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研究院的模式研究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083886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1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研究院的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产业研究院的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产业研究院的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研究院的模式研究 产业研究院是推动高校发展 促进高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方式 也是提高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手段 产业研究院具有综合性 开 放性和整合性的特点 通过对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产业前沿 共性技术的研发 整合政府 高校 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创新资源 由政府主导 依托高校自身的科 技和人才优势 通过校地共建研究院这个载体 使校地双方由简单的优势互补走 向双赢 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又能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 有效对接 产业研究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产业技术研发 行业技术服务 行业知识产 权经营以及行业人才培训等四个方面 在技术上 建立技术富集与创新机制 项 目运行机制和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在人才上 建立人才汇聚机制 人才筛选机制 和人才激励机制 在资本上 建立公共财政扶持机制 资本追逐技术机制 高校 投资机制 资金取得使用机制以及利益分配机制 产业研究院的运行的一般目 的 一是加快行业产业结构升级 二是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三是增强企业技术创 新能力 四是提升地方政府的对外开放水平 五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和地方经 济发展 以下是对目前国内已有的产业研究院情况的调研和梳理 通过对已成立的 研究院基本情况 组织机构 业务范围的学习 将有效指导我校产业研究院的 运行和发展 一 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 1 简介 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是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省委书记汪洋关于促 进物流业发展的批示 由佟星副省长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 亲自倡导 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会牵头组织下 由广东省内有关从事物流行业 和投资业务的企业 物流研究机构 相关社会团体利用非国有资产组建的社会 组织 研究院在遵守宪法 法律 法规和国家政策 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的前提下 坚持 政府引导 注重实用 兼顾市场 合作共赢 的原则 构建一个既能为 政府宏观决策 制订物流发展规划服务 又能为企业提供物流管理解决方案和 技术创新支持 在国内物流研究领域达到领先水平的研究机构 显著增强我省 物流业的研究 技术推广以及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提高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 促进物流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为建设我省现代产业体系 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院的登记管理机关是广东省民政厅 本单位的业务指导单位是广东省经 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接受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业务指导 接受广东省民间 组织管理局的指导和管理 2 组织架构 办公室 负责组织协调研究院日常政务工作 协助院领导处理日常事务 负责 会议组织 文电处理 秘书事务 保密 保卫 档案管理 信访 督办 行政 后勤等工作 组织建立业务信息系统 承担统计 综合信息管理工作 负责宣 传报道工作 负责学院机关基建及装备购置等管理工作 研究规划部 负责物流专家库的日常管理工作 制定并实施物流专家管理办法 组织 协调专家开展物流课题研究 结合专家意见对研究院的发展 规划提供 参考意见 财务部 负责研究院的开支预算管理和费用控制工作 员工的各种报销工作 以及各项目的成本核算工作 日常财务核算的账务处理 积极配合研究院其他 部门的工作 做好后勤保障 负责会议通知的下发工作 上报院材料及文档的 归类整理等相关工作 完成办公室主管 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业务拓展部 负责承接物流研究课题 物流项目咨询 物流培训项目的业务以 及跟进各项目的实施 验收和收款等工作 策划宣传部 负责研究院的日常宣传推广 方案撰写和各种物料制作 以及研 究院组织的各种活动 会议 展会的组织和实施 信息服务部 负责研究院网站的设计 更新和维护 物流行业资讯 研究成果 的整理和收集 以及研究院各会员单位的服务工作 3 主要业务范围 一 接受政府部门委托 承担广东省重大物流研究课题 制定广东省现代物 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编制 广东省物流发展年度报告 二 接受有关部门和企业委托 承接物流园区 港口码头工程技术规划和设 计 接受企业物流技术改造 物流项目规划的认证和咨询服务 三 参与物流行业标准的制订与修订 协助省经贸委进行 物流业高新企业 认定和 物流龙头企业 考评工作 宣传和推广物流行业最新装备 信息技术 成果 四 组织和协调国内外物流专家学者 举办各种形式和类型的物流学术讨论 会 报告会 推广交流物流先进经验和成果 促进物流经济理论和管理 技术 的普及和应用 加强我省和国内其他地区 包括港 澳 台 以及国外的物流 合作和学术交流 五 编辑出版物流行业刊物 建立物流资讯网站 搜集国内外物流资讯 法 律法规 资料论文以及专业书籍 整理并分析出行业发展的各项数据 建立物 流行业交流平台 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和个性化的资讯服务 六 整合广东省内物流培训和教育资源 结合市场需求 开展物流行业管理 和研究培训以及职业技能鉴定 推进产学研结合 提升我省物流学术理论研究 水平和能力 4 组织管理制度 第一条 本单位设理事会 其成员为 5 人 理事会是本单位的决策机构 理事由举办者 出资者 职工代表 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 及业务主管单位推 选产生 理事的最终人选需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批 理事每届任期 3 年 任期届满 连选可以连任 第二条 理事会行使下列事项的决定权 一 修改章程 二 业务活动计划 三 年度财务预算 