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国际贸易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01435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与国际贸易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技术与国际贸易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技术与国际贸易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技术与国际贸易,第一节 技术进步及其贸易效应 第二节 技术差距论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第一节 技术进步及其贸易效应,2,一、技术进步的含义及类型,技术进步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直接表现为它等同于生产要素的扩张。 原因有二: 首先,技术进步提高了现有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从而使生产要素得到节约。 其次,技术的发明可以产生替代品,从而使生产要素的供给扩大。,3,希克斯对技术进步的分类:,中性技术进步:劳动力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以相同的比例提高,从而在相对价格不变(工资率/利率)的基础上,生产同样数量的商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力以相同比例下降,K/L不变。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生产率的提高大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相对价格(工资率/利率)不变的基础上,生产中的一部分劳动力被资本所替代,K/L随之增大。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K/L减小。,4,(一)中性技术进步 如图,Y和Y1表示相同产量的等产量曲线,Y1是技术进步后的等产量曲线,此时生产同样产量产品所需生产要素数量比以前减少了。两条等成本线相同的斜率反映了技术进步后资本和劳动的价格比率不变。 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代表在给定的技术条件和要素价格下的最优生产方法,或最优的资本劳动投入比率。显然劳动和资本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以同样的比例提高,这使等产量线上各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不变,两条等产量线的形状也相同。中性技术进步的要素密集度不变。,5,6,(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如果要素价格比率保持不变,技术进步发生后的最优资本劳动投入比率将会上升,或者说生产投入过程中将会发生资本对劳动的替代。 如图,由于劳动边际生产力上升的相对幅度要小于资本边际生产力提高幅度,使得在要素价格不变下,厂商将以资本代替一部分劳动投入,从而使得要素价格比率等于边际替代率的利润最大化条件得到满足。图中A2与A的资本劳动投入比率相同,但由于资本生产力的更快增长,A2处的边际替代率比A处的边际替代率有所下降,由此A2处的边际替代率小于要素价格比率。这样处于A2点的厂商必然用资本来替代劳动直至达到A1,这时边际替代率与要素价格比率相等,此时劳动使用量减少了。,7,8,(三)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如果要素价格比率保持不变,技术进步发生后的最优资本劳动投入比率将会下降,或者说将会发生劳动对资本的替代。 如图,A1处所表示的技术进步后的最优资本劳动投入比率要低于技术进步前A点的资本劳动投入比率,或者说最优劳动资本比率比技术进步前提高了。由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上升的相对幅度要大于资本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提高的幅度,使得在要素价格比率不变条件下,厂商将以劳动替代一部分资本,使得要素价格比率等于边际替代率的利润最大化条件得以满足。,9,10,二、技术进步的贸易效应 ( 一)中性技术进步的贸易效应 中性技术进步对生产结构的影响是: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只在某个部门发生了中性技术进步,那么该部门的产量会增加,而同时另一个部门的产量会减少。 图中表明,发生技术进步的X部门产量增加了,而未发生技术进步的Y部门产量却下降了。,11,(二)偏向型技术进步贸易效应 情形一:发生要素节约型技术进步的生产部门较为密集使用所节约的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密集型生产部门发生了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或者是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发生了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结论:如果一国某一生产部门所发生的技术进步能够节约生产中密集使用的那种生产要素,那么相比中性技术进步时,这一部门就会发生更大的扩张,同时另一生产部门则会缩小。,12,情形二: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所密集使用的要素不同于技术进步所节约的要素,例如资本密集型生产部门发生了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或者是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发生了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由于技术进步所节约的是生产过程中较少使用的那种生产要素,其生产效果随着要素密集度和要素节约程度的不同,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果。因此,其效果不确定。,13,技术进步与贸易规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技术进步影响到国际贸易产品的结构和贸易的格局。 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要看技术进步使何种生产要素得到了节约或增加,以及哪一种产业能充分的利用这种增加的生产要素。,14,中性技术进步对贸易规模的影响 技术进步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中:产品增加。生产进口产品,则进口量减少。 