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江南春绝句》同步练习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163922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江南春绝句》同步练习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江南春绝句》同步练习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江南春绝句》同步练习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江南春绝句同步练习D卷一、 基础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选出下面对卜算子 咏梅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卜算子 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释】断桥残破的桥。无主无人过问。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一任任凭。零落凋谢。【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A . “驿外断桥边”,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环境。因处在“驿外”和“断桥边”,虽花开而无人欣赏,更无人栽培,故因“无主”而深感“寂寞”。B . “无意苦争春”,“无意”二字突出表现梅花谦虚博大的胸怀。“一任群芳妒”是写梅花对“群芳”的照顾,更突出了梅花虚怀若谷的品格。C . “零落成泥碾作尘”是写梅花受到环境的摧残,即使成了泥和尘,也是“香如故”,始终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D . 陆游是南宋爱国词人,主张抗金,但屡遭投降派的打击,所以情绪愤懑抑郁。词中的梅花寂寞凄凉但高洁品格不变,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2. (2分)下列句子与原文海燕一致的一句是( ) A .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B .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旁逸斜出”或“婆娑”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是树中的好女子。C . 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铙钹、钟鼓、铃子在奏鸣着,而且声音愈响愈大起来。D .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明当时根本不在场,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窍不通 , 你们就不要再问他了。B . 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C . 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 , 生活美满幸福。D . 临近期末,各种考试接踵而至 , 我都快麻木了。4. (2分)下列选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沧海桑田、湖草蓝天,万物各得其所,绘就天地大美的生态曲卷。B . 每逢佳节,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 是坚守岗位的人们的一种奢望。C .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必为平儿而义愤填膺 , 因为平儿也是一种美丽。D . 他毕业后米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一年到头兀兀穷年 , 奉献自己的芳华。5. (2分)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 . 论教养利哈乔夫美国B . 故乡鲁迅呐喊C . 范进中举吴敬梓清代D . 水调歌头苏轼-北宋6.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最后一次讲演是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B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告诉我们格物致知精神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很有必要,而且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也是必不可少的。C .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是被誉为“当代毕舁”的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王选。D .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作者是德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7. (2分)下列句子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 , 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B . 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C . 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前线,武警消防官兵首当其冲 , 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D . 从高空俯视黄山,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人们怎能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8.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经过长达5年的精心营造,一座颇具江南水乡风韵的皇家园林终于落成。修建时,还充分利用了河泊、林木等资源,碧水清流环绕于山石林木间,楼阁曲廊掩映于苍松翠柏中。位于南海子南部偏西的团河行宫于乾隆三十七年疏浚团河、凤河时开始修建。修建这座行宫,充分借鉴了江南风景园林的造园手法,就地掘土成湖,余土堆积成山,山上广植奇花异草。落成后的团河行宫,建筑特色鲜明。璇源堂、涵道斋瑰丽辉煌,裕性轩、澹思书屋和陶春室典雅幽静。这些手法,这些特色,使得团河行宫成为当时南海子四座行宫中最豪华的一座。A . B . C . D . 9.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位普普通通的山区教师,以持之以恒,慷慨无私的助学善举感动了中国。B . 富春山水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C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温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要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D . 依我之见,少年写作文,就应该多写一点“有意思”的事。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故作高深,一本正经,老气横秋,少了童年的童趣和稚气,倒没有什么可爱之处。