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172688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场暴雨把我困在了公交站台,正在我无可奈何之时,朋友齐鑫拖泥带水的出现在我面前。B . 初夏时节,圣莲岛荷花争艳。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趋之若骛。C . 本次班级文化活动,班长小张从策划到宣传再到组织,真可谓费尽心思,鞠躬尽瘁。D . 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理想目标常常使他们两人一拍即合。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2.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无论一生遭受多少kn _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黑暗。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chu mo qi c_之人。我和母亲也都有些wng rn_,于是又提起闰土来。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xn kung shn y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 (2)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3)_,关山度若飞。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 (5)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_,_。_,_。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4. (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恐前后受其敌_ 其一犬坐于前_奈地坏何_ 身亡所寄_5. (2分)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 吾日三省吾身(三次)交而不信乎(诚实)B .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勿施于人(施加)学而不思则罔(迷惑)C . 诲女知之乎(同“汝”,你) 方出神(正)其恕乎(大概、也许)D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凋谢) 是知也(通“智”,聪明)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6. (7分)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美国女作家_写了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她对莎莉文老师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该文选自她的作品_。 (2)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仿照小明的表达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两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7. (10分)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班级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部经典,可你的家长借口工作忙迟迟未读。一天,看到他(她)正在刷微信,请你写几句话劝说。(60字左右) (2)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写下两句读书感悟。请你以此为例,仿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读书体会。读书就是到智者家中串门儿,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读书就是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充实自我,改变气质;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2分)8. (12分)阅读细菌发电前景广阔一文,完成后面问题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A)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 ,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B)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1)“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进行概括。(2)下列对文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段画线句(A)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B . 本文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C . 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D . 嗜盐杆菌发电原理与其他细菌相同,且成本大大低于糖。(3)请指出第段中画线句(B)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9. (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白剑峰每年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总有几分落寞。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追问:为什么获奖的都是西方科学家?中国人离诺贝尔奖有多远?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奖?在中国人的心底,似乎隐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结”。客观地说,诺贝尔奖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但是,诺贝尔奖又是一个独特的标志,代表了一个国家科学家的素质。当我们回望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时,就会惊奇地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除了有一种执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外,更有一种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而这恰恰是比诺贝尔奖本身更重要的东西,也是容易被世人忽略的。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例如,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的病毒。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无疑为人类战胜重大疾病带来了曙光。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等三位科学家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成果卓著,造福了无数肿瘤患者,因而也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荣誉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这些人长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在科学的禁区,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这种探索也可能意味着一生的徒劳和失败。而支撑着他们永不放弃的,就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梦想。这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与其说是一个光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最缺少的不是光环,而是“诺贝尔精神”。眼下,中国不乏才智过人的学者,但鲜有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巨匠。一些人过分关注科研的“果实”,忽略了生长的过程;过分关注个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会的大利益。因而,他们常常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从事科研活动,作风浮躁,急功近利。此种短期行为,注定只会催生“学术泡沫”,而无益于人类的长远进步。事实上,获得诺贝尔奖,绝非一朝一夕的“突围”,而是经年累月的苦守。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怀着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耐得寂寞,不慕纷华。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非凡的科学之果,最终被历史铭记。也许,科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获奖,而在于是否为造福人类而献身。懂得了这一点,中国人就离诺贝尔奖近了一步。(1)根据第节内容,指出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的具体含义。(2)结合原文,说说你对“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这句话的理解。(3)根据第节内容,指出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的具体含义。(4)指出第节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5)结合原文,说说你对“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这句话的理解。(6)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概括一下“诺贝尔精神”。(7)指出第节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8)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概括一下“诺贝尔精神”。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小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1)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最后两句所写内容。(2)本学期我们还学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诗,两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九、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渔人甚异之_悉如外人_便要还家_(2)翻译下列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描摹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是写景妙笔,造语工丽,形象生动。B .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体现了桃花源人民的淳朴热情、好客.C . 文章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按发现桃花源一进入桃花源一拜访桃花源一三访桃花源的顺序来讲述故事。D . 和平安宁的桃花源与战乱频繁的现实世界形成对比,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写作。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就一次出发,让你去经历,去收获请以“记得那一次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2-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1、3-2、3-3、3-4、3-5、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4-1、5-1、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6-1、6-2、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7-1、7-2、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2分)8-1、8-2、8-3、9-1、9-2、9-3、9-4、9-5、9-6、9-7、9-8、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九、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11-1、11-2、11-3、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