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一调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84965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一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一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一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历史试题 2014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周礼地官司市记载:“大市,曰昃(太阳偏西)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材料说明先秦时期A按时段分类交易 B已经出现了夜市C交易场所已趋同定 D市场初显专业化2班固曰:“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材料表明A在起用董仲舒之前,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确立B举孝廉、兴太学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儒学地位C武帝拜董仲舒为相后,实行了一些尊儒措施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3唐太宗曾对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比来(近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对庸太宗的话理解正确的是A中书、门下之间在运作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B中书与门下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C中书与门下相互制约,可抑制宰相权力的膨胀D中书、门下之间易相互扯皮,降低行政效率4下列有关右侧木棉拨车图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中工具反映出农业技术的进步 图中工具主要用于棉纱加工拨车产品主要供家庭消费 该图经机器印刷而成 A B C D5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由此可见顾炎武A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现实 B指责理学家抛弃先秦时期孔孟之说C深刻地揭示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D认识剑明清儒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6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指出:“在中国人民中有许多极有教养的能干人物,他们能够担当起组织新政府的任务: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的计划,经慎重考虑之后,早就制订出来了。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这表明孙中山 A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 B认为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建立君主立宪制C指出了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D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充满信心71930年12月,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发布皓电,称“为提倡国历,转移人民习尚”起见,“国历新年应改为休业五天,即十二月三十一日起至一月四日止”。据此,国民政府行政院通告全国各机关,新年放假五日。材料表明A当时国人都以农历安排生活 B政府以放假的形式推广国历C政府开始确定元旦为国定假日 D元旦逐渐成为国人的传统节日8标语具有战斗力,在战争年代尤为如此。下列标语与其它三个不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A B C D9联新社记者发出的电讯报道说:“美国在华的声誉业已一落千丈,不单是中国的共产党与自由主义者,即使是一般的银行家和商人,现在也都逐渐感觉到美国对华的两面干涉政策。”这则报道的背景是美国 A在巴黎和会上不顾中国主权出卖中国利益 B在一战期间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C在“九一八事变”后,纵容日本对华侵略 D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扩大对华经济侵略10右图是上海工商业界庆祝公私合营的场景,新中国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是为了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完善工业体系 B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C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建立 D调整生产关系巩固私营企业地位11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指出:“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此材料切合的主张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互不干涉内政12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见右图)。“三个面向”的实质是A教育的发展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B教育的发展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C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教育的发展D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13雅典人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作一点显著的事业”。从中可以看出雅典公民 A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 B绝对服从于城邦的需要 C有着强烈的政治需求 D在城邦中失去了自我14儿位历史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讨论一个有关近代英国的话题,以下是他们谈话内容的片段:甲:英国通过对殖民地的无情掠夺和奴隶贸易,从海外获取了远超他国的财富乙:在英国避难的加尔文教徒敢于创新,他们中涌现出许多企业家和发明家 丙:英国逐步确立了以议会制和内阁制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丁:被剥夺了土地的劳动者沦为乞丐和流浪者,他们为了糊口,进入城市寻找工作 请问他们讨论的话题是 A英国殖民帝国地位确立的原因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D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15一般米说,美国政府是权力执行机关,不是监督机关,它主要受国会和最高法院权力的监督。