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155435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57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降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降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1 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1.1编制的依据11.2适用范围12 工程概况22.1 工程简介22.1.1 五根松站22.1.2 牧华路站22.2 地质概况22.2.1 工程地质22.2.2 地震烈度42.2.3 水文地质42.2.4 工程地质评价62.3 站址周边环境63 施工总体安排73.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73.2 施工进度计划73.2.1 五根松站施工进度计划73.2.2 牧华路站施工进度计划83.3 劳动力安排83.4 机械设备安排83.5 施工材料安排94 降水施工方案94.1 基坑降水的目的及方法94.1.1 基坑降水的目的94.1.2 基坑降水方法94.2 降水井设计94.2.1 五根松站降水井设计94.2.2 牧华路站降水井设计114.3 降水井构造124.4 降水井施工工艺124.4.1 管井施工方法124.4.2 管井施工技术要求164.4.3 主要注意事项174.5降水井维护管理184.5.1降排水维护184.5.2 降水动态观测184.5降水井回填194.5.1 降水井回填方法194.6 基坑内排水195 危险源辨识206 安全保证措施206.1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216.2 安全保证体系226.3 安全生产责任制246.4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46.4.1 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246.4.2 安全检查制度256.4.3 安全考核及奖惩制度256.5 针对不同危险源的措施256.5.1周边建筑物采取的措施256.5.2 降水施工安全措施256.5.3临时用电安全措施266.5.4 起重吊运安全保证措施276.5.5 火灾预防措施287 文明施工措施287.1 扬尘和大气污染控制措施297.2 水土环境保护297.3 噪音控制措施297.4 工地排水和污水处理方案297.5 固体废弃物处理298施工监测298.1 监测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308.1.1 监测组织机构308.1.2 人员安排308.2 监测点布置308.2.1车站周边建(构)筑物监测点布置308.2.2 基坑监测点布置308.3 监测项目及频率308.4 监测预警318.4.1监测控制及预警值318.4.2 预警程序319 应急预案319.1 事故类型329.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29.3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329.4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339.5 应急领导小组联系名单349.6 应急物资设备359.7 预防与预警369.7.1 预防措施369.7.2 预警条件369.7.3 预警程序369.8 事故报告程序369.9 应急处置379.10 救援演练379.11 事故调查与处理379.12 工程意外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方案389.12.1 触电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399.12.2 处置火灾事故预案399.12.3 建筑物及管线损坏事故409.12.4 基坑渗水处理40附件40附表1 对外应急联系电话41附图1 五根松站地质纵剖面图41附图2 牧华路站地质纵剖面图41附图3 五根松站降水井平面布置图41附图4 牧华路站降水井平面布置图41IV1 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1编制的依据1.1.1 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首期工程五根松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1.1.2 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首期工程五根松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1.1.3 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首期工程牧华路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1.1.4 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首期工程牧华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1.1.5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1.1.6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1.1.7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1.8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1.1.