决算方案 四 增加开办资金的方案 五 本单位的分立 合并或终止 六 聘任或者解聘本单位监事 院长 常务副院长和其提名聘任或者解聘的 本单位副院长及财务负责人 七 罢免 增补理事 八 提名 选举 聘任及罢免法人代表 九 内部机构的设置 十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一 从业人员的工资报酬 第三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 2 次会议 有下列情形之一 应当召开理事会会议 一 理事长认为必要时 二 1 3 以上理事联名提议时 第四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 1 名 副理事长 2 名 理事长 副理事长由理事会以全 体理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或罢免 第五条 副理事长协助理事长工作 理事长不能行使职权时 由理事长指定的副 理事长代其行使职权 第六条 召开理事会会议 应经业务主管单位同意 并于会议召开 10 日前将会 议的时间 地点 内容等一并通知全体理事 理事因故不能出席 可以书面委 托其他理事代为出席理事会 委托书必须载明授权范围 第七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业务主管单位参加 且应有 1 2 以上的理事出席方可举 行 理事会会议实行 1 人 1 票制 理事会作出决议 必须经全体理事的过半数通 过 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后实施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 须经全体理事的 2 3 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 章程的修改 二 本单位的分立 合并或终止 第八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 形成决议的 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 并由出席会议的理事审阅 签名 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 法规或章程规定 致 使本单位遭受损失的 参与决议的理事应当承担责任 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 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 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理事会记录由理事长指定的人员存档保管 第九条 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 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 检查理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 三 法律 法规和本单位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条 本单位法人代表由理事会推荐 选举 并由研究院聘任 若法人代表连 续两年未能完成工作目标或出现其他不适宜继续担任法人代表的事项 理事会 可召开理事会会议对其工作进行审核并罢免 法人代表对理事会负责 并行使 下列职权 一 主持单位的日常工作 组织实施理事会的决议 二 组织实施单位年度业务活动计划 三 拟订单位内部机构设置的方案 四 拟订内部管理制度 五 提请聘任或解聘本单位副职和财务负责人 六 聘任或解聘内设机构负责人 本单位院长 常务副院长列席理事会会议 第十一条 本单位设监事 1 人 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 任期届满 连选可以连任 第十二条 监事由理事会从举办者 出资者 本单位从业人员或业务主管理单位 的人员中推荐或选举产生 本单位理事 院长 法人代表及财务负责人 不得兼任监事 第十三条 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 检查本单位财务 二 对本单位理事 院长 法人代表违反法律 法规或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三 当本单位理事 院长 法人代表的行为损害本单位的利益时 要求其予 以纠正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 二 上海物流研究院 1 简介 上海物流研究院成立于 2006 年 是上海市政府和复旦大学共建的一个政府 企业和学校三方合成的开放性研究机构 主要从事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创新理 论方法和关键应用技术的研究及推广 上海物流研究院是复旦大学服务上海的 重要抓手 也是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 它将依托复旦大学管理科学 信息 技术 微电子技术 金融 贸易 统计学 经济学 法律和通讯技术等相关学 科的综合优势 努力建设成一个进行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前沿理论和创新技术研 究的基地 推动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的 产学研 平台 为政府的发展规划和大 型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高端的咨询和培训服务 努力建设成一个国内技术领先 世界上有影响的物流和供应链的高水平研究机构 努力建成上海市和国家级物 流和供应链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平台 并通过物流研究院创新性研究工作 带动 和提升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建设 2 业务范围 一 课题研究 二 项目咨询 三 高端培训 四 学术交流 举办论坛和专题研讨会 五 国际合作 六 编辑学刊与简报 3 人员组成 一 院 长 徐以汎 复旦大学管理科学系系主任 二 院务委员会 主 任 刘 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张新生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 林尚立 复旦大学副校长 副 主 任 于 成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生产性服务处处长 刘 敏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 陆雄文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徐以汎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系主任 成 员 何 勇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生产性服务处副处长 郭笑捷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助理 刘季平 复旦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 刘承功 复旦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 龚新高 复旦大学科技处处长 杨志刚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 郑立荣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闵 昊 