但美国资产阶级认为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政府在接受监督的同时,还应有自卫能力。这在1787年宪法中表现为总统拥有“立法否决权” 总统是国家元首,对宪法负责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 总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A B C D16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德国兴起了全国性的文学运动,一大批作家从民族历史中寻找题材,发扬民族精神,反对封建制度,崇尚感情,要求自由和解放个性,赞美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对这一运动产生直接影响的是A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B法国的启蒙思想 C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德意志的统一17马克思在1861年向朋友介绍某本书时这样写道:“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虽然存在许多缺点,但是在这里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对“这本书”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B使马克思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之上 C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D该书的作者在认识宏观世界方面存在着不足18右图揭示了美国19291942年间A失业人数的变化情况 B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C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D银行信贷的增减状况19“(他们)想纯粹依照视觉描写物体。例如画苹果不为是它是圆的、呈红色等概念性的知识所囿限,而只是按照眼睛所看到的情景来描写。因而所描写的大自然,任何时候全是属于画家本人所感觉的。”材料中的画家们属于 A浪漫主义流派 B现实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20新全球史写道:“1996年10月,关联社公布一条题为伊朗对芭比娃娃的反击的消息。这条消息说伊朗生产出萨拉娃娃,旨在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见右图)”。伊朗此举的本质意图是A抵抗美国文化产品对伊朗市场的经济侵略B提高本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并打入国际市场C发展民族经济,抵消全球化的消极影响D保护民族文化,弘扬传统的伊斯兰价值观二、非选择题:满分60分。21(13分)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两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等先进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泰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呜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 明末士人朱宗光 材料二 “这些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在传教的同时,传播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文化的新成果,使得中国不仅仅在经济上融入世界,在文化上也融入世界,这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樊树志讲明史:耶稣会士与西学东渐 材料三 “1862年附设于总理衙门的京师同文馆,三十年间译著近两百种延聘法国毕利干教授化学,英国德贞教授解剖学。”“19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举凡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民主思想统统展示在中国人面前资产阶级新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政治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同传统文化进行着多角度、多层面的较量,并以其自身具有的相对高势能,不可逆转地占据了优势。”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第3版请回答:(1)据材料一、一,指出两位作者审视“西学东渐”的角度有何不同?(2分)(2)据材料一、一,概括指出当时“西学东渐”对中国的积极影响。(2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以“晚清民初西学东渐的特点”为主题进行论证。(9分)(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22(13分)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起初多为列强强迫清政府所开,因此又被称为“条约口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开始白开商埠,一种新型的通商口岸由此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认为五口同开,必将祸患中国更甚李鸿章曾就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甲午战败后,伍廷芳认为,中国不如主动打开国门,像日本那样全境开放,无论大小各国皆于通商,应是“利多弊少”。 申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材料二 “使皆由中国自辟商埠,则此疆彼界虽欲尺寸侵越而不能。今通商之地日益多,占地之谋日益甚,非自辟华市以清其限制,则官司隔膜无可稽查大兴商埠,则商贾通而民不为病,厘捐撤而国不患民贫。” 维新志士陈炽大兴商埠说 材料三 1898年4月,清总理衙门相继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的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布“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著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通商开埠”认识的变化轨迹。