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1.1.10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1.1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1.12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1.1.13 建设部发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1.1.14 关于印发成都地铁投融资项目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成地铁建201224号);1.1.15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关于印发成都地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成地铁建(2012)37号);1.1.16 关于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实施意见(成建委发2008101号;1.1.17 成都地铁建设分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施工降水顶管及市政管线深沟槽工程等重大危险源管理的通知(成地铁建(2014)115号);1.1.18 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DB51/T5072-2011;1.1.19 施工现场调查资料。 1.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五根松站、牧华路站主体结构及附属结构降水施工的全过程。2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2.1.1 五根松站五根松站是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首期工程支线段第2个车站,位于红星路和规划路的交叉口,沿红星路东侧辅导及人行道南北向布置,车站带有站后交叉渡线,与规划23号线换乘。车站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11m岛式车站,车站总长265.8m,标准段宽度19.7m,底板埋深约15.88m。北端接盾构区间,提供五根松站广都北站盾构始发条件;南端左线接明挖区间,右线预留远期暗挖区间接口。车站起终点里程为GYDK26+988.400 GYDK27+254.200。本站附属结构共设4个出入口通道、2组风亭、一个消防专用通道。其中A、B号出入口通道外挂于车站西侧,1、2号风道、消防专用通道及C、D出入口外挂于车站主体结构东侧,附属结构底板底埋深约9.75m。拟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间隔桩+内支撑支护形式。2.1.2 牧华路站牧华路站为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首期工程南段第2个车站,位于天府大道与广宁路交叉口西北侧绿地内,与规划18号线换乘。本站为地下二层明挖车站,采用11米岛式站台,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DK27+241.000,车站左(右)线起点里程:ZDK27+42.750(YDK27+88.650),车站终点里程:ZDK27+327.850(YDK27+327.850)。车站全长285.1m,标准段宽19.7m,底板埋深约为13.218.5m。本站附属结构共设3个出入口通道、1个风亭组。其中A、C号出入口通道及1号风亭组紧贴主体施做,B出入口通道横穿天府大道,外挂于车站东侧。附属结构底板埋深约1011.8m。拟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间隔桩+内支撑支护形式。2.2 地质概况2.2.1 工程地质(1)地形地貌五根松站位于成都市在建红星路南延线上及东侧,成都地铁1号线二期东寺停车场上盖物业的西侧,钻孔孔口标高为477.30479.60m,地形较平坦,最大高差2.39m;牧华路站位于天府大道及广宁路交叉口西北侧荒地内,原位菜地,我单位进场后已将场地整平,目前地面标高约为477.3m。两站在地貌单元上均属岷江水系级阶地。(2)岩、土分层及其特征本次勘察揭露深度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冰积、冲积层(Q3fgl+pl)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泥岩(K2g)组成。各岩土层特征由新至老描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1杂填土:杂色,松散中密,稍湿;主要为粘性土、碎石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组成,表层含少量植物根系。普遍分布于场地表层。层厚0.602. 90m。2)第四系上更新统冰积、冲积层(Q3fgl+al): 22粉质粘土:灰黑色,可塑,土质较均匀,主要由粘粒组成,韧性强,局部夹薄层粉土。厚1.04.50m,主要分布在表层人工填土下。31粉土:褐黄色,稍密,湿饱和,土质较均一,手搓有砂感,含少量粘粒,厚0.803.80m。41粉砂:青褐色,稍密,湿饱和,主要成分为石英和长石,见少量云母碎屑和其它黑色矿物,局部分布于卵石层之上,层厚1.001.60m。51细砂:青褐色,稍密,湿饱和,主要成分为石英和长石,见少量云母碎屑和其它黑色矿物,局部分布于卵石层之上,层厚0.603.90m。标贯击数为11击。8卵石:杂色,饱和,松散密实,一般卵石粒径20100mm,个别大于200mm,亚圆形,卵石成份多为岩浆岩(花岗岩)和砂岩类,砂类土和少量粘性土充填,充填物含量1530%,卵石层顶面埋深3.405.50m。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按N63.5动力触探锤击数及卵石含量将其分为稍密卵石(81)、中密卵石(82)两个亚层:稍密卵石(81):局部分布,厚1.00m。卵石粒径2040mm,N63.5击数为1120击,N63.5统计标准值14.9击;岩芯采取率为7580%。中密卵石(82): 以层状分布,厚度4.30-10.30m。卵石约占70%,N63.5击数为2139击,岩芯采取率为85%左右。3)白垩系上统灌口组砂岩、泥岩(K2g):根据风化程度砂岩分为强风化和中等风化两个亚层,本工点泥岩仅见到中等风化层:强风化砂岩(22):紫红色,细粒质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岩质软,节理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或饼状。岩芯碎块手可折断。厚度0.501.80m。层位顶面埋深12.3016.30m。中等风化砂岩(23):紫红色,细粒质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或碎块状,此次勘探未揭穿。局部夹砂质泥岩薄层。饱和抗压强度平均值为8.50MPa,为软岩。中等风化泥岩(13):紫红色,岩质较软,含少量砂质,风化裂隙较发育,裂隙面充填灰绿色粘土矿物,锤击声半哑较脆。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或碎块状。