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五次周练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32377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五次周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五次周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五次周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五次双周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13年12月5日一、基础知识检测。(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斧钺(yu)汤镬 丈人行(xng) 脑髓(su) 茎(jng)叶B同年而语(y) 乞骸(hi)骨 相如虽驽(n) 十二生肖(xio)C连辟(p)公府 檠(qng)弓弩 扶辇(nin)下除 献愁供(gng)恨D鲈鱼堪脍(ku) 厚赂(l)单于 刎(wng)颈之交 怒发冲冠(gun)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棱角菱角 诘问麦秸 拓片开拓 竹篙蒿草B阡陌歼灭 踮脚惦记 靓丽靓妆 信笺缄默C楔子契约 屹立收讫 荒僻譬如 佣工佣金D窠臼巢窟 犄角畸形 嘎子戛然 沏茶石砌3、下列各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计日成功 暗香盈袖 虚渡此生 肉袒负荆B负曲衔冤 莫明其妙 凄凄惶惶 无语凝噎C. 褞英雄泪 枯躁无味 残羹冷灸 无尚光荣D. 相形见拙 稍纵既逝 九宾于庭 身膏草野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C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郎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司马迁,西汉(朝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课文叙述了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和欢三个故事。苏武传作者班固 ,字孟坚,东汉(朝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张衡传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朝代)著名历史学家。选自 后汉书张衡传。张衡,东汉(朝代)著名天文学家,其作品灵宪、算罔论。课文中记载了他发明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B第一部国别体是国语,第一部纪传体史记,第二部纪传体汉书。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第二部断代史后汉书。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C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前者属于诗歌,后者属于戏剧。散曲在体裁上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数。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 梧桐雨、白朴倩女离魂。D朱光潜把美学上的“移情作用”称为“ 宇宙的人情化 ”,如“天若有情天亦老”。谈美末篇慢慢走,欣赏!(这是借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一幅著名的标语),其中说的是 “人生的艺术化 ”问题。朱光潜在这里表达出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观: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他是用这种人生观劝告年轻人,好好珍惜生命,体味生活,让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有味道。7、下列虚词“因”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不如因而厚遇之相如因持璧却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君因我降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因以讽谏A| B| C| D|8、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而君幸于赵王 君何以知燕王 举孝廉不行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何功之有哉 求人可使报秦者此人力士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大王见臣列观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A| B|C| D|9、下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左右欲刃相如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完璧归赵宁许以负秦曲 毕礼而归之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皆共目之 单于壮其节空以身膏草野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A| B|C| D|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幸蒙大恩,赐号称王幸蒙其赏赐大王亦幸赦臣B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汉亦留之以相当C引佩刀自刺 引赵使者蔺相如引匕首提秦王D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须发尽白怒发上冲冠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之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皇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时期。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进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其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摘编自李学勤的年代)11、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痛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0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他人说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1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美什么用处。B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皇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皇帝书。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B. 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C. 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地老子一事。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20题。