技术进步发生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之中:产品增加,生产出口产品,则出口量大增;生产进口产品,则进口量减少。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贸易规模的影响 技术进步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果与中性技术进步相同。 技术进步发生在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度高,劳动节约程度也很高:该产业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增长,进出口量也不会有大的改变。资本密集度和劳动节约程度都不高:该产业产量会有较大增长,进出口量也会有较大改变。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对贸易规模的影响 技术进步发生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与中性技术进步结果相同。 技术进步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根据劳动要素的密集程度和资本节约的程度而定。,15,总之技术进步如果节约了出口产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则有助于该国出口并使贸易倾向增加;如果节约了进口竞争产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则会增加国内竞争产品的生产量,从而降低贸易倾向。 技术进步也会对贸易条件产生影响。但由于技术进步的类型多种多样,其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十分复杂,并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16,第二节 技术差距论,17,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A.Posner)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中提出了技术差距(也称技术缺口)理论。 核心观点: 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其他国家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才消失,而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所获取的垄断利润的消失会促使其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新产品,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18,假设条件 H-O理论以各国或地区技术条件相同为基本假设。 波斯纳(M. A. Posner)认为技术差距是比较优势甚至是垄断优势形成的重要原因。,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19,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过程,20,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21,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基本概念 仿效时滞(Imitation Lag):从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终止的全过程;分为反应时滞和掌握时滞两个时期:,22,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基本概念 需求时滞(Demand Lag):创新国开始生产到出口新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两国收入水平差距 市场容量差距,23,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基本概念 反应时滞(Reaction Lag):技术创新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他国家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新产品的时间;前期为需求时滞: 若后进国自行生产效益不大,反应时滞就长,创新国可以长期保持出口优势。因此,反应时滞取决于: 规模效益; 贸易壁垒; 后进国收入水平和市场大小;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风险意识; 运输成本,24,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基本概念 掌握时滞(Mastery Lag):其他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进口为零的时间。 取决于: 创新国的技术转移意愿; 后进国的国内需求强度; R&D经费; 技术基础; 生产条件,25,基本内容 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技术之前产生了技术领先优势,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品;(需求时滞,反应时滞) 当一国的创新技术为外国所模仿时,外国可自行生产而减少进口,创新国逐渐失去出口市场,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逐渐缩小;(掌握时滞) 新技术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贸易将持续到模仿国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全部需求为止。(掌握时滞) 在动态的经济社会,科技发达的国家是不断会有再创新再出口出现。,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26,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27,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图形表示,A国为技术创新国,B国为模仿国。t0t1为需求滞后阶段,B国对新产品没有需求,。过了t1,B国模仿A国消费,A国出口、B国进口新产品,且需求量逐渐增加。t2是由于新技术的扩散,B国掌握新技术并开始模仿生产,此时,A国的出口最大。过了t2,随着B国生产的增加,A国生产和出口开始下降,到达t3时,技术差距消失。