”:本条标准舍弃了关于海洋水自身性质的内容,如温度和盐度,只关注环境意义最为重大的海洋水的运动形式之一洋流。本条标准将洋流的学习归纳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对高中地理中有关的洋流知识作了大量的简化。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学习目的,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知识基础。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第一,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此外还有“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等。第二,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第三,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还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把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化,以加强对规律的把握。第二,一般不必对洋流知识进行加深和扩展。第三。应了解不同纬度,大陆两岸洋流的性质。教学建议一、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水循环示意图”做成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演示。也可让学生通过自己画图并总结出水循环的各环节加深理解掌握。为加深理解可让学生探究诗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否符合水循环原理,若不符合,请改动一字,使之符合水循环原理。二、“活动”教材中只给出了两种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图,再补充积雪融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图。可结合地图册P18“世界河流补给类型”, 利用新学 案中“相关连接”,完善本知识的学习。在分析积雪融水补给时,可联系毛主席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境,勾起学生的联想,帮助理解冬季大量积雪到春暖融化,形成春汛;在分析地下水与河水的互补关系时,可让学生分析人们常说的“井水不犯河水”是否有道理?它们之间是怎样“侵犯”对方的?三、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引导学生读“气压带、风带与大洋表层洋流的比较图”,讨论下列问题:1、赤道暖流与信风、西风漂流与西风有何关系?2、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的方向为何发生变化?3、在模式图中,南北半球各形成几个大洋环流,大洋东西两岸洋流性质有何不同?(洋流模式记忆方法:以赤道为中轴,形成南北对称,象书写数字“8”的模式。)接着进一步根据“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析4、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存在吗?为什么?5、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冬、夏季节一致吗?各怎样流,为什么?6、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暖流还是寒流?(提醒学生注意“漂”字不要写成“飘”字)四、洋流的地理意义充分利用地图册P19有关插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进行归纳总结。对航运的影响可联系郑和下西洋以及世界历史上的“奴隶三角贸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一、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教材插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给出的气候类型过细,可让学生据新学案的“学法导引”重点记忆几种典型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和特殊地区。比如,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规律是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特殊地区是指在此范围内不是热带雨林气候的,如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地区;在此规律范围之外,仍是热带雨林气候的,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等。2、读“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3、对影响气候的因素,要引导学生总结出各种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例如,教材中“你能说出影响气候的其他因素吗?给师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再引导学生一起探究)4、学生掌握了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后,可给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的降水和气温资料,让学生在运用中巩固。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对标准要求的把握:标准1: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标准2: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生已学过了许多内容,学习时只需要适当地复习和归纳,关键是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标准3:本条标准不是要学生了解每一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而是举例说明。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好教材设计的“活动”组织教学。2、可利用地图册P22“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加强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依照新学案的“主干知识”进行总结。3、对于垂直分异规律,可适当补充雪线的概念,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基带的确定、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自然带的差异、自然带谱多少与纬度和海拔的关系。对 “非地带性现象”要举实例分析。4、“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主要介绍了绿色植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应作为重点学习,对于生物循环可用“落花并非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加深理解;也可以让学生阅读新学案的“活动案例”画出生物循环图,帮助学生理解。5、“认识等高线地形图”部分内容,可让学生用橡皮泥,动手“制造出各种地形、地貌”模型,然后在模型上标出等高线,再将“等高线”垂直向下投影,想象出不同地形处等高线分布和弯曲特点。这样学生在做中学,获得直接体验与感悟,会理解得透,记得牢!阅读新学案的“相关连接”掌握地形图的综合利用和巧绘地形剖面图的方法,通过做题加以巩固。第四单元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内容标准:1、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3、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活动建议:以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交流学习成果;针对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成立课外监测小组,制定计划,开展活动。对本单元各条“标准”要求的把握:标准1: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属于历史范畴,表现为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本条“标准”改变以前高中地理课程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状况,而是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渗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标准2: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要求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以及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自然灾害有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很多情况下,人类活动对其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如果不考虑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只是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只因其对令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才称为灾害。进一步说,同等级的自然灾害,在人口稠密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大些。标准3:本条“标准”规定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来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全球气候变化狭义地理解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针对近些年气温增高而提的,并且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则是就地理环境的演变而言的。“标准”要求学习全球气候变化,目的是使学生正确看待全球变暖的原因,即学习全球变暖现象,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下沉体现,当然,人类活动起了加剧的作用。本条“标准”学习的重点不在便于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学习时不必分析便于气候变化的原因,而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被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同时,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便于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建议:1、让学生讨论教材图片中反映的内容,哪些是自然资源,加深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总结自然资源具有双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另一个是经济属性。2、对于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可让学生明确可再生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而非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质的规律性,不具备地带性规律,3、教材中给出“太阳能、风能“两种新能源插图,可简单补充新能源和常规能源的知识。4本节课后活动内容应给予重视,可结合地图册P29中国土地荒漠化分布图、教材中表格内容和学生已有经验,探讨土地荒漠化问题并启发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5、“自然灾害与人类”属于案例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认识灾害的危害,提高大灾防灾的意识。6、第二节课后“活动”内容,可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查阅资料(可参阅地图册P28),课堂上再交流结果。7、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节教材较为浅显易懂。教师主要任务是设疑激趣,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