本工点内以夹层形式出现在砂岩层中。饱和抗压强度值平均值为2.50MPa,为极软岩。附图1 五根松站地质纵剖面图附图2 牧华路站地质纵剖面图2.2.2 地震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通过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2.2.3 水文地质(1)地表水、地下水的赋存及类型车站范围内的地下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赋存第四系砂卵石地层中的孔隙型潜水,二是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Q3)的卵石土中,具微承压性,卵石土层结构比较松散,含水丰富。车站基本位于卵石土层中,受地下水影响较大。车站范围内基岩为白垩系灌口组紫红色砂岩,地下水赋存于基岩风化带裂隙中,含水层透水性及富水性差,水量贫乏。与上部卵石含水层相比,属于弱透水层,且埋藏于结构底板以下,对车站施工影响较小。结合成都地区降水经验,五根松站卵石土渗透系数去20m/d,牧华路站卵石土渗透系数去25m/d。(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成都市充沛的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947mm,年降雨日达104天),构成了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同时,雨洪期河水及附近沟渠也为其补给源。此外,区内地下水还接受NW方向的侧向径流补给。区内地下水径流方向为NW方向至SE方向。区内地下水排泄主要为大气蒸发和向下游径流。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场地内地下水具有埋藏浅,季节性变化明显,受降水影响大,水位西北高东南低。成都平原区地下水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潜水位一般从4、5月开始上升至8月下旬,最高峰出现在7、8月,最低在12月至翌年3月,动态曲线上峰谷起伏,动态变化明显,年变幅13m。详勘阶段,测得五根松站地下水位稳定埋深为6.58.6m,牧华路站地下水位稳定埋深为4.310.0m,呈潜水特征。(3)水、土腐蚀性根据水质分析报告,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其局部修订的条文,场地内水的腐蚀性宜按类环境考虑。(4)土层的透水性及富水性本站地层在垂直剖面上,自上而下其透水性和富水性如下:1)杂填土1:分布于地表,渗透系数差异较大。2)粉质粘土21、22:为弱透水层,富水性较差,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根据成都地区经验系数,渗透系数k=0.510-5m/d。3)粉土31:为弱透水层,富水性较差,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根据成都地区经验系数,渗透系数k=0.5m/d。4)粉砂层(4):为中等透水层,呈透镜状分布,根据成都地区工程经验系数,渗透系数k=8.0m/d,富水性较好。5)细砂层(5):为中等透水层,呈透镜状分布,根据成都地区工程经验系数,渗透系数k=8.0m/d,富水性较好。6)中砂层(6):为中等透水层,呈透镜状分布,根据成都地区工程经验系数,渗透系数k=8.0m/d,富水性较好。7)卵石土层(82):广泛分布,渗透系数五根松站取k=20.0m/d、牧华路站取k=25.0m/d,为强透水层,富水性好。8)强风化砂岩(12):广泛分布,为弱透水层,富水性差,根据成都地区经验系数,渗透系数k=0.50m/d。9)中等风化砂岩(23):广泛分布,为弱透水层,富水性差,根据成都地区经验系数,渗透系数k=0.50-1.0m/d。10)中等风化泥岩(13):广泛分布,为中等透水层,富水性差,渗透系数一般为k=0.50m/d。局部裂隙发育,可能存在富水团块,根据成都地区经验系数,渗透系数k=2.05.0m/d。2.2.4 工程地质评价场地内未见不良地质现象,五根松站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膨胀岩,牧华路站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杂填土五根松站范围内人工填土主要为杂填土1,以粘性土和碎石土为主,充填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连续分布于地表,厚度0.201.00m。该层土人为随意性大,均匀性差,多为欠压密土,结构疏松,多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受压易变形的特点。对基坑开挖有一定影响。膨胀岩下伏的白垩系灌口组(K2g)紫红色、褐红色泥岩,属易风化岩,强风化呈土状、半岩半土、碎块状、短柱状,软硬不均,软弱夹层较发育。具有遇水软化、崩解,强度急剧降低的特点。2.3 站址周边环境五根松站沿红星路南延线一段南北方向布置于道路东侧慢车道及路边绿化带内,目前道路尚未全部贯通,车辆较少,主体施工阶段需占用道路东侧慢车道;A、B出入口横穿红星路,施工期间分半倒边施工。车站东侧40m为在建东寺停车场及上盖物业,车站北端头外9m为市政高架桥(在建)。车站西侧道路绿化带内沿南北方向并排布置有一道DN600污水管、一道DN1800雨水管,距离围护桩最近约1m,埋深3.54.0m。牧华路站位于天府大道西侧,车站西北角为明珠怡园小区,基础类型为46m长打入式预制方桩基础,距离车站结构端墙约为13m;车站东侧有一根DN720高压输气管与车站主体基坑距离为15.5m19m,管底埋深2.73.5米左右;车站西侧有两条1.2mx1.2m的10kV及110kV电力管沟,埋深1.3m,距车站主体结构最近为2.44m。3 施工总体安排3.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卢耀栋常务副经理朱伟伟副经理兼总工程师巩 鑫安全总监刘胜利工程部宿光普工经部范春丽综合办公室于磊试验室孔 炜财务部何亮安质部朱来建物机部王 岩项目书记:刘建军图3.1-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卢耀栋为首,分别设置项目书记、常务副经理、总工兼副经理、安全总监各1名,下设五部两室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各部门、领导班子之间协调配合,履行各自职责,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受控。