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四) 积累背诵、课文理解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078389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四) 积累背诵、课文理解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教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四) 积累背诵、课文理解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教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四) 积累背诵、课文理解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四) 积累背诵、课文理解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精选基础题。 (共11题;共32分)1. (4分)根据意思写名言。 (1)喜欢提出问题并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丰富,自以为是,知识就浅薄。 (2)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力行。 (3)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 (4)人不是一出生就什么事都明白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2. (2分)按课文珍珠鸟内容填空白天,它_,傍晚,它就在父母的_,飞到笼子边,_,_钻进去。3. (1分)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解释关系的词语。不脱蓑衣卧月明。_最喜小儿亡赖 , 溪头卧剥莲蓬。_4. (4分)温故而知新。 (1)_,一日难再晨。_,岁月不饶人。 (2)莫等闲,_,_。 (3)山外青山楼外楼,_?暖风熏得游人醉,_。 (4)王师北定中原日,_。示儿 5. (4分)日积月累 (1)不以规矩,不能_。 (2)飞流_,疑是银河_。 (3)十年树木_(4)_叶落归根 (5)树无根_,人无志_6. (2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1)梨树挂起的_灯笼,苹果露出_的脸颊,稻海翻起_的波浪,高粱_燃烧的火把。 (2)中华世纪坛_如_,_如_。 (3)让_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_。 (4)停车坐爱枫林晚,_。 (5)_,正是橙黄橘绿时。 7. (3分)我会填。 (1)与_交 ,言而有_。 (2)_借问遥招手,怕得_不应人。 (3)树高_,_归根。 8. (2分)阅读课文二泉映月选段,回答问题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过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第四自然段描写琴声起初是_,后来是_,表示情怀分别是_、_。9. (3分)欢迎光临童言无忌特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吧!因为_,所以英子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金吉娅用妈妈给的二十美元_。提铅锤的实验成功了,主要是因为_10. (4分)下面是孔子的名言,与原句不相符的一项是( )。A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改之,择其不善者而从之。C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D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1. (3分)下面的谚语中,不是关于时间的一项是( )A .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B . 瑞雪兆丰年。C .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D . 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二、 较难题精选。 (共5题;共9分)12. (2分)积累运用。 (1)【感受诗文里的意象】一轮明月,千缕乡愁。明月,寄托了历代文人墨客浓郁的思乡之情。比如:袁枚的“_,年年相见在他乡”;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_”。在我国文学史上,“梅花”有着特殊的含义。诗人刘著思念家乡时吟道:“_”;在鼓励别人克服困难、努力奋斗时,大家常会引用道:“宝剑锋从磨砺出_”;而在毛主席的笔下,梅花又有另一番风韵:“_,只把春来报。_,她在丛中笑。” (2)【采撷话语中的珠贝】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的确,读书会让人聪慧明理。我国汉朝的刘向把好书比作良药:“书犹药也;_。”晋朝的陈寿更是将读书视为每天的主要任务:“一日无书,_。”而宋代的朱熹则指出了读书的方法:“_。” 13. (2分)读课文贺年片填空。_祝愿我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_呼唤我把白云当做翅膀,变成一只飞翔的白鸽_嘱咐我,把贝壳变成小船,迎着风浪,把宝藏收获_希望我, 在阳光下长大成人,把智慧献给我们亲爱的祖国! 14. (1分)读一读,填一填安静的手指_合拢,_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_!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_着翅膀飞走了,安静_张望。我仿佛看见了她_的内心世界,_,我深深地感动着。15. (2分)日积月累。 (1)好问则裕,_。 (2)智能之士,_,_。 (3)_,审问之,慎思之,_,笃行之。 (4)“_,孰能无惑?”当我们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应该积极地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16. (2分)羿射九日是一篇中国古代_故事。我还读过这样的故事_、_等。三、 易错题精选。 (共4题;共34分)17. (8分)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乌塔一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2)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3)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4)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一是乌塔和作者对比。二是乌塔和中国孩子对比。 (5)文中的作者是中国人,当时旅居德国。 18. (8分)李白是唐朝诗人。( )19. (10分)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正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句话的含义是:人民群众看到人民的武装这样强大而无比欢乐、激动;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欢快、激动到了极点。20. (8分)根据课文落花生内容,判断句子正误。(1)父亲的话是希望孩子们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2)父亲的话是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称赞花生比其他水果更有用。(3)父亲的话,只是就好看与不好看作比较,并没有贬低桃子等水果的意思。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精选基础题。 (共11题;共32分)1-1、1-2、1-3、1-4、2-1、3-1、4-1、4-2、4-3、4-4、5-1、5-2、5-3、5-4、5-5、6-1、6-2、6-3、6-4、6-5、7-1、7-2、7-3、8-1、9-1、10-1、11-1、二、 较难题精选。 (共5题;共9分)12-1、12-2、13-1、14-1、15-1、15-2、15-3、15-4、16-1、三、 易错题精选。 (共4题;共34分)17-1、17-2、17-3、17-4、17-5、18-1、19-1、20-1、20-2、20-3、2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