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副院长 刘士国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 复旦大学医事法研究中心主 任 张晖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 黄丽华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叶耀华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秘 书 长 葛宏波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 三 研究人员 研究院兼职教授 2 名 专职研究人员 4 名 实验室人员 1 名 4 研究热点 一 高端物流 二 城市配送与快递 三 物流金融 四 低碳物流 三 北京中文协物流研究院 1 简介 北京中交协物流研究院是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 下 于 2001 年 6 月成立 研究院的主要任务 根据政府委托 进行中国物流发展 战略 规划 政策法规 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研究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研究 物流 企业的项目建设 经营管理咨询 物流人才培训 参与组织编写 中国物流发展 报告 研究院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教授任院长 研究院的科技 力量主要由国内知名的物流专家 计算机软件专家以及有高等学历的中青年科 研队伍组成 研究院还设有一个从事物流工作多年的国内外知名物流专家学者 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并聘请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作为研究院顾问 2 业务范围 一 根据政府委托 进行全国的和区域性的物流运输发展战略 规划和重大技 术经济政策的研究 向政府提供咨询建议 二 根据委托进行重大物流建设项目的规划 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三 为物流企业的发展与管理提供战略 规划 经营等方面的咨询 不断提高 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 服务能力和效率与效益 四 组织物流服务方案设计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及相关参数的研究 以及运输 地理信息地理数据库的建设与开发 以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五 参与和研究物流技术装备与设施 以及物流作业行为的标准化工作 六 研究和促进中国物流信息技术的开发推广 七 组织各种类型 不同层次的物流人才的培训 八 参与组织编写年度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兰皮书工作 九 推动国内外物流界的交流与合作 3 研究力量 一 自有科技力量 一批硕士以上学历的中青年科技队伍 一批具有丰富研究咨询经验的老专家和学者 二 社会科技力量 高等院校的专家和学者研究单位的科研人员 三 国外专家和学者 4 近期工作 一 承担国家计委委托的 2001 一 2020 年中国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二 承担国家计委委托的 2001 一 2020 年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三 承担国家经贸委委托的 中国物流发展政策研究 四 开展 物流服务方案设计决策支持系统及相关参数的研究 项目 五 一些地区和企业委托的物流与运输发展战略 规划与方案的研究 咨询 工作 六 作为中国集装箱控股公司的长期顾问单位 承担中国集装箱控股公司的物 流发展规划 物流服务设计方案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设计项目和物流人才培训 工作 七 参与组织编写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的工作 四 云南财经大学物流研究所 1 简介 云南财经大学物流研究所成立于 2004 年 3 月 是云南省第一个专业物流研 究机构 依托云南财经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学科 云南省重点学科企 业管理 首批研究生省培养联合创新基地物流管理硕士点 与云南物流产业集 团联合 和物流工程硕士点 物流管理 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 云南省重点专 业 特色专业 和物流工程本科以及自考物流管理 采购与供应管理 专科 独立本科 被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授权为中国物流师培训 云南 中心和国际 注册采购师 云南 培训中心 中国物流产学研基地 2 主要成员 一 所 长 李严锋 云南财经大学物流学院院长 二 副 所 长 冉文学 云南财经大学物流学院副院长 窦志武 云南财经大学物流学院副院长 金桂根 现代物流创新实验中心主任 研究所拥有教授 6 名 博士及在读博士 6 人 五 中远物流大连海事大学物流研究院 1 简介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和大连海事大学合作成立的中远物流大连海事大学 物流研究院 依托管理 物流 经济 信息 法学等学科 在物流基础设施 信息设备 物流系统规划与评价 现代物流管理及物流信息化等方面向中远物 流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 使物流研究院成为双方共同研究国际化物流服务体系 建设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物流操作平台的基地 做大做强综合性的运输服务体 系的基地 培养物流及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基地 大连海事大学在国际交通运输管理方面有着雄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人才 技术优势 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推广方面 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 实践能力 拥有一大批物流研究专家 共同组建 物流研究院 以校企合作的 方式 实现优势互补 强强联合 不仅会使双方受益 也必将会对中国现代物 流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 福州大学物流研究院 1 简介 福州大学物流研究院的成立是福建省高度重视发展现代物流工作 把物流业 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举措 福州大学充分 发挥公共管理 经济管理 信息技术和离散数学等学科群体优势 整合社会各方 资源 成立了全省首家物流研究院 物流研究院成立后 福州大学与贝立达物流咨询公司签署了贝立达 福 州大学合作意向书 采用 政 产 学 研 新型合作模式 构建高水平 跨学科 开放式的现代物流教学科研平台 积极为我省和我国物流业在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贡献 七 湖南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研究所 1 简介 湖南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研究所是由一批从事运输工程 