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素养技能评比笔试样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72345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师素养技能评比笔试样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教师素养技能评比笔试样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教师素养技能评比笔试样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位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2012年黑龙江省高中语文教师素养技能评比笔试样题一、 硬笔书法(20分)请将下列文字用楷书或行楷抄录下来:定风波 苏 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 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汉服运动:文化焦虑与认同危机何同彬面对悄然兴起的“汉服运动”,我心情异常复杂。这一运动的个体性或小团体性,使得他们的行为在消费时代显得有些尴尬,甚至会引来颇多人的误解。无论如何,它都不可能像超女那样引来广泛的参与,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化焦虑,而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焦虑则在于对文化存在的忘却和对焦虑的失语。我们既承续了上个世纪自觉的传统断裂形成的文化失序、异域接续的文化混乱,又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全球化造成的文化同一。“历史形成的各种文明与文化开始同自己的根源相脱离,它们融合到技术、经济的世界中,融合到一种空洞的理智主义中。”(卡尔雅斯贝斯)然而,这种趋势几乎是不可抗拒的。全球化首先是资本的全球化,然后,文化舶来品依靠资本的流动和输出广泛传播。资本处于强势的,其文化也会自然处于一种主动的强势地位,以美国为最显著的例子。“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首先是一种资本和商业行为,然后成为一种具体的、渗透性的文化行为。这种文化的殖民化不再倚重于武装侵略,但是其影响却显然更大。中国面对这样的环境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让我们痛心的是,当我们回首这充满动荡和文化嬗变的百年时,传统文化的流失和歧变触目惊心。事实上,和“汉服运动”的动机一样,早在“五四”就有文化保守主义者反对全盘西化,有“国剧运动”,有“新格律诗”,进入当代也有新儒家和文化“寻根”,有重倡“读经”,有弘扬“京剧”,但是他们都没能阻挡资本输入带来的文化传播,也有人叫做文化侵略,或者后殖民。满眼望去,“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从出生到走进坟墓,从清早到夜晚,甚至在睡梦之中”(艾略特)都被一种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重异质文化所覆盖。令有的“汉服运动”的参与者所忿忿不平的是,我们的国人仍然在麻木地等待着文化的丧失殆尽。然而这就是“索尼”、“本田”、“三星”、“现代”的效应,是不可遏制的“韩流”和“日流”。当资本不处于强势地位的时候,文化就要随时面临着冲击和替代。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逻辑,这就是后现代国家摆脱不掉的文化焦虑。所以说,“汉服运动”只能成为一种文化实践,它无力改变文化流失的总体趋势,也不可能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和传统的文化认同,甚至于在一个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它的炒作基础都很薄弱。传统的文化符号和审美的文化形式,无论是“汉服”、“京剧”、“春节”、“太极拳”等等,都沦为文化消费的工具,而不再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全民的民族认同感。文化焦虑和认同危机不断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包括现在的“汉服运动”,但即便是“汉服运动”的参与者们,也不可能完整还原传统的生活方式了。所以,类似于“汉服运动”这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最好不要打着虚妄的文化复兴的大旗,还是作为一种个体或群体的文化怀旧和文化凭吊比较合适。而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选择和民族认同的维系却又是另处一个复杂的问题了。1、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悄然掀起的“汉服运动”只是一种个体性或小团体行为,它不会引起百姓的广泛参与。B.文化的殖民化从来都是既依靠武装侵略,又依靠资本的流动和输出的。C.“五四”时期的“国剧运动”、“新格律诗”以及当代的新儒家和文化“寻根”、重倡“读经”、弘扬“京剧”等活动,目的都是为了抵制文化侵略。D.“汉服运动”的参与者们,试图通过这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来达到文化复兴的目的。2、请针对本文设计一道探究题,并给出参考答案。(12分)三、 为下列文字加上标点符号。(15分)问 隔 与 不 隔 之 别 曰 陶 谢 之 诗 不 隔 延 年 则 稍 隔 矣 东 坡 之 诗 不 隔 山 谷 则 稍 隔 矣 池 塘 生 春 草 空 梁 落 燕 泥 等 二 句 妙 处 唯 在 不 隔 词 亦 如 是 即 以 一 人 一 词 论 如 欧 阳 公 少 年 游 咏 春 草 上 半 阙 云 阑 干 十 二 独 凭 春 晴 碧 远 连 云 二 月 三 月 千 里 万 里 行 色 苦 愁 人 语 语 都 在 目 前 便 是 不 隔 至 云 谢 家 池 上 江 淹 浦 畔 则 隔 矣 白 石 翠 楼 吟 此 地 宜 有 词 仙 拥 素 云 黄 鹤 与 君 游 戏 玉 梯 凝 望 久 叹 芳 草 萋 萋 千 里 便 是 不 隔 至 酒 祓 清 愁 花 销 英 气 则 隔 矣 然 南 宋 词 虽 不 隔 处 比 之 前 人 自 有 浅 深 厚 薄 之 别四、 案例分析题(20分)【案例】以下是某位老师执教囚绿记(作者:陆蠡)一课中最后8分钟进行的“拓展迁移,升华主题”教学实录片段:师:在自由的环境中,这位“绿友”充满朝气,囚禁后却成了“病孩子”,但即使这样,它仍然十分固执,永不屈服。如此强烈的反差,如此鲜明的对比,作者仅仅是为了写“常春藤”吗?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能揭示写作背景的句子。 生:一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二是“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生:第一段中“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一句,也揭示了写作背景。师:我们再来读一读作者陆蠡的简介,并结合文章写作背景,说说你的探究结果。(课件显示)陆蠡(19081942),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1937年8月,陆蠡负责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几年时间,在敌机轰炸中出版的书籍竟达数百种,还有十几种丛书。期刊少年读物因有抗日内容被强令停刊。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押解到汪伪政府所在地南京,审讯时,敌人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他回答:“绝不可能!”他被害时,年仅34岁。生:作者借景抒情,既赞美了常春藤的可爱可敬,又表明自己的志趣,要像常春藤那样,永不屈服于日寇的蹂躏和残暴。生:作者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敢于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生: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囚绿记是血泪之作,是陆蠡留给后人的财富。师:同学们道出了陆蠡的拳拳爱国之心,并做了精彩的概括。绿,是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是永远囚不住的!课件显示:海伦亚当斯凯勒,自幼失明及失聪。后来借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她学会说话,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毕业于哈佛大学,完成了长篇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件显示:史铁生,“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返回北京,顽强生活,潜心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作品主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等。课件显示:斯蒂芬.霍金,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他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代表作乃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课件显示:对于命运,像面对黑暗,永不屈服;对于生命,像追随阳光,绝不放弃。师小结:心中有绿,永远向着太阳生长!请从这一片段中引出一个话题,写出您的思考。300字左右。(空白处)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生活中我们知道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说,当然也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观点,但就词义来说“进”与“退”总是相对的,你对“进”与“退”有何想法,难道“进”与“退”真的形同水火,此消彼长?联系实际,谈谈生活中我们该“进”还是该“退”。请以“进与退”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