3.2 施工进度计划3.2.1 五根松站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本工程施工组织安排,本车站按照先主体后附属的施工顺序,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施工:一期施工车站主体结构;二期施工A、B号出入口东侧部分,同步施工1号风亭及D出入口、2号风亭、C出入口;三期施工A、B号出入口剩余部分,完成1号风亭及D出入口、2号风亭、C出入口。主体结构降水井施工计划:2015年6月20日2015年2015年6月27日;附属结构降水井施工计划:2016年4月1日2016年8月12日。3.2.2 牧华路站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总体工筹安排,牧华路站施工分为三期进行:一期施工车站主体结构;二期施工B出入口西侧部分,同步开始A、C号出入口及1号风亭组施工;三期施工B出入口东侧部分,完成A、C号出入口及1号风亭组施工。主体结构降水井施工计划:2015年9月1日2015年9月30日附属结构降水井施工计划:2016年2月17日2016年7月15日3.3 劳动力安排本工程分五根松站与牧华路站分别计划投入的劳动力如下表所示:表3.3-1 劳动力计划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现场负责人1人2电工1人3电焊工1人4冲击钻操作人员4人5指挥人员4人6普工4人合计15人3.4 机械设备安排本工程分牧华路站与五根松站分别计划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如下表所示:表3.4-1 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序号机械设备单位数量备注1冲击钻台42潜水泵台353泥浆泵台35全站仪台1660型挖机台13.5 施工材料安排表3.5-1 主要材料计划表站点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五根松站1无砂水泥实管m5702无砂水泥虑管m477.534-15mm砾石滤料m3163牧华路站1无砂水泥实管m2无砂水泥虑管m34-15mm砾石滤料m34 降水施工方案4.1 基坑降水的目的及方法4.1.1 基坑降水的目的防止因地下水引起的工程事故(流砂、管涌、坑底失稳、坑壁坍塌),保证基坑施工无水作业;增加边坡和坑底稳定的能力;增大了基坑抗剪的强度,提高了基底的稳定。4.1.2 基坑降水方法本工程基坑基底位于砂岩层,为了满足基坑内无水作业条件,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管井降水同明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降水。(1)管井降水:管井采用400/50无砂管外包无纺布设置,沿基坑两侧设置两排,纵向间距约25m左右,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设置。(2)地下明排水:设置降水井后,基岩面上0.51.0m左右地下水无法通过降水井降至基岩顶面,该范围内基坑开挖采用明排的方式解决,在场地周边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用水泵抽排地下水。4.2 降水井设计4.2.1 五根松站降水井设计五根松站分布的卵石土、砂土间无隔水层,相互间水力联系好,可视作同一含水层。地下水赋存形式为孔隙潜水,下伏基岩泥岩透水性差,可视作隔水底板。表层杂填土及粘性土中存在少量上层滞水,但水量很小,且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根据岩土勘察报告,车站泥岩顶面埋深为12.516.3m,取16.3m;地下水位埋深6.58.6m,实测水位7m,基本与报告一致,按照完整井进行计算。本工程降水井按照间距2025m进行布置,主体结构因西侧DN600污水管影响,布置在围护桩以外0.6m位置,其他降水井按照距离围护桩2m进行布置。车站主体结构底板最大埋深19.188m,拟布设降水井25口;A出入口底板最大埋深12.55m,拟布设降水井7口;B出入口底板最大埋深13.15m,拟布设降水井10口;C出入口底板最大埋深13.3m,拟布设降水井5口;1号风亭及D出入口底板最大埋深12.55m,拟布设降水井6口;2号风亭底板最大埋深11.95m拟布设降水井4口。附图3 五根松站降水井平面布置图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附录E.0.1,本车站模拟预测涌水量采用条形基坑涌水量公式计算:表4.2-1 五根松站降水计算表序号参数单位数量主体A出入口B出入口C出入口1号风亭及D出入口2号风亭1渗透系数Km/d20 20 20 20 20 20 2计算面积A6823 1058 1518 646 1055 255 3基坑等效半径rm46.6 18.4 22.0 14.3 18.3 9.0 4基坑埋深m19.19 12.55 13.15 13.30 12.55 11.95 5基坑底面与降水曲线最高点安全距离hm-0.5 1.0 1.0 1.0 1.0 1.0 6降水曲线坡度i0.07 0.10 0.10 0.10 0.10 0.10 7降水井深度m22.0 15.4 16.3 15.7 15.4 13.9 8含水层厚度Hm9.3 15.4 16.3 15.7 15.4 13.9 9降深Sm8.8 6.6 7.2 7.3 6.6 6.0 10影响半径Rm240 230 258 259 230 198 11涌水量Qm/d2981.8 3829.9 4490.3 3759.2 3823.3 2593.0 12降水井数量n口25 7 10 5 6 4 13单口井出水量qm/d131.2 601.8 493.9 827.0 700.9 713.1 4.2.2 牧华路站降水井设计同五根松站计算方法,牧华路站降水井设计参数如下表所示:表4.2-2 牧华路站降水计算表序号参数单位数量主体1号风亭出入口1渗透系数Km/d25 25 25 2计算面积A7223 430 4510 3基坑等效半径rm48.0 11.7 37.9 4基坑埋深m18.48 11.15 14.80 5基坑底面与降水曲线最高点安全距离hm1.0 1.0 1.0 6降水曲线坡度i0.10 0.10 0.10 7降水井深度m24.3 13.3 19.6 8含水层厚度Hm19.8 8.8 15.1 9降深Sm15.0 7.7 11.3 10影响半径Rm666 227 439 11涌水量Qm/d10699.4 1989.1 6613.5 12降水井数量n口26 3 22 13单口井出水量qm/d452.7 729.3 330.7 附图4 牧华路站降水井平面布置图4.3 降水井构造本工程降水井采用冲击钻施工,孔径600mm,采用400/50mm无砂水泥管,每节长度2.5m;井管井管分为实管和滤管,井底设置一节实管,五根松站降水井井口设置3节实管,牧华路站井口设置2节实管,中间均为虑管。虑管采用在井管上设置孔眼的办法制作,孔眼大小为10*100mm,每节进水眼孔间距1015cm,虑管外包2层滤网,内网10目、外网50目的尼龙网,用铁丝缠绕,固定于虑管上。