物流工程 交通 工程 信息工程等的资深博导 教授 博士 出国留学人员和硕博士研究生等 组成 该所与德国交通运输与物流研究院合作成立有湖南大学中德交通运输与 物流研究中心 www tl cnde org 与国内外相关政府 著名运输物流研究所 物流园区 内港与海港 运输物流企业等有着广泛的合作与联系 研究所研究 学科隶属于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与工商管理一级学 科 2 研究领域 一 国际物流 区域物流 城市物流 仓储与配送物流 绿色物流 企业物 流系统等战略开发与规划 运营与管理及评价 诊断与方案设计 咨询与培训 等 二 区域经济与交通区位分析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战略开发 综合交通系统 规划 区域运输业规划 包括客货运站场规划 客运线网规划等 与管理评价 等 交通组织规划及评价 诊断与方案设计 咨询与培训等等 三 智能交通运输物联网研究与开发 咨询与培训等 涉及交通运输电子政 务 交通运输业务和交通运输公众服务中的智能化识别 定位 跟踪 监控和 一体化管理 基于物联网相关交通运输管理中的标示 采集 传输 发布 信 息资源挖掘与服务等关联产业和上述的行业运用 四 供应链战略开发与规划 供应链中心化与非中心化多级库存控制策略 供应链协调模式与运作管理 供应链信任与风险管理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 构建与评价等 五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管理 包括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本旨 核心价值与发展 趋势研究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概念模型与业务模式优化设计研究 物流与供应链 金融风险与信用管理研究 六 交通运输与物流工程等领域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咨询与培 训等 八 临沂大学现代物流研究所 1 简介 临沂大学现代物流研究所创建于 2011 年 8 月 是响应市委 市政府关于加 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的号召 以及在临沂大学 为沂蒙服务 办学宗旨的指引 下由临沂大学成立科研机构 现代物流研究所由国内物流科研机构 政府行业 主管部门 知名物流企业等物流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进行决策管理 目前由知 名高校研究机构专家教授组成的委员会 为中心制定战略目标 规划研究方向 建立管理模式 现代物流研究所面向临沂现代物流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解决临沂现代物流 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为政府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为企业制定物流发展战略 物流流程方案设计提供技术服 务等为首要任务 同时培养造就一支科研水平高 业务素质强的科研队伍 2 组织架构 一 专家委员会 二 研究室 1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室 2 物流信息系统研究室 3 物流管理与工程技术研究室 4 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研究室 5 电子商务研究室 三 实验室 物流虚拟仿真技术实验室 3 研究领域 一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二 物流信息系统 三 物流管理与工程技术 四 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 五 电子商务研究 4 科研力量 临沂大学现代物流研究所现有从事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 运筹学应用 物流 系统规划与设计 物流供应链管理 物流虚拟仿真等方向的专 兼职科研人员 20 多人 其中硕士生导师 2 人 博士 4 人 教授 2 人 副教授 4 人 九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现代物流研究所 1 简介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现代物流研究所成立于 2004 年 依托浙江大学的人 才优势和科研基础 专注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科研工作 为政府及 各种类型的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 研究所投资 150 多万元 建设了先进的物 流实验室 拥有立体化仓库 电子标签分拣系统 自动分拣系统 水平搬运机 械 零售超市等硬件设备和大规模微观交通仿真软件 Paramics Enternprise 日本乐龙公司自动化仓储仿真软件 供应链仿真软件 Anylogic 以及 Flexsim CT 港口仿真软件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仿真软件 形成了物流实验教学 科研 实习 实训的多功能综合教学实践基地 2 研究力量 研究所正式在编人员 10 名 其中教授及博导一名 副教授 2 名 博士以上 5 名 3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有 港口物流战略规划 港口物流仿真 供应链服务外包 自由港发展 工程物流 智能交通及运筹学 OR 应用 企业物流信息化 储运 配送计划与优化 车队调度与监控 仓储管理系统 需求预测 物流品牌战略 与评估 大规模微观交通仿真 供应链管理与系统设计 自动化物流中心设计 物流系统仿真 物流标准化及相关法规等研究 4 近期成果 近三年来 完成省市及企业委托课题 30 多项 获得业界好评 2007 年研 究所与宁波市物流协会及其相关企业联合共建宁波市物流人才实训基地 为当 地企业培养应用型 外向型 复合型物流人才 同时研究所承接宁波市官方的 物流门户网站 宁波现代物流网 的建设维护与运营 为宁 波政府 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相关咨询和交流平台 十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1 简介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新型科研组织 研究院 以集聚创新资源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 以产业 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为重点 以引领产业发展和服务企业创新为根本 组织开展 产业技术研究和集成攻关 创新体制机制 着力先行先试 建成需求引导 多 元共建 统分结合 体系开放 接轨国际 水平一流的新型研发组织 是江苏 省产业技术研发转化的先导中心 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 研究院以构建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为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基本方向 坚持课题来自市场需求 成果交由市场检验 绩效通过市场评估 财政支持由 市场决定 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创新研发方向 路线选择 要素价格 各类创 新资源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突出两大功能 