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散文学写作》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66024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散文学写作》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读散文学写作》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读散文学写作》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龙岩市高中开放周(永定一中)特级教师、名师示范课教学设计读散文,学写作高考复习考试事半功倍的一个例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习试卷散文文本中的妙处,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去。2、 从各个方面学会迁移,事半功倍【教学重点】1、 从散文的赏读,向写作的迁移2、 能力的生成与巩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8)永定一中的学生曾经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2007年,我到永定一中听过你们的“亮亮”老师的课,那是2009届的学生,朗朗读书声,伴随的甚至是身体谐和的震颤据音乐老师说,唱歌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全心投入,身体会有很细微的谐振。上课需要激情和合作。看看今天大家是不是也像09届同学一样积极投入。表现最出色的同学,最后将获赠神秘礼物!下面,我们先来读一篇散文,落叶是疲倦的蝴蝶。(6-7)二、假设(15)大家说说,你读这篇散文的感受。预测:感动!优美!预设问题,随机使用:1、最感动的是什么?2、最优美的有哪些?3、你会抽空再回头去读这篇文章吗?预估:部分说会。因为感动,因为美。部分说不会,因为没时间。4、你还记得你暑假以来考过的散文或小说的篇名或大致的印象吗?为什么?高三半期考选考题文学类文本:杏花春雨江南(王清铭);高三第二次月考考题文学类文本:遗璞(贾平凹)。预估:大部分说忘记了。因为没想到,没有感受到感动或者启迪或者美。建议:可以回头去看看,读读,也许会有不一般的收获。如果你是一个老师,要以这篇散文为阅读试题文本,你会从哪些方面出题?提示:不必严密精细,只要思考大致角度和理由。学生思考。学生交流展示。预估:学生的思路开阔,角度丰富。学生试命题,题目涉及的内容,包括语言形式、思想感情、篇章结构、写作特色等诸多方面。如果只把这些被选作阅读试题的文本当做答题的材料,而不是可做滋润心灵的美文,那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评价:随机。三、对比转换(10)这是2007年福建高考第五大题,散文阅读题,分值为17分。1、展示高考试题:12、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1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这个世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一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1)为什么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2)文中说“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4、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6分)比较高考试题,哪位同学的构想和它最接近?预估:学生的角度更丰富,有的很接近。说明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有一定的积累,对散文阅读的考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可不可以换一个思路,这篇散文,如果把其精妙之处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去?谈谈你的看法,你觉得如果要从中学习写作,哪些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呢?学生谈,要求有具体的例子。归纳学生回答内容。标题的确定:新颖,直击人心开头的特色:简洁,含蓄扣题结构的特色:呼应,抒情饱满语言的风格:诗意,魅力无痕技巧的应用:修辞,生动形象细节的选用:真实,饱含深情感情的表达:细节,触动情怀议论的内涵:哲思,意味深长3、以上几点,其实是阅读与写作共有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写作知识来解决阅读的问题,同样也可以从阅读的散文中去不断地感受具体的思想情感之美、篇章布局之美、细节描摹之美,以及语言修辞之美,收获感动,收获滋润。四、迁移:(10)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不妨来学学迁移。即把这篇文章的好处,吸收消化,成为我们作文的一个亮点。刚才大家读本篇的第一感觉,是美,美的标题,美的语言,美的文思,美的情感,美的结构;是动人,动人的真挚情感,动人的细节回眸,是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和赞美。这些都是可以学习借鉴的。但因为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先做两个迁移练习,一是拟题,二是仿句。1、拟题以2007年高考福建卷作文季节为话题,自拟一个标题。