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162184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卷一、 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共3题;共12分)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如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熏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ru,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ru绿翳翳薄命嫩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2.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诗人王维的诗句给深藏在浙西南群山中的松阳注入了一种悠久厚重的历史感。(僻远/偏僻)的地理位置,让松阳有幸保存下众多的古村落,也保存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到村头,或者是一道溪流,溪水汩汩有声,清净见底;或者有一棵甚至几棵高大粗壮的古树,伸展的树冠遮住了一大片地面。再向里走,街巷里大青石铺就的石径弯曲幽深 , 石径的边沿和墙脚交界处,覆盖着一层湿滑的绿苔;街巷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这些在别处早已经(消亡/消失)的典型的农村建筑和器具,仿佛一位位耄耋老者 , 虽历经沧桑却安然无恙。随意推开一扇老旧的门板,走进一座老宅,都会看到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地面的方砖大半已经龟裂 , 纹路纷乱;房屋里外上下,石雕、木雕或彩绘到处可见,构图生动,笔法细腻,堪称精美的艺术品。(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汩汩(g) 耄耋老者B . 龟(gu)裂 弯曲幽深C . 宗祠(c) 历经沧桑D . 树冠(gun) 安然无恙(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僻远 消失B . 偏僻 消亡C . 偏僻 消失D . 僻远 消亡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志愿者不怕付出,当他们默默奉献爱心的时候,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B . 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孩子们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C . 为回馈广大顾客的厚爱,本店打折销售部分特价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D . 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看视频,还能看新闻,看直播,深受用户欢迎。二、 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每小题2分) (共1题;共6分)4. (6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漫话石鼓文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楷书和行书,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由于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做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代学者们的重视。什么是石鼓文呢?就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作为国宝,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每面石鼓上一首,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情况。其字体既不同于金文,又不同于小篆其字形比金文更整齐,结构又近于小篆,显然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据史籍记载,石鼓于唐代初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后被置于陈仓(今宝鸡市附近)之野。当时在凤翔做官的郑余庆将之移至凤翔夫子庙予以保护,经五代战乱,全部散失。入宋,凤翔太守司马池四处寻访,集得九鼓,至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找到另一鼓。北宋末年移至汴京保存,宋徵宗下令以金涂字,以示责重。金兵攻占汴京,以为奇物,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运至燕京(今北京市)元代又散失于草野之中,后被国子助教成钧发现,由兵部派车运回国子监,这以后就一直保存在北京,到1933年,被运往南京,埋于地下,解放后访得,再运回北京。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唐代张怀瓘等人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人以为周宣王时物,至南宋史学家郑樵始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十一年刻,可以认为: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选文略有改动)(1)下列关于“石鼓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被当做我国最早的文字。B . 石鼓文刻在十块鼓形石上,都是四言诗,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情况。C . 石鼓文字体不同于金文,也不同于小篆,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D . 石鼓文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为历代学者所重视。(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篇事物说明文,题目点明说明对象,揭示文章内容。B . 第段中划线的“仅”字,说明石鼓文是大篆的唯一代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 .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石鼓文的字体与金文,小篆的区别之处。D . 本文按逻辑顺序介绍石鼓文的定义、内容、字体、研究价值、流传经历、时代考证等相关知识。(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 汉字的演变依次是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楷书和行书。B . 石鼓文的书法字体多取正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C . 石鼓自唐代初年在今西省歧山县出土后,坎坷流传至今,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D . 经历代学者考证,可以认为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三、 文言文阅读(共14分) (共1题;共14分)5. (14.0分)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选自出师表)【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注释】表:指上表建议。廖立、李严:蜀汉之臣。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志虑忠纯:_悉以咨之:_严闻亮卒:_(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B . 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C . 立闻亮卒 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D . 