,28,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结论 模型中,技术差距的大小决定了贸易基础(技术差距),贸易方向(创新国与模仿国)、 贸易规模(取决于需求时滞、模仿时滞)以及贸易所得 模仿国的优势在于低工资,29,以美国为例,美国之所以能够长期居于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主要就是得益于诸如美国拥有雄厚的总体经济实力、较高的人均国民收入、国际竞争能力强劲的大型和特大型公司企业、充足的科技投入和庞大的科技队伍、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等一系其他国家无法望其项背的有利条件。这就是美国经济中独有的制度性内生变量。这些因素或者从需求的方面提出了技术创新的要求,或者从供给的方面保证了技术创新的现实可能性。如人均国民收入越高,居民的消费就越是倾向于能带来较高层次的多重满足的高科技新产品,因而刺激了技术的发展与创新.,30,同时,全社会较高的工资水平又使这些高科技新产品能够较为顺利地进入市场,并通过市场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再如实力雄厚,队伍庞大的科技人员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大军以及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使技术创新的机会不断萌生。同时,一方面,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各行各业的大公司、大企业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另一方面,随着各行业公司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利润的积累,它们也有能力增加投入,从事大规模的研究与开发,进而使技术创新转化成为一系列的高科技新产品,并使之商品化。可以说,正是基于这样一些制度性的内生变量的作用,才使美国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祥地。,31,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32,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 Vernon)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先提出,后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斯(L.T.Wells)和赫系(S. Hirsch)等人加以补充和完善。,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33,在技术差距论的基础上,弗农将市场营销学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理论,将新产品生命周期分以下三个过程: 1. 产品创新时期(The Phase of Introduction) 技术领先的创新国拥有开发新产品的技术条件和吸纳新产品的国内市场,它们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垄断权。因此,该类国家率先开发新产品并在国内生产,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出口到与创新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 该时期,创新国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企业竞争的关键也不是生产成本,同时,国外还没有生产该产品,当地对该新产品的需求完全靠创新国家的出口来满足。 *技术密集型,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34,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2. 产品成熟时期( The Phase of Maturation) 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扩散,生产企业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企业而言,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变得愈益重要。同时,随着国外该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大,出现大量仿制者。这使创新国企业同时面临国内原材料供应相对或绝对紧张的局面,而且还面临着产品出口运输能力和费用的制约、进口国家的种种限制及进口国家企业仿制品的取代等情况。 此时,为保持和扩大对国外市场的占领必须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即建立国外子公司,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在不大量增加其他费用的同时,由于利用了当地廉价资源,减少了关税、运费、保险费的支出,因而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强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巩固和扩大了市场。 *资本密集型,35,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3. 产品标准化时期( The Phase of Standardization) 该时期,技术和产品均实现标准化,参与此类产品生产的企业日益增多,竞争更加激烈,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在竞争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此时,企业通过对各国市场、资源、劳动力价格进行比较,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从事产品的生产活动。 发达国家即创新国相对劳动力价格较高,生产的最佳地点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创新国的技术优势已不复存在,国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转向从国外进口。,36,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美国工业制成品生命周期 美国垄断新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阶段 外国厂商开始生产并取代该产品的进口阶段 外国厂商参与新产品出口市场的竞争阶段。 外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与美国产品竞争阶段。