把服务中小企业和突破产业共性技术问题作为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主要功 能 开展合同科研 技术转移 国际交流等专业化服务 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和 开放性研究平台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面向产业转型发展需求 创 新科研组织机制 加强分工协作和统筹推进 集中突破共性 关键性和前瞻性 技术 引领产业向高端前端攀升 引导三类资源 重点依托高校优势学科与创新平台 科研院所研发力量以及海内外高层次 人才等优质科教人才资源 加强产业研发力量统筹布局 创新体制机制 建立 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 评价成果的机制 引导三类资源服 务中小企业和产业创新发展 使研究院成为高水平研发机构的共同体 高层次 人才的集聚地和人才创业的缓冲带 实施四项改革 一 坚决防止体制回归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不设行政级别 实行理事会 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探索构建新型科研院所管理体制 二 改革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方式 借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 的项目管理经验 推行项目经理制 由项目经理组织产业重大技术攻关 自主组建项目团队 自主考察推荐优质项目 加强顶层设计 提高执行效率 三 探索 民办公助 的社团法人管理模式 以会员制形式吸纳符合条 件的独立研发机构加盟成立省产业技术研发协会 推进协会明确权责 依法自 治 发挥作用 根据研究所业绩给与必要的运行补贴和项目支持 进一步理顺 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 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四 加大知识财产权分配制度改革 健全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创新商 业模式 大幅提高创业创新者在成果转化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促进科技成果的 资本化 产业化 2 组织机构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由总院和专业性研究所组成 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 院长负责制 总院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属事业单位 法人登记名称为 江苏省产业技 术研究院 主要开展研究所的遴选 业务指导 绩效考评 前瞻性科研资助以 及重大项目组织 产业技术发展研究等 专业性研究所由江苏境内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申请 经审定后确认产生 与 总院签署加盟协议 其原有机构性质 隶属关系 投资建设主体和对外法律地 位等保持不变 主要开展产业核心技术 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战略性前瞻性技 术等研究与开发 储备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技术和目标产品 专业性研究所 定位职责 专业性研究所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重要组成单元 研究所由江苏境 内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经申请 遴选后确认产生 为研究院的 加盟成员单位 加盟后其原机构性质 隶属关系 投资建设主体和对外法律地 位等保持不变 总院根据江苏创新驱动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逐步布局建设研究所 按照 自愿申请 择优吸纳 分类支持 动态管理 的原则管理服务研究所 研究所立足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以产业应用技术研究为根本 以持续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目标 以为企业开展合同科研和技 术转移为重点 建成特色明显 能力突出 支撑强劲的产业技术研发转化的先 导中心和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 引领支撑江苏产业创新发展 研究所实行所长负责制 在接受总院的业务指导 服务协调和绩效考核的 前提下 建立多元化投入 企业化管理 市场化运行 开放式发展的运行机制 自主经营 自我发展 努力达到应用研发 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和服务企业的平 衡发展 逐步实现政府科技计划项目 企业合同科研 地方政府 及依托单位 运行经费与总院前瞻性科研资助等收入来源基本协调 研究所主要开展产业核心技术 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等 研究与开发 储备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技术和目标产品 研究所主要 面向所在地及江苏境内企业 以优惠的价格 优等的质量为企业提供合同科研 技术转移 公共服务以及整套技术解决方案等服务 申请机构性质 申请机构应属于江苏境内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 不接受专业从事工程规划 设计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申请 申请机构可以是海内外高等学校 科研院所主 导建设或地方引进海外人才建设的独立法人研发机构 也可以是省内高等学校 依托优势学科 协同创新中心等设立的内部非独立法人研发机构 如 国家级 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点实验室等 研究所实行预备制 申请机构通过 审核后 成为研究所预备成员 预备期一到两年 经培育并通过审核的预备成 员方可成为研究所 基本条件 1 准确的发展定位 主要开展产业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 成果产业化和公 共服务 支撑江苏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2 明确的领域布局 具有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 符合研究院的领域布局 3 较高的行业地位 拥有较强的研究实力 行业地位处在国内前列 由知名 专家领衔 专有技术和标志性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4 稳定的研发团队 具备稳定的专职研发人员和充足的研究生等流动人员 有一定数量的兼职岗位 团队结构合理 专业配套 总规模不少于 100 人 5 完备的研发条件 研发场所相对独立 不少于 5000 平方米 研发设施完 备 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水平 满足研究开发和转化服务的业务需要 6 一流的创新水平 创新水平国内领先 国际一流 牵头承担国家和省级科 技计划项目 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项 取得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 7 较强的服务能力 为企业提供合同科研 含技术转移 公共服务等能力 