井管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底部用铁皮封死,四周填415mm砾石过滤层。图4.3-1 降水井构造图4.4 降水井施工工艺详见下图4.4.1所示。4.4.1 管井施工方法(1)定井位 降水井中心位置距围护桩中心的距离为2.0m。如果打围范围及其他条件限制,无法满足要求,降水井设置在围护桩之间或设置在基坑内。正常情况下井位施放偏差20mm,若遇特殊情况(比如地下障碍、地面或空中障碍)需调整井位及时通知技术人员在现场调整。为保证管线安全,施工前依据设计院提供的管线综合图开挖探坑,探坑深度不小于3m,平面尺寸应大于钻孔钢护筒截面尺寸,如遇地下管线,需适当调整井位,重挖探井。(2)埋设护筒 为避免钻进过程中循环水流将孔口回填土冲塌,钻孔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埋设钢护筒。护筒外径0.65m,深度视地层情况而定。在护筒上口设进水口,并用粘土将护筒外侧填实。护筒必须安放平整到位,护筒中心即为降水井中心点。施工准备做施工临时围挡及各种警示标志接通施工用临时用水、用电查明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定 井 位校 核挖探坑埋设护筒、垒砌泥浆池钻机就位、调整钻机对准井位调整水平度、垂直度检查钻头直径 钻孔至设计孔深换浆、验孔下井管、填滤料洗井、补滤料、上部封井是否影响交通做地下工作井做地下排水支管水泵安装,试抽水测量放点图4.4-1 降水井施工流程图(3)设置泥浆池为保证钻进过程中水流循环及保存钻孔出渣土,根据场地条件在距降水井3m左右处挖(围)泥浆池,泥浆池大小为孔体积的1.5倍。(4)钻机就位、调整降水井施工采用冲击钻成孔工艺,钻机就位时调整钻机的底座水平和钻塔垂直,并用机台木垫实,钻机对准孔位后钻机安放要平稳、钻杆垂直,对位偏差不大于50mm。(5)钻孔 在钻孔过程中保证孔内泥浆保持一定水头高度,防止孔壁坍塌。在地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地层自造泥浆成孔,若钻孔通过易塌孔的流砂层或泥浆漏失严重的地层时,用人工拌制泥浆护壁钻进,泥浆比重控制范围1.101.30。(6)井管安装 井管下入前注入清泥浆置换全井孔内泥浆,抽出沉渣并测定孔深,并将泥浆运至场外。井管采用无砂凝土管,下井管时检查井管有无缺损裂纹,严禁“带伤”井管下入井内。吊放井管要垂直轻放,并保持井管处在井孔中心,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连接牢固,为防止雨污水、泥砂或异物落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200300mm,四周砌井并加盖临时保护。(7)填虑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滤料。滤料沿井管外四周均匀填入。填滤料时,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不得用装载机或手推车直接填料,应用铁锹填料,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如遇蓬堵可用水冲。滤料填完后在洗井过程中,如滤料下沉量过大,应补填至井口处。(8)洗井洗井采用40m3/h泥浆泵,当水清砂净后,方可下潜水泵进行试抽水运转,如发现井内不出水或水量不达标的死井应及时补井。每个管井施工完成后应填写管井施工记录及验收单。(9)安泵 水泵采用潜水泵,泵上接与泵管口直径相同的钢管,钢管之间采用法兰连接,泵管逐节吊放安装,根据井深计算管长,将泵置于距井底以上1.m处,防止泥沙埋设水泵。安装并接通电源,做到单井单控电路,并检查水位继电制动抽水装置和漏电保护系统,支管在接出地面后统一接入主管,并排入市政管网。(10)抽降水 在连网统一抽降后应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需要维修更换水泵时,应逐一进行定期观测水位,降水前期一个月内一天一测,之后三天一测,雨天过后需加强观测,及时了解水位变化情况,并根据水位变化情况调整开泵地段和开泵数量。定时巡视降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运行的故障和隐患,如:水泵抽水情况、供电线路情况、排放水的含砂情况等等。(11)降水排放情况沿基坑四周设置400*300mm排水沟,沿着排水沟每间隔25m处设置一座集水井(即每口降水井对应接入一座集水井内),五根松站抽排水汇集至排水沟后排入车站西侧DN1800雨水管内,牧华路站抽排水汇集至排水沟后分两路排入车站东北角天府大道雨水篦子与车站南端广宁路雨水篦子中。在雨水管(雨水篦子)与排水沟之间设置一座三级沉淀池,沉淀池容量不小于15方,降水抽排后在多次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图4.5-1 基坑外排水沟(集水井)结构图(12)降水井的降水检测与监测降水井抽水时,在降水抽水过程中定期进行水位观测,降水井运行抽水时,定期对抽水含砂率进行检测,控制井的单井其含砂率指标控制如下:粗砂含量小于1/5万,中砂含量小于1/2万,细砂含量小于1/1万。(13)降水过程中对环境的检测为了查明降水对周围临近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影响,在预测受影响的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部位设置变形监测点,监测点不少于4个,在降水井影响范围以外设置固定基准点,在降水未达到设计深度前,对观测点每天观测1次,达到设计深度后每25天观测一次,直到变形影响稳定和降水结束以后。对重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降水结束以后15天之内,继续观测3次。在检测过程中形成记录并及时整理,查明降水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变形影响的发展趋势和变形量,分析变形影响的危害程度。降水过程中,特别是基坑开挖过程,随时观测基坑的稳定性,防止基坑边坡产生流沙、流土、塌方等现象。降水井施工过程中,洗井排放的水净化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降水过程产生的土和泥浆,不得随意排放,防止污染城市环境和影响土地功能,降水施工排出的土和泥浆在现场设置渣坑,临时排入渣坑,然后统一由运输车运到指定的弃渣场。4.4.2 管井施工技术要求(1)施工要求井位施放时必须详细调查场区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当无法确定时可采用人工挖孔的方法来确定地下有无管线。为避开障碍物降水井间距可作局部调整,但最大间距不应超过设计井距的120%。