发病而死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亮 之 为 政 开 诚 心 布 公 道(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和原文回答)四、 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共1题;共4分)6. (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1)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道尽了千古文人的共同心结,也反映了作者的心声。B . 秋词二首一反前人悲秋情绪,是一曲昂扬乐观的秋的赞歌。C . 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两首合一,相得益彰。D . 其一,志向远大,如一鹤冲天;其二,心地高洁,如明山净水。(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一诗中提到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作者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B . 两首诗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C .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D . 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五、 古诗文默写(共10分,即默写8分,书写2分) (共1题;共10分)7. (10.0分)用诗文原句填空,并写出部分的作者和出处。 (1)可怜夜半虚前席,_。(李商隐春夜喜雨) (2)姑苏城外寒山寺,_。(张继枫桥夜泊) (3)政入万山围子里,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有约不来过夜半,_。(赵师秀约客) (5)_,一览众山小。(_望岳) (6)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乙亥杂诗) (7)苔痕上阶绿,_。(刘禹锡陋室铭) (8)古诗文中很多名句被后人反复引用,从而有了新的意义,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柳暗花明又一村”;又如王安石_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_。” 六、 名著与综合实践(共10分) (共3题;共10分)8. (3.0分)阅读名著其实是一次探寻之旅,让我们一起走进探寻天地吧。 (1)【根据材料去发现】不同体裁的作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任选下面一部作品,借助材料,解说应该采取的阅读方法及理由。 A红星照耀中国1936年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收集第一手资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中文重译本序胡愈之B昆虫记我竭力坚持真实第一,一丝不苟。我为了学者、哲学家,将来想去解决本能这个难问题的人而著速,我也为了而且特别为了少年而著述,我想使他们爱那自然史。法布尔昆虫记序言C飞向太空港李鸣生的作品既是中国航天发射的大写真,也是在一个特殊的角度对中国社会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文学审视和观照他不像有的作家那样摆不脱事件的约束,把作品完全等同于事件的自然过程他既注重报告事件过程的完整性,又非常看重对人物不同性格、不同命运、不同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的表现。本书附录:宋玉书建构民族记忆的史诗性文本(2)【跟着作者去探寻】许多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作者的一次探寻并解秘之旅。根据你的阅读感悟,在下列表格内填写上恰当的内容。 名著作者探寻到的奥秘举例阐述红星照耀中国A_如写贺龙他的生活跟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性格虽很急躁,但是很谦虚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昆虫记昆虫的生命与生活习惯自有奥秘,并非如人们印象中的那样。B_(用两个例子阐述)飞向太空港C_在发射卫星的凌晨,暴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泥石流全体将士和家属凭着顽强不屈的精神,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9. (3分)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初一(2)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两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则10个字左右即可) (材料一)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先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材料二)“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3)一个温馨、幸福、和谐的家庭少不了家规。作为家庭中的一员,请给你的家庭提出合理的家规。(至少两条) 10. (4分)阅读课文纪念白求恩第2段,回答问题。 (1)说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 , 漠不关心,麻木不仁。(2)“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句中的两个“极端”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态度? (3)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选文,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有哪些特点。 七、 现代文阅读(二)(共14分) (共1题;共14分)11. (14.0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邓迎雷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1)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 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2)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3)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 “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4)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八、 作文(30分) (共1题;共30分)12. (30分)命题作文在你成长的路上,是否有哪个人对你影响很深?是否有哪个人,一路默默陪伴着你成长?是否有哪个人,至今让你深深怀念?这个人是你的家人、朋友还是师长?请以“成长路上,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共3题;共12分)1-1、1-2、2-1、2-2、3-1、二、 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每小题2分) (共1题;共6分)4-1、4-2、4-3、三、 文言文阅读(共14分) (共1题;共14分)5-1、5-2、5-3、5-4、5-5、四、 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共1题;共4分)6-1、6-2、五、 古诗文默写(共10分,即默写8分,书写2分) (共1题;共10分)7-1、7-2、7-3、7-4、7-5、7-6、7-7、7-8、六、 名著与综合实践(共10分) (共3题;共10分)8-1、8-2、9-1、9-2、9-3、10-1、10-2、10-3、10-4、七、 现代文阅读(二)(共14分) (共1题;共14分)11-1、11-2、11-3、11-4、八、 作文(30分) (共1题;共30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