(2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16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3)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A(1)与(2)相同,(3)与(4)不同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C(1)与(2)不同,(3)与(4)相同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17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A B C D1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已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20、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3分) (2)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4分) (3)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3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 鹊 桥 仙 陆 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2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4分) 2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五、名句默写等23、名句默写和语言运用。(10分,第8小题3分,其余每题1分)(1)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2)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此去经年, 。 (柳永雨霖铃)(5)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6)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8)第四单元学习古代人物传记。这些传记中的主人公,或以政绩、或以品德、或以才干名垂青史,令后人景仰、追慕。请选择一篇课文,为其中的人物写一副对联。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小题。(共15分)小说的智慧今天我是作为“小说家”的身份来领奖的,不是“作家”。 照福楼拜的说法,小说家是一位希望消失在他的作品后面的人。消失在他的作品后面,就是说拒绝公众人物的角色。这在今天并不容易。今天,任何略微有些重要性的东西都必须登上被大众媒体照耀得让人无法忍受的舞台,这些大众媒体使作品消失在它的作者的形象后面。在这种没有人可以完全逃避的处境下,福楼拜的观察让我觉得几乎是一种警告: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就使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行为、他的宣言、他采取立场的附庸。而小说家绝非任何人的代言人,并且我要将这个话说透:他甚至不是他自己想法的代言人。当托尔斯泰写下安娜卡列宁娜初稿的时候,安娜是一个非常不可爱的女人,她悲剧性的结局是应该的,是她应得的下场,而小说的最后定稿则大不相同。但我并不认为托尔斯泰在其间改变了他的道德观。我觉得在写作过程中,托尔斯泰聆听了一种我愿称之为“小说的智慧”的东西。所有真正的小说家都聆听这一高于个人的智慧,因此伟大的小说总是比它们的作者聪明一些。这一智慧到底是什么?有一句精彩的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受到这一格言的启发,我总爱想象拉伯雷有一天听到了上帝的笑声,就这样孕育出第一部伟大的欧洲小说的想法。我喜欢想象小说的艺术是作为上帝笑声的回声来到这世界上的。可为什么上帝看到思考的人会笑?那是人在思考,却又抓不到真理。因为人越思考,一个人的思想就越跟另一个人的思想相隔万里。还有,那就是人永远不是自己的所想的那样。最早的欧洲小说家看到并抓住了人的这一处境,并在这一新处境之上建立起新的艺术,即小说的艺术。拉伯雷发明了一个新词:Aglaste(不会笑的人,没有幽默感的人)。小说家与不会笑、没有幽默感的人之间是不可能有和平的。那些人从未听到上帝的笑声,坚信真理是清晰的,认为所有人都必须做同样的事情,而且他们本人完全就是他们所想的那样。但是,正是在失去对真理的确信以及与他人的一致的情况下,人才成为个体。小说是个体的想象天堂。在这一领地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掌握真理,既非安娜,也非卡列宁,但所有人都有被理解的权利,不管是安娜,还是卡列宁。小说的智慧跟哲学的智慧不同。小说并非诞生于理论精神,而是诞生于幽默精神。欧洲的失败之一就是从来都没有理解最欧洲化的艺术小说;既没有理解它的精神,又没有理解它巨大的知识与发现,也没有理解它的历史自主性。从上帝的笑声中获得灵感的艺术,从实质上看,不从属于意识形态的确定性,而是与这种确定性相矛盾。在这里,小说与哲学间接地开始了一场伟大的对话。十八世纪的理性主义建立在莱布尼茨那句著名的话上:凡存在皆合理。被这一信念鼓舞的科学带着热情审视一切事物的“为什么”,以至一切存在似乎都是可以解释的,也就是可以计量的。一个希望自己生活有意义的人会放弃没有原因与目标的每一个行为。所有的传记都是这么写出来的。生活好像是一系列原因、结果、失败与成功的明亮轨迹,而人,用急迫的眼光紧紧盯着他行为的因果之链,奔向死亡。面对这一将世界简化为一系列因果关系的事件的做法,斯特恩的小说仅凭他的形式,就向人表明:诗性在因与果之间的桥梁被打断之处,在离题中,在不可计量中。它超越于因果关系之上,它是没有理由的。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世纪的精神,不能仅仅依据它的思想,它的理论概念,而不去考虑它的艺术,尤其是它的小说。(节选自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题目由编者所加)【注】莱布尼茨:17世纪德国哲学家。思特恩的小说:劳伦斯斯特恩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在他的小说项狄传中,描述主人翁开始在母体里骚动那一夜。走笔之际,斯特恩突来灵感,想起另外一个故事。随后上百页的篇幅里,小说的主角居然被遗忘了。2425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2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4分)A福楼拜警告小说家不能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否则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B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他的小说就可能成为小说家所持立场的附庸。C托尔斯泰在写安娜卡列宁娜最后定稿时,把安娜写成了一个喜剧的结局。D最早的欧洲小说家在人类思考的困境之上建立起新的艺术,即小说的艺术。E小说家从未听到上帝的笑声,坚信真理是清晰的,所有人都必须做同样的事。25根据文意,下面各项对“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人们一直在思考,却又往往找不到真理。B人们愈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距离就愈远。C人从来就跟他想象中的自己不一样。D拉伯雷因为有一天听到上帝的笑声,于是孕育出第一部伟大的欧洲小说。26第二段中“小说家是一位希望消失在他的作品后面的人”一句在文中有什么含义?(4分) 27巴奴日是拉伯雷小说巨人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一直受“是否要结婚”这个问题的困扰,于是,他向各个哲学家请教。这些人又引用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等哲学家的话,但也说不出所以然。巴奴日仍不知道他是否应该结婚。请结合文中提到的“小说的智慧跟哲学的智慧不同”这一说法,对以上的现象进行分析。(4分) 七、写作(60分)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刘基在苦斋记中复述章溢先生的话,“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采用横向展开的议论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