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经典几何题分类训练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134646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经典几何题分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经典几何题分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经典几何题分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经典几何题分类训练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一、以等边三角形为基础1已知: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N交MC于点E,BM交CN于点F (1)求证:AN=BM; (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3)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O,其他条件不变,在图2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第(1)、(2)两小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DECPOBA2.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B=6cm,O为AB上的任意一点(与B点不重合),ODBC于D;DEAC于E;EPAB于P。问:当OB的长等于多少时,点P与点O重合?二、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为基础3.如图1图2图3,AOB,COD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1)在图1中,AC与BD相等吗,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2)若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图2的位置,请问AC与BD还相等吗,还具有那种位置关系吗?为什么? (3)若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图3的位置,请问AC与BD还相等吗?还具有上问中的位置关系吗?为什么?4如图,两个全等的含30、60角的三角板ADE和三角板ABC放置在一起,DEA=ACB=90,DAE=ABC=30,E、A、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D,取BD中点M,连接ME、MC,试判断EM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5.已知: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动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左侧作等腰直角ADE,解答下列各题:如果AB=AC,BAC=90(i)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甲,线段BD,CE之间的关系为_(ii)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乙,i)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为什么?6.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两边上的高,在BE上截取BD=A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 CG=AB,连结AD、AG。 求证:(1)AD=AG,(2)AD与AG的位置关系如何?7.在RtABC中,AB=AC,BAC=90,O为BC的中点.写出点O 到ABC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1)若点M、N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M=AN,试判断OMN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SAMN、sOMN、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8.如图,已知在ABC中,BAC为直角,AB=AC,D为AC上一点,CEBD于E(1)若BD平分ABC,求证: (i)CE=BD;(ii) BC=AB+AD;(2)若D为AC上一动点,AED如何变化,若变化,求它的变化范围;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并说明理由。三、以角平分线为基础9.如图所示,已知在AEC中,E=90,AD平分EAC,DFAC,垂足为F,DB=DC.ABFCDE求证:BE=CF.10.如图,过线段AB的两个端点作射线AM、BN,使AMBN,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回答: 画MAB、NBA的平分线交于E。(1)AEB是什么角?(2)过点E作一直线交AM于D,交BN于C,观察线段DE、CE,你有何发现?(3)无论DC的两端点在AM、BN如何移动,只要DC经过点E,AD+BC=AB;AD+BC=CD谁成立?并说明理由。四、利用面积一定解题11、如图所示,已知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一点,它到两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DE、DF,CMAB,垂足为M,请你探索一下线段DE、DF、CM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给予证明.12.如图,在ABC中,A=90,D是AC上的一点,BD=DC,P是BC上的任一点,PEBD,PFAC,E、F为垂足求证:PE+PF=AB五、综合变式,类比法是关键13.已知四边形中,绕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或它们的延长线)于当绕点旋转到时(如图1),易证(图1)(图2)(图3)当绕点旋转到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14.