站体或局部开挖施工前,降水井的布设应已形成封闭。(2)井身结构误差要求井径误差20mm;垂直度误差1%;井深误差+100mm。(3)成井方法要求根据成都地质情况降水井施工采用冲击钻成井。(4)填料要求填料为粒径415mm的硬圆状砾料,严禁使用片状、针状的石屑,要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造成滤管偏移及砾料在孔内架桥现象,洗井及抽排水过程滤料下沉时应及时补填砾料。要求首次实际填砾量不小于理论计算量95%。(5)洗井要求洗井要求达到水清砂净,下管、填料完成后立即进行洗井,成井-洗井间隔不能超过24小时。(6)施工质量评定验收见表:表4.4-1 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表序号工序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备注1井位地下管线探查率100%,井位偏差200尺量测,查施工记录遇障碍时个别调整2井深不小于设计值 100测绳、尺量测3洗井水清砂净,出水含沙量1/10000观察,量杯测定4水位观测5水位计量测5排水管铺设密闭,不漏水观察6滤料粒径2,含砂土量3%钢尺量测4.4.3 主要注意事项 (1)冲击速均匀,掌握好井内泥浆浓度,保持井孔中浆液水位高度,防止井壁跨塌。特别注意砂层等软弱地层段的施工安全。(2)滤料规格采用4-15mm。(3)洗井彻底,直至满足规范要求,即含砂率不大于0.1为止。(4)管井降水常见的问题、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常见问题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地下水位降不下去(井泵的排水能力有余,但井的实际出水量很少)1.洗井质量不良,砂滤层含泥量过高。孔壁泥皮在洗井过程尚未破坏掉,孔壁附近土层在钻孔时遗留下来泥浆没有除净,结果使地下水向井内渗透的通道不畅,严重影响单井集水能力2.滤网和砂料规格未按照土层实际情况选用3.水文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井点滤管实际埋设位置不在透水性较好的含水层中4.井深、井径和垂直度不符合要求,井内沉淀物过多,井孔淤塞。1.在沉设井点管四周灌砂滤料后应立即洗井。一般在抽筒清理孔内泥浆后,用活塞洗井,或用泥浆泵冲清水与拉活塞相结合洗井,借以破坏深井孔壁泥皮,并把附近土层内遗留下来的泥浆吸出。然后立即单井试抽使附近土层内未吸净的泥浆依靠地下水不断向井内流动而清洗出来。2.需要疏干的含水层均应设置滤管;滤网和砂滤料规格应根据含水层土质颗粒分析选定。3.在土层复杂或缺乏确切水文地质资料时,应按照降水要求进行专门钻探,对重大降水工程应做现场降水实验。在钻孔过程中,应对每一个井孔取样,核对原有地质资料。在下井点管前,应复测井孔实际深度,结合设计要求和实际水文地质情况配置井管和滤管4.在井孔内安装或调换水泵前,应测量井孔的实际深度和井底沉淀物的厚度。如果井深不足或沉淀物过厚,需对井孔进行冲洗,排除沉淀。地下水位降深不足(观测孔水位未降低到设计要求)1.基坑局部地段的井点根数不足2.井泵型号选用不当,井点排水能力太低3.单井排水能力未能充分发挥4.水文地质资料不确切,基坑实际涌水量超过计算涌水量。1.按照实际水文地质资料计算降水范围总涌水量、管井单位降水能力、抽水时所需过滤部分总长度、井点进出水量及特定点降深要求2.选择水泵时应考虑满足不同降水阶段的涌水量和降深要求3.改善和提高单井排水能力。根据含水层条件设置必要长度的滤水管,增大滤层厚度4.在降水深度不够的部位增设井点根数5.在单井最大集水能力的许可范围内,更换排水能力较大的井泵6.洗井不合格时应重新洗井,以提高单井滤管的集水能力。4.5降水井维护管理降水井工程施工结束后,是较长时间的维持降排水阶段,延续降排水要到主体结构施工结束, 降排水维护与动态观测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 4.5.1降排水维护 (1)定时巡视降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运行的故障和隐患,如水泵抽水出水情况,是否需要检修换泵;供电线路是否正常;排放水的含砂情况及排水联络管道是否畅通。(2)在更换水泵时应先量测井深,掌握水泵安全合理的下入深度,以防埋泵。 (3)注意对井口的防护、检查,防止杂物、行人掉入井内。 (4)当发生停电时,应及时更换电源,尽量缩短因断电而停止抽水的时间间隔,备用发电机保持良好,要随时处于准备发动状态。4.5.2 降水动态观测 (1)按要求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确定监测井的位置及数量,一般应选定降水井总数的20%作为观测井,其位置平均分布于降水区域内。 (2)降水井施工完毕,抽水开始后,按照规范要求频率进行地下水位监控量测。 (3)对监测记录应及时整理,分析水位下降趋势,预测工作面的地下水位,并根据水位变化情况调整开泵地段和开泵数量,在保证工作面无水施工的同时,减少地下水资源无谓排放。(4)根据观测记录,及时分析降水过程中不正常状况及产生原因,提出调整及补充措施,确保达到设计降水深度。 4.5降水井回填 施工降水结束后,需对所有降水井进行回填,其目的是使原有井身空间与地层连成一体,保证井室与路面、井身与周围地层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确保路面不沉陷。 4.5.1 降水井回填方法 (1)施工工序 提泵测井深回填卵砾石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恢复路面。 (2)技术要求 每口井回填前需测量井深,了解井筒是否完整,井内有无卡堵或落物,如有卡堵需通井,如有落物,必要时要打涝。 回填卵砾石时要人工均匀填入,防止蓬堵现象发生,如发生蓬堵,要用人工振捣或用水冲落。 为保证井孔回填密实,回填卵砾石5天后方可回填混凝土,回填混凝土时,要人工振捣密实,混凝土需打到与路面基本平齐。4.6 基坑内排水土方开挖时在基坑内设置汇水沟,通过汇水沟将水流流入集水井,再用泥浆泵将水排到基坑周边的地面排水系统,经沉淀后排入雨水管。雨季开挖时,纵坡面采用彩条防水布覆盖,雨水汇集至最低处集水井内用水泵明排至地面排水系统。图4.6-1 汇水沟及集水井平面布置图基坑内汇水沟具体要求如下:汇水沟底于基坑底面,沟深0.3m,底宽0.3m,水沟的边坡为1:11:1.5,或方形明沟,沟底设置0.2%0.5%的纵坡,使水流不致于阻塞。汇水沟设置于基坑两侧,距围护桩1m 左右。在每施工段端头底部设置一座集水井,集水井截面按照0.8m(长)0.8m(宽)1.0m(深),井壁用密目网加固,利用离心泵从井内抽吸排除。在施工底板垫层混凝土时,水沟和集水井用垫层砼回填密实,然后施工垫层。