可以借鉴“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的句式,要求新颖,或一定的诗意。2、以季节为话题,选择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中自己特别有感受的语句,做仿写训练。可以从下面任选两类来练习。环境描写句、人物描写句、诗意抒情句、理性阐发句。例如: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3、学生交流,推荐最佳,展示共享。提示:今天的练习,在课后还可以继续,可以在各个方面。4、迁移不是生硬的,而是要通过练习,达到表达技巧与思想情感的提升,以及自己写作时的融会贯通。五、小结(2)我们习惯的做法是,对于考试或练习中的阅读类散文,我们只是把它们作为阅读的文本、答题的材料,很少考虑到,它们也同时是学习写作的范本。因此,我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如果有了这样的意识,那么又是一种别样的收获。阅读与写作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从练习题或考试题中去结合,去迁移。特别是把阅读文本中的特别优秀的、特别有感受的东西借鉴到我们的作文中来,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今后,大家可以注意到这一点,去借鉴和吸收,你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以下几个做法,供大家参考:1、收集最有感觉的标题。2、摘抄最精彩深刻的语句。可以分为描写类、议论类、抒情类。3、学习最感精美的结构。4、收集最精美的开头结尾。5、感悟最深刻的思想情怀。今天我们思考的是关于试卷中从散文文本到写作的借鉴融合与迁移。如果做好,节时高效。而且,除了这个迁移,还可以有其他的迁移,比如默写题,文言文,名著题,经典题等等。希望大家课后多加思考,有所收获。谢谢!附:赠送书法作品一幅万籁藏大道,灵犀会云霄。山水喜潋滟,文章爱窈窕。美读通佳构,共赢悟妙招。迁移贵转换,一箭得双雕。2011.12.22【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寻找一个全新的角度。本次授课,对象是永定一中高三理科实验班的学生。因为学生素质较高,又是高三学生,所以,我在备课时做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在教学内容上作出全新的选择。本次授课的课题是读散文,学作文,副题是“高考复习考试事半功倍的一个例子”,就是力图避开熟路,开辟新路,不去做旧饭重炒的无用功。对于他们来说,散文阅读和作文这两个必考的考点,都不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如果从实际的应试能力,以及从复习应试的有限时间来说,把二者结合起来,并且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则是最为理想的。我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有限的时间里,既完成了散文的阅读,又获得了作文的思想、方法积累,以图一举两得。从授课情况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目的。2、调动一种全体的热情。体现一种和谐的氛围。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建立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是求索新知之乐,是思考交流之乐,是发现提高之乐。同时,也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产生的集体学习才有的快乐。这是“与人乐乐”,远胜于“独得之乐”。作为老师,对课堂的驾驭,就是要促成这样的其乐融融的氛围,让知识与能力都得到进步。从本节课看,我特别注意做到三点。一是“拉关系”,二是“重激励”,三是“真表扬”。2009届,我就带领备课组到永定一中听过谢亮超老师的课,而这次上课的班级,又是谢老师的班级。于是,上课伊始,我就把谢老师09届那个班留给我的印象告诉学生,说“亮亮老师的班级,最棒”。由此,第一步,拉关系成功,学生马上和我距离拉近。高三学生,因为学业负担沉重,加上高考压力巨大,所以听课往往会比较沉闷。尤其是语文课。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我有意设置“试一试”“比一比”这两个环节,让学生改变角色,站在命题老师的角度,来尝试命题,并和高考原题加以比较。这个尝试,学生的表现相当不错,我给予大力的激励,大家都觉得很高兴,而我更高兴的是,这一尝试,也帮助学生破除了被动“应试”的茫然,尝到了主动出击的甜头。至于真表扬,我可以说,在本节课中,对学生的表扬都是发自内心的,学生们都体会到了。表扬,有的是“滥褒”,不管回答如何,一律都是“太好了,你真棒”之类,和不值钱。我的表扬,是真的,一是学生的表现真的出色,思考真的独特,真的值得表扬;二是,我的表扬发自内心,由衷赞美他们的学习思考的价值。真表扬,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3、体现一个师者的素质。二、不足之处:1、参照评课老师提出的意见,感觉“前半部分品材料方面品得不够深入”。这也是因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不是常规的散文阅读教学,而是从阅读向作文的迁移,因此不能全面深入。但如果备课更充分些,应该可以避免这样的感觉。2、还有老师认为,“个别精彩段落由学生个别朗读,应该效果比齐读更好”。确实是如此。我个人比较偏爱学生集体朗读,感觉书声琅琅,有时候就忽视了学生个性朗读的价值。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