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科学试卷C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113889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科学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科学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科学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科学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我们要测量气温,必须带上_。A气温计B风向标C雨量器2 . 在耳朵的各部分中,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道B鼓膜C听觉神经3 . 下列方法,能让嘴里的糖溶解更快的是( )。A含在嘴里不动B用舌头搅动C咬碎后用舌头搅动4 .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 )进行呼吸的。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5 . 如图,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抽走后,里面的闹钟发出的声音会( )。A声音会变得很轻,甚至听不见B声音会比原来更响C声音和原来的一样响,没有变化6 . ( )放入水中后,会沉到水底。A胶水B酒精C食用油7 . 放置雨量器时,应( )。A放在大树下B保持倾斜C保持水平8 . 人在运动时,心跳次数增加的最主要原因( )。A耗氧增加B人体紧张C呼吸加快9 . 下列关于工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斧头、锤子是工具,汽车、飞机等复杂机器也是工具B使用工具不但能省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C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10 . 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食盐颗粒,使这些食盐颗粒完全溶解最可行的方法是( )。A不断搅拌B往杯中加水C使杯中的水蒸发11 . 我国夏季大部分地区盛行东南风,下列图形正确表示了夏季的风向的是( )。ABCD12 . 下例用鼻呼吸的优点,但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A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C鼻毛能阻挡吸人的空气里的尘埃D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人的气体13 . 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氮气无变化,而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的变化情况是( )。A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都减少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C氧气无变化,二氧化碳和气体气体增加14 . 下列液体中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A胶水B油C洗发液15 . 做高锰酸钾溶于水的实验中用不到的器材是( )。A搅拌棒B石棉网C玻璃杯16 .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A音量B响度C音高17 . 把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并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那么玻璃罩内的闹钟的声音将( )。A越来越小B越来越响C不变18 . 如图所示,盐放入水中后( )。A融化了B消失了C溶解了19 . 唐朝诗人杜牧所写的清明一诗中,描述天气的一句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B路上行人欲断魂C借问酒家何处有D牧童遥指杏花村20 . 下列关于音叉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B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大的音叉声音要强C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高低相同21 . 在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一汤匙蔗糖会很快溶解,再向杯中加入一汤匙蔗糖,搅拌后部分蔗糖不再溶解。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在是( )。A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无限的B加入的蔗糖越多,能够溶解的数量也越多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D在20毫升的水中,不能溶解一汤匙的蔗糖22 . 如图所示,搅拌( )。A能溶解更多的盐B能加快盐的溶解C能减慢盐的溶解23 . 正确的过滤方法是( )。A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向漏斗内倒液体时,要让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玻璃棒应指向有三层滤纸的那一边,倒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的上缘。B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壁,向漏斗内倒液体时,要让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玻璃棒应指向有三层滤纸的那一边,倒液体时液面要低于过滤器。C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向漏斗内倒液体时,要让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倒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的上缘。24 . 夏天晴空里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是( )。A层云B积云C卷云25 . 食物中养分主要是在( )中被吸收的。A大肠B胃C小肠二、连线题26 . 连线题 口腔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生成粪便咽部储存胆汁食道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胆囊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胃吞咽食物小肠将粪便排出体外大肠传送食物至胃肛门完成消化和吸收27 . 三级大强风九级飓风五级柔风十二级中风三、综合题28 . 完成图形1_;2_;3_29 . 实验探究下列两个装置是两种不同的分离方法,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图1图2(1)图1的分离方法是_,图2的分离方法是_。(2)图2分离后,食盐留在了蒸发皿中,水到哪里去了呢?_四年级“天气观测”小组的同学在学校操场上进行天气观测,他们将一些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在操场上看到天空中的云如右图所示;一位同学在教室里测得空气的温度是27,在操场上空测得空气的温度是30,在树荫下通风处测得的空气温度是26;还发现操场上的国旗飘向西方。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30 . 这一天的天气情况是( )。A晴天B多云C阴天31 . 哪个温度能代表当时的气温?( )。A27B30C2632 . 根据国旗飘向西方,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吹( )。A东风B西风C西北风33 . 如果他们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天气观测,会发现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在( )。A12点B14点C16点34 . 如果下雨,我们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降水量的单位是( )。A厘米B毫米C毫升35 . 填图401班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了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36 .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实验过程将下列步骤进行排序。(_)取一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_)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份食盐直至食盐不能溶解为止,最后一份不算,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_)通过计算,得出总共溶解的食盐的量。(_)食盐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_)用量筒量取50毫升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把食盐分成2克一份。实验结果:5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18克食盐。37 .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401班的同学预测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为了验证猜测,同学们又开始了实验。你觉得( )实验方法即准确又节省时间。A等份的加(1克1克1克1克36克)B先多加后少加(10克10克5克5克1克1克1克1克1克1克36克)C先少加后多加(1克1克1克1克1克1克5克5克10克10克36克)38 . 实验后,同学们发现烧杯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说明100毫升水已达到饱和状态(已经不能再溶解食盐了)。为了将未溶解的食盐与浓盐水完全分离开,我会采取的方法是_。若要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我们可以采取下图的分离装置。你认识图中的实验仪器吗?请在相应的横线上写上该仪器的名称:A_;B_;C_;D_。(填“铁架台”“酒精灯”“搅拌棒”或“蒸发血”)39 . 放学回到家后,401班的小明跟妈妈要了些食盐,在家也尝试了食盐溶解实验,实验完成后觉得将食盐水直接倒掉太可惜了,想把溶解的食盐重新还给妈妈,爸爸也鼓励小明想办法试一试。你觉得在家里做这个活动,可以用哪些方法呢?(请写出两种方法)_40 . 综合题。下表是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乌鲁木齐哈尔滨北京上海温州广州贵阳51691816262432233225311426(1)从表中可以看出,温州当天的天气状况是_,最高气温_,最低气温_。(2)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天我国北方地区的气温普遍比南方地区要_。(填“高”或“低”)41 . 根据下图所提供的“18”号顺序,用“高低”或“低高”表示声音变化的规律。按顺序敲打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的变化规律应该是这样的:(_),因为(_)。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连线题1、2、三、综合题1、2、3、4、5、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