较强 有为江苏企业提供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的优秀业绩 8 良好的保障机制 地方政府和依托单位为研究所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确 保申请机构开放运行和良性发展 申请机构在江苏境内有明确的服务对接区域 其与依托单位 服务对接区域共同形成创新链的互补配套 独立法人申请机构 本土化的专职人员占较大比例 建立合理的内部激励机制和研发服务体系 非 独立法人申请机构的依托单位充分保障申请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和充分自主权 实现校内 校外研发机构骨干人员相互兼职 申请与遴选程序 1 申请机构经依托单位同意后 向总院申请研究所预备资格 提交研究所 建设规划 2 总院组织审核 审核通过后总院对其组织建设规划论证 规划论证通过 的 总院择优确认为研究所预备成员 签订协议 3 研究所预备成员经培育 向总院提交正式加盟申请 4 总院组织审核并经研究院理事会审定后 确认其为研究所 签订协议 支持措施 1 根据研究所年度考核情况 总院给予研究所年度前瞻性科研资助 主要 依据研究所上年度合同科研到账收入 科技计划项目到账经费 按照一定的方 法确定资助经费额度 2 总院给予研究所的前瞻性科研资助经费主要用于前瞻性技术研究 公益 性技术服务 杰出人才引进等 3 总院支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和研究所联合其他社会力量开展集成技术 攻关 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总院组织的集成创新 4 总院为研究所积极争取进口设备关税减免等优惠政策 帮助 指导研究所 派生 孵化的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 5 地方政府 依托单位应对研究所的基础设施建设 人才引进培养 科技研 究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套服务 按总院给予的前瞻性科研资助经费的一定 比例给予配套支持 6 研究所负责人和核心骨干人员在科研项目 职称评定 绩效考核 工资薪 酬等方面享受依托单位内部人员同等或更优的待遇 兼职人员可保留原有身份 鼓励实行 双职双薪 7 非法人性质的研究所 依托单位应支持研究所探索 一所两制 推动建 立研究所外部机构 联合实施技术转移 成果产业化和公共服务 协会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发协会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发起 由省内各 类产业技术研发及服务等机构自愿结成的专业性 地方性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是经江苏省民政厅核准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 协会宗旨 以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宗旨 促进会员加强联 系 合作与发展 推动会员开展产业共性应用技术研发 转移和转化 为江苏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壮大提供公共服务 提升江苏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和产业 国际竞争力 业务范围 1 宣传国家和省扶持产业技术研发的相关政策措施 引导会员单位健康发展 2 掌握我省产业研发机构的发展态势 提出相关建议 为政府和省产业技术 研究院等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3 推动会员单位与高校 院所 企业及其他会员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推 动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 4 组织会员开展交叉学科的学术和经验交流活动 提升会员单位的业务能力 和发展水平 5 协助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相关工作 推荐有关会员作为省产业技术研 究院专业性研究所的培育考察对象 6 推动会员单位开放创新资源 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7 为会员提供各种信息 培训 咨询 论坛 考察等服务 8 引导会员遵纪守法 诚信运营 承担社会义务 9 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加入协会 1 本协会会员为单位 机构 会员 2 申请成为本协会会员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拥护本章程 自愿加入本协会 2 从事产业技术研发和服务工作 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 业务水平和 服务能力 3 具有稳定的研发或服务团队 4 具备稳定的资金来源 3 会员入会程序 1 提交入会申请书 2 协会秘书处审核 3 理事会审议通过 4 颁发会员证 3 目标定位 一 产业技术发展的战略智库 发挥战略规划和产业组织功能 瞄准国际产业前沿 研究提出产业技术发 展战略分析报告和前瞻性政策建议 成为引领产业高端跨越的智库平台 二 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策源地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研发组织方式 在若干产业前沿性 关键性 共性技术 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 产业化 持续培育新兴业态和新的 增长点 三 高水平研发机构的共同体 围绕市场需求 进一步统筹产业创新资源 构建跨学科 前瞻性产业技术 创新战略联盟 完善产业研发创新网络 组织协同攻关 从整体上提升产业技 术水平 四 高科技企业的孵化中心 发挥智力和资本密集优势 完善创业孵化功能 实施载体 项目 金融 服务联动配套 成为高科技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源泉 五 产业技术人才的聚集高地 加快人才 项目 服务 资金 四位一体 联动 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 养渠道 为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营造优质服务环境 构筑国际知名的产业人才 战略高地 十一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1 简介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的前身是暨南大学工业经济研究所 该所依托我 国著名经济学家黄德鸿教授领衔建立的工业经济专业 成立于 1994 年 1997 年 工业经济研究所经国务院侨办正式批准改组成为建制研究所 1998 年 暨 南大学与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达成协议 由双方共建工业经济研究所 2006 年 产业经济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 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决定将其所属的产 业经济研究所设在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坚持以科研为重心 研究活动涉及产业经济学的 重要领域 包括产业规划与发展 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管理 产业组织行为等 