如图1,点P、Q分别是边长为4cm的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点P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 (1)连接AQ、CP交于点M,则在P、Q运动的过程中,CMQ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2)何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2,若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直线AQ、CP交点为M,则CMQ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APBQCM第14题图1APBQCM第14题图215.如图,在ABC和DCB中,AB = DC,AC = DB,AC与DB交于点MB CA DMN求证:ABCDCB ;(2)过点C作CNBD,过点B作BNAC,CN与BN交于点N,试判断线段BN与CN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6.已知:如图E在ABC的边AC上,且AEB=ABC。求证:ABE=C;若BAE的平分线AF交BE于F,FDBC交AC于D,设AB=5,AC=8,求DC的长。17.已知:如图,是等边三角形,过边上的点作,交于点,在的延长线上取点,使,连接(1)求证:;(2)过点作,交于点,请你连接,并判断是怎样的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18.已知:ABC边BC上的高AD所在的直线与AC上的高BE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F(1)如图,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ABC=45过点F做FGBC,交直线AB于点G,试探究线段FG,DC,AD三者之间满足怎样的 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若ABC=135,其他的条件不变,试探究(1)中三条 线段之间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9.如图,已知E是正方形ABCD的边CD 的中点,点F在BC上,且DAE=FAE.ABFCED求证:AF=AD+CF20.已知:1=2,CD=DE,EF/AB,求证:EF=ACBACDF21E21.(1)如图,在ABC中,AB=CB,ABC=90,D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边上,且BE=BD,连结AE、DE、DC求证:ABECBD;若CAE=30,求EDC的度数22.(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 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 (2) 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其中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第22题图)ABCEDm(图1)(图2)(图3)mABCDEADEBFCm(3) 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23.【提出问题】(1)如图1,在等边ABC中,点M是BC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B、C),连结AM,以AM为边作等边AMN,连结CN求证:ABC=ACN【类比探究】(2)如图2,在等边ABC中,点M是B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C),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ABC=ACN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截长补短法图1-1人教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在全等三角形部分介绍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一性质在许多问题里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截长补短法”又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种特殊方法,在无法进行直接证明的情形下,利用此种方法常可使思路豁然开朗.请看几例.例1. 已知,如图1-1,在四边形ABCD中,BCAB,AD=DC,BD平分ABC.求证:BAD+BCD=180.分析:因为平角等于180,因而应考虑把两个不在一起的通过全等转化成为平角,图中缺少全等的三角形,因而解题的关键在于构造直角三角形,可通过“截长补短法”来实现.证明:过点D作DE垂直BA的延长线于点E,作DFBC于点F,如图1-2图1-2BD平分ABC,DE=DF,在RtADE与RtCDF中,RtADERtCDF(HL),DAE=DCF.图2-1又BAD+DAE=180,BAD+DCF=180,即BAD+BCD=180例2. 如图2-1,ADBC,点E在线段AB上,ADE=CDE,DCE=ECB.求证:CD=AD+BC.分析:结论是CD=AD+BC,可考虑用“截长补短法”中的“截长”,即在CD上截取CF=CB,只要再证DF=DA即可,这就转化为证明两线段相等的问题,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证明:在CD上截取CF=BC,如图2-2在FCE与BCE中,图2-2FCEBCE(SAS),2=1.又ADBC,ADC+BCD=180,DCE+CDE=90,2+3=90,1+4=90,3=4.在FDE与ADE中,FDEADE(ASA),DF=DA,CD=DF+CF,CD=AD+BC.例3. 已知,如图3-1,1=2,P为BN上一点,且PDBC于点D,AB+BC=2BD.求证:BAP+BCP=180.分析:与例1相类似,证两个角的和是180,可把它们移到一起,让它们是邻补角,即证明BCP=EAP,因而此题适用“补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构造.图3-1证明:过点P作PE垂直BA的延长线于点E,如图3-21=2,且PDBC,PE=PD,在RtBPE与RtBPD中,图3-2RtBPERtBPD(HL),BE=BD.AB+BC=2BD,AB+BD+DC=BD+BE,AB+DC=BE即DC=BE-AB=AE.在RtAPE与RtCPD中,RtAPERtCPD(SAS),PAE=PCD又BAP+PAE=180,BAP+BCP=180图4-1例4. 已知:如图4-1,在ABC中,C2B,12.求证:AB=AC+CD.分析:从结论分析,“截长”或“补短”都可实现问题的转化,即延长AC至E使CE=CD,或在AB上截取AF=AC.证明:方法一(补短法)延长AC到E,使DC=CE,则CDECED,如图4-2图4-2ACB2E,ACB2B,BE,在ABD与AED中,ABDAED(AAS),AB=AE.又AE=AC+CE=AC+DC,AB=AC+DC.方法二(截长法)图4-3在AB上截取AF=AC,如图4-3在AFD与ACD中,AFDACD(SAS),DF=DC,AFDACD.又ACB2B,FDBB,FD=FB.AB=AF+FB=AC+FD,AB=AC+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