5 危险源辨识表5-1 降水井施工危险源风险汇总表序号分项工程名称危 险 因 素可能导致的事故涉及相关方危险源等级1降水工程降水施工引起地表下沉、建筑物沉降、开裂基坑周边道路下沉、开裂,建筑物沉降、开裂施工人员周边车辆重大2火 灾现场动火作业及电气设备起火、电缆老化或短路、现场存放有易燃材料及气瓶火灾、爆炸施工人员一般3触电现场临时用电 触电、火灾施工人员一般6 安全保证措施始终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意识,订立安全措施,实施目标管理,全面实现安全目标。杜绝责任重伤事故及责任死亡事故;杜绝车辆交通责任事故;杜绝特种机械设备及电力机械设备责任事故;杜绝重大火灾或爆炸责任事故;杜绝有毒有害化学品危害事故;遏制一般事故和“三违”行为。年度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3及以下。确保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率100%;确保在用特种设备检验率100%;争创成都地铁安全文明工地。6.1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本工程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常务副经理、项目总工、安全总监、书记为副组长,各部门部长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其中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副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安全总监为安全监督的直接责任人,项目总工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卢耀栋安质部朱来建项目常务副经理朱伟伟项目书记刘建军项目安全总监刘胜利项目总工程师巩鑫工程部宿光普物机部王 岩试验室孔 炜综合办公室于 磊工经部范春莉财务部何 亮施工队队伍作业班组图6.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6.1-2 安全监控网络6.2 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组织保证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组织保证制度,做好职工安全思想教育,把安全生产列入议事日程,经常了解安全生产情况, 从中了解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安全工作的措施。监督落实党团员在安全生产中的模范作用,安排检查总结,总结月、季、年度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同时安排检查总结安全生产中的好人好事好经验,批评揭露违章违纪的人和事,创造良好的安全风气,搞好工地及驻地安全宣传,开展党员双带和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坚持党内团内评先安全有否决权。工作保证开工前检查1.施工组织是否有安全设计或安全技术措施;2.施工机具是否符合技术和安全规定;3.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4.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培训;5.施工方案是否经过交底;6.各级各类人员施工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7.是否制定安全预防措施;8.对不安全因素是否有控制措施。施工过程中检查1.安全设计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后是否人人明白,心中有数。2.施工生产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是否得到控制。3.施工机械是否坚持安全挂牌。4.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是否认真执行。5.现场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6.”周一”安全讲话是否正常执行。7.安全隐患是否限制、整改。8.信息反馈是否准确及时。制度保证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竣工检查1.总结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经验,对成功经验和控制方法总结推广;2.找出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制定对策转入下一PDCA循环;3.做好总结、评比工作。1.抓好安全日常管理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4.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活动十二项安全生产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2.班前安全讲话制3.周一安全活动制4.安全设计制5.安全技术交底制6.临时设施检查验收制7.安全教育制8.交接班制9.安全操作挂牌制24安全生产检查制11.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制12.安全生产奖惩制群众组织1.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2.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监督检查活动3.组织开展预防事故的群众活动4.加强技术业务培训指导,努力发挥群众劳动保护组织作用5.发动和组织职工学习劳动保护的法律、政策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对法规实施全过程的实行,全员监督和群防群治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积极开展群众性安全活动,实施推广红、黄通知书,参加安全检查,参与事故调查分析处理,筑起安全生产第二道防线。实 施 目 标1.无生产安全责任事故;2.杜绝机械设备责任事故,无一般火灾、机械设备责任事故,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3.杜绝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事故;4.杜绝因施工造成地表沉陷而导致交通中断、通讯中断、漏水、漏气等重大事故;5.杜绝员工集体食物中毒事故。 