形成了以产业竞争力评估 产业体系规划 产业科技管理和实验经济学工作方 法体系 正在探索和形成以现代产业体系 区域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管理 创 意产业等概念及其产业分析工具和以 立地 为基础的 顶天 研究的学术传 统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竭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在产业竞争力研究 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创新政策与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投入精力并卓有成效 2006 年以来 先后承担省委省 市政府及职能门和企业的研究课题 60 多项 其中广东省政府委托课题 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总报告 得到省委省政府 领导的高度评价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近年来聘请美国波士顿大学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 学 国内著名大学以及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担任高级专业课程的主讲和进行学 术交流 设置了硕博连读制度和海外导师合作制度 设立了黄德鸿奖学金 连 续多年涌现了南粤优秀毕业生 省优秀毕业生和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 用一 流的教学平台向社会输送优秀的产业经济管理高级人才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拥有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条件 设有中外文资料室 购置了用于教学科研的数据库 建有国内先进的经济学实验室 学院积极拓展 学术交流 投入财力和人力与经济学院合作建设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科的学术 窗口 产经评论 与多所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 2 组织架构 一 产业经济研究院领导小组 二 学院办公室 三 研究所 1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所 2 现代服务业研究所 3 产业组织研究所 4 科技管理研究所 十二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1 简介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是以江西财经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产业经济学 为依托 成立于 2009 年 属江西财经大学独立建制的专职研究机构 与江西省 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合署办公 产业经济研究院坚持以科研为重心 现已形成产业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 产业规制与产业竞争 3 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自 2007 年以来 研究院共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课题 20 余项 在重要期刊发表论文 300 余篇 产业经济研究院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密切跟踪国际产业经济学发展前 沿 不断优化课程结构 并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研究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来 院进行学术交流 设置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 博士研究生访学等制度 提升人才质量 连续多年涌现硕士研究生考取国内著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自 2000 年以来 研究院向社会输送 300 余位优秀的产业经济管理高级人才 受到 大型企业 金融机构 政府高级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 产业经济研究院积极拓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与中国工业经济学会 中国社 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等产业经济学主要学术团体和高校建立了密切的交流 与合作关系 产业经济研究院积极参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在江西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中部产业发展研究 企业管理咨询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 成效卓越 多篇研 究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和高度评价 2 组织机构 一 研究院领导小组 二 行政办公室 三 研究机构 1 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 2 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十三 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1 简介 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是集科研 教学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研究机构 2007 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是全国六个设在高校 的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之一 还是云南省首批设立的 10 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 之一 文化产业研究院下设办公室 研究生部 综合研究室 信息研究室等 有专职研究人员 17 名 其中教授 5 名 副教授 3 名 讲师 6 名 教辅人员 3 名 聘请省内外 20 多名相关领域专家作为客座教授 兼职研究人员 研究院有民族 文化产业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两个博士及硕士学位授权点 在读博士和硕士研 究生近 70 名 2 业务范围 一 产业理论研究 二 高端人才培养 三 战略咨询服务 3 近年来部分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文化产业经济分析的理论研究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云南省社科研究项目 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分析与对策研究 云南乡村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研究 云南文化品牌研究 文化部委托课题 