10. (2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荡去了无奈,你就会重新踏上前进的列车,获得新的发展机遇。B . 面对南极归来的记者,人们迫切想知道记者所感受的南极是怎样的气候?全球变暖给南极造成怎样的影响?此行又目睹了哪些触目惊心的变化?C . 对早春披纱垂柳的点染,对盛夏浓阴垂柳的描绘,对北方庙宇,南方亭榭的勾勒,都是作者用文字绘就的一幅艺术画。D . 杭州是可以诗意栖居的地方:他精致宁静,温文尔雅,如同西湖水般浑然天成;他大气开放,自强不息,如同钱塘江奔赴海洋之约。二、 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11分)11. (3分)蒹葭中用反复咏叹的形式营造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执着、热烈的相思之情的语句是:_,_,_。12. (2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的景色是_,游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_。13. (2分)按照要求填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 , _”刻画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14. (2分)出师表中表现出臣子们于国家危难之际依然在宫廷里、疆场上报国尽忠的句子:_,_。15. (2分)按照要求填空。杜牧江南春绝句中抒发兴亡之感、寄寓讽喻之情的诗句是_,_。三、 阅读题。 (共1题;共25分)16. (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月到中秋又是一年中秋时节。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天上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天渐渐黑下来。牛和羊都陆续从田间牵回村子,苦累的庄稼人今天比往常早一些收工了。漫长的秋收时节,人们起早贪黑的,收了水稻掰玉米,种完芝麻种黄豆,砍过红麻刨红薯。农活一件接着一件来,真难得歇一口气儿。秋收大忙时节,每家的壮劳力没日没夜地干活,像是在偿还自己祖祖辈辈还没有还完的债。月亮出来了,是一轮满月。在蓝色的天空和白色的云彩里面,慢慢地移动。月到中秋,家家的喜气都从大人小孩儿的心眼里冒出来。每一家都忙着做饭了,屋顶的炊烟在明亮的月光下白白的,在空中弥漫。村庄开始热闹起来,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嬉戏声,谁家的收音机里还播放着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一家一户的人们都围在晚饭桌旁边。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还是要讲个排场。红烧猪肉端上来了,厚厚的长条形,上面用褐色色素和调味品打点,油腻腻的、喷喷香,比现在的猪肉要香上许多。自家养的小公鸡也端上来了,接着,乡下的土菜如四季豆啦、洋葱啦、豆芽儿啦、咸鸭蛋啦,也都陆续上齐了。中秋是乡村的“美食节”,满满一桌子,真是寻常难得吃到的美味!除非家里来了稀客,平时绝不会是这么丰盛的。主妇从厨房里出来,洗脸洗手然后入座,全家人算是坐齐了。男劳动力举起酒杯美美地品着,孩子们则急忙伸筷,埋头大嚼,一饱口福。狗儿乖巧地趴在桌子底下,专注地啃骨头。喝酒的人耳根开始发热,菜也吃得差不多了,白米饭一碗接一碗地端上桌子。这时候如果有谁走在小村里,就会闻到整个村子到处都是新稻米和红烧肉的香味儿。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以往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娥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在娃娃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他们叽叽喳喳地挤在菜架子底下,眼睛盯着刚刚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中,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了,仔细看去,月亮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有个捣蛋包乘别的孩子不备,呼哨一声:“听,有声音了!”话音未落,一抬手,“哗啦”一声,把半盆水就掀翻到菜园里。大家嘻笑着、骂着,一哄而散,把菜园子踩个乱七八糟。月亮已经升到高空,蓝白色的天空比平时更显得高远。村里村外吃过饭的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各自品评着谁家的红麻长得旺势,谁家的水稻又遭了虫灾。有的三三两两走出村子,到庄稼地里去散散步,也散散心。凉风习习,寒蛩(qing)等秋虫在愉悦地鸣叫着。白雾茫茫,露水已经打湿了每一片庄稼的油绿的叶子。早种的芝麻正在忙着开花,洁白的花朵垂着青露。仔细倾听,能够听到清脆的“啪嗒”“啪嗒”的露珠落地的声音,更显得几分静谧。月色如水,村口张家李家,家家都把月饼拿出来一块儿品尝。每家都是那种大约半斤重的老式月饼,厚厚的、圆圆的、黄澄澄的浸润着油彩。掰开来,红色的、绿色的甜丝,无色的冰糖,黄色花生瓣儿,都露出来,让人真想立刻咬上一大口。孩子们围着大人撺掇起来,大人们假装呵斥孩子,一边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的道理,一边先掰开一半儿递到老人手里。孩子们有心无心地听着,分得一半块,只顾欢天喜地地跳跃着、品尝着。老人们用所剩无几的牙齿咀嚼着香喷喷的月饼,阅尽沧桑的脸上写满一生的幸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知他们是不是也在思念远方的亲人,祝愿亲人们此时此刻也能够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能够一起赏月,共度良宵!夜已深沉,月儿更明。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1)选文主要写了中秋夜哪四个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选文以“又是一年中秋时节”开头,有何作用?(3)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说明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4)结合全文,简略说说第段中加横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5)选文结尾说“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庄稼汉们的“希望”是什么?四、 诗歌鉴赏题。 (共1题;共10分)17. (10分)阅读杜审言的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杜审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偏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这次流放的途中。(1)“迟日园林悲昔游”,由眼前春光回忆起往昔春游,诗人为何要用一个“悲”字呢?(2)“人南窜”与“水北流”相对,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慨叹?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11分)11-1、12-1、13-1、14-1、15-1、三、 阅读题。 (共1题;共25分)16-1、16-2、16-3、16-4、16-5、四、 诗歌鉴赏题。 (共1题;共10分)17-1、1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