(3分)(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国人主张“自开商埠”的原因。(3分)(3)据材料二、三,概括维新志十与清廷主张“自开商埠”的相同意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与“条约口岸”本质上有何不同?(5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的发展历程。(2分)23(14分)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以美苏对抗为主的“冷战时代”。“冷战”及其结束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材料二 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成慑,而新的世界缺少了对未来的确定性,在一个不再以意识形态斗争为特征的时代里,人们也缺少了目的性。冷战的结束暗示了权力关系发生剧变的可能性,暗示了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一个新时代的全球重组正在进行。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第3版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及动机。(5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对世界形势的影响。(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在冷战结束后面临的发展机遇。(2分)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今人认为王安石变法作用明显,影响深远,而宋人却对其颇多非议,理学家们对其批评尤为激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专用己意,训释经典,倚威为化,以利为罗。故五十年间,经术颓靡,日入于暗味、支离,而六经置于空虚无用之地。轻用已私,纷更法令。兴利而忘义,尚功而悖道,人皆知安石废祖宗法令,而不知其与祖宗之道废之也。” (宋)胡宏五峰集 材料二 “然其(指王安石)为人,质虽清介而器本偏狭,志虽高远而学实凡近。今谓安石之学,独有得于刑名度数,而道德性命则为有所不足夫以佛老之言为妙道,而谓礼法事变为粗迹,此正王氏之深蔽。” (宋)朱熹读两陈谏议遗墨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变法中哪些具体措施引起了胡宏的不满?(4分)(2)据材料二,朱熹从哪些方面对王安石提出了批评?(2分)(3)据上述材料,胡、朱二人批评王安石变法的相同原因是什么?其目的何在?(4分)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历史铭记着这样一个镜头(见右图):一位瘦小纤弱的老者,身披印度卡迪土布,赤脚拖鞋,缓缓走向海边,弯身蹲下,然后抓起一小把海盐。这个“食盐进军”运动中的经典镜头曾令无数世人为之震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两个月里,甘地绞尽脑汁。最终他把目标锁定在打破政府对食盐的垄断权上许多人包括甘地的战友们对此表示怀疑,认为目标太有限了,难以发动广大的民众但甘地坚持他的主意。1930年3月12日,甘地率领着78名学员向海滨小镇丹地进军4月6日抵达丹地时,这支队伍已经是上千人之众了。章文甘地传 材料二 甘地走进海水里,捡起了一小撮被海水冲到岸上的盐。他违反了盐法。这个消息被几十名记者报道着,传播到整个印度,传播到全世界。一夜间,全印度的人都被唤起。几千人、几万人,都赶往印度绵延的海岸。人们前来采盐,故意触犯盐法。在大城市不断有大规模的示威。没过多久,示威的形式增多起来,特别在抵制英国货方面,国大党发起了大规模的活动。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材料三 其(指甘地)所倡主义,英人谓为破坏,但于今日竞争之世界,苟或万众一心,即不合作,而又无所抵抗,自能战胜武力也。学者尝认为其为极大贡献焉。 陈恭禄印度通史大纲1928年版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甘地领导“食盐进军”运动的目的。(3分)(2)据材料一、一,指出促成“食盐进军”运动影响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3分)(3)据材料三,指出“甘地主义”的实践,并概括其历史影响。(4分)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ABADBB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ACCBCACD二、非选择题:满分60分。21(13分)(1)视角:朱:着眼于中西文明的比较(差异);樊:着眼于中两文明的联系(交融)。(2分)(2)意义:两学对中国有可借鉴之处;推动中国融入世界。(2分)(3)(9分)特点说明两学的传播渠道多式学堂;西学书籍;外籍教师;留学生(先进知识分子)西学的内容更广泛科学技术;民主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俗西学传播影响深刻思想启蒙;观念更新;政治变革;经济发展;促进近代化22(13分)(1)轨迹:从认为开埠对中国危害很大到开埠“利弊参半”,甚至“利多弊少”。(3分)(2)原因:被迫开埠通商客观上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受欧日因通商而强国的启发;有识之士御敌自强的愿望。(3分)(3)相同意图:发展经济;抵御侵略(维护主权)。(4分) 不同:主权不同。(1分)(4)过程:从个人主张到政府决策;从初步设立到逐步推广。(2分)23(14分)(1)举措:实行马歇尔计划;签订北人西洋公约;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3分)动机:主宰资本主义世界,对抗苏联。(2分)(2)影响:造成欧洲分裂和长期对峙;促成美国对两欧的援助和合作;推动了西欧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3分)(3)影响:给世界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化。(4分)(4)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发挥大国作用。(2分)24A(10分)(1)措施: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重新编纂教科书(重新解释儒家经典)。(4分)(2)批评:人品和学问。(2分)(3)原因:变法轻礼、义。目的:弘扬理学。(4分)24B(10分)(1)目的:打破政府对食盐的垄断;唤醒和发动民众;开展大规模的反英斗争(抵制英货)。(3分)(2)因素:英国当局的殖民政策;甘地的个人影响力;国大党的领导。(3分)(3)实践: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分)。影响:增强了印度人民的凝聚力,提高了印度人民的自信心,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了印度的独立。(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