,37,图形说明,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技术创新国美国,欧、日等,其他国家,t0,t1,t2,t3,t4,t5,美国创新并满足国内需求,美国垄断优势,向欧日等发达国家出口,欧日等自行生产,其他国家进口商品,美国出口逐渐减小、欧日等参与出口竞争,美国本土开始进口,其他国家开始仿效,出口,进口,38,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威尔斯(Louis T. Wells)、赫希哲(Hirsch)等发展了该理论,出口,出口,进口,进口,消费,生产,消费,生产,技术创新国,技术模仿国,T,Q,39,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案例分析 彩电业发展中的产品生命周期,出口,进口,美国,日本,中国,彩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1950,1960,1970,1990,1970年12月26日,1996年,40,1954年,美国得克萨期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全晶体管电视接收机RCA CT-100 ,这台电视采用了NTSC制式,当年在美国西屋电器的售价为1000美元。,41,它对国际贸易有着很大的影响。它引导企业通过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把握,了解和掌握出口的动态变化,正确制定对外贸易的产品战略和市场战略; 它对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经营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它与国际投资、技术转让等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结合在一起,揭示出比较优势是不断在转移的,每一国在进行产品创新、模仿引进、扩大生产和跨国经营时,要把握时机,利用不同阶段的有利条件,长久保持比较优势; 它还反映出企业在当代国际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创新能力和模仿能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现实意义,42,案例1,二战后美日在无线电产品上的竞争 当真空管收音机刚在美国发明时,其市场前景并不确定,它并没有吸引许多顾客,生产规模也较小,价格非常昂贵并且具有手工艺的特点,因而需要大量技术性工人,经过最初错了又试的阶段之后,收音机成为适应大规模生产的成功产品,随着电台网的扩张以及收音机的有用性对消费者越来越明显,对收音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不久收音机成为出口商品,收音机成为非常成功的一种商品,二战后,随着生产技术的普及,日本利用其廉价的劳动力扩大生产,使得日本占领了这一市场的很大一个份额。,43,美国收音机研制开发了半导体收音机,并在几年内成功地与仍在使用旧技术生产的日本厂商进行竞争,后来日本又学会了半导体技术并利用劳动力优势挤占美国市场份额, 美国厂商又研制开发小型半导体技术,使美国又获得技术优势,但是这个技术最终再次为日本学去,日本再次控制收音机的世界市场。 现在,日本成为这一领域的创新者,用最新的技术生产收音机,用比较过时技术生产的收音机已转移到亚洲其他工资较低的国家,但工厂常常由日本厂商所拥有。 摘自国际贸易教程尹翔硕,44,案例2,袖珍计算器经历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该产品由Sunlock Comptometer公司于1961年发明,并很快以近1000美元的价格投放市场。与滑尺(当时被高中生和大学生广泛使用)相比,Sunlock的袖珍计算器更为精确,并且较机械计算器和计算机等功能相似的产品便于携带。 到1970年,几家美国公司和日本公司陆续进入袖珍计算机市场;这些公司包括德州仪器、康柏和卡西欧日本。日趋激烈的竞争迫使价格下降到400美元。 接下来的几年里,又有一些企业进入该市场。其中的部分企业开始在新加坡和台湾等国外地区设厂,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装配自己的计算器,然后再把这些计算器运往美国。技术的稳步提高在完善产品的同时却使价格不断下跌。 到70年代中期,袖珍计算器的售价通常在10美元至20美元之间,有时甚至更少。 进入70年代后期,袖珍计算器已经达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标准化生产阶段,产品技术在整个产业趋于普及、价格(成本)竞争成为最重要的制胜因素,产品差异化得到了广泛运用。不到二十年,袖珍计算器就已经完成了其国际产品生命周期。,45,基本评价: 技术差距论和产品生命周期论把科学技术因素引入到国际贸易的分析中来,并同其他因素相结合,共同解释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变化,从而进一步推进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46,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具有生命周期转移,某些产品由于革新速度快,生命周期较短,以至于不可能通过产地转移获得成本节约 某些奢侈品,消费者并不十分关注价格。 某些产品运输费用昂贵,以至于尽管生命周期较长,也几乎不可能出口销售。 某些公司采取差别化战略,以高促销维持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靠低成本。 某些产品在生产中十分强调专业化技能,需要不断培养新的技术工人,不断发展新一代技术。如美国的医疗设备等。,47,思考:实现这种动态演变的条件是什么?,客观条件:技术在商品的贸易过程不断向外传播,产品的技术密集度不断降低。 主观条件: ()承接国在商品进口消费过程中能够吸收、消化产品的生产技术 ()具有与产品要素密集度相适应的要素禀赋优势,48,原料产品的生命周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合成代用品不断涌现,原料贸易的流向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关注。 1978年,经济学家梅吉(Majee)和罗宾(Robin)提出了原料产品的生命周期。他们根据一些初级原料发展的历史,将初级原料产品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49,50,在原料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类国家在原料的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 在原料周期的早期,发展中国家凭借其自然资源优势,在原料的国际贸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原料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随着发达国家以先进技术生产合成代用品,使该项初级原料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在该原料贸易中的优势丧失,而发达国家在该原料的合成原料贸易中占据优势,它们不仅减少了初级原料的进口,而且开始出口合成原料。 近百年来,世界主要原料贸易的发展基本上都经历了上述演变过程。,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