图6.2-1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是整个施工顺利实施的保障,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施工期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按照成都市现行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有关规定和业主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和完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见下页)6.3 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1)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负全部责任;(2)在现场设一名安全总监负责安全和文明施工工作,其工作任务是:制定现场安全和文明施工规则,检查安全和文明施工执行情况,对职工进行安全和文明施工教育,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3)工区负责人对主管工区安全生产负责,对整个工区施工过程的安全负主要责任;(4)安全质量部负责组织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制度的编制和审核,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并落实,对各种安全交底及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工程技术部负责安全质量技术三级交底,保证现场施工相关人员对工序施工安全技术要求清楚熟悉;(6)各施工管理人员对分管施工范围的施工安全负责,认真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及技术交底。6.4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6.4.1 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1)加强职业安全宣传教育,学习管理体系文件、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思想。(2)电工、焊工、机械操作工等特殊工种除进行一般的安全教育外,还须经过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方能独立操作,对从事有尘毒危害作业的人员,要进行尘毒危害防治知识的教育。(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操作和新岗位的安全教育,未经教育不得上岗操作。(4)工作班每周一下午例行安全学习,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知识,总结施工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6.4.2 安全检查制度按照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和特殊检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形式,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等,经常召开安全例会,会后有检查落实。成立由项目经理为首,业务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地进行检查。经理部在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参加检查的人员。经理部每旬进行一次,作业队每天进行一次,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如:施工准备前、施工危险性大、采取新工艺、季节性变化、节假日前后等要进行检查,并要有领导值班,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制订整改措施,并限期进行整改,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真正落实。6.4.3 安全考核及奖惩制度安全工作不但要责任到人,还要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为使安全工作更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特制定安全考核奖惩制度。6.5 针对不同危险源的措施6.5.1周边建筑物采取的措施(1)车站北端头为在建市政高架桥,桥墩距离主体结构最近约8m,桥墩埋深20m。(2)距离降水井较近的位置增加建筑物监控点位,在降水井施工和抽排期间进行监测。(3)严格控制含沙量,防止地层中沙比掏空,形成空洞。(4)如果出现建筑物沉降达到预警值,应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并组织各方召开会议研究措施方案。6.5.2 降水施工安全措施 1)进行安装钻机、拆卸钻机、钻进、下井管、故障排除等工作时,必须明确分工,专统一指挥,避免忙乱。钻机的各防护罩都应固定在正确位置,并经常检查牢固程度。 2)钻进时,应随时检查钻机及钻塔的支承情况,以防钻机和钻塔倾斜,随时检查钢丝绳的破损情况,如遇蹩钻,可停止钻进,情况严重时,应停钻并提升钻具。 3)根据施工规范及施工经验,加大泥浆的比重,防止塌孔。4)用活环钢丝绳连接冲击钻具,必须用钢丝绳导槽,钢丝绳卡子不得少于3个,相邻卡子应对卡。 5)降水维护过程中,应经常观测动水位的变化,适时调整水泵的下入深度,必要时更换适当流量的水泵。水泵不得露出水面,也不得陷入淤泥中运转。6.5.3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2)建立现场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现场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现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 (4)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5)现场供电系统必须确保电源供应。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也不得沿地面明敷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