云南民族文化生态与文化产业发展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西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研究 国家特色文化产业群培育与项目设计研究 战略咨询研究 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区研究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民族文化出版物 十二五 规划 云南省近中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培育 充实和壮大云南名优品牌研究 昆明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遵义市 十二五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文化惠民工程研究 十四 兴化和上海大学共建研究院 江苏兴化特种不锈钢产业研究院 1 简介 江苏兴化特种不锈钢产业研究院由兴化和上海大学共同建设 研究院旨在 解决特种不锈钢材料及其加工制造关键技术 推广不锈钢生产新技术和新产品 提高不锈钢制品质量检测服务能力 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引进和培养高层次 人才等 从而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吸引外地企业加入产业群 促进兴化市不锈 钢产业及长三角地区不锈钢企业的不断创新发展 研究院最终目标是将其建成 国家级特种不锈钢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兴化和上海大学共建双方将结合兴化的产业特色 上海大学的资源和人才 优势 面向兴化市和江苏省 长三角地区企业的技术需求 建成具有国际一流 水平的开放型特种不锈钢研究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建成特种不锈钢产业 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平台 建成特种不锈钢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孵 化平台 2 合作模式 兴化不锈钢产业符合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方向 该学院拥 有国内一流的特种不锈钢研发团队 曾参与国家核电 航天等领域特种材料的 研发 研发成果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上海大学为兴化的不锈钢产业提供新 技术 新产品 兴化帮助学校明确研发目标 准确确定课题并及时转化研发成 果 根据合作协议 研究院为自收自支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 兴化市在已投入 5700 万元建设国家不锈钢质检中心的基础上 新增投资 2500 万元用于研究院 的研发运行费 建设期内负责提供研究院办公 试验场所 并协调落实驻兴专 家的生活用房 同时 对研究院建设 项目开发和人才引进 培养给予政策扶 持 上海大学选派优秀科技和管理人员 参加研究院的筹建工作和日常运行管 理 并努力使研究院学术与技术水平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每年形成 2 项以 上的科研技术成果在兴化企业中推广应用 依托研究院科研成果新孵化企业 2 家以上 产业化后实现产销 8 至 10 亿元 帮助兴化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或引进先 进技术至少 20 项 建设期内研究院申请不锈钢相关领域发明专利 20 项以上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以上 研究院协助兴化企业申请发明专利 10 项以上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5 项以上 3 研发力量 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肖学山任研究院首任院长 研究院同时成立学术与技 术委员会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周邦新担任主任 并组建了周邦新院士团队 团 队共 40 人 其中院士一人 教授和高工 13 人 其余为博士 硕士研究生 十五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1 简介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创建于 2009 年 4 月 22 日 于 2011 年 12 月 16 日揭牌 是中山大学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 根据东府办 2008 840 号文 东机 编办 2008 87 号文及 东莞市人民政府和中山大学联合共建 东莞中山大学研 究院 协议书 等法律文件成立的市级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东莞市政府主要 采取资金注入的方式投资 1 2 亿元 中山大学主要以品牌 技术成果 人才团 队等方式对等投入 1 2 亿元 双方总共投入 2 4 亿元组建这一公共科技创新平 台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将电动汽车作为核心业务 着力于培养电动汽车产学 研实践基地 还承担了东莞电动汽车产业研发任务 电动汽车工程中心被评为 广东省发改委重点工程实验室 拥有先进的研发设备 已建立快速车型开发平 台 集成仿真技术平台 电力电子系统开发平台 三元结构 创新技术平台四 大研发平台 2 组织架构 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院理事会成员由东莞市领导和中 山大学领导以及双方职能部门负责人 专家组成 主要管理人员 工作人员及 科技团队由中山大学派出 或对外公开聘任 一 行政机构 理事长 许宁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山大学校长 副部级 副理事长 冷晓明 东莞市常务副市长 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正厅级 徐安龙 中山大学副校长 厅局级 理事 刘宁 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 松山湖高新区工委书记 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副厅级 何跃沛 东莞市科技局局长 谢涛 东莞市财政局副局长 院长 徐安龙 中山大学副校长 厅局级 常务副院长 宗志坚 中山大学工学院副院长 副院长 黄治河 原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二 工程中心 1 电动汽车工程中心 2 生物医药工程中心 3 集成电路设计工程中心 4 智能交通工程中心 5 数字家庭工程中心 3 合作模式 东莞中大研究院是获得东莞市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 根据东莞市 人民政府及中山大学有关文件 研究院的经济性质为全民所有制 由东莞市人 民政府及中山大学各拥有 50 所有权 在行政上直接隶属于东莞市人民政府 由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 国家级高新区 正厅级 代管 东莞市科技局在业务 上进行监督指导 东莞市政府主要采取资金注入的方式投资 1 2 亿元 中山大 学主要以品牌 技术成果 人才团队等方式对等投入 1 2 亿元 双方总共投入 2 4 亿元组建这一公共科技创新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